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所谓"二春蚕",就是在往年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不伐条,在加强桑园肥培管理的基础上再继续饲养一次春蚕,这一次春蚕就叫"二春蚕"。根据我区便仓镇连续七年的二春蚕饲养的经验,为便于广大蚕农掌握二春蚕的饲养技术,现将二春蚕饲养和桑园管理两方面的关键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二春蚕,就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立即夏伐,利用新梢生长的桑叶进行第二次春蚕饲养。我镇从2004年开始推广饲养二春蚕,广大蚕农基本上尝到了饲养二春蚕的甜头,但二春蚕一直在我镇未能得到大面积的普及与推广。就此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巩固和发展蚕桑生产,提高桑园效益,2007年春金湖县蚕桑技术指导站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 1 推广饲养二春蚕的优势 1.1 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 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  相似文献   

4.
伏大春 《蚕桑通报》2001,32(1):55-56
所谓“二春蚕” ,就是在往年春蚕饲养结束后桑树不伐条 ,在加强肥培管理的基础上再继续饲养一次春蚕 ,这一次春蚕就叫“二春蚕”。盐都县茧丝绸公司及蚕桑站为了提高蚕农的经济效益 ,增加蚕农收入 ,巩固扩大蚕桑生产 ,大胆地对蚕桑生产进行改革 ,调整养蚕布局 ,认真组织发动 ,大力宣传 ,办好培训班 ,送技术上门、积极推广二春蚕 ,喜获丰收。今春全县饲养二春蚕2700张 ,占全县一春蚕饲养量的1/3左右 ,其中 ,便仓镇饲养的二春蚕占全县二春蚕饲养量的1/2左右 ,全县生产蚕茧100t多 ,平均张单产达37.5kg以上 ,高的近50kg…  相似文献   

5.
饲养续春蚕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续春蚕是通过桑树夏伐,利用春蚕饲养后新稍上再生长的叶片,在春蚕生产之后紧接着饲养一批蚕,既有别于过去的二春蚕,也不是将春蚕进行分批饲养.……  相似文献   

6.
金湖县历来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水稻是我县的主要农作物。自1993年以来,由于受农药污染的影响,中秋蚕饲养中毒现象普遍发生,蚕农怨声载道。到2003年,我县被迫取消了中秋蚕,每年只饲养二季蚕,即春蚕和晚秋蚕。随着养蚕次数的减少,蚕农收入下降,蚕桑效益与其它农作物相比失去了明显优势,蚕桑生产稳定的形势也变得不容乐观。为巩固和发展我县的蚕桑生产,提高桑园单产效益,2007年春我们引进了“二春蚕”饲养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对推广二春蚕饲养谈一点体会。1二春蚕推广饲养的优势1.1二春蚕期的气候适宜,蚕作安全二春蚕的饲养正值6月份,气温一般在25~30℃,气候条件相对夏蚕、中秋蚕而言比较适宜,而且大田农作物未到农药使用高峰期,蚕作十分安全,正好适合二春蚕的饲养。1.2二春蚕的经济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夏蚕期由于高温多湿,蚕茧产量极低,经济效益差。中秋蚕由于水稻多次使用农药,造成大环境的污染,蚕中毒现象屡见不鲜,甚至绝收。通过实践,饲养二春蚕,桑叶质量优良,蚕茧产量和春蚕相当,蚕茧质量略逊于春茧,但明显好于中秋茧,总的效益高于夏蚕和中秋蚕。1.3桑叶硬化延迟,有利于晚秋蚕生产由于春蚕和晚秋蚕相差3个半月左右的...  相似文献   

7.
孙峰 《四川蚕业》2007,35(3):41-42,40
近年来,我省一些地区在春蚕结束后,打破传统的立即对桑树夏伐的做法,让桑叶继续生长,在6月份再采叶养一次蚕后伐条,并把这一次蚕称为“二春蚕”。我县从2001年也引进了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对二春蚕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1二春蚕饲养的必要性1.  相似文献   

8.
饲养续春蚕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续春蚕是通过推迟桑树夏伐,利用春蚕饲养后新梢上再生长的叶片,在春蚕生产之后紧接着饲养的一批蚕,既有别于过去的二春蚕,也不是将春蚕进行分批饲养.这种方法不影响春蚕的饲养量,而是在春蚕之后、夏伐之前增加的一批蚕.由于桑树夏伐推迟,采用这种饲养模式,不仅使原来的养蚕布局发生改变,而且使桑树的夏伐时间推迟,桑树管理模式和肥培措施也相应发生了改变.从1999年起在如东县试点推广了这一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所谓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不进行夏伐,选留健壮的新梢,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饲养二春蚕既可增加亩桑发种量,提高亩桑效益;还可以避开大田农作物农药使用高峰期,提高蚕作安全度。下面谈谈二春蚕饲育的技术要点:1适时出库二春蚕出库一般在5月22~23日,6月初收蚁,确保6月底前上蔟,避开大蚕高温多湿或高温闷热等不良环境。2严格消毒防病二春蚕是接着一春蚕之后的一批蚕,蚕期间隔短,蚕室及周围环境中病原物相对较多,新鲜致病力强,必须严格消毒,特别是共育室消毒更要全面彻底,消后严格管理,防止二次污…  相似文献   

10.
文章报告了2011~2012如东县续春蚕期饲养两广二号的效果,认为该品种在续春蚕期饲养的表现总体令人满意,茧质符合现代缫丝工艺生产高档生丝的要求,适合续春蚕期饲养。提出推广该品种应适当增加张种卵量并加强饲养管理,建议对该品种有针对性的进行选育与改良。  相似文献   

11.
<正> 二春蚕是在春蚕结束后,桑树暂不夏伐,利用新梢上继续生长的桑叶而饲养的一批蚕。近几年来,二春蚕在江苏省不少地方进行了试验、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二春蚕是在春蚕结束后,桑园暂不夏伐,利用其新梢继续生长的桑叶而饲养的一批蚕.笔者就二春蚕在射阳县推广的可行性及其注意的几个技术环节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近几年的试验,饲养二春蚕有它的可行性,对桑园整体素质要求较高,不是所有的桑园都能饲养二春蚕,肥水条件好,桑树长势较旺盛,开叶快、叶龄相对较短的桑园可以饲养,但管理措施要跟上.  相似文献   

14.
养好二春蚕的几项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春蚕饲养是盐城市养蚕布局上的一大创新。推广饲养二春蚕具有以下几个效果:一是单位桑园面积平均发种量增多,二是蚕茧产量高,当时气温一般在25~28℃,气候好,叶质优,张单产可达40kg左右,三是效益高,二春蚕茧质明显好于夏茧和早秋茧.单位桑园面积效益在正常年景可提高500元左右。四是避开农药使用高峰期,提高了蚕作的安全性。五是提高桑叶的综合利用率,由于养了二春蚕,缩短了秋叶的生长周期.减少了秋叶老化程度。因此,二春蚕饲养是发展蚕桑生产的新举措,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对农民增收、蚕业增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部分数据由苏州大学蚕桑系李瑞副教授提供,在此一并感谢。 为增强蚕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提高蚕农的积极性,各地对养蚕布局作了很多探索性调整,总结积累了很多经验教训。其中“二春蚕”的饲养便是一种很好的探索。 本文根据苏南地区的情况结合农村生产实际,参考历史资料,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愿与同行共同商讨。 周耀(2000)对春蚕合理分批饲养进行了探讨[1],论述了分批饲养春蚕所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阐明了春蚕分批饲养必需具备的条件。近年来,如东、盐都等地先后对二春蚕饲养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些成…  相似文献   

16.
<正> 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利用新梢继续生长的桑叶进行第二次春蚕饲养。其优点是:发种量增加,667m~2平均增发蚕种1张以上;叶源充足,叶质好;投资少、产量稳、茧质好、效益高;减少桑园病虫害,提高秋叶叶质,保证中晚秋蚕高产优质高效;能较好地解决近几年夏蚕、早秋蚕气候恶劣、农药污染严重,蚕茧产量低、质量差、效益不高,蚕农不肯养,丝厂不欢迎的矛盾。近三年来,盐都县共推广饲养二春蚕2.2万张,占一春蚕饲  相似文献   

17.
孙峰 《蚕桑通报》2007,38(4):56-58
近年来,江苏省一些地区在春蚕结束后,打破传统的立即夏伐的做法,让桑叶继续生长,在6月份再采叶养一次蚕后伐条,并把这一次蚕称为“二春蚕”。建湖县从2001年也引进了这一做法,进行了二春蚕的饲养实践。现根据这几年多来的实践,对二春蚕的相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二春蚕,是在常规春蚕饲养结束后,桑园不进行夏伐,适当选留新梢,并加强肥培管理,利用所留新梢不断伸展生长的叶片再饲养的一批蚕。这批蚕,由于在饲养期间,气候相对适宜,叶质优良,能够生产出与春蚕同等优质的蚕茧,因此,对提高桑园单位面积的饲养量、产茧量、增加蚕农的经济收  相似文献   

19.
利用湖州及如东两地5月和6月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并结合湖州市春蚕饲养实际,提出湖州地区适合饲养二春蚕的时间段:5月25日发种,6月17日上山。通过自然室平均气温与相对湿度和大气观测数据的线性关系,可以根据短期天气预报设置蚕期气象预警,针对高温或低温、高湿或低湿等养蚕的不利天气落实相应的应对措施,生产过程中实施标准化生产。由此,在湖州市饲养二春蚕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续春蚕期饲养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的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介绍了续春蚕期饲养两广二号和桂蚕二号的情况,认为这两对品种续春蚕期饲养表现良好,生产的蚕茧能够满足现代缫丝工艺对原料茧的质量要求,可以稳定生产出5A级生丝;两对品种体质强健,食桑快,发育、眠起、熟蚕齐一,建议今后在续春蚕期推广.典型梅雨条件下,这两对品种孰优孰劣,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