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以宁夏吴忠一带1644-1911年的洪涝灾害等资料为依据,应用了MATLAB软件包中的最小二乘法意义下4次多项式拟合,研究了清代宁夏吴忠一带洪涝灾害时间变化特点,通过MapInfo制图来分析空间变化特征,并仔细研究了该时期这一带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结果表明,该地区清代共发生洪涝灾害92次,平均每2.91年发生一次;整个清代宁夏洪涝灾害分布很不均匀,晚期为洪灾多发期,早期和中期为洪灾较少发生期。在这一带的七个地区中,整个清代中卫、灵武遭受洪涝灾害最为频繁,同心受灾较轻。该地区洪涝灾害以中度涝灾为主,发生频次为53次,占洪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63.10%,轻度涝灾次数为25次,占总次数的27.17%,大涝灾和特大涝灾发生的次数较少,分别发生了7次和3次,发生频率各占涝灾总数的7.61%和3.26%。大面积洪涝灾害(三、四级)平均每26.7年出现一次,占洪涝灾害发生年总数的11.90%。  相似文献   

2.
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对公元600-2000年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变化阶段、趋势、等级分布和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为轻度涝灾、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4级,以中度和大涝灾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1.55%,特大洪涝灾害发生较少,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94%。公元600-2000年的1 400 a可以分为14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 10、11、12、13、14、15世纪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7、8、9、16、17、18、19、20世纪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9个县区由多到少依次为:宝鸡、扶风、千阳、凤翔、凤县、陇县、麟游、岐山、眉县。最多与最少之间相差26次,空间差异较大。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宝鸡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理位置、降水和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类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整理分析,对明代榆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等级序列、年际变化、季节变化、成灾程度、成灾原因进行了仔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榆林地区这一时期共发生洪涝灾害118次,平均每2.34年发生一次,从明代早期到晚期该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地区洪涝灾害以第二级(中度涝灾)为主,共发生70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59.32%;第一级(轻度涝灾)共发生43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36.44%;第三级(大涝灾)发生5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4.24%;而第四级(特大涝灾)没有发生过一次。榆林地区地处陕西降水量最少的干旱区,该区明代洪涝灾害的突出特点是规模较小,局部灾害多,且多为暴雨洪灾。大涝灾和特大涝灾很少是该区洪涝灾害的突出特点。明代榆林地区的洪涝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多集中在夏秋季的7、8、9三个月中。此外,榆林地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东南缘与陕北黄土高原北缘的交接地带,区域内多是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风沙滩地地貌,地表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同样的降雨量在该地区较易造成局部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根据地方史料记载,统计出宝鸡地区公元600年至2000年洪涝灾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宝鸡地区洪涝灾害可划分为轻度涝灾、中度涝灾、大涝灾、特大涝灾4级灾害,以中度和大涝灾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1.55%,特大洪涝灾害较少发生,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94%。公元600~2000年1400a的时段可以分为14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10、11、12、13、14、15世纪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7、8、9、16、17、18、19、20世纪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灾集中于夏、秋两季。宝鸡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是由地理位置、气候异常波动以及人为活动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清代干旱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清代关中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数学分析,对该时期关中地区的干旱灾害等级及其成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中地区从1644-1912年的267年中,共发生干旱灾害103次,平均每2.6年发生1次;轻度旱灾37次,占旱灾总数的35.9%;中度旱灾发生44次,占旱灾总次数的42.7%;大旱灾发生17次,占旱灾总数的16.5%;特大旱灾发生5次,占干旱灾害总数的4.8%;从清代早期到晚期干旱灾害呈现出增加的趋势,并具有显著波动变化特征.清代干旱灾害变化可分为2个主要阶段,在1644-1770年的126年为旱灾较低发生期,在1770-1909年的141年为旱灾较高发生期.年降水量的明显减少和降水分配不均是该区发生干旱灾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清代时期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对清代汾河中游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与形成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清代268年间,汾河中游发生洪涝灾害104次,平均每2.58年发生一次。清代早期和晚期是洪涝灾害多发期,中期是洪涝灾害较少发生时期。该段流域洪涝灾害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汾河中上游段支流上的汾阳、文水、介休、清徐、交城5县市。根据涝灾的等级序列得出,清代该段流域2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1级涝灾和3级涝灾次之,4级涝灾发生次数较少。最后对洪涝灾害形成原因分析表明,气候变化是汾河中游洪涝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人为因素则加剧了洪涝灾害的发生,这为了解汾河中游洪涝灾害长尺度变化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644-1911年宁夏西海固干旱灾害时空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收集、统计和分析,对1644-1911年西海固地区干旱灾害的时间变化、空间变化、等级序列以及驱动力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44-1911年西海固地区有记载的干旱灾害82次,平均3.27年发生一次;旱灾以春旱和夏旱最多,占发生次数的38.5%和25.3%;西海固地区的干旱灾害划分出四个等级序列,共发生轻度旱灾24次,占旱灾总数的29.3%;发生中度旱灾50次,占旱灾总数的60.97%;发生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共8次,占旱灾总数的9.73%;西海固发生干旱灾害可分为5个阶段:旱灾的多发期包括:1710-1770年代、1800-1860年代(1820年代除外)。少旱灾期包括:1640年代-1700年代、1780-1790年代、1870-1910年代(1890年代除外);这一时期的中期西海固发生干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旱灾高发区主要集中在西海固与陕西交接的南部,其中固原发生干旱的频次远远高于其他地区;影响干旱灾害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包括气候、生态和人口因子,其中气候因子起到了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根据历史文献统计分析,并应用最小二乘法和小波分析法,研究了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发生频次、等级、阶段、周期规律及其成因。结果表明:鄂尔多斯高原清代发生霜雪灾害75次,平均每3.5a发生1次,其中轻度霜雪灾害13次、中度霜雪灾害53次、重度霜雪灾害9次,分别占灾害总数的17.3%、70.6%、12.1%。鄂尔多斯高原清代霜雪灾害变化可分为5个阶段,分别在1644~1753年、1754~1783年、1784~1803年、1804~1863年、1864~1911年。第1、3、5阶段为霜雪灾害低发期,第2、4阶段是霜雪灾害高发期。霜雪灾害发生频次和强度显示,研究区清代发生了两个霜雪灾害爆发期,代表了两次寒冷气候事件,分别发生在公元1764~1783年和1834~1863年。研究发现该区西部清代霜雪灾害主要为发生在冬季的强冷空气引起气温降至-6.4℃以下的强低温型霜冻灾害,东部地区主要是发生在秋季偏暖月份冷空气引起的气温降至0℃以下的弱低温型霜冻灾害。研究区清代霜雪灾害变化主要有40~45a的长周期,16~18a、11~15a的中周期和5~8a的短周期。该区的霜雪灾害发生周期可以作为霜雪灾害预防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明清时期(1368AD-1911AD)晋陕蒙毗邻地区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了该地区洪涝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近544a间,晋陕蒙毗邻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200次,其中小水灾、中水灾、大水灾和特大水灾,分别占洪涝灾害总数的18.50%,41.00%,31.50%,10.00%,各级涝灾分别存在5a左右,20a左右,30a左右,60a左右的周期。在时间分布上,洪涝灾害发生频率的变化呈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灾害少发期-稳定增加期-快速增加期,且集中发生在夏秋季节(6-8月份)。在空间分布上,区域内洪灾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洪灾发生频次北部地区少于南部地区,东部地区少于西部地区,存在以榆林地区为中心的高频区域和以准格尔旗为中心的低频区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研究了该区清代(1644~1911年)旱灾等级、年际变化、周期及成因等问题。结果表明:在清代(1644~1911年)的268年里,鄂尔多斯高原西南部共发生旱灾77次,平均3.48a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中度旱灾、大旱灾和特大旱灾各发生4次、65次、5次和3次,主要为中度旱灾,其他等级旱灾发生较少。研究区旱灾可分5个阶段,其中1644-1729年、1780-1809年、1860-1911年为旱灾少发阶段,1730-1779年、1810-1859年为旱灾多发阶段。总体来看,从清代早期到晚期,旱灾发生频次呈现增加的趋势。该区清代旱灾有4a、10a左右的短周期,30a左右的中周期和63a左右的长周期。研究区清代处于干冷气候期,年降水量减少和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是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研究区清代发生了3次干旱气候事件,分别在1757~1759年、1877~1878年和1908~1910年间,干旱气候事件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造成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1.
明代河南大水灾城洪涝灾害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水灾城灾害是洪水灾害中的特大水灾,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对明代河南大水灾城灾害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明代河南大水灾城洪水灾害共发生101次,平均每3.65年发生一次。1580、1470、1530、1590年代灾害最为频繁。灾害季节性强,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具体为农历的6、7、8、9月间。主要为河灌型灾害,占水灾总次数的46%,河溢型、雨灾型各占水灾总次数的35%、19%。明代河南有64个州县发生灾害,约占全省的61.5%,祥符、睢州等受灾最为严重。处于黄河南泛区的开封府、归德府受灾严重,南阳府、汝宁府,受灾最轻。总体特征为东部密、西部疏;黄河沿岸及其泛区、沁河流域、伊洛河下游密,其他流域及支流疏。黄河南泛河道不固定、泛溢无常,以及太行山东南缘河道短促,暴雨集中、宣泄不畅等是灾害频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平均旱涝等级值和旱涝灾害指数作为鉴别水旱灾害的指标,较确切地反映出该研究范围内各年旱涝灾害程度;进而分析了该区水旱灾害的历史变迁、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并就水旱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对认识该地区气候灾害的影响和制定水旱灾害对策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今天水市自西晋太始五年(269)至今一直作为天水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水陆兼备的交通区位优势和依山傍水的生态环境优势。文中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对1400-1899年秦州地区自然灾害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并对在此期间秦州城市洪涝灾害进行了初探。结果表明:1400-1899年秦州地区的自然灾害以干旱、洪涝、冰雹、地震四种为主,其中洪涝灾害共发生50次,平均每10年发生一次。此外,还发现在此期间秦州城共修筑12次,平均42年一次,城市洪涝灾害是其修筑的重要原因。秦州城市洪涝灾害致灾因子包括州城地处山间河谷盆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城市四周泄洪能力与防洪强度过低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阐述了中国干旱区具有高山冰雪融化洪水、季节积雪融化洪水、暴雨洪水、混合型洪水等复杂多样的洪水发生。与其他地区相比,干旱区的洪灾在空间上呈局部斑状分布;在时间上可发生在全年各季节,但持续时间往往比较短暂,发生的机率较少,且不甚固定,灾情也一般较轻。本文根据新疆沙湾县、甘肃河西石羊河、新疆叶尔羌河等典型事例进一步说明了干旱区洪灾的特征。并对洪峰流量的频率与变率、各流域的下垫面状况、受灾体的抗灾能力进行了分析。从而将干旱区洪灾危险程度划分为三级。最后提出了增强认识、建立监测系统网络、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把防洪与环境综合治理保护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防治洪灾。  相似文献   

15.
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关中平原近200年来历史资料的搜集、统计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该时期关中平原洪涝灾害的等级序列、年际变化、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灾害成因。结果表明:关中平原这一时期共发生洪涝灾害81次,平均每2.53年发生1次,从民国中期开始该地区洪涝灾害发生频率有明显增加的趋势。该地区洪涝灾害以第二级(中度偏涝)为主,共发生47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58%;第三级(大涝)共发生24次,占洪涝灾害总数的29.6%;第一级(轻度偏涝)和第四级(特大涝)分别发生7次和3次,各占洪涝灾害总数的8.6%和3.8%。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洪涝灾害主要集中于渭河中下游的西安、蓝田、周至、渭南、华县、大荔、华阴以及洛河下游的铜川、千河下游的宝鸡等县市。关中平原近200年来洪涝灾害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多集中在夏秋季的7~9月。此外,关中平原地势平坦、土质疏松、地表植被较稀少,所以同样的降水量在该平原较易造成洪涝灾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根据渭河流域下游历史时期以来的洪水灾害资料,统计分析170 BC-1992 AD近1 700多年洪水灾害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从170 BC-1992 AD渭河下游发生的有文字记载的洪水灾害约243次,其中,630 AD之前的洪水灾害发生较少,630 AD之后增多;从1920 AD开始,发生洪水越来越频繁,而且频率在波动中不断升高;1960 AD以后略有下降。根据洪水灾害发生频率,将所研究的时期分为7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洪水灾害的发生与当时流域环境演变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历史时期以来环境的改变与洪水灾害的发生有直接关系。因此,加强生态与环境建设,对于当地的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计算,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进行空间规模、地域差异分析;借助红噪声分析软件Redfit35,对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周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公元1700-1949年渭南地区以较小规模、危害较轻的洪涝灾害为主,占灾害记录总数的82.9%,较大规模、危害较重的洪涝灾害较少发生,占灾害记录总数的7.7%。公元1700-1949年250年的时段可以分为六个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10-1735年、公元1790-1799年、公元1828-1837年为无洪涝灾害或极少洪涝灾害发生阶段,公元1736-1789年、公元1800-1827年、1838-1949年为洪涝灾害多发阶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具有空间差异,十个县市发生洪涝灾害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华县、大荔、华阴、渭南、潼关、韩城、富平、蒲城、澄城、合阳。地区间洪涝灾害发生几率最大相差23%左右,空间差异较大。渭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具有明显的时间周期性,其中11.9年周期可以对应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准11年周期,5.1年、2.6年周期可以对应于低纬海洋-大气活动(ENSO)2-7年周期,说明该地区洪涝灾害的发生与太阳黑子活动和低纬海洋-大气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8.
杨龙  赵景波 《干旱区研究》2012,29(6):949-955
通过对河西走廊敦煌、酒泉、张掖、武威4个城市58 a来气温和降水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该区域气温和降水的变化、ENSO事件对该区气候以及旱涝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1952年以来,该区年均气温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增长率约0.3 ℃/10 a;年均降水量略有增加,增长率约2.3 mm/10 a。在58 a内该区发生旱涝灾害的频率为50%。小波分析显示,该区域轻度旱涝灾害周期为4~5 a,中度旱涝灾害周期为13~14 a,大的旱涝灾害周期为18~19 a,重的旱涝灾害周期为26~27 a。ENSO事件对该区平均气温的影响比平均降水量的影响明显,厄尔尼诺年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略有增加;拉尼娜年气温明显降低,但年均降水量增加了10.5 mm。ENSO事件与该区旱涝灾害关系显著,该区域的旱灾和涝灾主要发生在ENSO事件年或前后年,并且旱涝灾害多发生在连续性的ENSO事件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