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丰县采用黄皮洋葱-冬瓜-番茄1年3熟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介绍了该模式主要栽培技术,以期指导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河北省玉田县虹桥镇朱庄村农民朱占元采取甘蓝-西瓜-棉花-甘蓝立体高效栽培模式,实现了每667m^2纯收入4500—4800元的高效益。现将这种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稻-草-鹅种养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具有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章就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含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以期为稻-草-鹅种养模式的广泛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诏安县早稻-蔬菜模式改为早稻-再生稻-蔬菜模式,可多收一季再生稻,增产粮食3750~4200kg/hm^2。总结早稻、再生稻、荷兰豆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介绍茄子-伏菜秧-莴笋高效种植模式,并从茬口安排、水肥管理、设施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该模式的高效栽培技术,以供该模式的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6.
经过试验研究和推广实践,表明西瓜-优质晚稻-蔬菜这一高效栽培模式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适于在宁远县推广应用。分析了该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和在宁远县推广应用的有利条件,阐述了该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是泰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结合泰兴地区生态条件和杂粮种植优势成功探索出的高效轮作种植模式,其种植效益高,且茬口衔接紧凑,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当地杂粮生产的发展。为食荚豌豆-夏大豆-荞麦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从品种选择、整地做畦、适期播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该模式下豌豆、夏大豆、荞麦的绿色高效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8.
对苋菜-豇豆-秋豇豆-莴苣栽培模式的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以期为这一高效栽培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土地复种指数,增加农民收入,于2021—2022年开展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分析该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该种植模式全年合计纯收入为4 995.23元/667m2元,经济效益显著。为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粮草间作种植模式的推广提供参考,介绍在该间作模式下紫花苜蓿、花溪芜菁甘蓝、辣椒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谢滨 《湖南农业》2005,(9):10-10
我是一名在基层工作多年的农技人员,常常探索一些新的增收模式。2004年,根据我区地处洞庭湖腹地、地势低洼易涝、早春冷害严重等特点,进行了667平方米藕-鱼-稻模式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增收效果。  相似文献   

11.
林景仙 《福建农业》2009,(12):10-1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耕作制度也朝着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从2005年开始,顺昌县农业局尝试“烟-稻-油菜”粮经种植模式,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效益逐年提高。“烟-稻-油菜”模式水旱轮作,不但充分利用温光资源,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而且增加经济收入,培肥地力,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莴苣-西瓜-水稻高产高效间套栽培模式。并分别介绍了该模式下莴苣、西瓜、水稻的栽培技术,以期为采用该种植模式的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西葫芦瓜-晚稻秧-晚稻-莴苣种植模式,每667m^2晚稻专用秧田1a可获净产值5000元左右。文章着重阐述了该模式的茬口搭配及西葫芦瓜和秋莴苣的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开展“藕-泥鳅-牛蛙-猪粪”种养结合高效循环利用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塘藕、泥鳅、牛蛙销售收入合计459678.8元,总成本179960元,总利润279718.8元,投入产出比高达1∶2.55,平均收入245818元/hm2,利润149582.2元/hm2,远远高于一般种植模式,生态效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农业绿色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稻田养鱼已从传统模式逐渐向多元化的现代综合种养殖模式转变。“稻-渔-菜”综合种养模式是在“稻-渔”共作基础上发展而来,可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和整体经济效益。同时,也能保证整个生产环节不对外排放污染物,实现污染物的自我消纳。“稻-渔-菜”综合种养模式充分利用了传统稻渔模式中水稻收割后的闲置稻田,在闲置稻田上进行空心菜、生菜和鱼腥草等浮板蔬菜种植,以提高稻田利用率,使整体经济效益更高。这种模式在水稻稳定产出的前提下,还能产出水产品和蔬菜,对促进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快乡村振兴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促进“苋菜-苦瓜-莴笋-菜薹”设施蔬菜周年高效栽培模式在浙西丘陵地区及气候相似区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在总结该栽培模式茬口安排的基础上,分别对苋菜、苦瓜、莴笋、菜薹的大棚种植技术要点进行了介绍,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7.
稻-稻-蚕豆模式是福鼎市传统的三熟制栽培方法,在2000年之前都是分散种埴,体现不出规模效应、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自从2001年开始,店下镇率先开展稻田蚕豆连片种植,从当初的几百亩发展到目前的上万亩。稻-稻-蚕豆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现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在我市蓬勃发展,带动了秦屿、硖门、山前等乡镇,促进了全市冬季农业全面发展。店下镇已成为我市优质蚕豆生产和销售中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凤山县“桑枝-食用菌-有机肥”循环利用模式的试验示范调研,总结该循环模式在凤山县试验示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发展该循环农业的潜力优势,并提出发展该循环模式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馆前镇属于长汀县高海拔乡镇,全镇14个村分布在海拔510-540米之间。拥有耕地面积2万余亩,每年烤烟种植面积1.1万亩以上。往年是以烟-稻栽培模式为主。为提高种田经济效益,充分利用高海拔区种植反季节经济作物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该镇逐步发展烟-菜或烟-荷兰豆种植模式。据2007年对该镇5户种植烤烟-荷兰豆的经济效益跟踪调查,烤烟-荷兰豆模式比烤烟-水稻模式亩产值增加2415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循环农业鸡-沼-粮模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农业鸡-沼-粮模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鸡沼液的产量和产值虽然比施用化肥分别低318.60kg/hm^2、541.50元/hm^2,但纯收入则比施用化肥的高1564.50元/hm^2,其产投比高于施用化肥,因而鸡-沼-粮模式是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