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树桩盆景存在一种特别突出的美——残缺美。本文试作初步探析。一、残缺美及其表现形式树桩盆景的残缺美是一种经过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多种人为艺术加工而呈现的特殊现象。如桩景的某些部位残缺不全:或枝干腐蚀,或外表凹凸不平,或梢枯枝断等等。  相似文献   

2.
象形山水盆景是以形象雅石作主峰,置于相应的山水环境之中而显示其特色的一种盆景形式。正如《苏本一谈盆景艺术》一书指出:“象形山水盆景是兼雅石和山水盆景双重特色的盆景。其形象式主峰与相应的山水环境有机结合,展示出景、形、神、情的统一,它以浓郁的诗情画意使创作意境得到深化而显示其艺术特色。”(见该书88页)它或雄、或秀、或奇,其形象的神韵和内涵,都显现出自然景观与心交融的灵意。象形山水盆景形象式的主峰,大多有人或动物个性化的形貌特征。它把形象美和山姿美有效地统一起来。因此,它比一般山水盆景更具直观性、可感性和趣  相似文献   

3.
树桩盆景菊,就是将菊花和“枯朽树桩”合栽一起,根据树桩形态进行造型,使树桩借助菊花而变成一盆繁花似锦的盆景。其培植方法是:  相似文献   

4.
普通树种容易形成节瘤,因而造就出千姿百态的象形、怪树盆景。如榕树、相思、榆树等。其特点生长快,皮层增生能力强。盆景爱好者就是利用这些起伏不平堆垒重叠的节瘤,来营造艰苦求生的形象。山松盆景虽然生长缓慢,但是它的皮层厚,增生力强,油脂丰富,且耐旱耐湿。故此,形成树桩亦偶有发生,正迎合爱好者素材需要。现把多年收集到的有  相似文献   

5.
附石盆景,作为盆景艺术中一个独立的形式,有着它自身的优势。首先,它不择树种,绝大多数盆景树种都可以附石;其次,由于有石材的衬托,所以对树木的桩形不象对树桩盆景那样苛求;尤其可贵的是适宜扦插苗木的盆景创作,是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同时繁荣盆景事业的一条可行之路。正因上述优势,附石盆景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各地盆景界的作品看来,附石盆景的数量还是不及其它组合盆景(如丛林式、水旱盆等)。考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附石盆景的制作难度相对较大,对技术、技巧的要求较高,使一些缺乏经验的爱好者望而却步:二是按照常规来制作附石盆景需时较长,一般在树桩附石后,让根系衔石而生,附着稳固,都要经过3~5年的埋土栽培。笔者在多年的实践中,对此也深有感触。往往在选中石材后,对树桩的选择颇费踌躇:桩形好的,根系不一定与石材相配,还须先埋土定植,培育根系;有的树桩根系能较为合理地附石,而枝形与石材又不尽协调,附石后还必须重新调整枝形,进行养护。这便是让初学附石盆景制作者感到好的树桩可遇不可求的缘  相似文献   

6.
树桩盆景的大小,目前都是以树桩的高度来确定的。人们习惯把树高20厘米以下的桩景称为微型盆景,20~40厘米高的称为小型,40~60厘米高的称为中型,60~80厘米高的称为大型,80厘米以上的则称为巨型盆景。至于与树桩相配套的盆子大小都没有明确规定。现有评定树桩盆景大小的“标准”只片面强调了树桩高度,而把盆子的作用忽略了。随着我国盆景事业的发展,特别是水旱盆景、丛林式盆景的发展,这样评定“标准”已不能准  相似文献   

7.
根据我校多年来商品盆景的生产、经营实践,笔者认为,要提高商品盆景的经济效益,就生产阶段而言,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技术问题。 (一)育苗技术。从近几年所接触的西欧盆景市场看,小型、健壮、茂盛的树桩盆景比较受欢迎。同时盆景批发商要求批量化、规格化、系列化。这就要求商品盆景生产必须从材料抓起。一般说来,野外采集的树桩比人工繁殖的小苗似乎更为经济。但人工繁  相似文献   

8.
桩菊盆景是指菊花依附在树桩之上而形成的盆景,它是菊花盆景艺术的新发展。下面简单介绍一下简易桩菊盆景的制作方法,爱好者不妨一试。一、树桩的选择选择树桩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意图来确定,一般不宜太高,以1米为佳。高低错落、疏密有度、有某种寓意,且耐人寻味的桩子,应优先选用。二、砧木的选择及培育砧木多选抗逆性强、生长迅速、分枝力强的黄蒿,黄蒿幼苗一般通过播种获得。秋季采集蒿种,于12月上句在温室内盆播,苗高3-5厘米时及时间苗;小苗长到10厘  相似文献   

9.
树桩盆景爱好者在创作盆景作品中,若能正确把握树桩盆景艺术的某些特性,对指导实践,提高创作水平大为有益。一、桩坯自然美的发现性桩坯自然美的发现,在盆景创作中相当重要。发现一个好的桩坯,往往是一个好的盆景作品成功  相似文献   

10.
树桩盆景是自然界中各类名木佳树的艺术缩影。我们欣赏一件树桩盆景作品,应结合大自然中各种树木的神态,植物的生长规律和民族文化的审美意识来进行。在此仅提出几点常识性的评赏要求。  相似文献   

11.
<正>目前,大型乃至超大型树木盆景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并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树木盆景究竟是大好还是小好?笔者认为,宜小不宜大,小型盆景好处多多。符合盆景创作要求盆景盆景,盆中之景。众所周知,盆景是用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美景以及人文景观再现于盆盎之中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微缩景观。小中见大,缩龙成寸,以小树展现大树或古术风采,早己成为树木盆景创作的准则和目的。以"咫尺之石,观五岳太华;一勺之水,目睹千里江河",是对盆景艺术的极好诠释。将与自然大树一般大小的树桩移植于盆中,有悖于盆景的创作要求,难冠盆景之名,不宜追奉。而小型盆景,恰好以其有限的体量,无限的魅力,很好地承接了盆景创作原则,是应该提倡的盆景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12.
由审美实践创造了盆景艺术从盆景的发展过程来看,我们祖先在长期劳动生产中,逐步认识了花早树木的自然之美,并把它作为审美对象,以满足自己精神生活的要求。这已有悠久的历史了。自魏晋以来,文坛上的山水诗、山水画以至山水园林,都有着高度的发展。在园林艺术发展中,派生出直接以自然树石为创作素材的些子景,纳山野景观于居室之内,即现在的盆景。又进一步以树木为主构成了树桩盆景,成为带普遍性的群众审美对象。而岭南盆景,在南方气候环境中,形成别开生面的地方风格,于晚近自成流派。仅这些事实,历史地说明树桩盆景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古典美学始终紧密联系,形成了自己的审美习惯以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特色。所以鉴赏盆景艺术,必须  相似文献   

13.
形式美是一切美的事物、也是树桩盆景的外形(实物的轮廓)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审美特性。各种型式的盆景,给人的美感是不同的。把树桩盆景的外形轮廓,不同面的折角中抽象出线条来,用造型艺术的语言来表述:如曲干式盆景用“S”形曲线来表示,直干式盆景用“|”竖线表示,等等。这就是造型语言。造型不同,语言就不同,审美特征就不同,但是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盆景分类,让盆景爱好者走出思想误区,实践误区,很有必要。由于中国水旱盆景和山石盆景普及的时间较晚,人们对传统盆景的概念,通常是指单一的树木造型,俗称“盆栽”“树木造型”“树桩盆景”。  相似文献   

15.
修剪是树桩盆景造型的一种主要方法,也是维护树形的不可缺少的手段。修剪对协调树木盆景各部分的合理生长,维持盆景的优美姿态,促进开花结果。防治病虫害,都有重要作用。修剪时间因树木品种的不同而  相似文献   

16.
具有天然苍劲形态的树桩是盆景的基本物质载体,对盆景树桩最基本要求是自根基部至树梢的树干由粗到细退层快,如果树干上下一般粗就难以承载苍古雄劲的岂术意象。然而在盆景创作中,往往会遇到上下一般粗的情况,有的是下山桩上盆之后由于树木生长顶端优势规律影响,  相似文献   

17.
我是才疏学浅的一位盆景业余爱好者,订阅购买过许多盆景书刊,在取经学习的基础上也制作一些中小型盆景,兴趣较高。虽身单力薄,也常到野外取回各种不同的中小型树桩、山石等索材,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在这项活动上。后来我发现:“我的一切努力始终适应不了目前盆景发展的大气候,即残、奇、枯、古、大等等要求。  相似文献   

18.
水旱盆景,是指在同一盆中既栽种植物又布置山石,既有水面又有旱景的一种盆景。它介于树桩盆景和山水盆景之间。在这类盆景中,树与石相映成趣,水与早相补相成,巧妙地构成一幅引人入胜的画图。水旱盆景是人们不满足于仅仅欣赏树木姿态或单单玩赏水石的产物。在很早以前,就有人尝试将它们集于一体。据清代李斗《扬州画航录》记载,当时扬州的花匠善制  相似文献   

19.
象形盆景是指造型形似某一物象的盆景作品,无固定制作模式,是山水盆景或树木盆景诸多款式中的一种,或者是盆景和根艺融合为一的一种形式。尽管人们对象形盆景褒贬不一,但作为一种形式早己客观存在。象形盆景多为动物形象,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是很多盆景初学者所乐于追求和实践的,受到不少人喜爱。象形盆景的制作要求:一是物象要自然,不能过分依靠人工追求形似;二是象什么,一定要有其特有动态;三是组合要比例恰当,格调一致;四是物象富有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从事盆景创作三十余年,笔者对根艺术的涉足原只限于将枯死的盆景树桩制作成几架。后来对不宜作几架的枯桩经干燥处理后,或假代山“石”,或雕刻成竹篱,茅舍等配件,或利用枯桩幼苗似现枯木逢春的意境等等,也不过是偶一为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