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门诊工作中常遇到笼养蛋鸡或散养野鸡、火鸡等出现啄羽啄肛的情况,如治疗不及时,死亡率很高。啄肛啄羽都属于啄癖的表现,啄癖会降低饲料转化率,引起其它疾病造成死亡。1临床症状啄癖根据啄食的部位可分为:啄羽癖、啄肉癖、啄肛癖、食蛋癖、异食癖。2原因分析啄癖发生的原因多样化,以下几点比较重要:2.1日粮营养成分不足或失衡微量元素的缺乏、氨基酸类量不足、常量元素不足或比例不当、日粮中粗纤维含量不足都可诱发该病。  相似文献   

2.
啄癖是指鸡相互啄食,造成的创伤甚至死亡,是鸡的一种不良嗜好。啄癖在各种发育阶段的鸡群中都有发生,尤其以雏鸡和育成鸡群更为明显,特别在笼养或饲养密度过大的鸡群更易发生,常见的有啄肛(高产鸡群)、啄羽、啄趾、啄蛋等。啄癖鸡易使鸡群受惊吓、情绪紧张不安.严重影响鸡的生长发育,产蛋鸡产蛋下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养鸡业中常见的病症。该病在各年龄、各品种的鸡群中均可发生。鸡群发生该病以后,导致鸡伤残,甚至死亡,给鸡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将鸡啄癖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一、发病原因1、饲料营养方面(1)维生素缺乏。日粮中维生素缺乏,Vc缺乏时会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减慢,羽毛生长不良,引起啄毛或自食羽毛;生物素参与氨基酸代谢与神经营养过程,其不足时会影响内分泌活动,引起爪上发生皮炎,头部、眼睑、嘴角发生表皮角质化,诱发啄癖;泛酸缺乏时引起羽毛无光泽,  相似文献   

4.
鸡的啄食癖主要包括啄肛、啄趾、啄羽、啄冠和异食症等 ,如不及时防范和制止 ,即会迅速在全群中蔓延发展 ,给养鸡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养鸡工作实际 ,谈谈鸡的啄食癖及其防治。1.啄肛(趾)癖主要原因是鸡群的饲养密度过大、舍内光照过强、日粮中蛋白质和维生素缺乏所致。鸡群发生啄肛癖 ,一般开始是一只鸡追啄某一只鸡的肛门 ,致使该鸡受伤出血后 ,其他鸡闻到或尝到血腥后 ,就会群起而追逐 ,以致将该鸡的肛门啄烂 ,严重者甚至连肠子也被拉出体外而导致死亡。特别是在鸡患白痢病和球虫病时 ,由于鸡拉稀下痢 ,肛门周围的羽毛粘满…  相似文献   

5.
啄羽是指蛋鸡啄食同伴羽毛的一种非争斗性的异常行为。啄羽是蛋鸡饲养中存在最为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啄羽发生常无法预料,尽管人们对此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到目前为此还没有找到阻止这一伤害行为的特效办法。应当说啄癖发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1蛋鸡啄羽的原因营养原因:营养缺乏是诱发啄羽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饲料中氨基酸不平衡,尤其是缺乏羽毛生长所必需的含硫氨基酸、胱氨酸、蛋氨酸时则更易发生;铜、铁、硫、锌、钙、硒、钠等微量元素缺乏,尤其是钙、磷缺乏和比例失调;维生素B12、生物素、泛酸、烟酸的缺乏;饲料中粗纤维含量过低…  相似文献   

6.
李连任 《饲料博览》2002,(12):49-49
啄癖是蛋鸡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常见的有啄肛、啄羽、啄趾、啄头等,轻者致鸡受伤,重者造成死亡,如不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会很快蔓延,造成更大经济损失。1发生原因营养因素:日粮中粗纤维含量偏低,蛋白质、含硫氨基酸、食盐、硫、镁、锰等不足,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缺乏。营养过剩引起肥胖、蛋重过大,致使产蛋时肛门脱出而诱发啄肛。环境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鸡群拥挤,缺乏运动,光照过强,鸡群兴奋;调笼打乱群序均可诱发啄癖。疾病因素:体表寄生虫、肠道疾病以及泄殖腔炎症引起脱肛、外伤出血都会引起啄癖。2…  相似文献   

7.
<正>1啄羽蛋鸡啄羽是禽类的典型特异性行为,蛋鸡啄羽是养鸡场比较常见的蛋鸡的恶癖,尤其在春冬之交。啄羽的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免疫、高温等应激刺激,还有可能是由于鸡体的寄生虫鸡虱损坏皮肤和毛囊造成鸡啄自己的羽毛。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由于体内缺乏某种营养素造成蛋鸡异嗜癖,特别是含硫氨基酸、烟酸、泛酸、叶酸、生物素、微量元素等不足或这些营养配比不平衡造成的。防治措施:改善饲养环境,减少饲养密度;如有寄生  相似文献   

8.
鸡啄癖也称异嗜癖,是鸡群体环境的不适应或营养物质缺乏所致的啄食肛门、脚趾、羽毛、肌肉、鸡蛋、头、肉垂等,并造成组织损伤的特殊异嗜或恶癖,是鸡的一种群发病。各品种、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特别是在某些营养物质缺乏或管理不善的情况下,这种行为更加严重,啄癖一旦发生,其他鸡效仿,很快蔓延全群,而且很难控制。  相似文献   

9.
<正>禽啄癖较常见,是养殖户不能轻视的烦心问题。禽啄癖根据侵害对象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多种,对生长、产蛋等有很大影响,严重的会因伤口继发感染而死亡。鸡的啄癖要比其它禽类发生得多而重。我局每年会接诊到多起病例,要引起足够重视。1病因1.1营养问题日粮中蛋白质不足、缺乏必需的一些氨基酸、钙磷比例失调和不足、维生素缺乏或不足、矿物质缺乏或不足、  相似文献   

10.
鸡啄癖现象在集约化养鸡,特别是笼养鸡群的发生是很普遍的。有报导可占鸡群死亡率的10%以上,给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啄癖发生的原因很复杂,饲养环境、密度、光照、通风、维生素缺乏等都是啄癖的诱因,某一种诱因或几种诱因都可导致啄癖的发生。 为防止啄癖的发生,有采取断喙、带眼镜等方法,起到一定效果,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鸡群应激反应大,死亡率高,对此我们利用人工光照配合合理的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啄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鸡啄癖又称恶食癖、异食癖或啄食癖,是鸡的一种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尾、啄蛋等恶习,引起外伤后全群啄食,经常引起死亡,或胴体质量降低、产蛋减少等。  相似文献   

12.
<正>山鸡啄癖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泛指其相互啄肛、啄羽、啄头、啄趾、啄蛋等,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及其代谢障碍所致的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各日龄、各品种山鸡均能发病,山鸡群一旦发生互啄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山鸡伤、残、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一、山鸡啄癖的发生原因山鸡发生啄癖的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饲料单一,营养不全,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特别是矿物  相似文献   

13.
鸡啄癣是由于鸡的营养代谢机能紊乱、味觉发生异常或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原因非常复杂的多种疾病综合征。发生啄癣可残害鸡体自身,造成利用价值下降;同时,从经济角度看,影响鸡的生产性能,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主要阐述鸡啄癣产生的原因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啄癖又称恶癖,是各种家禽均可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主要表现为鸡、鸭、鹅、鹌鹑等相互啄毛、啄蛋、啄肛、啄趾或啄食机体其他部位,以至被啄禽受伤死亡。现将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1鸡啄癖的病因 1.1营养因素 矿物元素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使鸡采食量减少,饲料消化率降低,引起鸡啄蛋、啄肛和食血等恶癖.维生素B2缺乏时会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全,羽毛生长不良,引起鸡啄毛或自食羽毛;烟酸缺乏也能引起皮炎和趾、骨短粗,诱发啄癖.雏鸡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时会导致肠蠕动不充分,引起啄癖.饲料中缺乏食盐,鸡就寻求有咸味的食物,常引起啄肛、啄皮肉和吮血.肉用种鸡因限量喂料,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易出现啄癖.  相似文献   

16.
啄癖也称异食癖,是多种营养物质缺乏或由于其他代谢障碍所致非常复杂的味觉异常综合症,其中一些不适宜的环境和管理因素也是诱发啄癖的重要原因。啄癖在各日龄、各品种鸡均能发生,但是在有神经质的蛋鸡群内更容易发生。鸡群一旦发生啄癖以后,即使激发因素消失,往往也将持续这种恶癖,致鸡伤、残、死,往往给养鸡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浅析鸡啄癖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啄癖又称鸡恶癖,是啄肛、啄趾等恶癖的统称,常引起死亡或胴体等级降低和产蛋减少,严重危害养鸡的经济效益。1鸡啄癖的种类根据啄食的对象不同,可分为啄肛癖、啄羽癖、啄头癖、啄趾癖、啄蛋癖、啄肉癖等,其中以啄肛癖、啄羽癖、啄趾癖最为常见。2鸡啄癖的原因2.1营养因素2.1.1  相似文献   

18.
成茹 《新农村》2008,(6):20-20
鸡群在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投喂和管理不当等,往往会引起一些恶癖症,如啄肛癖、啄趾癖、啄翅癖、啄羽癖、啄蛋癖、异食癖等。啄肛癖,雏鸡发生较多,常常是一群雏鸡追啄某羽雏鸡的肛门,造成肛门受伤或出血,严重时直肠脱出而死亡。啄趾癖和啄翅癖,多发于青年鸡,相互啄食脚趾、翅膀,造成脚趾、翅膀出血,甚至跛行或瘫痪。  相似文献   

19.
兰天 《河北农业》2006,(12):28-28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其主要原因是: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整齐度差;鸡舍环境调控不当;日粮营养不合理等;根据啄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啄羽、啄肛、啄蛋等。生产实践中要注意分清原因,对症处理。啄肛癖啄食肛门及其以下腹部是最严重的一类啄癖,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诱因是过大的蛋排出时努  相似文献   

20.
1鸡啄癖的病因1.1营养因素矿物元素缺乏或钙磷比例失调,使鸡采食量减少,饲料消化率降低,引起鸡啄蛋、啄肛和食血等恶癖。维生素B2缺乏时会引起雏鸡生长发育不全,羽毛生长不良,引起鸡啄毛或自食羽毛;烟酸缺乏也能引起皮炎和趾、骨短粗,诱发啄癖。雏鸡日粮中粗纤维含量过低时会导致肠蠕动不充分,引起啄癖。饲料中缺乏食盐,鸡就寻求有咸味的食物,常引起啄肛、啄皮肉和吮血。肉用种鸡因限量喂料,经常处于饥饿状态,易出现啄癖。1.2饲养管理因素饲养密度过大,料桶、饮水器不足,易诱发争抢、啄斗现象,致使羽毛、皮肤受损,引发啄癖。不同日龄、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