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 毫秒
1.
【目的】为了明确引起冬枣早期落叶病的致病菌并选择有效的药剂进行防治。【方法】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样,室内分离纯化后选取5个代表菌株,对病原细菌形态、培养性状、染色反应、生理生化反应和致病性等性状进行测定,并与棉花角斑病菌和烟草野火病菌进行比较、同时室内测定了31种杀菌剂对冬枣早期落叶病病菌的皿内抑菌效果;【结果】结果表明,甘蓝黑腐黄单胞菌和洋葱假单胞菌均能引起冬枣早期落叶病,田间以甘蓝黑腐黄单胞菌侵染为主。硫酸链霉素、72%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50%代森锰锌等4种药剂防治效果最好,抑菌圈直径为j.8~4.8cm,押菌斑透明程度好。[结论]初步筛选出了4~6种抑菌效果较好的单剂,用于田间防治试验和防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选用11种药剂对西瓜细菌性果斑病(BFB)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经测定福尔马林、H2O2、HCL、新植霉素、果腐净1号和农用链霉素6种药剂对该病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效果。用该6种药剂分别浸泡甜瓜带菌种子,通过调查各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及苗期的发病情况,结果发现:福尔马林和果腐净1号的防效最为显著,分别达97.6%和94.9%。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大麦纹枯病在我省的发生日趋加重,成为影响大麦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我省许多学者对该病的发生和防治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现概述如下:一、症状与危害损失1、症状大麦纹枯病自苗期至成殊期均可发生,一般以技节中后期至孕穗阶段发病最烈,以侵害叶荣为主,也可危害叶片、茎秆等。叶鞘受害.初生暗绿色水渍状小斑点,小斑逐渐扩大成园形成椭园形,病健交界处褐色或暗褐色,中间灰白色。病斑继续护大或多个病斑相互融合而形成典型的云纹状大斑,致使叶鞘干枯,叶片早衰。病害严重时,可侵害…  相似文献   

4.
选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WP)、36%甲霜灵锰锌悬浮剂(SC)、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WP)、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WP)、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WP)、22.5%抑霉唑乳油(EC)6种杀菌剂对3种马铃薯枯萎病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差异很大,50%甲基硫菌灵(WP)和22.5%抑霉唑(EC)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均很好,EC50分别为1.69、5.59、5.03μg/mL和3.60、5.17、1.58μg/mL。  相似文献   

5.
翠贝50%干悬浮剂具有保护、治疗和根治的仿生杀菌剂,在防治人参斑病属首次应用。试验证明翠贝3000倍液防治人参斑病效果最佳,且对病害具有治疗作用,对发病的人参叶片控制效果极佳,防效达83.3%,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新型农药。  相似文献   

6.
牛志敏 《中国马铃薯》2002,16(2):116-117
马铃薯黑胫病是一种重要的马铃薯细菌性病害 ,是以茎基部变黑的症状而命名的 ,因此又称“黑脚病”、“黑腿子病”。此病危害程度随着马铃薯生产年份的不同而有差异。近年来 ,该病害在黑龙江省北部马铃薯生产区有上升趋势 ,严重的可造成2 0 %~ 4 0 %的减产。1 黑胫病的发生1 1 症状马铃薯黑胫病可发生在植株生长发育的任何阶段 ,表现出多种症状 ,主要危害地上茎、匍匐茎和块茎。被侵染的植株 ,茎呈现一种典型的墨黑色腐烂 ,病斑发展往往是从块茎开始经由匍匐茎传至茎基部 ,继而可发展到地上茎或扩展至全株。茎部发病往往使植株生长不良 ,…  相似文献   

7.
2015年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种类与危害程度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近年来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发生的种类和发病程度,于2015年对东北三省部分地区大豆病害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鉴定研究.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常见有20种病害发生,危害最严重的是大豆根腐病,三省平均的病情指数为49.81,发病率98%;其次是大豆胞囊线虫病,平均病情指数46.53,发病率82.67%;叶部病害以大豆霜霉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平均病情指数33.01,发病率64%,其次褐纹病发病率在叶部病害中最高,达70%,但病情指数略低,为18.61.大豆细菌性角斑病有演变成主要病害的潜在风险.个别病害如大豆灰斑病在黑龙江省发生仍较为严重.少数病害仅在单独省份地区发生.本研究结果将为东北地区大豆田病害可持续治理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加拿利海枣褐斑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2007年间调查棕榈科植物病害的过程中.发现加拿利海枣(Phoenix canariensis)上发生一种严重的褐斑病.该病危害植株的叶片和叶柄.产生褐色、近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病斑,严重时植株病斑累累,直至干枯而死.按照柯赫法则对该病病原菌进行鉴定.常规病组织分离获得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v),并以离体叶片法和盆栽苗接种法回接加拿利海枣,产生的症状与田间表现一致,并从接种病株上重新分离到相同的病原菌.结果表明.该病的病原菌为柯氏帚梗柱孢霉(Cylindrocladium colhounii Peerally).  相似文献   

9.
2012年在云南瑞丽咖啡种植苗圃发现一种细菌性病害,称为咖啡细菌性叶斑病.该病主要危害咖啡叶片.将田间感病咖啡叶片上分离所得的6个菌株进行柯赫氏法则回接试验,发病症状与田间自然症状一致,重新分离得到此病原菌,确定了病菌的致病性.经培养性状、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分析(Biolog系统)和ITS序列分析(NCBI ace.no.JX876899),确定该病原菌为丁香假单胞菌咖啡致病变种(Pseudomonas syringae pv.garcae).  相似文献   

10.
代森锰锌与多菌灵混合使用防治西洋参黑斑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洋参黑斑病 (AlternariaPanax)俗称斑点病 ,是西洋参地上植株发生最普遍、危害较严重的病害之一 ,被害率一般在 2 0 %~ 30 % ,最高可达 80 %。目前在防治过程中普遍采用单一农药进行防治 ,使病原菌对单一药剂的抗性逐渐增强 ,为避免由于交互抗性现象引起药剂防治失败的问题 ,我们将杀菌机制不同的杀菌剂进行混合使用 ,做了比较试验。1 试验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药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南通化工三厂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江苏新沂农药厂 )代森混剂 :代森锰锌与多菌灵的比例2∶1配制成 6 0 0倍液。1 2 试验设计试验在集安…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省河口地区3个不同地理方位上高、低海拔地区香蕉灰斑病的调查研究,发现:河口地区香蕉灰斑病的发病时期主要集中在2013年3~4月。随着温度升高,病害迅速发展,8月雨季高峰期发病率达到最大值,11月温度降低,病情回落;该病在常年保持高湿条件下的河口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主要受降雨量及温度的影响;不同地理方位上病害的危害情况呈现东部地区(DI=7.23)>中南部地区(DI=7.01)>西部地区(DI=6.13)的规律;同一地理方位高海拔地区的病害情况较低海拔地区稍重。  相似文献   

12.
棉花轮纹斑病成株期田间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棉花轮纹斑病成株期田间消长动态,在廊坊实验基地对不同品种(系)棉花轮纹斑病田间发病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棉花轮纹斑病的发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差异,棉花品种对轮纹斑病的抗性存在差异。田间消长动态表现为:子叶期即开始出现,进入8月份后,病害发生加快,8月6日至9月6日病害迅速发展,9月26日病情指数达到最高峰,病害的发生具有普发性、爆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由于棉花苗蕾生长期间气温低、雨水多,土壤湿度大,造成棉田苗病、枯萎病较往年发病较重,但棉田发现一种新的病害,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危害初期在叶片上产生暗红色小斑点,后扩大成近圆形,边缘紫红色,中心灰白色,潮湿时产生白色霉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病叶易破裂。经查证该病是由尾孢霉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棉花尾孢霉叶斑病。1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第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昆虫及风雨传播,在棉花生长季节为害叶片,经分生孢子多次再侵染,病菌大量积累,遇有适宜条件即流行。多雨高湿有利于该病发生和流行,尤以秋季多雨、气候…  相似文献   

14.
从亚麻灰霉病的发生、发展、危害及病原菌生长发育规律到病害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明确了该病的发生与品种、土壤类型及气象因素等诸方面的关系,为病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也明确了带菌土壤和种子是该病害主要侵染源和传播途径,用药剂防治效果可达75%以上;同时建立综合防病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方玉米锈病的发生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南方玉米锈病P[ucciniapolysoraunderw.]是近几年我国玉米主产区暴发流行的一种新病害。该病在重病区已上升为像大小斑病及弯孢菌叶斑病一样的新的主要病害。对锈病的发生情况、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发病条件、危害损失、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提出了以抗病育种为核心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6.
对广西三七灰霉病的典型病斑进行分离培养、致病性检测,通过形态学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通过室内及田间试验研究了温湿度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影响,以及病害的病程和病斑显症率,并对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灰霉病的发生规律进行调查;最后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研究了15种杀菌剂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三七灰霉病病原菌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菌丝生长、孢子形成及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孢子萌发需要高湿度,低于100%湿度不萌发;不同季节、不同生长年限三七的病程为5~13 d,病斑在田间的持续显症期为6 d;三七灰霉病在三七生长期都能发生,10~11月份为发生高峰期,其中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发病严重度顺序为旱地坡地林下,不同生长年限下的顺序为3年生三七2年生三七1年生三七;咯菌腈、嘧菌环胺与嘧菌酯、氟硅唑对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辽宁花生网斑病发生危害及流行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省花生网斑病的发生危害及流行规律,以指导田间病害防治。调查显示2011年辽宁各花生产区网斑病病田率为100%,病叶率32.9%~66.5%,病情指数11.1~35.5。葫芦岛、阜新、锦州发病较重,沈阳次之,铁岭发病最轻。不同品种花生网斑病病情严重度依次为四粒红>白沙1016>花育20>黑花生>白花生。通过SAS软件分析表明,Logistic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花生网斑病时间流行动态,并以此推导出病害流行阶段,病情指数增长最快为0.99/d。研究发现四粒红感病性较强,可成为流行学研究的良好试材。  [  相似文献   

18.
花生品种(系)叶部病害综合抗性鉴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1 998~ 1 999年在自然发病条件下对 2 0个花生品种 (系 )进行叶部病害综合抗性鉴定。结果表明 ,目前我国广泛种植的花生品种对晚斑病、早斑病、网斑病等主要叶部病害的抗性存在差异 ,缺乏高抗和兼抗性材料。花生对叶部病害的抗性与主茎高、分枝数、结果数、饱果率等农艺性状及其分类类型无显著相关。自然发病条件下花育 1 7和花育 1 6荚果产量较高 ,引进花生品种 UF91 1 0 8产量较低 ,但对晚斑病、网斑病等具高抗水平 ,可提供花生育种作抗源材料  相似文献   

19.
采用定点监测、分级调查法对云南省红河湿热山区木薯枯萎叶斑病发生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该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受温度及降雨量的影响,5月高温时开始发病,进入雨季后尤其是8月份病情开始大规模扩散,10月达到峰值,危害率达57%~77%;(2)不同栽培地区该病病情指数及危害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病情指数河口地区=2.15>金平地区=1.78>个旧地区=1.28,危害率河口地区=31.64%>金平地区=26.71%>个旧地区=26.00%;(3)低海拔地区的危害率及病情指数均基本大于高海拔地区。  相似文献   

20.
大麦网斑病是甘肃大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 ,在大部分大麦种植地区大量发生 ,药剂防治仍为防治网斑病害的主要手段 ,为了能筛选出高效的杀菌剂 ,1 998年在室内对 6种药剂进行抑菌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 1 5%速克灵 (日本 ) ,70 %代森锰锌 (西安 ) ,1 5%粉锈宁 (四川 )、6 %立克秀 (德国 )、50 %三环唑 (四川 )、4 0 %福星 (杜邦 )。1 2 供试菌种 :大麦网斑病菌 (甘农大植保系提供。)1 3 测定方法 :菌饼法 ,PDA培养基 ,2 5℃± 1℃恒温培养 72h后计算抑菌能力 ,每药三皿 ,每皿三块菌饼。2 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