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0 毫秒
1.
水泥硬壳覆盖对春玉米蒸腾,棵间土壤蒸发,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产量有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泥硬壳覆盖农田能减少土壤无效蒸发,提高玉米蒸腾效率,促进春播作物苗全苗壮,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
旱区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探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通过旱区农田蒸发对比预测,肥力梯度和品种对比试验得出:旱区水分利用效率与蒸发率直线负相关;与施肥量的关系为抛物线变化并推导出最大和最佳施肥量的求算公式;不同品种的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差异。依据上述规律提出了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途径。  相似文献   

3.
控制性交替灌溉: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   总被引:134,自引:17,他引:134  
根据作物光合作用,蒸腾失水与叶片气孔开度的关系以及由土壤水分亏缺产生的作物水分胁迫信号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影响的机理,提出了控制性交替灌溉这样一种新的农田节水调控思路,阐述了这种节水调控方法的概念,原理和推广实施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秸秆覆盖农田的小气候特征和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利用2000~2002年的试验资料和2002~2003年的示范推广资料,对秸秆覆盖的农田小气候和增产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对农田近地层气温、空气湿度和地温均产生明显影响,但对风速的影响不明显;秸秆覆盖可使地表层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减小,从而使土壤蒸发受限;由于覆盖抑制土壤表面蒸发,使土壤水分无效消耗减少,增加前期土壤水分积累,有利于植株后期蒸腾,使水分消耗从物理过程向生理过程转化,从无效消耗向有效消耗转化,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秸秆覆盖可使冬小麦增产8.08%~10.71%,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5%~8.4%;夏玉米增产6.08%~11.97%,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8%~14.4%.  相似文献   

5.
半湿润偏旱区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根据“八五”期间寿阳旱农试区以无肥、低肥、中肥、高肥和超高肥为基本处理的玉米、谷子和大豆作物的农田水分生产潜力田区定位试验和控制水分条件下的辅助试验,认为:(1)1992 ̄1994年,上述三作物的最高产量均出现在高肥区,产量与施氮量之间呈现抛物线关系;(2)三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随水分满足率的提高而增大,它们之间大致遵循对数曲线变化。根据试验资料,拟合了潜在水分利用效率与水份满足率的经验式,并依此建  相似文献   

6.
不同节水种植模式对糜子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榆糜2号为材料,研究了长城沿线风沙区不同节水种植模式对糜子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种植可以有效地提高农田集水与保墒效果,明显提高土壤水分含量,降低糜子全生育期耗水量与耗水强度,其中,双沟覆膜产量达6 927.43 kg/hm2,比对照增产40.00%,其水分利用效率为17.22 kg/(hm2· ...  相似文献   

7.
植物水分利用效率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4  
概述了植物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研究进展,并重点就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因子、植物品种间WUE差异的生理生化基础及其遗传背景、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研究方法的改进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不同条件下黄腐酸对春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大田实验研究了不同条件下黄腐酸对春小麦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腐酸拌种和地膜覆盖均能有效促进根系生长。但由于作物生长中后期土壤严重干旱,导致耗水量全生育期分配不合理,产生同化产物的浪费,进而影响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因此黄腐酸能否实现抗 旱增产,一方面取决于必要的土壤水分条件和合理的耗水过程,同时还有赖于最大限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
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探明不同地膜覆盖对早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以及液体地膜在陕西渭北旱塬旱作农田进行周年覆盖集雨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地膜周年覆盖对冬小麦不同生育时期土壤水分总贮量和不同土壤深度水分动态变化及其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周年覆盖地膜可提高土壤含水量,有利于土壤水库的扩蓄增容,并且...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保护性耕作对宁南山区农田水分状况的影响,在宁夏彭阳县对三种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下玉米农田休耕期及生长期土壤水分、作物生长发育指标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在休耕期,整秸秆覆盖处理的土壤水分贮存量(236.80mm)最高,半秸秆覆盖(224.10mm)次之,传统无覆盖(208.45mm)最低;(2)在生长期,采用秸秆覆盖方式可使春玉米的株高、穗长、生物产量及经济产量等指标得到显著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性能增强,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增产增效明显;与传统方式相比,整秸秆覆盖可使春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3.5%及16.5%。研究认为,保护性耕作可有效改善玉米田土壤水分状况,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小黑河受到废污水的污染极为严重,水质逐年恶化。本文通过水质数学模型、排放口最优规划模型对该河进行水质优化,找出了一个近、中、远期协调发展的方案,为治理小黑河水环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鄂尔多斯盆地由垩系地下水形成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鄂尔多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开启型自流水盆地。白垩系是其中含水最丰富的岩体,约有7.57亿m3/a天然水资源。这些资源以白垩系下部的宜君洛河含水岩组为主要载体,供水条件也最优越。大气降水是白垩系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并以盆地内部四条分水岭为高势能区,以五个河系为主要排水通道,向四周排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蕴藏在盆地北部,并以淡水占优势;南部则以微咸──半咸水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3.
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开发的水文效应及其利用模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在对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状况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的分析了水资源利用后对西北干旱区环境的变化及其水文效应,进而使整个水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发生变化。作者指出了流域统一规划的重要性与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西北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化及总水资源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地表水与地下水同出一源,地表水与地下水多次转化是我国干旱区水资源的主要特点,因此研究干旱区总水资源计算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重要实践意义。根据估算,干旱区总水资源量为1040.4×108m3/a,由于干旱区地表水与地下水,从山区至平原不断转化,地表水与地下水资源总量之和,扣除总重复量,才是真实总水资源。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Applications of several herbicides -were made to roots and to the bases of shoots of peas, cucumber, mustard and barley grown in soil, sand or water culture.
Localized applications (variation horizontal) of atratone and MCPA to roots of peas and barley in soil produced effects similar to those observed in water euluire, described in Pan I. Airatone killed the plants whether available to the whole or to only a portion of the root system whereas MCPA affected only the roots with which it was in direct contact, and growth continued when a portion of the root system was in herbicide-free environment.
In water culture, MCPA was more effective when applied to the lower (younger) roots with the upper (older) roots kept dry than when twice the concentration was applied evenly to the whole root system in water. When all the roots were kept wet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to the upper roots was greater than the effect of application to the lower roots. The response of plants to atratone was not appreciably altered whether applications were made to the upper or lower parts of the root system in water culture. Variations in water level had little effect.
Even when the herbicide solution was confined to the stem or hypocotyl, atratone and DNOC were little, if any, less effective than when applied to roots. MCPA, both as ester and sodium salt, was significantly less effective.
Partial replacement of solution in the root zone by sand and air did not reduce the activity of atratone at a given concentration. Similar replacement in the zone of the stem or hypocotyl greatly reduced the effectiveness of all herbicides. When sand of low water content was used, atratone and MCPA-sodium became quite ineffective via the stem, but DNOC and MCPA-ethyl ester remained active.
Études sur les réactions de certaines plantes á des herbicides appliqués aux racines II. Observations nouvelles sur l'effet de l'application localisée.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新疆境内已有水质监测资料的主要河流,进行水质评价和预测。进而对枯、丰、平各期的水质状况进行分析比较,以了解掌握新疆主要河流水质的规律和特点,特别是影响较大的枯期水质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17.
影响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ojae)游动孢子产生的条件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间歇性地给菌丝块换水可以诱导菌丝产生孢子囊,进而释放游动孢子。挑取5~8块直径为8mm于利马豆或V8汁平板上培养4~8d的菌块,置于直径7cm的培养皿内,加入蒸馏水正好没过菌块表面,每30 min换水一次,换水4次后加入15 ml Petri培养液,25℃、黑暗条件下培养18~20 h,可诱发菌块大量产孢。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山丘区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补给量=总排泄量的水量均衡方程,采用逐日流量过程线(24年)基流切割法,首次计算出黄河流域各分区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和补给模数,并评价了各分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19.
用HPLC检测了苏云金素在鱼塘水和清水中的衰减速率。清水中该物质的半衰期长达433小时;在鱼塘水中苏云素的衰减呈双指数消除模型,开始消除半衰期为2.43-10.68小时,终末消除半衰期为128.57-142.01小时。  相似文献   

20.
博斯腾湖的咸化与淡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博斯腾湖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在南疆经济建设中很重要。本文对该湖概况、湖体效应、水质演变、水盐平衡、生态环境等作了介绍和分析,提出了治理建议,对湖水淡化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