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选用不同浓度梯度的矮壮素(CCC)、多效唑(PP333)和丁酰肼(B9)对2个花梗较高的蝴蝶兰品种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25 mg·L~(-1)、50 mg·L~(-1)、100 mg·L~(-1)和200 mg·L~(-1)的多效唑喷施0.5~1 cm的蝴蝶兰花梗芽能极显著降低蝴蝶兰成花后的花梗高度,而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和B9处理效果次之,且对品种具有选择性,对于降低内山姑娘花梗高度的效果更显著。(2)各浓度多效唑对品种新娘礼服花径值没有明显影响,50 mg·L~(-1)和200 mg·L~(-1)的多效唑能显著减少内山姑娘的花径值,500 mg·L~(-1)的矮壮素以及4 000mg·L~(-1)和8 000 mg·L~(-1)的B9能显著减少品种内山姑娘和新娘礼服的花径值。(3)3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延缓剂矮壮素、多效唑及B9均没有对品种内山姑娘的花序长度、总花数及花期产生明显影响;而这3种激素处理都会减少新娘礼服的花序长度以及延迟该品种的花期,但不影响其总花数。  相似文献   

2.
不同温度条件下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改善崇明水仙水培过程中株形欠佳的问题,采用4个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水仙进行浸泡处理8d,观察水仙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多效唑对崇明水仙的叶片和花葶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浓度越高抑制效果越明显;在花期方面,2.5和5mg/L延长花期1~2d,但浓度升高至10和15mg/L时缩短花期;在叶、花高度差方面,在7和14℃条件下,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在21℃条件下,2.5mg/L多效唑处理花高于叶,此时崇明水仙株高较为适中,株型紧凑,花期延长,具有最佳观赏性。  相似文献   

3.
多效唑对水仙高度和花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向东  史素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6979-6980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多效唑对水仙高度和花期的影响,实现对水仙株高和花期的调控。[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多效唑设为5个浓度水平,用各浓度药液浸泡水仙球,观察水仙的长势、根系、叶片的颜色、花朵的色泽和香味等状况。[结果]20、30、40 mg/L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过的水仙株型紧凑,高度适宜,延迟开花1~13 d,延长花期4~6 d,开花品质较佳。[结论]多效唑对水仙叶片和花葶高度都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叶片浓绿厚实,花葶粗壮,同时不同程度地推迟了始花期,延长了开花时间,花径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对水仙观赏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抑制剂多效唑浸泡球茎对水仙进行生长前预处理的方法,探讨水仙对多效唑处理的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多效唑均对水仙具有矮化效果。与对照相比:当处理浓度为10mg/L时,叶长矮化了29.7%,花葶长度缩短31.2%,全花期平均延长3d以上,花瓣直径增加10%;处理浓度为20mg/L时,叶长缩短31.2%,花葶长度缩短33.6%,全花期未增加,花瓣直径增加6%;处理浓度为30mg/L时,叶长缩短35.2%,花葶长度缩短43.2%,全花期缩短2d,花瓣直径增加2%;处理浓度为40mg/L,叶长缩短43.4%,花葶长度缩短38.6%,全花期缩短6d,花瓣直径减小2.3%;故最佳浸泡处理浓度在10mg/L左右。  相似文献   

5.
以水稻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了70%乙醇不同处理时间和不同浓度次氯酸钠消毒处理水稻种子的消毒效果,结果显示以5%次氯酸钠消毒45min为最佳。此外,该文研究了MS培养基中多效唑浓度、蔗糖浓度、琼脂浓度以及pH值对水稻无菌苗的影响,在其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培养基。结果显示,MS培养基+15 mg·L~(-1)多效唑,蔗糖浓度为30 g·L~(-1)、琼脂浓度为7g·L~(-1)、pH值为5时,最有利于水稻无菌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试验采用200、500、1 000mg·L~(-1) 3个浓度梯度的外源6-BA,研究其对大红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Crimsonlake’)生长、开花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6-BA对大红三角梅的生长影响效果不明显;3种浓度下的6-BA均能促使大红三角梅提前开花,浓度越高提前效果越明显,但同时会使其花苞片有减小趋势,开花数量减少、品质降低;500、1 000mg·L~(-1)处理延长了大红三角梅的花期天数,但效果并不显著;200、500mg·L~(-1)浓度下使大红三角梅叶片可溶性糖、淀粉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保持相对较高水平,以利于其生长和开花。总体来看,500mg·L~(-1)浓度下对大红三角梅的综合调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试验以绿豆种子为试材,研究环磷酸腺苷对其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环磷酸腺苷浓度处理(20,40,60,80,100 mg·L~(-1)),以清水、15 mg·L~(-1)多效唑和2 mg·L~(-1)油菜素内酯作为3个对照组,测定各处理对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组相比,环磷酸腺苷浸种后,提高了绿豆种子发芽势;除80 mg·L~(-1)浓度外,其他环磷酸腺苷处理均可提高绿豆种子发芽率;随着环磷酸腺苷溶液浓度的增加,绿豆幼苗的叶长、叶宽、鲜质量、干质量、胚轴和根长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绿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5个环磷酸腺苷浓度中以60 mg·L~(-1)处理的种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的矮化效应及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500、1000、2000 mg·L-13种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对盆栽蜡梅进行灌根处理,研究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矮化处理效果及生物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提高了蜡梅叶片叶绿素含量,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大,蜡梅植株抗性随着多效唑浓度增加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其中1000 mg·L-1多效唑处理抗性最强.多效唑施用浓度与盆栽蜡梅当年发枝数、技长、节间长及开花时间呈负相关,各处理对蜡梅枝条伸长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对花朵直径影响较小,中、低浓度多效唑处理能显著增加花蕾数量,其中1000 mg·L-1多效唑处理花蕾数最多.本试验以1000 mg·L-1多效唑200 mL灌根处理盆栽蜡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红颜草莓在育苗过程中,合理使用多效唑能使植株矮壮,匍匐茎缩短,匍匐茎增粗,匍匐茎抽生数量增加,子苗根茎增粗及数量提高。通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结果表明处理浓度以25 mg·L~(-1)最为理想,其次为50m L·L~(-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核桃树使用多效唑后核桃仁中的残留量,评估多效唑在核桃园中使用的安全性,于2019年分别以普通核桃品种‘香玲’和‘元丰’为试材,使用不同剂量(0. 8~1. 6 g·m~(-2))、不同浓度(1 000~2 000mg·L~(-1))多效唑进行土壤施入或叶面喷施,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B 23200. 8—2016)对多效唑在核桃仁中的最终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叶面喷施和土施处理的残留量均小于0. 5 mg·kg~(-1),其中大部分土施处理的残留量低于0. 01 mg·kg~(-1),叶面喷施处理的残留量低于0. 02 mg·kg~(-1)。我国目前还没有核桃仁多效唑残留限量标准,若以最大残留量≤0. 5 mg·kg~(-1)(我国现行花生仁残留限量标准)为标准,土壤施入多效唑0. 8~1. 6 g·m~(-2)或叶面喷施多效唑浓度不超过2 000 mg·L~(-1),喷施不多于3次,核桃仁中多效唑残留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11.
卓丽环  李博  张琰  辛雅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5):7807-7809
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矮壮素(CCC)和比久(B9)处理盆栽百子莲。结果表明:PP333处理浓度为1000mg/L时,推迟始花期9d,浓度为200mg/L时,延长花期持续时间近6d;施用20000mg/L的B9推迟始花期3d,延长花期持续时间2d;施用2000mg/L的CCC提前始花期3d,缩短花期持续时间2d,花径缩小12.26%,植株全部开花;3种延缓剂均使百子莲最高净花率下降,花葶增粗,PP333与CCC处理使花葶矮化。  相似文献   

12.
多效唑对中国水仙开花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爽  苏智先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7):1345-1346
试验结果表明:PP333能有效抑制中国水仙在北方冬季居室内的徒长,且以浓度10 mg/L处理、栽后5~12 d浇灌效果最好。但PP333只延缓了叶片的生长,并没有改变中国水仙慢—快—慢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在生长箱中25±1℃恒温、光暗周期12/12h的条件下,研究了多效唑对裂叶牵牛Pharbitis nil(L.)Choisy,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L.)Voigt,苦苣幕Sonchu oleraceus L.、小藜 Chenopodium serotinum L,白苋Amaranthus albus L.等5种双子叶果固有害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着多效唑浓度的增加上述5种杂草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胚根、胚芽的伸长也受到了显著抑制。种子发芽及胚根、胚芽伸长对多效唑反应的敏感程度因杂草种类而异:白苋为极敏感型,5mg/L的多效唑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胚根胚芽长度。10mg/L的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发芽率和发芽势,15mg/L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降至50%以下,35mg/L的处理完全抑制了其种子萌发;苦苣莱为敏感型,25mg/L的处理极显著地降低了发芽率,100mg/L的处理的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小藜、圆叶牵牛和裂叶牵牛为不敏感型,200ms/L、150mg/L和200mg/L处理极显著降低发芽率,400mg/L浓度以上处理的小黎种子发芽率降至50%以下,圆叶牵牛种子在200。350mg/L.裂叶牵牛种子在200-500mg/L的多效唑浸渍中仍有90%左右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利用MH对菊花花期进行栽培调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秋菊"姹紫嫣红"品种为试材,在其营养生长期,以不同浓度马来酰肼(MH,100、200和300 mg/L)的水溶液进行叶面喷雾处理,初步研究了MH对菊花花期叶片几个与衰老有关的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与开花的关系。[结果]MH处理降低了菊花花期叶片中超养阴离子(O2.-)的产生速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100 mg/LMH处理因高于对照除外)、丙二醛(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MH处理延迟了菊花的花期,在MH 100~300 mg/L浓度范围内,对菊花的延迟效应为4.2~16.6 d,且随着MH浓度的提高,处理效应逐渐增强。[结论]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MH对秋菊在短日照条件下的开花时间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15.
外源茉莉酸甲酯对香雪兰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MeJA)水溶液浸泡种球及叶面喷施对盆栽香雪兰(Freesia hybrida)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MeJA对香雪兰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调控影响。浸球处理中,所有处理组都促进了株高的生长,1mg/L和100mg/L处理组的小花数量最多,且都早于对照组4d开花;10mg/L组开花比对照组早1周且总花期最长达19d。喷施处理中,400mg/L处理对株高的降低效果最好,10mg/L处理组的小花数最多,1mg/L处理组开花最早且总花期最长;1mg/L处理组的大球数量最多,且繁殖系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35.5%。综上,10~100mg/L喷施处理控制株高的效果最佳,1~100mg/L浸球和1~10mg/L喷施处理最有利于增加香雪兰的小花数并延长花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初步探索多效唑在婺源皇菊防倒伏栽培上的应用。[方法]在婺源皇菊幼苗移栽30 d后,分别用150、250、350 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洒植株,观察其对婺源皇菊株高及部分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用250 mg/L的多效唑溶液喷施植株后,防倒伏的效果最好,对产量性状的影响较小。[结论]250 mg/L是有效控制婺源皇菊株高的最佳处理浓度。  相似文献   

17.
崇明水仙种球退化和病毒积累等因素阻碍了其良好的生长与发育,本文用不同浓度(0、0.25、0.5、0.75、1.0mmol/L)的亚精胺溶液对水培崇明水仙进行叶面喷施,以研究亚精胺对崇明水仙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亚精胺可以增加崇明水仙的叶片厚度,提前花期,促进盛花期的到来;对分株数、叶片数、株高和叶宽等生长性状,花葶数、花朵数和花葶高度等开花性状,以及对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等生理指标无显著影响,但是对花梗强度有一定的降低作用。5组处理中,以0.5mmol/L浓度的亚精胺溶液喷施综合效果最佳,并最早进入现蕾期,初花期和盛花期均较CK提前了7d。  相似文献   

18.
为了加速火炬姜无菌培养,以火炬姜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比较MS无机盐浓度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浓度配比、以及生根苗的移栽基质,建立火炬姜的组培快繁技术。结果表明:种子在培养基MS+6-BA2.0mg·L~(-1)中萌发;培养基MS+6-BA 3.0mg·L~(-1)+NAA 0.5mg·L~(-1)有利于丛生芽的生长发育,30d增殖系数为5.75;3/4MS+NAA 1.0mg·L~(-1)适宜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生根率100%;生根苗移栽于椰糠中成活率98%,运用该组培快繁技术,可以高效繁殖火炬姜种苗。  相似文献   

19.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20.
以香蜂花试管苗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ABA和不同因素(白糖、琼脂、甘露醇、多效唑)对香蜂花试管苗离体保存的影响,并且测定试管苗在最佳培养基保存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宜香蜂花试管苗离体保存的最佳培养基为MS+20g·L-1白糖+9g·L-1琼脂+10g·L-1甘露醇+7mg·L-1多效唑;同时发现最佳培养基与对照MS培养基中试管苗的抗氧化酶(SOD、CAT及POD)活性的变化趋势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但最佳培养基上的试管苗的酶活性要高于对照并且延迟了酶活性最高峰出现的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