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林业》2002,23(3):2-3
雨季临近,我省将拉开今年造林绿化的大幕。面对造林绿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省上下要下大力气,切实抓好造林绿化的质量工作,力争使我省的造林绿化质量上新台阶。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成效的根本保障,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林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而森林资源的培育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效益难保。森林资源的培育有其特殊性,从造林到林木成材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在造林绿化时,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2.
《河北林业》2006,(3):9-10
(本刊讯)记者从5月24日召开的全省容器苗造林现场会上获悉,省林业局为推动全省林业工程建设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出提高山区造林绿化质量的三大重要举措(一是容器苗造林,二是封山育林,三是飞播造林的种子包衣),其中将容器苗造林作为山区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会议参观了满城县容器育苗和造林现场,省林业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白顺江同志在安排部署全省雨秋季造林工作的同时重点就全省容器苗造林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全省林业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采取超常措施,抓好容器苗造林工作。  相似文献   

3.
工程造林是山西林业建设上的成功经验。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造林质量不高等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工程造林质量的技术要求和科学管理措施,可以供各地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工造林质量的现状是当前福建生态省建设的突出矛盾,通过影响造林质量因素的分析,提出提高速林质量的途径及造林方式的转变问题,丰富了造林质量的内涵,进一步明确林业现代化建设对造林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造林质量常抓不懈,质量管理逐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今后一个时期,要在5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抓紧建立全省造林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依靠“3S”技术等现代科学手段,依托9大工程,及时掌握全省每个山头地块的造林基础数据,为造林质量管理打好基础。二是建立健全造林质量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全面清理、整合过去制订的各种造林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以及各种造林标准和办法,使造林工作在各个方面都能按技术标准组织实施。三是大力推行造林质量监理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造林质量监管队伍,对造林绿化工作的全过程实行严格监管。四是认真贯…  相似文献   

6.
苗木质量分级与检测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苗木质量是影响造林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质量好坏直接决定着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和林分生长量的大小。合理地进行苗木质量分级,科学准确地检测苗木质量,对于提高造林成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阳县地处干旱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成活率低,成林难。该文在总结多年造林实践的基础上,从旱地育苗,提前整地,截干栽植,造林密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刺槐造林质量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气候干燥,造林成活率相对降低,尤其山地造林,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不良现象,要提高造林成活保存率,首先要严把质量关,把质量管理贯穿于营造林工作的全过程,努力提高造林成活率:其次要加强幼林抚育和管理,适时进行扩穴培土,补植造林和割草割灌等抚育措施,确保造一片,成一片,绿一片。  相似文献   

9.
造林是林业工作的基础,质量是整个林业工作的生命线,对加快林业生态体系和产业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地发挥林业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在进行了一些调查和研究的基础上,以常州市造林绿化质量管理为例,通过对当前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总要求,对造林绿化质量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以共...  相似文献   

10.
3月8日,自治区林业厅召开春季造林督查工作会议,全面启动今年春季造林工作。厅长尼加提·马合木提在会上提出八条要求:一是各工作组要认真学习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好自治区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二是组织开展“质量效益品牌年活动”,落实苗木、资金,严把苗木、造林质量关,把质量管理贯穿到造林绿化的各个环节,加大造林治理检查力度,认真落实造林质量事故行政追究制度;三是要认真了解灾情,做好生产自救。做好大风沙尘和洪灾的防范工作;四要高度重视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基于提高造林质量的造林环节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南川区乐村林场26年育苗、造林、森林培育工作的指导实施、分析总结,结合生产实践,从坚持科学造林、提高造林质量、如何把握造林的各个环节阐述了相关见解和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应用造林和森林经理学理论,分析了造林的内涵,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提出了营造林质量管理框架。深刻阐述了质量在林业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质量是实施森林资源倍增计划,构建绿色屏障,发展绿色产业的根本所在;提出绿色江苏质为先,要突出科学发展观、定向培育、全新质量管理的理念,在具体对策上要做到“5个强化”: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质量工作责任制;强化改革发展,建立市场运行机制;强化规范管理,建立规章制度;强化科技支撑,建立创新机制;强化考核评比,建立奖惩机制。  相似文献   

13.
《热带林业》2002,30(3):51-51
为进一步加强造林质量管理 ,提高造林成效 ,国家林业局近期颁布了《造林质量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对造林的规划、设计、种子、施工、抚育、工程项目、检查验收、信息档案、奖惩等十个方面作出了具体规定。国有、国有集体合作、集体的造林 ,必须按《办法》执行 ;国际合作、外资、私营企业和个人的造林管理 ,可参照执行。《办法》强调 ,造林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制度。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全面质量管理要求 ,对人工造林、更新造林的相关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和检查验收 ;造林检查验收 ,分为县级自查、省级(地级)抽查、国…  相似文献   

14.
保证造林质量是确保退耕还林工作成效的关键。从退耕还林的实践中分析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从管理工作的角度,提出提高退耕还林造林质量的措施和做法。早规划、早准备,抓好种苗组织和供给环节,做好造林的指导、检查、跟踪服务,做好档案建立以及完善责任管理制度,加强责任约束和协作配合,将有助于造林质量的大幅度提高,利于保证退耕还林的工作成效。  相似文献   

15.
浅析影响造林质量的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出台,如何提高造林质量、确保工程建设的有效实施,已成为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首要解决的问题。作根据多年来从事造林工作的实践,主要针对影响造林质量的思想观念、造林机制、苗木的选择供应、效益补偿机制、林业产业链、质量监管体系等社会因素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6.
“一把尺子量到底,绝不让不合格苗木上山”这是李景章同志狠抓苗木和造林质量提出的要求,这也是李景章同志坚持原则,严格要求自己的豪言壮语。李景章是克什克腾旗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同时又是白音敖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在春季苗木采购和造林期间任领导小组组长。  相似文献   

17.
2002年以来,黑龙江省森工总局多次召开大型营林工作会议,明确了森工内部造林指标:更新造林当年面积合格率100%、三年面积保存率100%。并为此出台了《黑龙江省森林工业总局关于加强国有林区更新造林质量管理的规定》,采取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8.
笔者通过多年参加大兴安岭林管局人工更新造林实绩核查工作发现,由于调查设计造林地域选择不当,设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施工不按设计进行等原因,致使造林面积损失较大,并存在一定误差。加之受自然灾害和病虫鼠害、抚育管理问题、施工质量问题,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导致造林成活率不高,补植面积达12.4%,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为此,建议除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档案、加强设计队伍技术培训、加强施工质量检查外,有关部门还应在核查指标体系方面进行改革,以使大兴安岭林区人工更新造林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对造林质量进行监测的标准及方法、实施监测的程序与机制。实施监测大大提高了造林质量,使造林合格率由第1年的82.3%提高到第3年的92.4%。这些方法可以在其它重点林业工程中借鉴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容器苗作为苗木产业现代化的产物,具有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总体成本,延长造林时间,缩短育苗时间,节约土地和种子,便于实现育苗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等诸多优点。省林业局为推动全省林业工程建设由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提出了提高山区造林绿化质量的三大重要举措,其中将容器苗造林作为山区造林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期杂志选登两篇有关容器苗造林实用技术的文章,以期对我省容器苗造林的推广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