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环青海湖北岸的麻黄科植物共有1科1属4种,即中麻黄、草麻黄、单子麻黄、矮麻黄[1-3],现将种类形态特征及经济用途介绍如下. 1 麻黄属特征(科属同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甘肃省麻黄属植物野生种质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利用建议,为麻黄属植物的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在查阅文献和标本馆标本记录的基础上,采用重点区域实地调查和走访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省麻黄属植物的种质资源进行整理分析,就麻黄属植物的资源现状和分布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查实甘肃产麻黄属植物7种,订正了文献中常出现的异名,并绘制了甘肃省麻黄属植物分布图;市售本地麻黄多为中麻黄,偶见收购膜果麻黄,民间使用各种均有。结论:应进一步加大法律法规的宣传执行力度,规范野生麻黄采收方法,积极开展社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加强种质收集和筛选,做好麻黄种植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3.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4种麻黄属植物种子表面特征。结果显示,种子的外形、大小及颜色,草麻黄、中麻黄较相似;而木贼麻黄和膜果麻黄之间区别明显。草麻黄、中麻黄具有相似的种子表面特征;膜果麻黄和木贼麻黄具有独特的种子表面饰纹。麻黄种子表面微形态特征种间差异较明显,每个种仅有一种类型,在种内相当稳定,且几乎不受地理分布的影响,在分种和植物分类上具有重要的鉴定价值。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河套地区有野生种子植物53科、161属、287种。统计分析表明:(1)本地区种子植物种类贫泛,有裸子植物1科、1属、1种;单子叶植物12科、48属、90种;双子叶植物40科、112属、196种。(2)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虽然温带分布科略少于热带分布科,但属的地理分布类型较为复杂,有15个分布类型及9个变型;温带分布属占总属的79.2%,以北温带分布比例最高;温带分布种占88.9%。(3)有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2属国家二类保护植物7种。古老、残遗、原始成分较多,是东阿拉善植物区系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麻黄属(Ephedra L.)为麻黄科仅有的一属.世界上已经描述的麻黄属植物有67种,中国有15种2变种1变型.新疆麻黄草的种类很多,有蛇麻黄(Distachya L.)、木贼麻黄(Equisetina Bge)、昆仑麻黄(Fedrschenkoae Pauls.)、蓝麻黄(glauca Rgl.)、中麻黄(intermedia Schrenk)、西藏中麻黄(intermedia Var.tibetica Stapf)、沙麻黄Ilomatolepis Schrenk)、单子麻黄(monosperma C.A.Mey.)、膜果麻黄(Przewalskii Stapf)、喀什麻黄(Przewalskii Var.kaschgarica(B.Fedts-ch.et Bobr.)C.Y.cheng)、细子麻黄(regeliana Florin)、草麻黄(Sinica Stapf)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更好地了解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种类、科属组成、特有性、濒危状况及地理分布等特征,依据2021年9月发布的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通过查阅对比文献和馆藏标本,梳理总结了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1)相比1999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青海省新增4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3大类22科30属53种1变种,其中一级保护植物1种(发菜),二级保护植物52种1变种。3)物种数量最多的科、属分别为兰科(10种)、杓兰属(8种)。4)中国特有属1个,中国特有属+青藏高原特有属3个,中国特有物种9种,青藏高原特有物种9种,中国特有+青藏高原特有物种13种,另有青海省特有种1种(久治绿绒蒿)。5)青海省54种(含变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中有18种处于易危(VU)等级,12种处于濒危(EN)等级,总计受威胁等级物种数30种,占所有物种的55.55%。6)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绝大多数分布在青海东南部,主要在玉树州、果洛州和海东市草原及森林生境中,与青海省植物多样性的分布规律基本一致。青海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54种(含变种),绝大多数为二级保护植物;特有种类有32个,占所有物种的59.25%;受威胁物种30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多数分布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胡莹  胡仪  胡箭卫 《中国蜂业》2009,60(1):31-32
本文介绍了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药用蜜源植物,提出了开发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并认为西北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西北地区有14990多种野生植物,其中药用植物3250多种,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169科246属231种,其中主要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127科133属191种,辅助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40科91属135种,有毒药用蜜(粉、胶)源植物有2科2属5种。所有这些高品质、无污染的药用蜜(粉、胶)源植物资源都值得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8.
秦岭野生苔草植物资源及坪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修娜  吉文丽  张杨 《草业科学》2011,28(7):1253-1258
苔草属植物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资源,一直作为牧草使用,但有些种类的苔草属植物也是优良的草坪草。陕西秦岭作为我国重要的植物资源基地,其苔草属植物的种类也很丰富。调查发现,陕西秦岭山区野生苔草属植物资源有40种,并对引进的20个种的苔草进行分类和坪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其中硬果苔草(Carex sclerocarpa)、青绿苔草(C.brevriculmis)、宜昌苔草(C.ascocetra)和云雾苔草(C.nubigena)的坪用价值较高,适宜作草坪植物。  相似文献   

9.
基于野外实地考察、植物标本的采集与鉴定以及结合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的物种组成和分布区类型。结果表明,该区维管植物共115科469属1323种,包括蕨类植物14科25属61种,裸子植物4科8属25种,被子植物97科436属1237种。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优势现象明显,≥20种的优势科共879种,占该区维管植物总种数的66.44%;小属和单种属成分比例较大,占该区维管植物总属数的95.31%,总种数的75.51%。科级水平上,热带科(30.43%)稍多于温带科(26.96%);属级水平上,温带科(72.49%)明显高于热带科(13.01%);种级水平上,中国特有种有545种,其中538种与周边省份所共有,体现了该区系明显的过渡性和交汇性。该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多样,属的分布有15个分布型和5个变型,温带地理成分占绝对优势,尤其以北温带分布为主。该区珍稀濒危野生植物较多,被列入保护名录有37种;一些古老、孑遗植物在该保护区具有良好的原始类群分布。本研究进一步完善了多儿保护区维管植物区系特征,为以后了解该保护区生物多样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民勤荒漠区4种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是民勤荒漠区主要的牧草,分布面积较大。为了研究荒漠区牧草植物的防风固沙功能,在牧草利用的同时兼顾防风固沙功能。本研究用民勤荒漠区4种主要防风固沙植物样方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单株植物的纵断面积和单位面积上的纵断面积,以及单株植物的固沙沙堆体积和单位面积上的固沙沙堆体积,对4种主要植物群落的防风功能和固沙功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丛)的防风功能的排序为白刺>梭梭>沙蒿和膜果麻黄,单株(丛)的固沙功能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防风功能的排序为沙蒿>梭梭>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的固沙功能白刺>膜果麻黄;单位面积上防风固沙功能的排序为白刺>沙蒿>梭梭>膜果麻黄。如果只选择防风,则应选用沙蒿;如果侧重点是固沙,则应选用白刺;如果二者兼顾,则应选用白刺和沙蒿。  相似文献   

11.
屈海林 《青海草业》2008,17(2):37-39
湟源县草地面积85185.13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6.45%,草地资源丰富,牧草种类较多,农业生产秸秆来源广泛,但由于利用不当,造成了草地严重破坏和秸秆的浪费,如何合理利用草地,秸秆资源,遏制草地退化,是促进该县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麻黄属的6个种的形态特征的观察进行分类,并通过对习性,生境及生物碱的含量等特征讨论其经济利用情况。  相似文献   

13.
蚕业科学面向21世纪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吕鸿声 《蚕业科学》1992,18(3):137-145
本文作为第19届国际昆虫学大会养蚕学科组的主题报告,从丝蛋白结构与丝蛋白基因表达,分子连锁图与家蚕分子育种,性别控制与专养雄蚕,发育生理与昆虫激素蚕业应用,营养生理与人工饲料,蚕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蚕作为生物学基础研究的工具,病理学与蚕病防治,热带养蚕,综合利用等10个方面,概括地论述了当今蚕业科学研究前沿的闪光点及其发展趋势。特别强调了蚕生物学基础研究对未来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青海高寒牧区土壤荒漠化现状及防治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刁治民  吴保锋  熊亚  邓君  冯欣 《青海草业》2005,14(4):26-31,40
草地是具有重要生态、经济功能和价值的自然资源。草地的天然牧草通过家畜转化,可为人类提供乳、肉、皮、毛等廉价畜产品,从而使草地畜牧业成为牧区经济和农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支柱产业;草地作为陆地最大的生态系统,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防风固沙、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对维持生态平衡,维系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发挥着巨大作用;与此同时,草地的自然景观和区域人文景观还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因此,加强草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对于提高人类的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对青海草地土壤荒漠化现状、原因、危害进行了初步的探索,提出了防治土壤荒漠化的基本思路及措施对策。  相似文献   

15.
青海省有草地总面积4212.72×10^4hm^2,其中天然草地面积4191.72×10^4hm^2。草地总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0.47%,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10.72%,草地面积仅次于新疆、内蒙和西藏,居全国第四位。草地不仅是青海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6.
新疆哈密地区麻黄资源的分布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哈密地区麻黄资源的种类、分布、开发利用现状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培育马蹄金草坪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周惠芬  王义彰 《草业科学》1998,15(4):67-68,72
马蹄金是一种优良的地被兼观赏性植物,它是芜湖市现已推广种植的主要草坪草种。马蹄金的生物学及生理生态特征适宜在广泛的区域内使用,其草坪应在保护城市生态平衡绿色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麻黄繁殖生物学及种子生产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野生麻黄地和地下部形态结构,开花结实特性,生殖生态学特征和种子生产特性。结果表明,麻黄在自然条件下依靠强大的根茎分生能力,以一种雌、雄分株的“群片”方式分布。从开花特性分析,麻黄有很强的有性生殖能力和种子生产潜力,但由于严酷自然环境的影响,严重的落花、落果以及受精后发育不良是引起种子空壳率高及产量低的主要原因。调节水、肥条件改善生长环境是提高麻黄种子产量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