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为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保证羔羊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在羔羊中,以初生羔羊的死亡率最高,要提高羔羊成活率,应从母畜、环境和饲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羔羊痢疾是一种初生羔羊常发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是持续下痢.主要危害7日龄以内的羔羊,其中以2~5日龄的发病最多,常使大批羔羊死亡.本病多发生于气候寒冷、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如刮大风、下大雪之后流行严重,母畜营养不良、环境潮湿、圈舍卫生不佳,都会引起羔羊感染发病.本病死亡率很高,给羔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羔羊出生后不能站立和自行吮乳,可能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缺铁性贫血导致肌无力;二是缺钙引起的软骨症;三是缺硒、VE等引起的白肌病等.另外也可能是羔羊出生后,外界环境气温过低,再加上没有及时给羔羊吃初乳,导致羔羊牙根僵硬不能自行吮乳.由缺铁性贫血引起的羔羊不能站立和自行吮乳的现象,主要病症是由于缺铁性贫血的羔羊多表现为可视黏膜苍白、体瘦、血稀、全身水肿等症状.  相似文献   

4.
羔羊大肠杆菌病,俗称羔羊白痢,是由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死亡率很高.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在羔羊接触病羊,不卫生的环境、吸吮母羊不干净的乳头时,均可感染.少部分通过子宫内感染或经脐带的损伤的皮肤感染.2010年8月,我市某羊场羔羊发生以口鼻流沫,呼吸困难和胸膜肺炎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2016年10月-2019年5月,选取垦区12家一定规模羊场饲养的2 352只羔羊,分析3种不同饲养环境下羔羊肺炎疾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和60日龄断奶羔羊个体重之间的差异,验证垦区冬季羔羊在不同饲养环境下羔羊主要肺炎发病情况,以期优化环境,提高羔羊成活率,增加养羊的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在"规范"环境内饲养的羔羊肺炎发病数、病死数显著下降,60日龄断奶羔羊个体重都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6.
补饲能够确保羔羊成为一只消化功能完全的反刍动物,即在相对较小的年龄阶段就能很好地采食混合饲料.通过早期补饲,不仅可以为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促进羔羊前胃发育,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减少对母羊过度的营养消耗.本文在研究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断奶羔羊补饲技术,以期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肠杆菌病是羔羊的常见疾病,俗称羔羊白痢,受侵害的大多是45日龄以下的羔羊,也有几日龄时就发病的.羔羊大肠杆菌病是由一些血清型不同的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羔羊发病率较高,死亡率也很高.大肠杆菌是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外界不利因素的抵抗力不强,50℃加热30min即死亡,一般常用消毒药均易将其杀死.本病主要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在羔羊接触病羊、不卫生的环境、吸吮母羊不干净的乳汁时均可感染,少部分通过子宫感染,经脐带和损伤的皮肤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8.
羔羊的饲养管理,哺乳期是羔羊难饲养阶段,饲养的好坏关系到其终身发育的优劣和生产水平的高低.饲养管理不当,生长发育不良,羔羊病多,死亡率高,只有根据羔羊在哺乳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才能保证羔羊健康生长发育. 1 羔羊要早吃、吃足初乳 1.1初生期7~10日龄.由于外界环境和营养方式的突然改变,加之新生羔羊消化器官和消化机能不完善,机体的适应能力差,抗病能力弱,易受各种病菌的侵害.因此,初乳哺育和护理很重要,必须让出生羔羊尽早吃初乳,并吃足初乳.初乳是母羊分娩后1周之内所分泌的乳汁.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还可增强免疫力.羔羊早吃初乳,使体质硬实,有利于增长体重和增加免疫力,为以后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羔羊在断奶转群阶段经常出现腹泻现象,严重影响饲料转化率和羔羊生长,甚至威胁羔羊生命,断奶羔羊的腹泻问题困扰着养殖户。现就断奶羔羊腹泻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防治意见,与广大养殖户和同行朋友进行探讨。1 病因1.1 应激反应1.1.1 生理应激。断奶后的羔羊全部采食饲料,缺少了母乳的营养成分,转变了采食习惯,产生生理应激反应。1.1.2 环境应激。断奶羔羊离开原有羊舍,集中进入新环境,对环境冷暖、卫生、饲喂器械  相似文献   

10.
羔羊腹泻病,是阻碍羔羊生长发育,引发羔羊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而且发病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此病病因复杂,有病毒性、细菌性、微量元素缺乏、羔羊消化器官不完善、饲养管理不当、卫生环境以及应激反应等。羔羊腹泻病危害极大,严重降低羔羊的成活率,养羊园区和养羊专业户经济效益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
羔羊腹泻为常见常发的消化道疾病,目前此病严重威胁羔羊成活率,是困扰羔羊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顽疾之一.羔羊腹泻一旦被感染后,临床以腹泻、下痢为典型症状,通常是l周龄左右容易发生.考虑到此病的危害性,单一的防控措施,往往起不到理想的防病效果,建议采取综合性的防病措施和手段.务必落实好如下几点:推广使用高架漏空羊床、重视怀孕母羊的饲养管理、加强哺乳期羔羊的饲养管理、注意加强环境的卫生消毒管理、积极接种防疫疫苗、积极隔离对症施治建议等等,文章将就相关要点做系统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为使养殖效益达到最大化,保证羔羊的成活率至关重要。在羔羊中,以初生羔羊的死亡率最高,要提高羔羊成活率,应从母畜、环境和饲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的规模养羊场中,腹泻类疾病是其中常见多发病.通常情况下,在规模养羊场中导致羔羊腹泻的病因基本为致病菌感染,类似于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以及肠球菌等等.此外,还有可能造成规模养羊场羔羊发生腹泻的原因就是饲养场在日常管理措施中缺乏全面的管理.对此,需要规模化养羊场在日常对羔羊的管理过程中主注重饲养环境管理,加强对羔羊进行相关病症疫苗的注射等等,以此来有效提升整个规模养羊场羔羊腹泻的综合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羔羊的育肥主要指1岁以内羔羊的育肥,其中包括哺乳羔羊的育肥、早期断奶的强度育肥、断奶羔羊的育肥、当年羔的育肥. 1羔羊育肥前的准备 1.1羊群的准备羔羊育肥前应分类组群,根据羔羊的品种、性别、大小进行分群育肥,并进行健康检查,有病的羔羊不能参加育肥.育肥羔羊的月龄差±1个月以内,体重差±5kg以内.羔羊投入育肥前,应对羔羊进行驱虫、药浴、防疫注射、修蹄和剪毛.  相似文献   

15.
<正>羔羊在哺乳期是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进行早期的合理补饲,对保证羔羊正常生长发育,提高育成羊综合质量,发挥品种的优良性能作用极大。通过早期补饲,不仅可以为羔羊补充一定的营养,促进羔羊前胃发育,增强羔羊生活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而且能减少对母羊过度的营养消耗。本文就大河乡畜牧业发展现状,佐证大力开展羔羊早期断奶补饲技术的重要意义,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1.基本情况1.1.地理条件大河乡地处河西走廊中部,祁连山中段北麓,东  相似文献   

16.
分析羔羊成活率低的原因,自改善母羊管理、加强羔羊护理、搞好圈舍环境等3方面,就提升羔羊成活率提供技术借鉴,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初生羔羊的死亡,仍严重地影响着养羊业的发展.初生羔羊死亡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首先取决于繁殖母羊的膘情与体质,"母肥子壮"、"羔胖病少"即说明了生产母羊、初生羔羊与疾病三者之间朴素相生的关系.而"母令子盗"、"子盗母气"则反映了子母相克的病态结局.第二是羔羊初生所处的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温度、湿度与卫生环境.第三是羔羊初生7 d内的科学护理.实践证明,做好接羔工作是各个环节有机的相加与延续,是一个整体的链条,某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整体产仔成活率的下降.防治工作的着眼点是从整体出发去加固这些环节,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羔羊是指从出生到4月龄的小羊,这段时期羔羊的生理机能不断完善,抵抗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掌握羔羊的生理特点、饲养管理技术,做好疾病预防,能加快羔羊的生长发育,提高羔羊的成活率和羊场的经济效益。1羔羊的接生和护理1.1产羔临近产期时应提前1周把母羊调到温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羔羊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等生理生化特点,介绍了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环境应激性、营养性等几种常见类型羔羊腹泻的诊疗方案,并提出选择优质后备母羊、加强日常营养和环境管理、接种疫苗等预防措施,旨在为羔羊腹泻病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羔羊育肥技术在养羊生产中已经普遍推广,是一项认真细致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本文主要介绍了品种的选择、羔羊的断奶及羔羊育肥等技术方法,断奶前将羔羊与母羊隔开对羔羊进行较早的补饲,并对羔羊进行全面驱虫、预防注射及疫病防治.这些技术在工作中的运用和实施,从而达到羔羊育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