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7 毫秒
1.
对亚麻种质资源进行了聚类分析并探讨了核心品种的抽取方法.以134份亚麻品种为材料,通过14个性状的分析,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树状图,将该亚麻群体分为7个类群,对各类群品种性状进行了分析.根据取样比例,将该群体分为23个组,在各组内,采用随机抽样、按样品间最小遗传距离和最大遗传距离抽样三种方法,构建了3个亚麻核心种质库,并加以比较.结果显示最大遗传距离法构建的核心种质库,能最大限度地保存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牛玉  刘维侠  杨衍  刘子记 《热带作物学报》2019,40(12):2356-2363
为了有效确定樱桃番茄核心资源,促进樱桃番茄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本研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对219份樱桃番茄种质的叶片长、叶片宽、第一花序节位、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单果重7个性状的基因型值进行预测;基于基因型预测值,按照30%的抽样率,采用2种遗传距离(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8种聚类方法(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重心法、中间距离法、类平均法、可变法、可变类平均法和离差平方和法)和3种抽样方法(优先抽样法、随机抽样法和偏离度抽样法)构建樱桃番茄核心种质资源,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评价不同方法构建樱桃番茄核心种质的优劣。欧氏距离和马氏距离法构建的樱桃番茄核心种质7个性状的方差均高于原群体,采用欧氏距离构建的核心种质7个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没有显著性差异,采用马氏距离构建的核心种质4个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没有显著性差异,3个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存在显著性差异,表明欧氏距离法优于马氏距离法。8种聚类方法构建的樱桃番茄核心种质7个性状的方差和变异系数均高于原群体,采用最短距离法构建的樱桃番茄核心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明显优于其他方法。采用3种抽样方法构建的樱桃番茄核心种质7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和方差均有所提高,偏离度抽样法优于优先抽样和随机抽样法。基于欧氏距离、最短距离聚类和偏离度抽样法获取的65份樱桃番茄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利用基因型值构建水稻核心种质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992份水稻品种为材料,通过13个性状的测定和评价,进行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研究。采用调整无偏预测法(AUP)无偏预测水稻性状的基因型值,用基因型值计算不同遗传材料间的马氏距离,分别用3种聚类方法(最长距离法、不加权类平均以及离差平方和)结合随机取样法、优先取样和变异度取样3种抽样方法构建出9个不同的水稻核心种质。水稻核心种质和原种质资源群体的方差差异百分率、均值差异百分率、极差符合率和变异系数变化率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不加权类平均法进行多次聚类、结合变异度取样的方法可以较好地构建出水稻核心种质。基于基因型值构建的水稻核心种质比利用表现型值构建的核心种质更能代表原种质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苎麻种质资源核心种质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国家长沙苎麻圃的790份种质资源,在已有的25个性状数据的基础上,采取优先取样+多次聚类变异度取样方法,利用离差平方和法的聚类方法,无序质量性状采用simple matching,有序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采用欧氏距离,在20%的抽样水平下,构建了158份苎麻核心种质.构建的核心种质的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均值、数量性状方差差异百分率、变异系数变化率均高于原种质,极差符合率100%;质量性状的性状频率分布与原种质有差异的性状为12.5%;原种质的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共适应基因系统基本上在核心种质中得到保留.构建的核心种质可以很好的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资源比较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心种质的构建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有效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以146份黄灯笼辣椒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基于10个性状表型数据,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方法无偏地预测基因型值,利用马氏距离计算种质间的遗传距离,分别采用2种取样方法(随机取样法和优先取样法),2种聚类方法(离差平方和法和类平均法),按照30%的抽样比率构建黄灯笼辣椒核心种质库。采用均值、方差、极差和变异系数4个指标评价不同取样方法和聚类方法构建核心种质库的优劣。试验结果表明,优先取样法优于随机取样法,类平均法优于离差平方和法。基于马氏距离、优先取样法、类平均法获取的43份黄灯笼椒核心资源能够代表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甘蔗种质资源表型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遗传变异规律,为甘蔗遗传育种亲本的选择、核心种质群体的构建提供理论依据。以来自国内8个不同地区的160份甘蔗品种/亲本为材料,参照《甘蔗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进行表型性状评价。结果表明:大部分性状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0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在0.07~1.40之间,平均为0.84,以芽型最大,茎形最小;5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CV)在8.74%~38.26%之间,平均为17.69%,有效茎的变异系数最大(38.26%),株高的变异系数最小(8.74%),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1.46~1.83之间,平均为1.64,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1.83),有效茎的多样性指数最低(1.46);不同地区供试材料的平均变异系数为13.56%~22.33%,来自海南的品种群体的变异系数最大(22.33%),数量性状的离散程度最大;来自福建的品种群体的变异系数最小(13.56%)。以4个数量性状为基础的聚类分析将160份种质材料分为7类,其中,第5类占总资源量的90.62%,该类群资源具有高产高糖的特性。该研究结果为甘蔗种质资源的利用、亲本选择及品...  相似文献   

7.
以480份花生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按照荚果形状将15个标准化的数据进行分组,取样比例按20%进行,采用欧式距离构建了96份核心种质资源。对构建的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变异范围、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和多样性指数的表现进行分析,说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变异范围、均值基本相同,核心种质的变异系数除蛋白外,均高于原始种质;从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各性状的符合率来看,所有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90%以上,多样性指数的符合率平均在89.6%以上,最高符合率达到99.95%,遗传多样性丰富。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核心种质是有效的,能够代表原始种质。该构建策略为花生感官品质核心种质的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EST-SSRs的巴西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是目前橡胶树栽培品种的主要来源,主要来源于魏克汉培育46株母树繁殖的后代,亲缘关系较近.通过对289份资源EST-SSRs分析及基于EST-SSRs位点的多样性,结合种质资源来源和特殊农艺性状,构建包含27份种质的橡胶树魏克汉种质核心种质库,占原群体10%,主要来源于中国(16份)和巴西(6份).核心种质库与原群体相比,总等位基因数保持不变,遗传多样性指数、多态信息含量、杂合度等高于原群体,基因型数目和主要等位基因频率较原群体低,较好地代表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同时,核心种质农艺较为丰富,包含了高产、速生、抗寒等种质.  相似文献   

9.
本对茶树种质数量性状遗传距离模型以分析步骤进行了整理,有助于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择12个代表性的乌龙茶品种(种质)作为供试材料,基于SPME-GC-MS方法获得香气物质表型数据,探索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技术流程.当取样比例为25%时,采用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可以获得'金牡丹'、'铁观音'、'悦茗香'3个核心种质,乙酸苄酯、香叶醇、橙花叔醇、吲哚、芳樟醇及其氧化物等7个核心香气物质.结合SSR标记基因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差异分析,核心种质与原生种质2个种群间,在7个表型性状上无显著遗传差异.初步搭建成乌龙茶核心种质构建与遗传评估分析技术流程.  相似文献   

11.
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   总被引:58,自引:4,他引:58  
 以5285余份云南地方稻种资源为研究对象进行云南地方稻种的多样性及优异种质研究。结果表明:(1)云南是中国稻种最大的遗传和生态多样性中心及其天然宝库,不仅性状间多样性存在较大差异,更重要的是地州间的多样性差异也十分明显,云南稻种资源的多样性大致可划分为多样性中心区、多样性扩散区和多样性贫乏区。(2)云南是中国稻种优异种质的富集中心, 云南地方稻种是开展中国稻种资源核心种质研究的最佳材料。(3)以云南地方稻种为研究对象开展云南稻种核心种质库的构建工作,不仅可以构建理想的核心种质库,而且可以明确核心种质的系统发生规律和建立优异核心种质动态基因库  相似文献   

12.
依照《农作物种质资源整理技术规程》,在亚麻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针对存在问题对亚麻种质资源繁殖更新技术进行了总结,为亚麻种质资源进行更科学的繁殖更新,确保遗传资源完整且稳定保存和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外优良亚麻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引进的74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和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份,单株纤维产量高的资源6份,单株种子产量高的资源3份,长势好的资源7份,可作为育种材料和经进一步试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4.
国外优良亚麻种质资源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国外引进的74份亚麻种质资源进行农艺性状、产量性状、抗倒伏性等方面的观测和评价,筛选出早熟资源2份,单株纤维产量高的资源6份,单株种子产量高的资源3份,长势好的资源7份,可作为育种材料和经进一步试验后供生产上使用。  相似文献   

15.
麻类优异种质的创新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水稻核心种质的育种成效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报道了一级核心种质青六矮1号到七级核心种质黄丝占和黄粤占的选育结果。分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在品质育种、高产育种、抗病育种中的育种成效和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育种效率。讨论了水稻核心种质育种的关键和高效保障以及水稻核心种质育种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鉴定评价我国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种质资源在南方地区的表现,筛选构建向日葵核心种质,以422份向日葵种质为材料,在进行2年鉴定观察的基础上,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11个表型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原始群体的这些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其变异系数(CV)为3.60%~83.32%,平均变异系数为20.93%,其中分枝株率(0%~62.5%)、单株粒重(9.70~232.35 g)、百粒重(4.60~14.92 g)、叶片数(14.40~48.38个)和株高(103.75~260.00 cm)变异幅度较大;性状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性状的4个主要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71.72%。采用QGAstation 2.0软件构建了72组核心种质候选群体,并根据均值差异百分数(MD)、方差差异百分率(VD),极差符合率(CR)和变异系数百分率(VR),获得组获得1组包含84份材料的最佳核心种质群体。聚类分析将84份核心资源分为5大类,与原群体相比,所选核心种质均值无显著差异,方差显著提高,能最大限度代表原始油葵种质资源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构建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中国稻种资源目录》中的16 791份中国粳稻地方种为材料,根据完全随机、变种类型(丁颖分类法)下随机和系统聚类3种取样方法和4种核心样品规模(12.5%、10%、7.5%和5%)设计12个核心样品,以8个编目性状的平均数变幅、方差和变异系数加以评价。结果表明:(1)变种类型下系统聚类取样方法是构建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核心样品的适宜方法;(2)样品规模5%的核心样品可以有效地代表中国粳稻地方种资源的总体样品。  相似文献   

19.
亚麻种质创新工作采用外源总体 DNA导入 ,Co6 0— γ射线处理种子、植株以及利用雄性核不育材料进入转育等方法创造新类型、新材料 ,提供给育种家 ,培育出一批优异亚麻新品种 ,促进了亚麻生产的飞速发展。随着新的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突破 ,对今后种质创新工作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