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油莎草(Cyperus esculentus L.)又称油莎豆,属于莎草科莎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农业上利用其地下块茎,作为一年生栽培作物种植。油莎草块茎含有丰富的油、醣、淀粉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是一种有前途的油料、饲料作物。 油莎草原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属于喜温植物,对于气温条件要求比较严格。油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是美国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1983年人均年消耗量达121.2磅(美国农业部,1984)。但是,因病虫害及生理缺陷,使块茎大量损失。植物育种者有责任培育出抗病虫害和抗生理失调而又高产的新品种。除此目的外,育种者还应考虑块茎品质。评价任一食物所要考虑的品质因素包括色泽、风味、质地、营养价值和解毒等。育种者在为市场培育新品种时,考虑上述每一因素至关重要。当马铃薯被割破或碰伤时,未加工的马铃薯出现酶变色现象,使薯块丧失对消费者的吸  相似文献   

3.
花生辐射育种,国内外都做了大量工作。在生产上已推广了奥油22、551,辐矮50和NC4—X等几个辐射选育的花生新品种.但目前国内对花生辐射育种的看法不一。一种意见认为,辐射是花生育种的一种有效方法;一种意见认为,辐射对花生育种效果不大;还有的认为,辐射必须与常规结合才能有效。在花生辐射遗传方面,国外有一定的研究,国内研究较少.我们从1971年起,结合花生辐射育种,对花生辐射的一般遗传变异规律,进行了一些粗浅地研究,现综合于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能重离子束(80 MeV/u)辐射作为一种新的诱变育种技术,已在小麦、甜高粱等作物育种上得到了应用,但在北方粳稻育种领域研发及应用还不多。2013年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利用国家大型重离子加速器装置,开展了高能重离子束(12C6+)辐射北方粳稻的诱变育种工作。经过10年的研发,创建了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北方粳稻“少而精”诱变育种技术体系。本文对辐射亲本选择、辐射参数确立、后代材料的种植和选择及新品种培育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对辐射亲本的敏感性、M1代材料的天然杂交、高世代材料的“疯狂分离”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思考,期望为今后水稻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继选育出“湘苎一号”新品种后,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湘苎一号”种子选育出新品种“75—10”,于1984年9月在湖南长沙通过评定。应用辐射育种法育成苎麻新品种为国内外首例。诱变后经定向选择和培育而成的  相似文献   

6.
我国苎麻育种方法研究进展及面临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苎麻育种工作者采用地方良种鉴定、引种、系统选择、杂交育种、辐射育种等各种育种手段,先后培育出了中苎系列、湘苎系列、鄂苎系列、华苎系列、赣苎系列和川苎系列等高产优质苎麻新品种。综述了我国苎麻现阶段所采用的育种方法及面临的问题,为今后苎麻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宛麦19是河南省南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常规杂交与辐射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培育的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弱春性早熟大穗大粒型小麦新品种,2011年4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11007。  相似文献   

8.
一些亚麻品神的花药培养及再生能力一、引言对研究作物品种改良、培育新品种的育种家来说,组培不仅是重要的新方法,而且还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育种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复杂机理和现象。毫无疑问,几十年来,传统的育种方法对品种改良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有一点是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9.
回顾20年来的大麦育种历程,由于重视了品种资源的征集、研究与创新,不断完善和改进育种途径和方法,不断提高育种目标,认真总结大麦性状的遗传规律,所以,在大麦育种工作中取得不断的进展,先后育出了豫大麦1号、2号等新品种。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充分利用现有品种资源和桥梁材料,采取有性杂交和花培育种相结合的方法,力争3~5年内,育出矮秆、早熟、抗病、高产、优质的“超高产型”大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已成为作物育种的重要手段。文章对基因工程杂交油菜的特点、现状、基本育种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后对大麦生产带来了冲击,特别是啤酒工业的发展,对大麦育种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加快大麦产业化进程,培育高产优质大麦新品种便成为大麦育种工作的首要问题。本文针对驻马店市大麦育种工作,提出了该市发展大麦高产育种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2.
对茶树辐育的看法利用各种辐射线来诱导生物变异,通过选择与培育成一个新品种,虽在一些作物育种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应用到茶树育种上,尚未取得理想的结果。其原因茶树是异花授粉作物,难以获得基因纯合的突变体,遗传效应与辐射效应交错在一起,难以分析;育种年限长,个体大,有益突变率低,还要化  相似文献   

13.
唐亮  陈温福 《中国稻米》2022,28(5):79-81
北方粳稻生产直接影响我国粳米市场稳定,承载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历史重任。种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丰收则需要优质的种子。近几十年来,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极大促进了北方粳稻生产的快速发展。新形势下,北方粳稻新品种培育应采用“高产与优质并重、轻简高效广适高抗相结合、常规育种和生物育种相结合、商业化育种与公益性育种并重”的策略,把优质的北方粳稻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筑牢国家粮食安全之基。  相似文献   

14.
剑麻抗病育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剑麻是我国热区最重要的麻类经济作物.H.11648是目前唯一的当家品种,该品种虽然高产,但易感由烟草疫霉引起的斑马纹病,而现有的化学农药防效又不理想,因此急需培育出抗病剑麻新品种.本文回顾了国内外剑麻育种的方法及成就,指出了传统育种方法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抗病育种的方向,重点阐述了用转基因手段培育抗病剑麻新品种宜采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甘孜州多棱青稞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孜州从 6 0年代开始有目的多途径地培育青稞新品种以来 ,先后育成 10个青稞新品种(系 ) ,对甘孜州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基础研究滞后 ,近 10年没有培育出综合性状良好的新品种等问题。阐述了甘孜州青稞育种成就及现状 ,提出未来青稞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水稻品种资源是选育新品种的物质基础,决定育种成败的关键,只有掌握雄厚的种质资源,并加以很好地签定与研究,才能为培育新品种提供更多更新的优良亲本,从而提高育种成效。也可直接为生产上提供优良品种,充分运用已有的育种成果。现将四年来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小结如下: 一、概况从1981年稻瘟病大流行以后,生产上最突出的问题是选育抗稻瘟病强的水稻新品种,为了适应育种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开展了水稻品种资源的补充征集,几年来收集了水稻品种资源累计3692份,包括早、晚稻品种。并加强了这一工作的整理和研究;特别  相似文献   

17.
茶树杂交后代及其亲本的香气特性及香型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香气更为关注,寻找和培育不同香型新品种茶树已成为育种工作的课题之一。通过杂交的方式繁育新品种是育种的常规手段,为了探明茶树在杂交过程中的香气组成及香型变化情况,本研究以气相色谱分析与感官审评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碧云×金桔杂交种及其亲本的香气特性及香型归属。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花生辐射育种研究始于60年代,现将主要成就简介如下: 辐射育成的新品种 通过辐射诱变和辐射与杂交相结合的方法,我国已先后选育了20多个花生新品种,如广东省选育的粤油22、粤油551、辐21,山东省选育的鲁花6号、鲁花7号,江西省选育的辐7-28等,已在生产上累计推广几千万亩,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甘孜州从60年代开始有目的多途径地培育青稞新品种以来,先后育成10个青稞新品种(系),对甘孜州粮食增产作出了贡献。但也存在基础研究滞后,近10年没有培育出综合性状良好的新品种等问题。阐述了甘孜州青稞育种成就及现状,提出未来青稞育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抗低温糖化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块茎储藏期间的低温环境可导致块茎的糖化,进而影响马铃薯炸片和炸条品质,培育抗低温糖化的马铃薯品种对于改良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低温糖化产生的生理学机制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近年国内外研究者在马铃薯低温糖化育种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具体包括在低温糖化生理研究机制方面、育种材料的改良方面、传统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面,本文对这些显著成就进行综述,希望为马铃薯抗低温糖化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