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茶叶科学》2015,(5):442-442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2.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3.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2016,(5):451-4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2012,(3):2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  相似文献   

6.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7.茶资源高效加工与多功能利用技术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年)8.超微粉茶加工技术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2006年)9.儿茶素单体及乙酰化制备技术(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7.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8.
《茶叶科学》2013,(2):192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相似文献   

9.
《茶叶科学》2015,(4):315-31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10.
《茶叶科学》2013,(4):396
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2011,(2):1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2.
《茶叶科学》2011,(6):5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简称"加工工程中心")是从事茶叶加工全过程研究的业务部门。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科技部批准)、国家农产品  相似文献   

14.
《茶叶科学》2012,(3):228
<正>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始建于1938年4月,现隶属云南省农业科学院领导,是云南省惟一从事茶叶专业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以及国内外科技交流的省级茶叶专业科研机构。现设有茶树种质创新与改良中心、茶树良种繁育与种植工程中心、茶叶加工工程与检测中心、茶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中心、科技成果示范转化中心及云南省第165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职能部门。全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72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博士硕士15人,云南省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日前,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浙江省松阳县农业局签订了国家科技部转换基金项目“无公害茶叶生产关键技术中试示范”项目协议书,标志着松阳县开始全面实施该项目。松阳县继2001~2002年完成了农业部丰收计划项目“低农残茶叶基地建立及配套技术推广”和浙江省三农五方项目“茶树病虫害综防体系建立及茶叶中农药残留控制技术推广”(获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后,今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的主持下,开始实施此项目。为组织好该项目的实施,提高松阳县无公害茶叶生产水平,2003年初,松阳县农业局在斋坛乡组织了有全县茶叶辅导员和…  相似文献   

16.
正9月28—30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四川省平昌县人民政府承办的"茶叶绿色发展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秦巴山区现场会在平昌县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及中国农业科学院成果局、科技局,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四川省农业厅、巴中市政协等单位领导出席会议;项目主持、参加单位及示范基地的有关专家和代表共180多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7.
一、"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大豆优质蛋白与高纯磷脂开发与产业化示范" 项目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验收 "大豆优质蛋白与高纯磷脂开发与产业化示范"是"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部为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能力,而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重大项目中的重大新产品开发与产业化示范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才斌 《花生学报》2006,35(2):33-33
2006年4月,青岛市隆重召开全市科技大会,对上一年度科技成果进行奖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完成的“花生高产、超高产生育规律及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奖励。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近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主持的浙江省“十二五”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十县五十万亩茶产业成果转化工程”项目“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通过了专家验收。“现代茶园绿色防控技术应用与示范”项目从2012年开始在浙江省18个主要产茶县市区实施,为期4年。项目实施以来,建立了茶园绿色防控技术核心示范基地71个、面积  相似文献   

20.
回顾"十二五"期间福建省茶叶科学研究在科技成果、发明专利、承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发表、创新平台与工程中心建设等方面取得的主要进展,简要分析福建茶产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围绕"十三五"福建茶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关键技术需求,提出了应加强茶树种质资源挖掘利用、茶园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主栽品种配套加工与质量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争取在茶树育种材料创新、特异新品种选育、茶园高效生态低碳栽培、假眼小绿叶蝉绿色防控、茶叶加工品质工程控制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