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管饲养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源对细点扁股小蜂成虫寿命和产卵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葡萄糖、蔗糖、蜂蜜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显著(P<0.05),而花粉、清水和对照饲养的雌蜂和雄蜂寿命差异不显著;补充蜂蜜、葡萄糖、蔗糖等营养均能显著延长细点扁股小蜂的寿命,与补充花粉、清水处理相比,平均寿命延长了3~9倍;20%蜂蜜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寿命达到(35.2±1.1)d,较无饲喂处理寿命延长14倍以上;产卵量方面,10%和15%葡萄糖饲养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浓度,雌蜂产卵量分别达到(67.5±3.4)粒和(65.6±2.7)粒,是清水饲喂处理的10倍以上.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细点扁股小蜂的大量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豌豆潜蝇姬小蜂产卵器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共发现B(o)hm氏鬃毛、锥形感器、毛形感器、火山形感器、栓锥感器、腔锥感器、钟形感器、短锥感器及表皮刺9种感器.分别对这9种感器的形态特征及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根据感器功能对相应的潜蝇姬小蜂生物学特性作了深入的分析和讨论,进而为研制豌豆潜蝇姬小蜂的人工寄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外源营养对圆柏大痣小蜂Megastigmus sabinae Xu et He成虫寿命的影响,本研究通过给当日羽化的同批次圆柏大痣小蜂成虫饲喂清水、蔗糖水及蜂蜜水,研究不同外源营养饲喂对雌、雄成虫寿命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喂养条件下雄蜂寿命均短于雌蜂,其中清水饲喂雌、雄蜂寿命差异显著;取食蔗糖水和蜂蜜水的圆柏大痣小蜂雌蜂寿命分别为18 d和14 d,两者均与饲喂清水对照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雌、雄蜂单独饲喂与雌、雄蜂混合饲喂存活数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本研究为圆柏大痣小蜂生物防治研究提供虫源保障,同时也为研究圆柏大痣小蜂的生物学特点和行为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豌豆彩潜蝇Chromatomyia horticola是我国重要的潜叶蝇类蔬菜害虫,寄生蜂是其重要的天敌。2018年7月,豌豆彩潜蝇首次在西藏地区被发现。为探明西藏地区豌豆彩潜蝇的发生情况及其天敌寄生蜂种类,于2018年-2019年对西藏拉萨、林芝、山南、日喀则4个地区进行了调查采样。结果表明,豌豆彩潜蝇在西藏地区发生程度中等,为害等级达Ⅲ级。调查到被其为害的寄主植物为5科7属7种,主要嗜好菊科和豆科植物。豌豆彩潜蝇的寄生蜂种类包括3科8属12种,其中优势种为豌豆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isaea、双斑潜蝇姬小蜂Diglyphus bimaculatus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Dacnusa sibirica,分别占总羽化寄生蜂个体数的35.71%、28.18%和21.01%,豌豆潜蝇姬小蜂主要来自寄主植物豌豆,双斑潜蝇姬小蜂和西伯利亚离颚茧蜂的发生期最长,7月-9月均有发生。同期,我们在西藏调查发现了入侵种南美斑潜蝇Liriomyza huidobrensis,为此,本文还讨论了西藏地区豌豆彩潜蝇和南美斑潜蝇的寄生蜂种类组成差异和寄生蜂的控害特性及控害效应,以期为制定生态调控和绿色防...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研究了豌豆潜蝇姬小蜂对4种寄主植物上美洲斑潜蝇2龄末-3龄初幼虫的选择性和寄生蜂子代生长发育及存活情况。结果表明,豌豆潜蝇姬小蜂雌蜂对不同寄主植物具有选择性差异,对菜豆选择性最强,对番茄选择性最低,斑潜蝇被致死率和被寄生率分别为96.1%、71.4%和73.4%、52.1%;在4种寄主植物上,寄生蜂对寄主的寄生数与致死数比值无显著差异。寄生不同寄主植物上斑潜蝇幼虫的豌豆潜蝇姬小蜂从卵发育到成虫的历期存在差异,在黄瓜上历期最长,为10.21d;寄生蜂蛹期稍短于卵期与幼虫期之和;但寄生不同寄主植物上斑潜蝇幼虫的寄生蜂卵孵化率、幼虫存活率、羽化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南昌地区13种植物的潜叶蝇中,共采到17种寄生蜂。它们均寄生豌豆潜叶蝇的幼虫和蛹,田间自然寄生率第一代平均为13.24%、第二代4.36%,第三代25.65%。在各种寄生蜂中,以潜蝇茧蜂、潜蝇姬小蜂、绿凹面姬小蜂和凹面姬小蜂4种为优势种,占寄生蜂总数的91.9%。除潜蝇姬小蜂外,其它3种6月份以后转株寄生于马蒿、扁豆、萝卜等上的潜叶蝇,秋末冬初又返回豌豆、油菜田间产卵寄生,无明显越冬滞育现象。  相似文献   

7.
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生物学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十堰城郊美洲斑潜蝇寄生性天敌优势种豌豆潜叶蝇姬小蜂的生物学习性包括幼虫行为、羽化与交配、取食与产卵、性比、趋光性及日活动规律和寄生行为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豌豆潜叶蝇姬小蜂可以取食寄生美洲斑潜蝇1~3龄幼虫,寄生最佳龄期为3龄,平均寄生率为34.27%,对美洲潜蝇种群控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不同营养对寄生性天敌亚金跳小蜂Aenasius arizonensis(Girault)寿命及适合度的影响,在室内测定了10%蜂蜜水、10%蜂蜜水+粉蚧蜜露、蒸馏水+粉蚧蜜露、粉蚧蜜露和蒸馏水等不同饲喂条件对亚金跳小蜂寿命、雌蜂平均寄生率、羽化率和子代雌性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处理均能显著延长亚金跳小蜂的平均寿命,其中以10%蜂蜜水+粉蚧蜜露处理的效果最为显著,其雌、雄蜂平均寿命较对照分别增加3.87 d和1.07 d;不同营养条件下,雌蜂的适合度以10%蜂蜜水+粉蚧蜜露处理最好,雌蜂平均寄生率、羽化率和子代雌性比例分别为对照的12.11、1.84和52.35倍,雌蜂平均寄生率、羽化率和子代雌性比例在4~10 d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最大值分别达80.67%、70.72%和63.74%。表明各种营养条件,尤其以10%蜂蜜水+粉蚧蜜露为营养时可延长亚金跳小蜂寿命,同时能提高其适合度。  相似文献   

9.
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Metaphycus parasaissetiae是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成虫的重要内寄生蜂。为了明确补充营养对该蜂寿命及繁殖的影响,本研究观察了补充7种糖源物质时,在有寄主和无寄主条件下该蜂的寿命、卵子发育、产卵量、后代发育历期及出蜂数。结果表明:雌成蜂寿命在不提供寄主时,补充果糖的最长为16.6 d,其余依次为蔗糖、蜂蜜、葡萄糖、松三糖、海藻糖、寄主蜜露,在提供寄主时取食清水的最长,为10.0 d,补充寄主蜜露、松三糖、葡萄糖、蔗糖的成蜂寿命均在9.0 d以上;雄成蜂寿命在不提供寄主时,补充果糖的最长为16.0d,补充其余糖类与空白CK和清水相比均延长了雄蜂寿命。补充营养能明显促进副珠蜡蚧阔柄跳小蜂卵巢发育及卵子成熟,提供寄主且补充蜂蜜、蔗糖或不提供寄主补充果糖时,24 h后小蜂成熟卵量均显著高于补充清水个体的成熟卵量。补充20%蔗糖水小蜂的产卵量最高,为43.7粒/雌;其次是果糖(39.0粒/雌)、葡萄糖(37.0粒/雌)、清水(31.8粒/雌)、蜂蜜(31.0粒/雌),空白的产卵量则最少,仅为12.4粒/雌。补充营养对子代的发育、存活...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自然调控短梳角野螟Meroctena tullalis(Walker)的优势寄生蜂—螟蛉绒茧蜂Cotesia ruficrus(Haliday)的室内饲养技术,开展生物防治,在室温条件下采用单头饲养的方法,研究了补充外源营养对螟蛉绒茧蜂寿命和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补充不同外源营养均能延长螟蛉绒茧蜂的寿命,延长时间依次为蜂蜜水蔗糖葡糖糖果糖清水不饲喂;取食蜂蜜水、蔗糖、葡萄糖、果糖和清水后,雌蜂总产卵量分别为125.7、101.2、94.3、76.1和28.9粒;补充不同浓度的蜂蜜水对成蜂寿命的影响依次为15%10%20%5%;在取食频率次数大于2 d供饲1次时,随着供饲次数的增加可显著延长寄生蜂寿命,以1 d供饲1次效果最佳。该寄生蜂的日取食节律分别在08:00—10:00和16:00—17:00出现取食高峰,且种内性别存在时差错位现象。  相似文献   

11.
吖啶橙是一种可对昆虫进行标记的染料。本文通过饲喂,考察了吖啶橙对玉米螟赤眼蜂的寿命、产卵量及子代发育情况的影响。结果发现,饲喂吖啶橙延长了蜂的寿命,雌蜂寿命从对照的4.8d显著延长到饲喂低浓度吖啶橙的5.7d,而雄蜂的寿命以饲喂20mg/L吖啶橙的最长,为5.5d。饲喂5和10mg/L吖啶橙溶液的雌蜂6h内的产卵量分别为29.9和30.1粒,略低于对照的34.9粒,饲喂20mg/L的为35.1粒,但各处理与对照间产卵量无显著差异。饲喂吖啶橙对蜂的寄生率、子代羽化率及子代数量均有负面影响。饲喂10mg/L吖啶橙的蜂的寄生率为73.67%,显著低于对照87.83%;饲喂5mg/L吖啶橙的蜂的子代羽化率为96.46%,显著低于对照的99.50%。饲喂5和10mg/L吖啶橙的玉米螟赤眼蜂子代数量分别为(17.1±0.8)和(17.1±1.2)头,显著低于对照的(21.4±0.7)头,饲喂吖啶橙对子代雌性比无显著影响。饲喂吖啶橙24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吖啶橙的荧光,但由于蜂具有自发荧光,部分饲喂过吖啶橙的蜂不能完全区别于未饲喂的个体。综合考虑吖啶橙对玉米螟赤眼蜂寿命、产卵量和寄生能力的影响以及标记效果,应对吖啶橙进行修饰,或改变观察的理化条件,消除生物自发荧光的干扰,然后用于对赤眼蜂的标记。  相似文献   

12.
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于2013年5月至2013年8月采用目测法和网捕法对沙芥田节肢动物群落进行了系统研究。记录了该田节肢动物共10目44科74种,共计4 080号。其中半翅目和鳞翅目个体数量较多,占个体总数的70%以上,膜翅目和双翅目的丰富度较高。沙芥田节肢动物季节动态变化和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说明,6月节肢动物个体数量和物种数最多,8月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最大。将沙芥田节肢动物划分为不同的功能集团,并对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天敌集团在时间上的多样性指数较高,而害虫集团的个体数量在沙芥生长期各阶段均比其他集团高。其中,小菜蛾、黄曲条跳甲、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为沙芥田的主要害虫,并在不同时期分别成为该田的优势种。本研究对了解沙芥田生态系统以及沙芥田害虫的综合治理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家蝇作为繁育寄主,再以橘小实蝇作为转换寄主,分别研究以家蝇和橘小实蝇为寄主的蝇蛹俑小蜂的发育和体内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结果表明,2种寄主饲养的蝇蛹俑小蜂在形态、发育和营养物质含量上均有不同的分化。2种寄主饲养的寄生蜂从卵发育至成虫均为17~21 d,其中卵期和预蛹期均为1 d,但橘小实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幼虫期(8.3 d)比家蝇长(6.6 d),而蛹期和成虫寿命则是家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时间较长,分别为9.8和12.5 d,以橘小实蝇为寄主的雌、雄蜂头壳宽度(1.0和1.4 mm)均显著小于以家蝇为寄主的雌(1.6 mm)、雄蜂(1.7 mm)。2种寄主饲养的寄生蜂的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但以橘小实蝇为寄主的寄生蜂体内可溶性蛋白、总糖的含量均高于以家蝇为寄主饲养的寄生蜂,分别为138.81 μg/g、1.15%,差异显著。因此可明确蝇蛹俑小蜂在寄生橘小实蝇的过程中,会作出相适应的改变以提高生存能力和寄生率。  相似文献   

14.
在22 ℃,相对湿度 40%和光周期16L:8D条件下,对以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inum和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为寄主的烟蚜茧蜂Aphidius gifuensis Ashmead雌、雄成蜂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相比,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雌、雄成蜂头壳更宽、寿命更长(雌蜂 5.0 d,雄蜂 4.6 d)、过冷却点(雌蜂 -25.7 ℃,雄蜂 -25.3 ℃)和结冰点(雌蜂 -24.9 ℃,雄蜂 -24.8 ℃)更低,体内水分、蛋白质和糖类含量更高,但脂肪含量无显著差异.在同一寄主上雌雄蜂间,前述参数除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头壳宽度存在雌蜂大于雄蜂外,均无显著差异.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雄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雄蜂、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麦长管蚜为寄主时雌蜂高于以麦二叉蚜为寄主时的雌蜂外,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POD活性在2种寄主间、同1种寄主上的雌蜂和雄蜂间均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实验条件下,以麦长管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比以麦二叉蚜为寄主的烟蚜茧蜂具有更好地抗逆特性,更有利于烟蚜茧蜂的生存和繁殖.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取食不同浓度的蜂蜜、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清水对照对伞裙追寄蝇寿命、日均存活率、产卵量、产卵期、逐日产卵量,以及子代发育历期、寿命、寄生率、羽化量、雌蝇率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的蜂蜜水处理的伞裙追寄蝇,雌蝇平均寿命为33.13 d,雄蝇平均寿命为21.71 d,与清水对照存在显著性差异。喂食10%蜂蜜水的雌蝇存活天数最长为51 d。补充10%蜂蜜水的伞裙追寄蝇产卵量和日均产卵量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0.05),分别为70.20和13.77粒/d。10%蜂蜜水喂食的成虫其子代羽化出的雌蝇平均寿命最长,为35.41 d。不同营养源对伞裙追寄蝇子代蛹重、寄生率、雌蝇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为阐明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对我国不同农作物的适应性,利用年龄-阶段两性种群生命表技术研究取食玉米粒以及玉米、花生、棉花、大豆、高粱和谷子叶片等7种不同食物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食物显著影响草地贪夜蛾种群。整个成虫前期从长到短依次为取食棉花叶>取食大豆叶>取食高粱叶>取食花生叶>取食谷子叶>取食玉米叶>取食玉米粒,取食玉米粒要比取食棉花叶的时间缩短27.95 d。雌雄成虫寿命均以取食玉米粒和高粱叶的最长,以取食玉米叶的较短,且取食棉花叶的雄成虫寿命仅有3.00 d。产卵量以取食玉米粒的最多,为619.27粒,是取食其他食物的6.00倍~61.25倍。取食玉米叶的草地贪夜蛾初孵幼虫个体完成幼虫、蛹和成虫阶段的概率均较高,分别为95.38%、78.46%和78.46%,而取食棉花叶的最低,分别为37.29%、20.34%和20.34%。草地贪夜蛾取食玉米粒的净增值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均最高,分别为105.59、0.12 d-1、1.13 d-1,平均世代周期最短,为36.91 d,而取...  相似文献   

17.
地在室内评价了不同天然营养源对卷蛾分索赤眼蜂Trichogrammatoideabactrae寿命、寄生能力、子代羽化率和雌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天然营养源饲喂的赤眼蜂的寿命依次为:菜心花+菜心叶片(6.40d)、菜心花(4.57d)、菜心叶片(3.17d)和清水(3.03d),均显著高于空白(1.50d)处理(P〈0.05),其中花+叶片处理与25%蜂蜜水(6.63d)处理的效果相当。这4种营养源饲喂赤眼蜂的寄生卵数(49.33~65.73粒)均显著高于空白(34.60粒)处理(P〈0.05),但均显著低于25%蜂蜜水(77.27粒)处理(P〈0.05)。与25%蜂蜜水处理相比,几种处理对赤眼蜂的子代羽化率和雌蜂率并没有不利影响。因此,这几种天然营养源均能作为食物来提高赤眼蜂的寿命和寄生能力。  相似文献   

18.
Following the appearance of Tuta absoluta (Meyrick) in Algeria the agricultural and scientific sectors have undertaken research work aiming to control this pest using a variety of method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iology of T. absoluta and of its predator Nesidiocoris tenuis and on an inventory of the natural enemies of T. absoluta in the region of Mostaganem. The life cycle of T. absoluta is 21.1 ± 0.4 days at 26 ± 1.6°C, RH 87 ± 6.4% and 29.4 ± 2 days to 23.4 ± 2°C, RH of 75 ± 3%. N. tenuis had a life cycle of 17.1 ± 0.5 days at 26 ± 1.6°C, and a longevity of adults of 16 ± 1.6 days for individuals fed with larvae of T. absoluta and 9 ± 2.2 days for those not fed. The inventory revealed the presence of three species of predators of T. absoluta: Nesidiocoris tenuis Reuter, Macrolophus pygmaeus ‘caliginosus’ Wagner and Dicyphus errans Wolff, and six parasitoids: Necremnus artynes Walker, Neochrysocharis sp., Sympiesis sp., Diglyphus isaea Walker, a Braconidae and Ichneumonidae paarasitoid. Necremnus artynes was the most frequent and most abundant parasitoid.  相似文献   

19.
室内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动态及其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 3龄幼虫的持续毒杀作用。结果表明:毒死蜱微球在水中的消解速率比乳油慢,半 衰期比乳油的长,高浓度微球和乳油的消解半衰期均长于低浓度下的消解半衰期。有效成分为1.2、 12和24 mg/L的毒死蜱微球和毒死蜱乳油在水中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19.4±2.1) d、(27.8±1.6) d、(31.0±1.7) d和(12.8±1.0) d、(16.1±0.9) d、(19.7±1.1) d;毒死蜱微球对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毒杀作用强于乳油且持效期长,1.2 mg/L的毒死蜱微球水解85 d后处理白纹伊蚊3龄幼虫的死亡率高达76.6%,高于相同浓度、相同条件乳油的处理(53.3%),具有良好的持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