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不同温度下喷施宝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受温度逆境条件制约的生产现实问题,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不同浓度的喷施宝溶液浸种对花生萌芽及幼苗生长的效应。表明在温度胁迫条件下喷施宝能提高萌芽率和促进胚根生长,其中1000mg/L浓度处理促萌最明显,300mg/L处理对胚根长度、直径增加最显著。经喷施宝处理的种子出苗后幼苗株同较矮,分枝数和地上部质量增加,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幼苗根系活力提高,主根长度、直径、侧根数和地下部质量增加,以300-500mg/L的效果为佳;根瘤菌个数和鲜质量也有所增加,以100-300mg/L的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北方常用造林树种油松育苗的影响,以GGR6号、GGR8号、ABT3号、绿风-95、喷施宝为研究对象,田间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法,通过浸种和喷施的方法,连续3a应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油松育苗上进行对比试验,测定幼苗出苗率、苗木生长量和质量等,结果表明:用GGR6号浸种能显著加快种子出苗速度,出苗率达到92%,与对照(清水)相比出苗期提前2~3d,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0%~30%,且出苗集中整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松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具有显著差异性,以GGR6号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6-BA等对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及6-苄氨基嘌呤(6-B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同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不同浓度也有不同的影响.与CK对比,GA3促进番茄种子发芽与幼苗生长的最佳浓度为100mg/L;而IAA与6-BA的理想浓度则分别为100mg/L和10mg/L.其中,10mg/L的6-BA对番茄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用浓度为50、100、200、400 mg/L的赤霉素和浓度为20、40、80、160 mg/L的萘乙酸对油松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赤霉素可以提高油松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同时也能使种子提前发芽,而浓度过高则有抑制作用。在赤霉素浓度为100 mg/L和200 mg/L时,促进效果最显著。萘乙酸则抑制油松种子萌发,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160 mg/L萘乙酸甚至会导致油松种子失活。  相似文献   

5.
以科红5号洋葱为试验材料,采用漂浮育苗和水培试验的方法,研究双吉尔-GGR对洋葱苗期根系形态及地上部生长的影响.定期测定洋葱幼苗地上部株高、假茎粗,并采用Perfection V700 Photo彩色图像扫描仪对洋葱幼苗根系进行扫描,用WinRhizo软件分析测定洋葱根系长度、表面积、体积、根系平均直径和根尖数等形态指...  相似文献   

6.
荀光生  王学梅  董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702-12703,12709
[目的]研究比久(B9)、多效唑(PPP333)和矮壮素(CCC)对黄瓜(Cucumis sativus L.)穴盘育苗时黄瓜秧苗质量的影响。[方法]试验设12个处理组及1个对照组,B9浓度分别为50、100、500、1000mg/L,PPP333浓度分别为5、10、30、50mg/L,CCC浓度分别为20、50、80、100mg/L。生长调节剂使用时间分别为第1、2真叶显露时,即出苗后10、15d左右。在黄瓜3叶1心时调查每个处理的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地上部干鲜重、地下部干鲜重、根系体积、叶绿素含量及电导率。[结果]在该试验条件下,B9、CCC和PP333都可以解决黄瓜穴盘育苗中的徒长问题,促进根系的发育,提高叶片的生理功能,提高壮苗指数,但不同生长调节剂使用的适宜时期和适宜浓度不同。B9和PP333使用时间比较严格,推迟或提早都会影响黄瓜秧苗质量;B9适宜在黄瓜出苗后10d左右使用,浓度以500mg/L为宜;PPP333适宜在黄瓜出苗后15d左右使用,浓度以10~30mg/L为宜,以20mg/L为最佳。而CCC的使用时间要求不严格,在出苗后10~15d使用均可以,浓度以80mg/L为宜。[结论]该研究确定了黄瓜穴盘育苗时B9、PPP333和CCC的最适浓度及使用时间,可以为黄瓜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建新  涂艳丽  王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379-11380
[目的]为预防大豆早期铬伤害提供依据。[方法]用不同浓度的铬处理大豆种子,研究铬对大豆种子萌发率、发芽势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Cr6+浓度从0增至5mg/L,发芽率从91.44%增至92.59%,发芽势从89.13%增至89.54%。Cr6+浓度从10mg/L增至160mg/L时,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降至74.94%和73.64%。低浓度铬处理的大豆幼苗根长、芽长及生物量比对照有少许的增加。15mg/L的Cr6+抑制大豆幼苗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提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r6+浓度达到100mg/L时,根长与芽长分别为对照的28.61%、31.33%。Cr6+对大豆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结论]铬处理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一个低浓度下的刺激效应和高浓度下的抑制效应,浓度10mg/L以下的铬对大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穴盘育苗的方法,研究了3种浓度(100、200、400 mg/L)多效唑处理对番茄幼苗质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育苗过程中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浓度以100~200 mg/L为宜,该浓度多效唑能有效降低番茄秧苗株高,增加茎粗,促进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同时有效提高秧苗根冠比、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有利于培育壮苗.叶面喷施400mg/L多效唑对番茄秧苗质量不利,过度抑制了秧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给野生马蹄香的繁殖栽培提供参考,通过激素及不同条件的沙藏层积处理,对其种子萌发特性和扦插繁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马蹄香种子经200mg/L的赤霉素(GA3)浸泡48h后,于当年8月在自然环境下沙藏至次年2月,发芽率最高,为98.1%;插穗在浓度500mg/L双吉尔-GGR生根粉溶液浸泡30min的生根效果最佳,生根率达93.3%。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生长调节剂对山竹子种子多胚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山竹子种子萌发最适宜的6-BA浓度为3.0mg/L;多胚萌发最适宜的6-BA浓度为2.0mg/L;幼苗伸长生长最适宜的激素配方为0.2mg/L 6-BA+0.4mg/L NAA;幼苗生根最适宜的IBA浓度为5.0mg/L。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植物生长调节剂GGR 6号在小麦播前种子处理上的最佳应用浓度,本试验以烟农19品种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与穴盘育苗相结合的试验方法,设置0、5、10、20、30、50、100 mg·L-1共计7个浸种处理,研究不同浓度GGR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分别较CK显著提高了12.09%、15.31%、31.55%和42.09%。小麦幼苗的株高以2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32.00%。小麦根长以50 mg·L-1 GGR浸种处理最高,较CK显著提高了10.26%。30 mg·L-1 GGR浸种处理下小麦种子的茎粗、叶长、根体积、苗鲜重、壮苗指数、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CK显著提高了45.19%、25.37%、68.18%、66.34%、35.53%、36.50%、146.88%和131.03%。综合隶属函数分析与评价,适宜浓度的GGR浸种(30 mg·L-1)能显著促进小麦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缩短种子发芽时间,对小麦实际栽培过程中培育壮苗、提质增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邹尚庆  李国雷  刘勇  祝燕  庞薇  蒋乐  史文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3):11710-11714,11740
[目的]研究秋季施肥对油松容器苗生长、氮吸收和抗寒性的影响。[方法]对在生长期经过不同指数施肥水平10、40、80和120mg/株处理过的油松容器苗进行秋季施肥,设置4个处理水平0(对照)、12、24和48 mg/株,苗木在温室培育一个生长季并在翌年进行造林试验。[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为最佳处理,在40E-24处理下,N含量相比对照增加了15.9%,抗寒性在-20℃下更提高了95.2%,造林效果最佳。[结论]秋季施肥可有效提高苗木体内养分含量,抗寒性及翌年造林效果。但过量的秋季施肥(48 mg/株)并不促进苗木生长甚至有抑制或者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外生菌根真菌促进油松人工幼林生长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不同林型下分离获得的外生菌根真菌纯培养菌株中,选择了其中劣味乳菇、赫丝膜菌、褐环乳牛肝菌、毛边滑锈伞4株优良菌处,对油松人工幼林(5年生)进行菌剂混合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林接菌,能够使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发生变化;接菌后的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总数比不接菌的有明显的增加,其中真菌增加732.35%。对接菌油松进行菌根调查发现,接菌后的油松菌根侵染率为75%,不接菌的为20%;对连续两年接种菌剂的油松幼林调查发现,与不接菌剂的相比施用菌剂的油松地径、株高显增加。由此认为,外生菌根真菌作为一项生物接种技术对促进油松幼材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油松是我国特有的重要乡土针叶树种,开发合适的油松PCR-SSR引物并建立优化的反应体系,是开展油松天然群体和种子园人工群体遗传研究的基础.该研究以油松总DNA为材料,分析了Taq聚合酶、样本浓度、Mg2+浓度、dNTP浓度以及引物浓度对PCR SSR扩增结果的影响,筛选出扩增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的SSR引物12对,建立了稳定的、可重复的油松PCR-SSR最佳反应体系及PCR扩增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15 μL SSR -PCR反应体系中,样本最适宜浓度为30 ng,Mg2+的最适浓度为0.25 mmol/L,dNTP最适浓度为0.2 mmol/L,单引物的最适浓度均为250 nmol/L;Taq聚合酶在15 μL反应体系中宜加入0.375 U.统计利用所选12对引物,对辽宁兴城油松种子园内49个建园无性系进行了SSR-PCR反应,通过6%的变性聚丙稀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每对引物扩增产物在100~250 bp之间的等位谱带数最大为10,最小为5,不同无性系间DNA谱带多态性丰富.油松SSR-PCR引物筛选及反应体系的建立,为今后利用SSR标记技术开展油松种子园的父本分析及选择性受精研究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程序和强有力的工具.   相似文献   

15.
离体条件下油松成熟合子胚不定芽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油松成熟胚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的最适条件,以油松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分别接种在TE、DCR和MS3种基本培养基上以确定最适培养基;随后按照U6*(64)均匀设计表,在TE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激素6-BA、NAA、KT,建立试验组合以确定最佳激素配比;基于上述实验,进一步探讨了蔗糖浓度对不定芽诱导的影响及6-BA对不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对于不定芽的诱导起重要作用,在TE培养基上不定芽诱导率最高,DCR次之,MS最差;运用Uniform Design Version3.00均匀设计软件,通过数据处理、回归分析及试验优化,得到激素最佳组合为:6-BA6mg/L+NAA0.1mg/L,KT对试验没有显著影响;蔗糖浓度为4.0%时不定芽诱导率最高;培养基中降低6-BA的浓度有利于不定芽的生长,在TE+6-BA0.5mg/L+NAA0.1mg/L的培养基中,丛生芽平均长度最长。  相似文献   

16.
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丽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409-6410,6477
[目的]研究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为水培黄瓜苗期管理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营养液中加入不同数量(浓度)的光合细菌,研究光合细菌对水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光合细菌对黄瓜幼苗根、茎和叶等部位的生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使得幼苗鲜重和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增加。光合细菌在培养液中的的最适添加量为:100 ml菌液(109cfu/ml)+900 ml黄瓜水培营养液。[结论]光合细菌能促进水培黄瓜苗期根、茎、叶的生长,增加黄瓜幼苗的生物量,且对叶绿素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寻适用于北京平原造林工程中困难立地条件下油松等大规格针叶苗木成活、成林及健康生长的最佳新材料施用方案,将抗蒸腾抑制剂、厚环乳牛肝菌剂以及6号GGR植物生长调节剂3种造林新材料进行组合试验,对油松林的造林成活率、当年新梢数量、新梢长度、新梢直径、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营养元素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施用造林新材料的处理成活率均高于对照(78%),其中HSK(厚环乳牛杆菌剂+6号GGR植物生长调节剂+抗蒸腾抑制剂)处理成活率最高,达到89%;2)油松新梢生长情况以HSK处理表现最优,2013年5—7月新梢数量平均增长量最大,单株平均增长量为6.48个,是对照增长量的2倍;新梢直径的平均增长量为2.36mm,相对于对照提高了117%;新梢长度增长量较对照增长量提高了251%;3)油松叶片2013年总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以HSK处理最高,为6.96mg/L,对照处理最低,为5.76mg/L,且3种新材料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促进作用; 4)对于叶片营养元素含量,在HSK处理条件下,2013年叶片P元素总平均含量达0.81g/kg、叶片N元素为10.01mg/kg、叶片K元素为5.41g/kg,优于其他处理,即HSK处理可确保3种营养元素均稳定维持在较高水平。5)为确保林分结构稳定,各处理死亡油松苗木需重新补植,尽管相对于对照,其余处理新材料的施用增加了成本,但其对成活率的提高可以很大程度上节省补植所需资金,其中以HSK处理(100株油松占地0.17hm2)节约成本最高(810元),即4764元/hm2。因此综合考虑各指标,HSK处理在前期保证苗木成活率及后期促进苗木生长发育等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山西西南部黄土区林地枯落物截持降水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1  
该文根据定位观测资料分析了林地枯枝落叶物对降水的截留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晋西南黄土区防护林主要林分的林地枯枝落叶物具有很强的截留降水能力,年截留率为:刺槐林地13.5%~17.9%,油松林地15.4%~220%,沙棘林地17.6%~18.7%,虎榛子林地17.3%~175%;5~10月份截留量为41.8~119.00mm.一年之中,6,7,8三个月截留量最多.对于单场降雨,林内降雨量、枯枝落叶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呈正相关关系,枯枝落叶物截留量与林外降雨量的关系可表示为Pc=aPb;截留率随着降雨量级的增大而减少,截留率与林外降雨的关系表示为i=aPb;根据观测可知,对于单场降雨各林分最大截留降雨量分别为:刺槐8.0mm,油松164mm,沙棘11.0mm,虎榛子10.0mm.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适宜冬小麦的生长调节剂,探讨其适宜的浓度和施用方法。[方法]以邯生329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新型绿色植物生长调节剂GGR6号和GGR8号对河北地区冬小麦进行试验,分析其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2种生长调节剂均能促进根茎的发育、干物质的积累、产量性状的改善及产量的增加,尤其以GGR8号20 mg/kg拌种+拔节期20 mg/kg喷施对冬小麦促进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可为冬小麦生产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