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根域限制和地栽条件下葡萄果实品质的差异,明确植物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形成间的关联,为根域限制栽培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奠定基础.[方法]以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的玫瑰香葡萄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树体生长指标,采用HPLC和HPLC-MS等方法测定两种栽培模式下果实品质和内源激素的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明确内源激素与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2.
据《果树学报》2014年第2期《根域限制对“巨峰”葡萄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及内源脱落酸含量的影响》(作者郭蕾萍等)报道,为探讨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内源ABA的变化及其与葡萄树体生长及果实发育的关联.以根域限制栽培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  相似文献   

3.
以弗雷无核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与非根域限制栽培的对比试验,研究限根栽培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城限制栽培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从开花后20 ~50天,果实的总糖含量一直高于对照;维生素C含量显著地高于对照;有机酸含量在开花后20~42天高于对照,之后42 ~70天降幅较大而低于对照:蛋白含量总体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又称控根栽培,是将葡萄的根域封闭在一定的空间内,限制其无限生长,具有高效利用肥水、投产早、产量高、果实含糖量高、风味色泽好和成本低等优点。2009年启东市藏缘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引进设施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示  相似文献   

5.
以"鄞红"葡萄为材料,研究根域限制对其长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域限制能明显抑制新梢茎周长、枝节长度、叶面积,降幅最大的是叶面积为50.64%;能促进根系数量、二级三级侧根数,以二极根数增幅最大,为69.24%;能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花色苷含量,增幅最大是花色苷含量,为26.09%。综上所述,采用根域限制栽培在控制葡萄枝蔓伸展、节间长度、根系平均数量、提高果实品质上具有很好的效果。本试验结果可为该品种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域限制对巨玫瑰葡萄果实外观、色素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巨玫瑰葡萄在浙江存在的着色差、品质下降等问题对其进行了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明显改善果实着色,增加果皮花青苷、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总酚质量分数,使着色后期叶绿素质量分数有所下降。与花青苷合成相关的PAL酶(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也明显升高。根域限制提高了果肉中的葡萄糖、果糖和蔗糖3种可溶性糖的质量分数;虽然对果肉中的苹果酸影响不大,但是降低了酒石酸的质量分数。另外,根域限制还显著提高了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白藜芦醇的质量分数。因此,根域限制栽培不仅改善了巨玫瑰的果实外观,而且提高了果实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7.
根域限制栽培对维多利亚葡萄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维多利亚葡萄为试材,针对其果实风味偏淡的问题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的维多利亚葡萄,单粒质量较对照提高10.11%,单穗质量较对照提高15.1%,可溶性固形物提高24.4%,总糖提高12.3%,总酸较对照降低28.3%。  相似文献   

8.
以3年生的"红地球"葡萄为试材,测定其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和蔗糖含量以及蔗糖代谢相关酶-可溶性酸性转化酶(SAI)、可溶性中性转化酶(SNI)、细胞壁转化酶(CBAI)和蔗糖合成酶(SSⅡ)活性,以研究葡萄果实糖类积累与蔗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果实成熟期根域限制栽培果实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明显高于对照;与对照组相比,根域限制组葡萄糖含量提高了12.8%,果糖含量提高了3.4%,蔗糖含量提高了20.0%,总糖含量提高了10.8%。说明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红地球"葡萄果实成熟期的葡萄糖、蔗糖和总糖含量,糖含量的提高受到了SAI、SNI、CBAI、SSⅡ活性的调控;根域限制栽培显著提高了转色期SAI和CBAI的活性和成熟期SNI和SSⅡ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弗蕾无核葡萄营养生长旺盛、品质差等现象,以2年生弗蕾无核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根域限制后弗蕾无核葡萄新梢和叶片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与果实含糖量显著提高,可滴定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根域限制栽培模式下‘巨峰’葡萄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树体不同部位碳、氮化合物含量变化特征,以根域限制培养的3年生‘巨峰’葡萄为试材,以传统土壤栽培方式为对照,测定转色期和成熟期不同组织器官中糖、淀粉、总氮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在转色期和成熟期,根域限制树的新梢长度和叶面积显著低于对照,而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根域限制树的根、主干、新梢中总糖和淀粉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总氨基酸含量约为对照的一半,除精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和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均低于对照。表明根域限制抑制了转色期和成熟期‘巨峰’葡萄的氮素吸收和同化,降低了树液中氨基酸的含量,使光合产物积累增加,从而促进了果实中糖的积累。  相似文献   

11.
根域限制对美人指葡萄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域限制是以控制根系生长来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式。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巨峰、藤稔、先锋等品种在根域限制栽培条件下,树体生长和果实品质、营养吸收得到促进,取得较好的效果。当前南方栽培葡萄,仍以巨峰、藤稔等欧美杂交种为主。自20世纪90年代初运用设施栽培,欧亚种葡萄在高温多雨的南方引种获得成功,并得到较大发展。但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栽培上普遍采用根深肥多的方式,导致美人指等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阐明根域限制调控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巨峰’葡萄为试材,进行根域限制栽培处理,以传统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巨峰’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以及根域限制对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花色苷合成相关酶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PAL、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H、F3’5’H、OMT、3GT、5GT的转录水平自转色期开始升高,接近成熟期下降。根域限制下‘巨峰’葡萄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PAL和F3’H的转录表达在果实成熟的部分时期受到上调,而4CL、CHS2、CHS3、CHI、F3H1、F3H2、DFR、LDOX、F3’5’H、OMT、3GT、5GT的转录表达在转色期至成熟过程中均受到了上调,CHS1在果实发育过程中其转录表达无明显上调变化且根域限制与对照差异不大。【结论】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皮花色苷合成途径中14个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  相似文献   

13.
根域限制栽培对美人指葡萄生长和结果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美人指葡萄在浙江余姚地区生长旺、花芽难形成、果实着色差和产量低的现象,于2004年进行根域限制栽培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可明显缓和美人指葡萄的长势,减少新梢生长量,缩短节间长度,增加果实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翌春萌芽率、成枝率和果枝率明显提高,花穗数量尤其是优级花穗数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4.
在沙石戈壁滩和盐碱地上采用红地球葡萄品种进行沟槽式根城限制露地棚架栽培,同时在荒漠地保护地条件下进行红地球葡萄的箱式根域限制栽培.与同样条件下的非限根栽培比较.结果表明,根域限制栽培技术能显著地促进葡萄的生长和结果,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夏黑葡萄为试材,研究GA3处理对根域限制栽培与非根域限制栽培夏黑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根域限制栽培的条件下,第一次用12.5 mg/L的GA3浸蘸花序,第二次于10d后用50 mg/L的GA3浸蘸花序,所得的果实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16.
 以‘巨玫瑰’葡萄(Vitis vinifera L. × V. labrusca L.)为试材,从始熟期开始研究了根域限制栽培对果实可溶性糖积累及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巨玫瑰’葡萄果实中主要以葡萄糖和果糖积累为主。从始熟期开始果实中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持续增加,与此同时,酸性转化酶(AI)的活性也随果实发育进程而逐步增强。AI活性与果实中含量最多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显著相关。中性转化酶(NI)和蔗糖合成酶(SS)的分解方向的活性只是在始熟期3周后开始增加,且活性低于AI。蔗糖合成酶(SS)的合成方向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的活性在始熟期开始后稍有增加,此后保持平稳,且活性远远低于蔗糖分解相关酶AI、NI和SS的分解方向活性。根域限制栽培可以显著提高‘巨玫瑰’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糖积累期间的AI活性和成熟时的NI活性,但对其他酶活性影响不显著。由此推断AI是葡萄果实糖积累的最重要的调节因子,也是根域限制提高果实糖含量的关键代谢酶。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根域限制提高葡萄果实糖度的机制,用5 年生‘峰后’葡萄为材料,在果实成熟 期用“浆果杯”技术比较了根域限制处理与对照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的日变化。结果表明,葡萄果实韧 皮部糖卸载在一天中有3 次高峰,分别出现在上午、下午和晚上(9:00、17:00 和21:00 左右)。上午 卸载量大,其峰值分别为下午和晚上的2.1 和1.4 倍左右;根域限制处理果实的糖卸载量始终高于对照, 约为对照的1.5 倍,并且上午糖的快速卸载提前了3 h,峰值为对照的2.0 倍。给“浆果杯”中的糖卸载 缓冲液添加ABA、EGTA,促进了糖卸载,但添加EB 却抑制糖卸载。表明葡萄果实韧皮部糖卸载需要消 耗能量,根域限制促进了葡萄果实韧皮部的糖卸载,并可能与其诱导ABA 含量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地葡萄园,漏水漏肥现象严重,沟畦灌为当地的常规灌溉方式,造成了灌溉水大量浪费,并导致土壤速效养分随灌溉水大量流失,影响葡萄的生长发育,降低葡萄产量,影响果实及葡萄酒的品质.因此,亟须开发一些新的栽培方式和灌溉模式,节约灌溉用水,并促进树体生长和果实发育,提高酒质.根域限制是近年来一项突破传统栽培理论、应用前景广阔的果树栽培新技术[1].本研究将这一技术应用于成龄酿酒葡萄栽培中,旨在为沙荒地葡萄园节水栽培模式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根域限制栽培作为一项新型的栽培技术,在部分果树上尤其是在葡萄栽培中已见成效。对一年生‘全球红’葡萄幼苗通过采用不同材料的两种根域限制栽培和普通栽培植株在新梢生长量、树体树势、根系生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发现,根域限制下新梢的生长量明显小于对照,树势生长表现弱于对照,无论是根系的平均长度还是平均粗度均小于对照,地下部和地上部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探索补光对阳光玫瑰(Shine Muscat)葡萄冬季果实(冬果)膨大期内源激素积累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栽培效益提供理论依据。以2016年定植的阳光玫瑰葡萄为试材,在葡萄冬果膨大期进行每天夜间延长光照6 h处理,分别连续延长补光4周、5周和6周,每周采样一次。测定葡萄果实中玉米核苷(ZR)、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_3)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以及在果实成熟后测定果实品质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葡萄冬果夜间补光可以提高果实IAA和GA_3的含量,降低ABA的含量,其中补光6周处理的葡萄果实IAA含量较高,比对照高83.4%,ABA含量比对照低62.30%。补光5周、6周处理对果实GA_3含量提高较为明显。补光可以提高阳光玫瑰葡萄冬果单穗质量、单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有效改善葡萄冬果的品质,增加冬果产量,明显增加经济效益。生产上建议在冬果膨大期进行补光处理,能增加冬果生长类内源激素的含量,增加产量,提高果实品质,其中补光时间以6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