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甘蔗新品种闽糖93—73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糖93—730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川57—416为母本、CP57-614为父本,通过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早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3—730每公顷蔗茎产量94.972t,11~2月份平均蔗糖分15.39%,每公顷含糖量14.594t,比对照种增产1.48%、蔗糖分提高0.36个百分点、增糖4.40%。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高产高糖、宿根性强、抗倒伏、适合机械化生产的甘蔗新品种,为我国蔗糖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持。【方法】以闽糖92-649为母本、新台糖10号为父本,通过五圃制杂交,选育出优良甘蔗新品种闽糖061405,并在福建省进行多年多点生产试验和参加全国联合区域试验,同时进行遗传组成分析。【结果】在福建省多年多点品种试验中,闽糖061405每公顷蔗茎产量133.055t,11月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5.35%,每公顷含糖量20.475t,与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相比,蔗茎产量增加19.84%、含糖量增加11.83%、蔗糖分降低0.23个百分点;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061405共含有14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结论】闽糖061405具有高产高糖、宿根性强、适应性广、抗倒伏能力强的优良特性,且具有适宜全程机械化栽培的特征,是一个种性优良的甘蔗新品种,但对黑穗病表现感病,适宜在广西、广东、海南、福建、云南临沧等我国主要蔗区种植并推广全程机械化栽培。  相似文献   

3.
闽糖92-505是福建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以选15为母本、CP73-1547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早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的优良特性。在福建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2-505每公顷蔗茎产量118.424 t,11月至翌年2月份平均蔗糖分(绝对值)15.06%,每公顷含糖量17.887 t,比福建目前主栽品种闽糖70-611增产24.30%、蔗糖分提高0.87个百分点、增糖32.20%。  相似文献   

4.
闽糖95-261是以ROC1为母本、CP72-1210为父本的杂交组合中选育出的甘蔗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高糖、中晚熟、宿根性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闽糖95-261每公顷蔗茎产量119.825 t,比对照增产11.56%,加权平均蔗糖份14.79%,比对照低0.23个百分点,每公顷含糖量17.770 t,比对照增糖11.45%。遗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闽糖95-261共含有13个不同基础种质,遗传组成丰富。  相似文献   

5.
粤农出73—204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以粤糖57—423为母本、CP49—50为父本,筛选的优良育种亲本材料。具有大茎、高产、抗逆性强的农艺性状,在海南甘蔗育种场易开花.花粉量大,活力强.易于杂交。它是我国大陆甘蔗杂交育种中的高频应用亲本。也是为数不多既可作为父本也可做母本使用的杂交亲本之一。其中作为杂交母本应用较多,后代性状表现非常突出,已经选育出包括粤糖93—159、粤糖00-236和粤农89-759等优良甘蔗品种10多个。它是我国甘蔗育种中自主创新的重要亲本,也是甘蔗杂交育种的主要亲本之一。  相似文献   

6.
CP72-1210作亲本的育种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以CP72-1210作亲本的30个杂交组合的后代入选率和入选实生苗的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以CP72-1210作父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13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6.27个,并已育成2个早熟高糖优良品种。以CP72-1210作母本的15个组合入选品比试验的株系5个,平均每万株实生苗2.99个。CP72-1210用作父本的育种效果优于用作母本的。根据后代表现和育成品种及优良品系的数量,认为CP72-1210是一个优良亲本,其后代品种具有萌芽好、分蘖力强、生长快、有效茎数多、宿根性能好、抗风抗病力强、高产稳产、早熟高糖的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春植蔗田间品种对比试验,研究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含糖量、农艺性状和抗逆性,筛选出具有"双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甘蔗新品种。结果表明:桂糖46号、桂糖42号、桂糖32号3个品种农艺性状、产量、含糖量和抗逆性均表现优良,产量和含糖量高,值得推广。而桂糖43号、柳糖2号、桂辐98-296、桂柳2号表现良好,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不同营养系,自交选育和辐射诱变中获得的优良选系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测定了光合强度,可溶性糖含量,分析了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酶谱,还观察了麻茎的解剖结构。然后通过经济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提出苎麻育种材料的早期鉴定指标,高产优质的形态指标为株高180厘米以上,茎粗1厘米左右,皮厚0.7-0.9毫米,每亩有效株数15,000-20,000株;生理指标为光合作用强,可溶性糖含量中等,非还原糖与还原糖的比值高,过氧化物酶活性强。  相似文献   

9.
寒冷胁迫下野生扁穗牛鞭草应激反应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经测产试验筛选的12份产量表现优良的野生扁穗牛鞭草种质资源进行抗寒性研究,通过观测其冬季枯黄程度、初春生长速度,及叶片和匍匐茎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将此12份材料划分为抗寒性强、中、弱3个等级;牛鞭草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冬季枯黄率呈显著相关,且冬季匍匐茎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初春生长速度间呈极显著直线回归关系。  相似文献   

10.
选择有突出优良性状的几个大茎野生种后代作为甘蔗杂交亲本利用,结果表明:杂交后代表现早中熟或中晚熟、生长快、植株高、粗生耐旱、抗风力强、高产稳产、宿根性好。已从中选育出粤糖79-177、粤糖84-160、粤糖86-353和粤糖86-368等优良品种和品系。在所研究的大茎野生种后代亲本中,证实了崖城73-226、F172是优良的父本,F160是优良的母本。在应用时,选择优缺点能够互补的当地栽培种或常用主要亲本与之杂交较易获得成功。PT43-52利用效果较差,应少用作亲本。F156、F169交配亲本少,定植实生苗数不多,育种效果尚难肯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桂引6号是广西甘蔗研究所于1999年10月从国外引进,经过多年的系统试验培育而成的糖能兼用周氮甘蔗新品种.历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每公顷蔗茎产量、生物产量、含糖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种桂糖11号、ROC16、ROC22,表现中熟、高产、稳产、高糖、抗旱、抗寒、高抗黑穗病和花叶病、宿根性好、适应性广,具有比较强的生物固氮能力等优良种性.  相似文献   

12.
ROC25系自79-6048与69-463杂交后代选育出的新品种。其母本79-6048之特性为早熟、高糖、丰产,父本69-463具有特早熟及高糖之特性。ROC25结合其两亲之优良特性,属特早熟、高糖、丰产品种。含糖量达17%以上,萌芽整齐,分蘖力旺盛,原料茎多且长,茎径中等,宿根力强,甘蔗采收后品质劣变速率缓慢且耐旱性优,易封垄,易控制杂草。  相似文献   

13.
吊瓜(医药名栝楼)经过多年种植,会出现产量下降,种性退化,病虫害增多等现状,通过嫁接栽培可以增强作物抗逆性,保持品种原来优良种性性状。方法是将经过反复提纯复壮的食用吊瓜优良单枝上的开花坐瓜枝(接穗),通过"手术"嫁接到抗性强的山东糖栝楼(砧木)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有机结合成新的植物体。  相似文献   

14.
早中熟甘蔗新品种粤糖03-37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粤糖03-373是以粤糖92-1287为母本、粤糖93-159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甘蔗新品种。该品种早中熟、高糖、丰产稳产、分蘖力强、宿根性好、抗逆性较强、农艺性状佳。多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3-373蔗茎产量为104.03 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产15.2%和0.5%;11至翌年1月平均蔗糖分15.16%,分别比ROC16和ROC22高0.39和0.45个百分点;含糖量15.67 t/hm2,分别比ROC16和ROC22增糖17.9%和2.6%。  相似文献   

15.
金水橘是从湖北省通山县大畈镇西坑柑橘场发现的普通乳橘优良芽变单株经过对其母本树及后代的多年观察选育而成的无核乳橘新品种.该品种适应性强,树势生长强旺,丰产,后代遗传稳定;果实外观和内在品质优良,单果重35.8 g,汁多较化渣,总糖含量12.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1%,维生素C含量为246.9 mg/kg,单果平均种子数0.8粒,基本无核;果实于11月上旬成熟,耐贮藏,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  相似文献   

16.
Sp71-6180是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1995年从墨西哥引进,经过引种疫情检测、繁殖观察、试验筛选和全省甘蔗品种区试及生产示范选择而成的优良甘蔗新品种。Sp71-6180出苗整齐,生势强,脱叶性好,成茎率高,宿根性强,为中小茎种,早熟高糖高产种。该品种通过各试验阶段表明:平均产蔗100.95t/hm2,比对照ROC10增产24.1%,比桂糖11号增产16.6%;甘蔗平均含糖分14.89%,比对照ROC10高0.58%,比桂糖11号高0.59%,其中,11月份甘蔗含糖分13.27%,较二对照高1.36%~1.63%;平均含糖15.6t/hm2,比对照ROC10增产30.1%,比桂糖11号增产25.4%。该品种适宜于旱地栽种,适应性广,经过黑穗病人工接种鉴定为1级高抗。该品种表现优良,达到国家甘蔗新品种审定标准,于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河糖 1号(原名:河糖 11-145)是河池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西农业科学院河池分院经过 11 年的试验研究选育的甘蔗新品种。 2017—2019 年广西甘蔗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河糖 1号 1 年新植 2年宿根平均产蔗量75.90 t/hm2与对照 ROC22比减产2.38%,蔗糖分15.25% 比对照高 0.54 个百分点,含糖量为12.30 t/hm2与对照比增加 3.8%。 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中熟高糖、易脱叶以及抗逆性强等优良种性,增糖效果明显,在中等以上水肥条件下种植更能发挥其稳产高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一、品种选择 选择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能抗病虫害、抗涝、抗旱,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都能很好的生长,品质优良,商品性能好.有特殊优点.如及早熟.不耽误下茬作物种植.还原糖低.适合炸薯条等品种.  相似文献   

19.
超甜玉米品质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以超甜玉米优良杂交种“吉甜6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主要品质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4个品质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在F1代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和脂肪含量;在F2:3家系中,杂种优势较强的性状是可溶性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淀粉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负相关;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高度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不显著,与淀粉含量呈高度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燕宽’是从实生燕山板栗中选出的早熟新品种。坚果综合性状优良,平均单粒重8.30 g,含水量50.50%,可溶性糖含量19.50%,淀粉含量48.50%,蛋白质含量6.05%;果肉糯性,口感细腻,风味香甜,适宜炒食;9月上旬成熟。该品种丰产性强,耐瘠薄,适应性强,抗寒性尤其明显,适合我国北方燕山板栗栽培区的山地、丘陵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