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透目大蚕是在辽宁地区发现的一个野生蚕种,属鳞翅目大蚕蛾科透目大蚕蛾属。辽宁地区的野生透目大蚕年发生1代,喜食柞树(青岗树、栎、橡树),幼虫四眠五龄,龄期经过45~58d,以卵滞育。人工饲育透目大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透目大蚕的主要病害有微粒子病和软化病。  相似文献   

2.
种茧育与丝茧育就其饲育技术而言,从形式看总体上大同小异,但从本质讲在一些具体技术要求上区别明显。目前,原蚕饲育我省各场主要采用农村合作育种的方式,要获得优质种茧,必须让原蚕饲育人员及蚕农明确种茧育与丝茧育饲育技术上的差异,在饲育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些差异,主动采取适当措施,保证种茧生产优质高产。现就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不同于丝茧育的饲育技术要求谈几点粗浅认识。1种茧育与丝茧育之间的差异种茧育与丝茧育间最根本的差异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种茧育所饲育的蚕为原种蚕即原蚕,丝茧育所饲育的蚕为杂交种蚕即杂交蚕。…  相似文献   

3.
人工饲料全龄2次给饵法(1—3龄1次、4—5龄1次,1—4龄1次,5龄1次)育蚕的结果表明:幼虫发育良好,且无蚕病发生,茧质亦较优。本饲育法与对照区(全龄3次给饵育)相比,饲育劳力更节省,适用于人工饲料育的丝茧和蚕种生产。  相似文献   

4.
桑前 《江苏蚕业》1989,(3):58-65
<正> (一)稚蚕人工饲料育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近10年来养蚕方法最大变革之一。日本自1977年以农村稚蚕共育所为基点推广稚蚕人工饲料育以来,显示出:①不需要稚蚕专用桑园,②节省劳动力,③减轻自然灾害,④减少蚕病,⑤可行全年饲育等的优点,深受蚕业者的欢迎,普及率逐年增加,1987年丝茧育普及率占全国总收蚁量的35%,种茧育占45.8%。  相似文献   

5.
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秋蚕期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全龄经过及5龄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茧质调查及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平板给饵法进行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结果表明:蚁蚕对平板给饵法摄食反映快,疏毛整齐度达95.5%,各龄蚕儿生长发育正常;5龄期蚕座整洁卫生、蚕体强健、无蚕病发生,各项饲育成绩与桑叶饲养的中秋蚕相当,茧质、丝质调查亦与桑叶育无开差。同时,给饵次数比切削给饵法大为减少,更加节省劳动力,饲料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在每克人工饲料中添加0.1~10.0毫克多菌灵纯粉,分别在全龄期和1~3龄期饲育微粒子病经卵传染的病蚕。结果表明,全龄期用含有0.1毫克/克多菌灵的人工饲料饲养,可获得完全治愈的效果;在1~3龄期用含有0.1毫克/克和0.5毫克/克多菌灵的人工饲料饲育,仍有5.00%和2.42%发病(对照区病率则为81.82~84.27%)。  相似文献   

8.
樗蚕茧解舒困难,缫丝易落绪,不好缫丝,以目前的技术条件,樗蚕茧只可做绢纺原料。利用本研究制订的煮茧和解舒工艺,缫得的茧丝长平均在300~400m左右,人工室内育茧的丝长最长409.5m;人工室外育茧的丝长最长478.13m。人工室外育樗蚕茧丝胶含量为25.29%,略高于人工室内樗蚕茧;茧层练减率为33.89%,略高于人工室内育樗蚕茧。用樗蚕茧加工制成的绵片疏松而有弹性。  相似文献   

9.
2011年晚秋蚕期如东县开展了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试验,结果:采用人工饲料育1~4龄累计淘汰迟小蚕8.18%,实际结茧率仅为24.96%,主要原因是蚕座霉变所致;平均张产茧仅7.71kg;生产的蚕茧茧形小、丝长短、纤度细。作者认为,利用农村养蚕生产条件,实施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是可行的,但实施人工饲料养蚕,饲料质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家蚕人工饲料育1977年在日本实用化后,很快显示出:(1)养蚕不受季节限制、(2)隔离野外病源、(3)节约劳力等的优越性,普及率逐年增加,据1987年统计,丝茧育普及率已占全国总收蚁量的35.0%,种茧育已占45.8%,日本出于政府的决策,人工饲料育目前只限于稚蚕期,壮蚕仍行桑叶育。我省的蚕桑生产,特别在苏南地区,近年来出现劳力紧张以及工业废气排放、农药污染等的威胁日益加剧,为确保蚕茧、蚕种生产安全,借鉴日本的经验,逐步推行人工饲料育,殊有必要。为此,特约苏州蚕专桑前同志撰稿系统地介绍家蚕人工饲料的发展、饲料种类、配方、调制以及饲育环境、饲育方法等,由本刊陆续连载,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家蚕春秋兼用品种“明·丰×春·玉”的育成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利用杂交育种及多元杂交种选配技术,育成了优质、高产、易繁的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明.丰×春.玉。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好养,茧形大,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5龄1日万蚕茧层量分别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5.22%、11.26%、7.72%,解舒丝长、洁净、鲜毛茧出丝率优于对照,蚕种繁育性能优良。2007年该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春秋兼用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以丝质优、耐氟污染性能较强的品种为育种材料,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一对春秋兼用的中丝量家蚕新品种春华×秋实。浙江省蚕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试养鉴定表明该品种具有以下特点:孵化、眠起、老熟齐一,体质强健好养,茧型较大,产量高;茧丝质优良,春期饲养茧层率23.46%,鲜茧出丝率17.54%,茧丝长1 263 m,解舒率83.52%,纤度2.773 dtex,洁净94.50分;综合经济性状优良,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比,万蚕产茧量提高7.0%,与对照品种秋丰×白玉相比,万蚕产茧量、万蚕茧层量、茧丝长、解舒丝长、鲜茧出丝率分别提高1.7%、8.9%、9.0%、6.6%、8.1%。新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3.
菁松×皓月是生产上推广量最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品种,根据家蚕茧荧光色的遗传机制,将该品种改育成具有蚕茧荧光显色判性性状的品种。对蚕茧有多种荧光显色的菁松通过系统分离方法,对蚕茧单一荧光显色的皓月通过杂交导入荧光伴性基因Fx及定向培育的方法,将2个品种均改育成雄蚕茧为黄荧光色、雌蚕茧为紫荧光色的品种,其荧光判性准确率达到100%。2个改育的品种暂命名为苏杰、豪胜。实验室饲养鉴定成绩表明改育品种杂交组合苏杰×豪胜的幼虫比菁松×皓月发育快,体质更强健,但全茧量略低;缫丝鉴定苏杰×豪胜的茧丝纤度2.686 dtex,洁净95.5分,茧丝长1 300 m以上,解舒率75%以上,并且生丝匀度好。改育品种杂交组合苏杰×豪胜的主要经济性状成绩与菁松×皓月相仿,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可以达到雌雄蚕茧分别缫丝和提高蚕种制造鉴蛹工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选育和五龄期高温冲击等育种方法,经多年的选择培育,育成了中系品种5号、4号,然后经测交鉴定选配成5·4×24·46,该对四元杂交种经多年江苏省实验室鉴定,四龄万蚕收茧量22.58kg、茧层量5.71kg,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14.27%、14.89%,江苏省农村生产鉴定,张种产茧量47.11kg、产值526.11元,比对照种苏5×苏6提高7.34%、8.29%。并获得全国桑蚕品种审定委员会鉴定通过。该品种强健好养,茧形大且匀整,茧丝质性状良好,综合经济性状优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幼虫4龄期人工添食20 mg/kg氟化纳溶液定向选择耐氟污染性能和杂交育种、回交改良等育种技术,育成了具有耐氟污染特性的春用多丝量家蚕新品种华·东×春·晨。该品种在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共同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表现出体质强健、耐氟性好、产茧量高、茧型大、丝质优等特点,其中氟敏指数检测数据显示其耐氟性能明显强于春用品种菁松×皓月,并达到了秋用耐氟污染品种秋丰×白玉的水平。新品种在农村生产试验鉴定中,产茧量及丝质成绩普遍优于当地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特别是盒种产茧量分别超过对照品种菁松×皓月和秋丰×白玉7%、12%左右。2010年2月该品种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在浙江省及长江中下游蚕区特别是氟化物污染较严重的蚕区春期推广饲养。  相似文献   

16.
夏秋用家蚕新品种“钱塘×新潮”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强健、稳产作为育种目标,采用杂交育种方法,经特定高温多湿环境的定向培育及严格的后代选择,育成了夏秋用家蚕新品种钱塘×新潮。经浙江省家蚕品种实验室鉴定,新品种具有稳产、好养、茧丝质优良的特点:4龄虫蛹率比对照品种秋丰×白玉高2.84个百分点,万蚕茧层量、茧丝长分别比对照品种提高3.14%、4.18%,万蚕产茧量略高于对照品种。新品种在农村生产多点鉴定的综合经济性状成绩优于当地饲养品种,在气温较高的中秋蚕期饲养能够稳产高产。2008年新品种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适于长江中下游蚕区夏、秋蚕期饲养。  相似文献   

17.
利用杂交育种及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了具有中细纤度特色的4眠性家蚕新品种苏秀×春丰。经江苏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鉴定和农村生产试验表明,新品种孵化、眠起、上蔟齐一。实验室鉴定成绩为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品种菁松×皓月提高1.02%和1.28%,茧丝品质性状也优于对照品种,其中茧丝长1525m,解舒丝长1186m,解舒率77.78%,茧丝纤度2.646dtex,洁净93.94分。新品种具有茧丝纤度细、茧丝长、茧丝纤度综合均方差小的特色,适合缫制细纤度高品位生丝。2010年4月该品种通过江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可作为华东地区优质原料茧生产的实用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8.
饲养雄蚕品种是提高蚕丝品质和蚕茧生产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以引进的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14为母本,用普通家蚕品种夏6为优良性状基因供体回交改良性连锁平衡致死系,经2轮杂交、自交、回交组成的循环改良和纯化,育成经济性状优良的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平48,将该品种与家蚕限性皮斑品种限7组配成夏秋用雄蚕杂交组合限7×平48。经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实验室联合鉴定,该雄蚕品种的雄蚕率达99%以上,在农村生产鉴定试验中表现出强健好养、产量高、丝质优等特点:张种产茧量和50 kg桑产值分别较对照品种秋丰×白玉提高8.4%和9.4%;茧丝长、解舒丝长、解舒率和干茧出丝率分别较对照种提高7.9%、12%、2.57个百分点、1.54个百分点。新品种2009年通过浙江省家蚕新品种审定,适合在长江中下游蚕区的夏秋季饲养。  相似文献   

19.
夏秋蚕新品种芳草×晨·星的育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芳草×晨·星是在“七五”期间纯种选育基础上,“八五”期间通过杂交组合选配选拔出来的夏秋用三元杂交种。省级实验室鉴定结果,与对照种薪杭×科明相比,万蚕产茧量高5.43%,万蚕茧层量高5.08%,解舒丝长长11.79%,茧丝长长7.35%,净度92分以上,纤度2.78dtex,出丝率与对照种相仿。农村生产鉴定结果,其成绩和经济指标优于对照或与之相仿,符合浙江省蚕品种审定标准,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已在生产上试繁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