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杉木地理种源群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性状变异.利用变异选择出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广东乐昌、江西全南、湖南会同等优良种源,可使苏南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林蓄积量增加20%以上;广西贺县、广西浦北、广东信宜、江西铜鼓等初期生长快。对结实量多的种源,可用于短轮伐小径材、椽材作业,以利用其早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
《江西林业科技》1994,(3):28-34
杉木地理种源群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性状变异,利用变异选择出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广东乐昌,江西全南,湖南会同等优良种源,可使苏南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林蓄积量增加20%以上;广西贺县,广西浦北,广东信宜,江西铜鼓等初期生长快对结实量多的种源,可用于短轮伐小径材,橡材作业,以春早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分析了种源选择、立地条件、土壤条件、林分密度,海拔、地形因子等因素对大径材高效培育的影响,总结了杉木大径材培育的一些技术方法,为建立广西杉木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吴悬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性状、抗性、适应状的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乐昌、广西那坡、浦化、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对照杉木增加41.16~31.3%,可发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造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5.
在国有凤旁林场的杉木老林中,一棵棵粗壮挺拔的杉木令人惊叹不已。老杉木林树龄25年以上的有1.8万亩,其中胸径24厘米以上的占90%以上,每亩的出材量达33立方米,在广西的商品杉木林中独一无二。二十多年来,凤旁林场坚持“经济和生态兼顾”的模式发展杉木产业,建成了桂西北面积最大的杉木大径材林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6.
杨梅 《广西林业科学》2004,33(1):45-47,51
采用聚集强度各指标对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杉木混交林杉木与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立木级杉木与其伴生树种的种群空间分布基本呈聚集型分布。低立木级阶段引起聚集分布的原因主要是由环境作用引起的,在高立木级阶段部分是由环境作用或自身聚集性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杉木广泛分布于我国亚热带16个省区,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居重要地位。广西是杉木分布的主要省区之一,年均造林50万亩以上,杉木成为产区县或林场主栽树种,是重要的经济支柱。为了使杉木生产有更大的发展,实现造林良种化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1987年,国家林业部和自治区林业厅在咸水林场筹建了“部省联营咸水杉木种子园”。这个种子园是继我区融安西山、武宣六峰山、象州茶花山、昭平东潭杉木种子团之后的又一个大型杉木良种生产基地。它的主要任务是为桂林地区12个杉木中。C产区县提供优质杉木种子并为广西高世代种子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杉术分布范围广、生长快、产量高、材质好、用途广,是我省主要造林和用材树种。实践证明,杉木在种源间、林分间、家系间都存在着很大的遗传差异.选择优良的杉木品系用于生产,做到造林良种化,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可获得好收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杉木小径材作芯材的复合地板是以杉木小径材和珍贵树种为原料,经过加工分别形成杉芯材和面板、底板,再经涂胶、热压等系列工艺加工制成的一种新型、美观、耐用的木地板条。它既保持杉木不易变形、翘曲及耐腐等优点,又可克服和掩盖杉木小径材色泽不匀、节疤多等缺陷。工艺简单易行。该产品经福建省中心检测所检测,各项指标均达到要求,其研究已通过省级鉴定。近期在我厂投入批量生产,产品投放市场后,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1开发杉木小径材作芯材的复合地板条的意义随着阔叶林资源的急骤减少,珍贵硬质木材就更是贫乏。以杂木为原料的实…  相似文献   

10.
中国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分子遗传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重要工业用材树种分子遗传标记张绪纹,苏晓华(中国林科院林业所,北京100091)1引言我国主要的针叶树种杉木、油松、落叶松、云南松、马尾松和重要的阔叶树种杨树、按树是重要用材树种,它们为我国林木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胶合板材、纸浆材、建筑材以及包装材料...  相似文献   

11.
一、广西杉木速丰林综合标准 1、总则 1.1杉木是我区主要速生用材树种,为促进生产大幅度增产,提高营造杉木速丰林的质量,并使木材材性和抗逆性能有所改良,特制定本标准。 1.2培育目标:中心产区以大、中径材为主,一般产区以中、小径材为主。 1.3丰产林要具一定规模,一个造  相似文献   

12.
对来源于湖南省的38个杉木无性系在江西省分宜县大岗山年珠林场21年生试验林各生长性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选出4个杉木优良无性系43、68、88、300和大岗山杉木一般生产用种ck进行生长性状和材性性状对比研究。结果表明:4个优良无性系总体胸径与木材基本密度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0.331),优良无性系43胸径生长量、单株材积生长量和木材基本密度均优于对照,可作为生长和材性性状联合选择的建筑材无性系;各优良无性系纤维长宽比均高于对照,优良无性系300长宽比最大且长纤维最多,最适宜用作纸桨材;各无性系不同林龄间纤维长度的差异较为明显,为杉木优良纸桨材无性系最佳采伐时间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吴县太湖孤山丘陵进行的55个产地杉木种源造林试验表明,种源间生长柱状、抗性、适应性状有显著的差异。种源选择增产效果显著。11年生时,广西融水,贵州锦屏,福建南平,四川洪雅、荣径,广东乐昌,广西那坡、浦北、信宜等种源丰产性好,适应性、抗性较强,小径材材积比本省对照杉木增加41.16~96.90m3/hm2,表型增益,遗传增益分别达46.5%~109.6%和13.3%~31.3%,可供当地营造杉木短轮伐(12~15年)小径材建材林选用。广西融水种源丰产性最佳,适应性强,是应推广应用的优良种源。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广西杉木良种选育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获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跨度13年,堪称是广西杉木发展里程碑。其中决选出的一大批杉木优良种质、使用发酵技术配制杉木容器育苗轻基质等多项成果均属首次。广西林科院杉木栽培研究首席专家陈代喜教授说,融水县贝江河林场有品种齐全的杉木种子园,有全国培育最好的杉木轻基质苗木现代大棚苗圃,是该  相似文献   

15.
小径杉木间伐材制轻质刨花板芯复合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速生杉木间伐材生产厚型轻质刨花板,以此为芯层材料与单板复合生产出一种新型复合板材,这种板材密度低,有较好的防水、隔音、隔热性能,且还具有一定的阻燃性能,能用作室内门板、隔墙、天花板等装饰材料。生产该产品,能充分利用低质径小的杉木间伐材,大大提高综合利用率,对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桂西北杉木立木腐朽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西北是广西杉木新产区,杉木立木腐朽在这一地区时有发生,通过对4个林场188个样地的调查分析表明,杉木立木株腐率为4%~31.08%材腐率为0.09%~0.16%立木腐朽的发生发展呈一定的规律性,发生的程度,因地因株而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选择适合试验区域未来气候变化条件下生长的杉木种源,[方法]运用年轮气候学方法,研究52个杉木地理种源3个树轮宽度指标对气候因子的响应。[结果]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平均气温的响应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0.515、-0.590和-0.451;整轮宽度、早材宽度和晚材宽度与年最高气温均呈强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最大值分别为-482、-0.624和-0.499。[结论]未来试点年平均气温有升高的趋势,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杉木的径向生长,而选择对温度响应不太敏感的湖南江华、广西博白和广西资源种源在试验林所在区域进行造林,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科学施肥 促进杉木速生丰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杉木属杉科杉木属,常绿乔木,是我国特有的用材树种,栽培区域达16个省市之多,木材产量超过了全国商品材的25%。由于其生长迅速,材质好,用途广泛,出材率高,山地产值高于其他树种50%以上,杉木已成为了我国南方山地营造速生丰产林的首选树种之一。但它的缺点是生长周期长,进入采伐期一般需要15—18年左右。为了提高杉木的产量,缩短其轮伐期,增加杉木林的经济效益,笔者自1995年开始对杉木进行科学施肥试验,旨在研究杉木林施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杉木速生丰产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杉木地理种源群体间存在着明显的性状变异.利用变异,选择出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广东乐昌、江西全南、湖南会同等优良种源.这些种源遗传改良效果显著,可使苏南低山丘陵地区杉木林蓄积量增加20%以上.因此,认为广西融水、湖南江华、贵州锦屏等种源可作为优良种源在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广西贺县、广西浦北、广东信宜、江西铜鼓等初期生长快,但对结实量多的种源,可用于短轮伐小径材、椽材作业,以发掘利用其早期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20.
1前言杉木(Cunninghamialance0lataH00k.)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珍贵用材树种。一般认为在地处杉木分布北缘的皖东南低丘岗地上不适宜发展,即便发展也只能培育中小径材。由于皖东南低丘岗地及临近的江、浙、沪均为缺材区,因此七十年代大办乡村林场时,以栽杉木为主。到八十年代初期,已形成了一万三千多公顷的杉木纯林。当地林农由于没有栽培杉木的经验,幼林郁闭后,宁愿修技也不愿间伐。为了探索皖东南低丘岗地上杉木间伐方法及间伐强度,培育中、大径材,笔者自1982~1996年设立了择伐、机械疏伐和对照区,现将试验研究结果作一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