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强制换羽鸡的选择要使强制换羽获得成功,在强制换羽实施前,对强制换羽的鸡群进行严格的选择很重要。鸡群不经严格选择就实施强制换羽,不能取得所期待的产蛋效果。与健康鸡相比患病鸡及体弱鸡受禁食及禁水的影响较大,禁食中会死亡。在强制换羽前应预先淘汰这种鸡。此外应注意,有换羽史的鸡及换羽中的鸡,即使断料效果也很差。因此,要使强制换羽圆满成功,实施前应对鸡进行严格选择。  相似文献   

2.
1调整鸡群产蛋鸡人工辅助高产强制换羽开始前1周。首先要淘汰病、弱、残鸡,并注射新城疫Ⅰ系(2倍量)、禽流感H5、H9疫苗。选择一定数量的鸡只作称重标记(一般以鸡群的2%为宜),称算出平均体重.作为产蛋鸡人工辅助强制换羽理论时间的确定依据(下次称重时还称这些鸡)。  相似文献   

3.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开放式鸡舍饲养的集约化鸡群由于受季节气候、光照、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内分泌失调,出现非自然生理性的换羽现象乃至停产。而人工强制换羽正是利用这一特性,人为地采取强制方法,给鸡群以突然的应激,造成代谢紊乱,营养失调,促使鸡群迅速换羽后恢复产蛋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鸡人工强制换羽是通过人为地给予刺激、干预,改变鸡内分泌及激素水平,使鸡体重及卵巢重量经历先下降而后恢复的过程,让鸡群集中换羽,重新焕发青春,进而进入又一个产蛋周期的方法。通过人工强制换羽,可延长高产鸡群使用年限,改善蛋壳质量,降低后备鸡培育时间及成本;一般情  相似文献   

5.
为了延长种鸡的利用时间,调节生产需要及鸡群周转,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1993年夏季对祖代AA肉种鸡进行了强制换羽。 进行强制换羽的鸡群是经过人工授精供种、双层笼养的60周龄祖代AA种鸡,采用自然通风、开放式有窗户鸡舍,人工喂料、水槽饮水、人工捡蛋,2只鸡一笼。 1.换羽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6.
在养鸡生产中,为降低鸡群的培育成本,减少饲料消耗,充分发挥其生产潜力,笔者曾多次采用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缩短群体更换周期,取得了较好的换羽效果和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体会报道如下,供同仁参考。一、选准强制换羽的时机1.当准备保留的鸡群产蛋率达不到50%~60%或约有10%的鸡开始自然换羽时,应考虑强制换羽。2.当鸡群由于受饲料更换、光照不足、疾病等各种应激因素造成产蛋量突然下降,数日未能回升时,可考虑强制换羽。3.当本地流行某些疾病,新的鸡群培育将要承担风险或困难,而又需要群体更换时,可进行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7.
1 何时应用人工强制换羽1.1 作为盈利措施 在发达国家,雏鸡、饲料、人工以及生产资料等生产成本上升,使鸡的培育成本加大,而淘汰鸡、鸡粪的价格很低,每只鸡的盈利很微弱。因此强制换羽延长鸡的产蛋期成为他们增加盈利的重要措施。一些国家商品蛋鸡强制换羽率高达70%以上。采用强制换羽措施比不采用强制换羽继续饲养提高鸡的生产性能是肯定的。1.2 后备鸡跟不上 雏鸡供应紧张时,雏鸡不能按计划购进,造成不能按计划更新鸡群。为了继续提供商品鸡蛋或商品雏鸡,需要对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后备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由于疾病、…  相似文献   

8.
在规模化蛋鸡养殖企业,鸡群自然换羽周期长,产蛋率下降,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为减少这一现象导致的经济损失,对蛋鸡采取强制换羽技术。该技术可延长蛋鸡的产蛋期,降低育成鸡的饲养成本,增加蛋重,提高蛋壳厚度和强度,是蛋鸡养殖的重要技术。为此,本文从强制换羽技术对鸡群的要求、换羽前的准备、换羽方法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简述了蛋鸡人工强制换羽技术要点,为蛋鸡企业科学应用换羽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人工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但经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有效地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其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0.
蛋鸡强制换羽的要点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除断料法外还有饲喂含锌饲料法和饲喂低食盐饲料法等。但目前实践中大多采用断料法换羽,本文就此法换羽的要点叙述如下:1换羽周龄选择好鸡群强制换羽的周龄非常重要。在鸡群产蛋12个月后进行换羽由于其后产蛋和蛋品质的...  相似文献   

11.
1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自然条件下,母鸡每年秋季换羽而停产,一般从开始到换羽结束,需要3~4个月。在实践中,由于自然换羽时间长,鸡群中换羽程度不整齐,产蛋率低,管理困难,因此人们便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投喂化学物质或注射激素等办法强制母鸡换羽,造成鸡体内的新陈代谢紊乱,营养供应不足,而使鸡群同步换羽,然后又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12.
正人工强制换羽的目的在于使整个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提高蛋的质量,达到延长鸡的经济利用期的目的。换羽时,需要消耗大量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目前,常用的强制换羽的方法有饥饿法、化学法、饥饿—化学合并法。为了解强制换羽阶段种鸡禽流感H5N1的抗体水平,对强制换羽第18天的鸡群进行了禽流感H5N1抗体监测。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被检动物。样品来源于北京市马池口镇某养鸡场。该  相似文献   

13.
肉种鸡饥饿强制换羽法董乐津(寿光市畜牧局262700)一、肉种鸡强制换羽的时间选择肉种鸡已近60周龄,产蛋率降至“盈利临界产蛋率”,饲养已无效益时则可实行强制换羽。二、强制换羽鸡群的组建在实行强制换羽之前,应逐只检查,认真挑选,检出病弱鸡和已换羽的母...  相似文献   

14.
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很长,一般3~4个月,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常用的人工强制换羽方法有药物法、饥饿法和药物——饥饿  相似文献   

15.
强制换羽就是采用生物、化学、物理(如饥饿)等方法促使产蛋鸡在短时间内停产、失重、换羽,并重新恢复产蛋的过程,这项技术已在现代养禽业中广泛应用。目前社会上普遍使用饥饿换羽方法,下面就该法成功实践作如下总结:1强制换羽最佳周龄的选择比较理想的换羽时间是66 ̄68周龄,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换羽后鸡群产蛋率和换羽时的周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周龄越小,换羽的产蛋率越高;反之,周龄越大,产蛋率越低。该特性在鸡群68周龄以后,表现更加突出,因此,换羽周龄一般不超过68周龄。2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工作如在鸡群发病条件下进行强制换羽,则将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正>父母代蛋种鸡的再利用即为提高种蛋质量、延长蛋种鸡的利用率、降低育雏育成费用,在第一个产蛋期的后期使鸡群在短期内停产、换羽、恢复体质,然后恢复产蛋进入第二个产蛋期。换羽是鸡群再利用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可延长产蛋鸡的利用年限,减少育雏次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国内通过各种应激人工强制换羽方法,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换羽的方法有多种,饥饿法、化学法、激素法等,本文主要对饥饿法人工强制换羽前的准备和换羽过程及换羽后的  相似文献   

17.
换羽是禽类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一般来说,鸡群中的低产鸡换羽早而且停产,而高产鸡换羽晚,而且可边换羽边产蛋,无明显停产期。这样,整个鸡群换羽程度很不一致,产蛋率明显下降,造成鸡场经济效益降低。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措施,是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场是从事父母代种鸡养殖生产的,为了调整生产需要,经常会对第一个产蛋周期结束后的淘汰鸡群进行强制换羽,延长种鸡的利用时间,发挥其更大效益。我们种鸡场的饲养条件是:开放式窗户鸡舍,双层笼养,自然通风,人工喂料,水槽饮水,人工授精,人工捡蛋。在实际生产中,强制换羽的鸡群均能达到75%以上的高峰产蛋率。做好种鸡强制换羽工作,要把握好五个关键。  相似文献   

19.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4个月左右,时间长,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较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为了缩短换羽时间,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人工强制换羽与自然换羽相比,具有换羽时间短、换羽后产蛋较整齐、蛋重增大、蛋质量提高、破蛋率降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鸡的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养鸡生产技术.正确运用强制换羽技术可以缩短换羽期10周:减少培育后备鸡费用,节约成本;延长产蛋利用期30余周,获取更多的种蛋、鸡苗、商品蛋等产品;净化种鸡群,改进蛋的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