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脂马尾松优良家系的多性状综合选择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13年生高产脂马尾松49个优良家系的子代测定林资料,采用稳健主分量方法,对以产脂力为主的11个性状因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即第I类:高产脂稳定型,共10个家系,产脂力增益20.59:第Ⅱ类:中产脂变动型,共14个家系,产脂力增益3.45%;第Ⅲ类:中产脂高材积稳定型,共10个家系,其材积增益可达12.71%,产脂力增益5.41%,第Ⅳ类其它家类型。  相似文献   

2.
思茅松高产脂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40个思茅松高产脂无性系产脂力测定的结果表明,所有无性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迭210%;无性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其遗传力为0.83。初步筛选出8个高产脂的优良无性系,入选无性系产脂力的对照遗传增益为281%。  相似文献   

3.
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的产脂力优良单株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通过对11年生33个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和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测定表明,有69.7%家系的平均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为18.89 g,大于对照的15.9 g,22号家系的平均产脂力还达到30.6 g。有85.3%的家系的平均胸径(11.86 cm)大于对照(10.74 cm),有42.4%家系的平均树高(8.6 m)大于对照(8.4 m)。说明大多数家系的产脂力和胸径生长量都比对照大,而树高只有40%强的家系大于对照树。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基本产脂力受遗传因素的控制程度,并进行高产脂家系选择,对31个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自由授粉家系进行不连续的2年采脂测定、基本产脂力遗传分析及增益估算。结果表明,湿地松基本产脂力的家系效应极显著(P0.01),家系遗传方差占主导作用;25年生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601 7、0.393 4,表明受到较强遗传控制;相关分析表明,年度内基本产脂力的遗传力相对稳定,年度内家系效应对基本产脂力影响极显著(P0.001);相同家系不同采割类型树体采脂比较表明,割口愈合家系基本产脂力及总产脂量有所下降。通过对家系基本产脂力的现实增益及遗传增益进行评估,综合选择出31、54、17、55、68、32、12和69号8个高产脂家系,其家系遗传增益分别为19.31%、16.93%、16.91%、14.29%、12.95%、12.43%、14.31%和13.70%。  相似文献   

5.
对7个松树树种的材积和产脂力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地点、重复对材积和产脂力的影响均不大,树种间材积和产脂力差异规律不明显。4个年度数据中,9年生和15年生材积差异达显著和极显著水平,9年生和16年生时产脂力均达显著差异。从树种平均值分析来看,热带松、本种加勒比松和马尾松生长相对较快,而湿地松、巴哈马加勒比松以及火炬松则生长较慢;产脂力较高的是热带松、巴哈马加勒比松、马尾松优树混合种,属中等产脂力的是本种加勒比松和湿地松,产脂力较低的是垌头群马尾松(对照)和火炬松。  相似文献   

6.
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力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表明: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量与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家系的产脂量严格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试验得出最佳家系,401与400系号其产脂增益分别为对照的157%与140%。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湿地松高产脂家系的产脂量与生长量差异不显著,不同家系的产脂量严格受遗传基因的控制。试验得出最佳家系,401与400系号其产脂增益分别为对照的157%与140%。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自由授粉家系产脂力的年度变化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自马尾松天然群体的49个高产脂优树半同胞家系子代为对象,测定6个年度产脂力.结果表明:马尾松在早期的产脂力随树龄的增长而迅速增大,13年后进入稳定期.不同家系的产脂力差异显著,但产脂力变异幅度随树龄的增长而降低.产脂力变异受中等遗传控制,其中早期遗传力较高,后期遗传力较低且稳定,家系遗传力明显高于单株遗传力.早期与成熟期的产脂力具有紧密的遗传正相关,且相关性随树龄的增长而增加.产脂力的早期选择效率随树龄的增大而提高,11年时达到0.813,是理想的早期选择时间节点.利用综合育种值法筛选到13个优良产脂家系,入选家系的年度育种值均显著高于对照,且随树龄的增大而增加.  相似文献   

9.
通过229个10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在3个试验点、3个测定组的区域试验,结果表明:(1)马尾松家系生长在各试验点、各测定组上差异均达到显著至极显著水平,3个性状在同一测定组内的多点平均遗传力为0.538~0.724;(2)家系×地点的互作效应,树高不明显,材积和胸径达到显著水平,互作方差分量占总变异的0.70%~3.01%;(3)根据Eberhat和Russel模式对马尾松家系进行基因型稳定性分析,将参试家系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高产稳定型家系21个,材积平均遗传增益为22.29%,可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相似文献   

10.
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子代20年生测定林产脂力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20年生高产脂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为材料进行产脂力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树高和产脂力均具显著差异;树高、胸径、产脂量和产脂力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脂力与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及降雨量呈负相关,但均未达显著水平,可见马尾松产脂力受温度、降雨量与相对湿度3个气候因子的影响较小。采用双刀法采脂可明显提高产脂力。兼顾产脂力和生长量选出16个优良家系及22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全国不同区域121个杉木优良家系9年生材积生长量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家系平均遗传力高,家系间生长差异极显著,家系遗传变异系数大,家系方差分量占总分量13.2%;有76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场初级种子园后代,63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洋口初级种子园后代,20个家系材积生长量超过我省优良家系6421号,其材积增益比我场种子园后代大25.4%─65.6%。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家系生长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多个试点马尾松家系试验林 11年生树高、胸径、材积分析结果表明 ,家系间生长及家系在不同地点间生长差异均十分显著 ;同时家系基因型方差分量与“家系×地点”的方差分量在表型方差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可见家系与地点的交互作用显著存在。采用相关系数法、非参数法以及Wricke -生态价法等六种稳定性评价方法对参试家系的稳定性进行评价与比较 ,结果以相关系数和非参数稳定性度量值的评判效果为最佳。以非参数法将参试家系划分为稳定与不稳定二种稳定性类型 ,同时以相关系数法评判 ,将参试家系划分为广泛生境型、优良生境型和不良生境型 3种适应性类型 ;结合各家系生长表现与稳定性测度而将参试家系划分为高产稳定型、高产不稳定型、中产稳定型、中产不稳定型以及低产型五种生长稳定性类型。其中属高产稳定型的家系有 35、 38、 76、 78、 79、 80、 88、 89、 90、 114、 115、 116、 117、 119、 147、15 1等 16个家系可作为马尾松造林区的主要推广对象。  相似文献   

13.
以马尾松(Pinus rnassoniana)高产脂种子园自由授粉家系子代测定林为对象,分析了4年生家系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和活轮枝数)及抗虫性的遗传变异规律,估算了各性状的遗传力,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除抗虫性存在显著差异外,材积、胸径、树高、活轮枝数生长性状在家系问均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差异;生长性状受较强遗传力控制,而抗虫性受中强度遗传力控制;家系各生长性状问具有高度相关性,而产脂力、抗虫性和各生长性状间没有相关性。利用最佳线性预测的单性状(材积)及多性状联合(抗虫性和家系产脂力)估算家系育种值,选出了2个马尾松优良家系作为桂东南育种和推广材料。  相似文献   

14.
高产脂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及其单株选择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月蓉 《福建林业科技》2005,32(3):122-124,129
根据《福建省地方标准(推荐)FDBT/LY1486脂松香综合标准》的要求,通过建瓯、龙岩两地的高产脂马尾松优树自由授粉子代林产脂力测定结果,发现在19~20年生的子代林中有5个单株的产脂力达到Ⅰ级特高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大于26 g),有11个单株的产脂力达到Ⅱ级特高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20~25 g),还有22个单株达到Ⅲ级普通高产脂力(10 cm割沟单刀产脂量15~20 g)。通过产脂力一般配合力测算结果,在24个家系135个单株的子代林中有11个家系38个单株的一般配合力呈正向效应。选用这些产脂力高的优株作亲本,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或把子代林分改建成实生种子园,可以提高育种效益。  相似文献   

15.
以浙江省淳安县富溪林场马尾松巢式交配设计的15年生遗传测定林为试验材料,分析其生长、木材基本密度和产脂力主要经济性状父本/母本效应和加性/显性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组合间、父本间以及父本内母本间的生长、木材基本密度和产脂力皆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各性状受母本效应影响较大,母本效应方差分量约为父本的1.29~2.19倍。马尾松胸径、木材基本密度和产脂力同时受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控制,其中加性效应略高于显性效应。而树高和单株材积则主要受加性效应控制,加性效应方差分量约为显性效应的2.7倍和3.4倍。估算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发现,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产脂力受中度遗传控制,广义遗传力在0.48~0.69之间,木材基本密度广义遗传力相对较低,为0.31。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与产脂力呈中度正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系数在0.4755~0.553 2之间,表明生长和产脂力可同时得到遗传改良。以产脂量作为选择指标,共选出14个优良杂交组合和14个优良单株,其产脂量分别比对照高出43.31%~93.01%和125.47%~252.64%。  相似文献   

16.
对马尾松15年生半同胞家系子代林的木材研究表明:木材密度、管胞长度地点变异性存在显著差异,主要由个体变异引起,占总变异的61.52%和78.32%。家系均值折线图显示,不同地区木材的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层次明显。基本密度、管胞长度广义遗传力中等,分别为33.37%和19.69%,单株遗传力小。木材密度与产脂力、高径生长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08 1,0.185 8,0.105 6),认为选择同时具有产脂力高、生长量大以及材质优良的马尾松半同胞家系或个体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42个杉木家系,在我省5个有代表性的立地造林,7年生时进行了生长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立地间生长差异极显著,方差分量占39.46%;地点×家系间交互效应达极显著水平。采用 Eberhart 和 Russell 法计算回归系数和离回归方差的 S_d~2值,根据生长稳定性与材积生长量分析,42个家系可分为4种类型:(1)不稳定速生型,占23.81%,单株材积比对照大57.25%;(2)基本稳定速生型,占16.67%,材积生长比对照大49.80%;(3)慢生型,占40.47%;(4)其他型,占19.05%。地点效应的回归系数 b>1的家系,在良好立地中,生长得更好;而 b<1的家系,在良好的环境中,生长不太好,但在不良环境中反而比 b>1的家系,生长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8.
日本落叶松插穗生根力的变异和选择效应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马常耕  王有才 《林业科学》1994,30(2):97-103
用12个6.5年生半同胞家系和2个10.5年生杂种群体的140个单株的半木质化插穗在全光自动喷雾装置条件下扦插,研究了生根率,每穗生根数目,最长根的长度,当年插条苗高和根系分布状态(偏向一侧或环基均匀分布)的家系内变异程度,各生根性状间的表型相关关系,传力及方差分量等。看到参试14个家系间各生根性状差异显著,但家系内无性系间的差异比家系间列大,由于生根率与其它生根性状相关很强,可把根率做为主导选择  相似文献   

19.
利用设置在福建南平国有来舟林业试验场马尾松高产脂半同胞家系测定林,研究其产脂力与生长、树冠性状在家系间的遗传变异以及它们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并进行脂用马尾松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选择。结果表明,马尾松产脂力与生长、树冠性状皆存在显著的家系差异,相对于生长、树冠性状,产脂力变异较大,变异系数高达61.91%,具有丰富的选择基础。产脂力受中度遗传控制,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2和0.31,表明对马尾松产脂力通过家系和单株选择可取得较好的改良效果。性状遗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马尾松家系产脂力与胸径、树高和材积呈较高的正遗传相关,表明在遗传育种进程中可同时对生长性状和产脂力进行改良。此外,产脂力与冠幅、冠高、轮盘数、活枝数也呈较高的正遗传相关。综合生长、树冠性状的遗传力以及与产脂力相关程度,认为胸径是高产脂优树间接选择的最佳指标。以单株产脂量和单株材积生长作为综合选择指标,共选出20个优良家系和16株优良单株,选出的优良单株产脂力遗传增益在52.54% 154.40%,单株材积遗传增益在0.22% 31.85%。  相似文献   

20.
对15个高产脂家系和思茅松种子园良种进行了遗传测定,结果表明:1年生思茅松种子园良种生长最好,树高、地径、冠幅分别超过对照56.9%、8.8%和31.3%,1年生高产脂家系苗高与对照相当;高产脂家系树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家系间差异达显著水平,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81、0.69、0.70,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58、0.38、0.5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