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走过了艰难的历程,认真回顾一下对今后恢复和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是有益的。一、“七五”期间广东蚕桑生产的特点。“七五”期间广东的蚕桑生产有下列三个特点: 1.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急剧下降。历史上珠江三角洲都是广东省蚕茧的主产区,1979年以前珠江三角洲的桑地面积占全省桑地面积的80%左右,蚕茧产量占全省总产茧量的90%以上。从1980年开始,老蚕区珠江三角洲的蚕茧产量逐年下降,1984年产茧1.072万吨,占全省总产茧量2.3351  相似文献   

2.
谈谈烘茧     
中国自有蚕茧以来,均以鲜茧缫丝。在100年以前,有意大利人在上海设缫丝厂,才有干茧的要求。最初买鲜茧的人是用炭灶,后用柴灶来烘茧,有煤的地方像四川、山东也用煤灶烘茧。广东由于苦于蝇蛆关系,养蚕的农民以  相似文献   

3.
<正> 广东是我国蚕茧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在二十年代初期,亩产茧量曾达80.13斤,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催残破坏,到解放前夕,亩产茧降至45.8斤。 解放以来,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总产茧量成倍增加,单位面积产桑量和产茧量猛增。全省亩产茧1955年上升到105.2斤,1978年达到243.2斤。顺德县1949年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提出1.1958年全国蚕桑会议上,我们根据广东提高蚕桑生产的有利条件提出了要实现“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奋斗目标。经过二、三十年全省蚕桑科技同志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陆续出现了许多“亩产万斤桑叶千斤茧”和“全年白茧化”的良好典型。  相似文献   

5.
广东的蚕桑业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在建国前曾经排全国第二位,建国后至90年代初期一直是全国四大蚕茧产区之一。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导致近年来广东蚕桑生产连年滑坡,蚕茧产量在全国总产茧中所占的比率越来越小。如何才能够恢复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这是摆在广东蚕  相似文献   

6.
1991年,是广东省全面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的一年,饲养多化性蚕种已成为历史,这是我省养蚕业的重要里程碑! 解放后,广东省的蚕桑生产有了很大的恢复和发展,蚕茧产量1990年比1949年增加4倍多,亩桑产茧增长3.8倍,养蚕技术革新也取得很大成绩,但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实现“全年二化白茧化”。本文就涉及全年二化白茧化问题,结合当前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继续向新的台阶攀登。一、历史的回顾“全年二化白茧化”是广东养蚕业的一个特殊问题,是指改革过去饲养多化性黄茧  相似文献   

7.
58年春省提出,3—5年实现全省全年二化性白茧化的要求,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强调广东第二至六造不適宜于饲育二化性白茧蚕种,但在各级党委领导下,群众都有实现全年白茧化的决心,和继续去年番顺县槎涌队第二,三造试育或功之后,今年各造各地都进行试育工作,除了番顺德小涌队第四造创造了(运输×华八)单强产茧102斤茧,成绩突出以外,沙滘社党委试验蚕房第五造饲育,(沄文×华+)获得单张(8公分蚁量计)产茧85.31斤,经验比较完整,从这个事例可以打破迷信和充分说明了广东全年白茧化的可能性,兹将试育经过和结果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解放后由于党对蚕桑事业的正确领导,广东蚕桑生产得到了飞跃的发展,去年平均畝桑蚕约3000斤,畝桑产茧110斤,已大大超过了日本畝产茧83斤的水平。大跃进以来,在群众大搞试验田中,虽然曾出现过畝产万斤桑,单张蚕种产茧100斤,扭桑产茧10斤以上的高产事例,但是孝产桑养不好蚕却是普遍发现,这是提出单位面积产量与高速度发展桑蚕生产的  相似文献   

9.
<正> 建国以来,我国养蚕业发展的速度是比较快的。1949年,全国有桑园面积270万亩,年产茧仅61.8万担,平均亩产茧不到23斤。80年桑园面积,包括“四边”桑大约650万亩,其中“四边”桑约300万亩(每500株折算一亩),产茧486万担,平均亩产茧75斤左右。31年来桑园面积增加了1.4倍,产茧量增加了6.8倍,亩产茧量提高了2.3倍。拿亩产茧量来说,广东已超过200斤,浙江超过100斤,江苏近100斤,四川“四边”桑不  相似文献   

10.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茧、丝产大于销多年的累积的能量,终于在1995年下半年像“火山”一样来一次总暴发。工业亏损扩大,外贸出现亏损。茧丝价格像水银泻地一泻不好收拾。1995年全国茧价596.4元/50kg,比上年下降27.43%,其中春茧下降10.89%,夏茧下降40%,秋茧下降41.75%,有些产区下降50%以上,同时出现拒收现象;广东1995年茧价643元/50kg(高于全国茧价7.81%)比上年下降15.51%;全国厂丝市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建立以来,广东桑蚕育种取得了卓越成就,先后育成了许多桑蚕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广东蚕茧的产量和质量,同时获得了全年饲养二化白茧种的成功,实现了我省蚕业工作者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愿望。广东桑蚕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3.
竹花蔟在广东的使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这种蔟具结构牢固,方便上蔟操作,可以进行火烧和水洗的清洁消毒,适合广东的养蚕环境的技术特点。但是,竹花蔟采茧较困难,费时费工,且柴印茧较多,影响生丝品质。随着广东蚕业逐步走向产  相似文献   

14.
根据中国和埃及政府的科技合作协议,受中国科技部委派遣在埃及进行了饲养中国广东蚕品种的试验,并取得了预期的结果。供试的9g蚁收获了蚕茧31.5kg。高丝量品种的平均单茧重量1.95g,茧层率24.02%;强健性品种的平均单茧重量1.57g,茧层率23.57%。试验证明了埃及全年多造养蚕的可行性,以及广东蚕品种和饲养技术在埃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永康市全年饲养家蚕天然彩色茧新品种"金秋×初日",为了解全国现有彩色茧蚕品种在永康的适应性及品种特性,为今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品种储备和技术支撑,2019年晚秋对全国比较稳定的天然彩色茧新品种"苏彩2号"、"苏彩3号"、"M日"、"M中"、"广东彩茧"等与目前推广的品种"初日×金秋"进行对比试养,结果发现"金秋×初日"的体质强健性、蚕茧产量和茧丝质量都比较全面,是一对比较好彩色茧蚕品种;"广东彩茧"虽然强健性与"金秋×初日"相当,但蚕茧茧形小,产量低,不适宜在永康市推广;"苏彩3号"虽然茧层率、出丝率等都比"金秋×初日"高,但强健性明显差,在春季饲养条件比较好地区可以考虑,但夏秋季及规模化比较大,饲养比较粗放的条件下应慎重采用;其他几个品种实用性状都比较平衡,但综合性状都没有超过"金秋×初日",在蚕种布局上可考虑具体情况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广东蚕桑生产的现状,研究如何才能稳定发展广东的蚕桑生产已经摆到议事日程,现就这个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一、1992年广东蚕桑生产情况据统计,1992年全省有13个市、57个县(区)种桑养蚕,投产桑地面积26,566.6公顷,其中旱地和河滩地桑占67%,水田桑占33%。发种165万张,比1991年增加21.4%,蚕茧生产持续5年获得大幅度增产,1992年产茧41,339吨,比1991年增产16.1%,创建国以来广东蚕茧产量的最高纪录,平均1/15公顷桑产茧103.74kg,收购蚕茧35,600吨,比1991年增17.4%。  相似文献   

17.
广东是我国主要蚕茧生产的省份之一,蚕桑生产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重点产区的佛山地区,素有“桑基鱼塘”之称。全省蚕茧产量,在二十年代初期,高达一百五十万担,每亩产茧量亦已达到八十点一三斤,但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摧残破坏,到解放的一九四九年,总产茧仅有十万担左右,亩产茧降至四十五点八斤。解放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蚕桑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发展,总产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处亚热带,全年养蚕季节除一、七造外,都在高温多湿条件下进行,每间蚕房除清洗消毒,天天都养蚕,这就使病源有了滋生的条件。解放后,广东的亩产茧增加了四倍,  相似文献   

19.
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统一安排下,桑蚕新品种华康2号于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早秋季在广东蚕区进行了农村生产鉴定试养试验,结果表明:华康2号孵化整齐度较对照种相仿,五龄和全龄经过与对照种一致,平均普通茧质量比对照种提高2.83%,平均收茧量比对照种增加3.05 kg/盒(张),提高10.61%,平均kg茧粒数比对照种少63粒,平均健蛹率比对照种提高2.68%,且蚕期和蛹期均未见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表现出良好的抗病和高产性能,适宜在广东蚕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广东蚕业     
一、历史回顾广东是我国四个蚕丝主产省之一,桑园面积和年产茧量少于四川、浙江和江苏,单位面积产茧量则高于国内各省蚕区.广东蚕业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来自中原,一说来自古交州.总之,广东蚕业兴起,见于史书记载的,迟于中原和长江流域.《汉书·地理志》最先提到汉武帝元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