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1993年室内试验,用灭蚜菌150倍液喷雾防治桃粉蚜、石榴上棉蚜、桃蚜和200倍液防治苹果黄蚜,24小时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66.8%、84%和92%。田间小区试验用100、150和200倍液防治苹果黄蚜,24小时防治效果均在99%,但96小时后200倍液防治区的蚜虫数量即迅速增加。大田防治示范果园分别用200、400和600倍灭蚜菌防治苹果黄蚜24小时后防效均在94.9%~98.1%,10天后虫口均未见增长,而未喷灭蚜菌的对照树,黄蚜数量增加了4.74倍  相似文献   

2.
增效吡虫啉新制剂2.5%蚜虱立克乳油防治棉蚜、麦蚜,每亩制剂用量为12.5~25mL和15~30mL,1~15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7.1%~100%和90.8%~100%;防治桃蚜稀释2000~4000倍液,1~15d的防效为94.9%~100%,对3种蚜虫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自行分离筛选的两种微生物制剂Recor和B-HCH,以及复配制剂SNDS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效果,1994年在田间早,中和晚三季水稻上的平均防效分别为67.47%,71.24%和67.70%,标准对照药剂叶枯宁为66.82%。  相似文献   

4.
经山西省农科院植保所主持试验证明,由山西惠泽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60%阿佐恩农药增效剂(下称奇大神效王)配合农药使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田间防治试验表明,添加用药量1.5%~2.0%的该产品,可以使溴氰菊酯农药用量在减少一半的情况下,对麦二叉蚜和麦长管蚜等小麦蚜虫混合种群的防治效果,药后5d仍达91.1%~99.9%(表1),与常规用药量的防治效果相当,且未发现任何药害现象。这一结果标志着新一代高效环保型农药增效剂的诞生。山西惠泽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是2001年10月成立的省级高科技股份制…  相似文献   

5.
室内测定了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甜菜夜蛾的毒力,结果表明其对甜菜夜蛾二龄幼虫的LC50为6.81mg/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的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对甜菜夜蛾低龄幼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在用药量为93.25~112.5g/ha的情况下,防治效果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6.
焉耆垦区甜菜黄化病毒病发生原因及综防对策李明才(新疆兵团农二师农业局库尔勒841000)甜菜黄化病毒病是我国甜菜生产上为害严重的病害之一。在新疆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3%,重病年发病率30%~70%,而远离采种区的发病轻,从0.1%~2%不等。库尔勒...  相似文献   

7.
防治小麦赤霉病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微营养培养分离拮抗菌和淀粉发酵法分离营养竞争性菌株,共分离到139个菌株,其中拮抗性菌株123个(118个细菌,5个放线菌)营养,竞争性菌株16个(3个酵母菌,13个细菌)。通过离体试验,30个拮抗菌仍表现出明显的防治效果,占总数的21.6%。经温室试验测定,9个菌株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达70%以上,占总数的6.5%。经大田小区只有YN1、GJ6、Y-12等3个菌株分别表现出67.6%、64.9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小麦、玉米1a两熟模式种植面积的扩大,使小麦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发生为害加重,严重降低了小麦的生产效益。为有效控制小麦根病的发生为害,为生产提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自1998~2000年连续3a进行了药剂拌种防治小麦根病试验。试验研究证实,每千克小麦种子用2%立克秀WP2g,冬前三蘖期防治效果可达91.3%,冬后返青期防治效果仍达69.2%。每千克种子用20%三唑酮EC2ml,冬前三蘖期防治效果73.9%,冬后返青期防治效果38.4%,持效期较短。每千克种子用…  相似文献   

9.
防治马铃薯黑痣病蔡煌(福建省福鼎县点头农技站,355214)马铃薯黑痣病为目前发生面广、危害严重、损失较大的重要病害。除为害马铃薯外,还侵染茄子、甜菜、菜豆等,轻者损失2~3成,重的减收70%~80%。1为害症状茎秆上发病先在近地面处产生红褐色长形病...  相似文献   

10.
1991~1993年在武鸣县城东,仙湖,两江、陆斡4镇测定了采用田间自然感虫发病长草的试验田27块9个水稻品种的主要病虫草害的发生、危害、防治效果,防治费用及复合危害产量损失等数据,数据经由电子计算机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拟合出能反映出各因子交互作用的多元二次多项式水稻主要病虫草害损失模型,模型经准确率验证,综合损失率平均误差14.9%,卡方测验,早、晚稻模型分别为x2=2.6和1.3,均小于x20.05=7.81;在此基础上,并获得了早、晚稻主要病虫草害复合经济损失允许水平5.3%和6.9%及其不同产量水平下的复合经济损失允许水平3.8%~8.2%。  相似文献   

11.
淮北地区甜菜夜蛾发生危害日趋严重淮北地区自1994年以来,连续3a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气温较常年同期(26.5℃)平均偏高0.8~1.5℃,而同期降水偏少30%~56.5%。加之全区粮棉油及蔬菜等作物间(混)套作形式多样,且布局复杂,利于甜菜夜蛾发生...  相似文献   

12.
小麦雪霉叶枯病产量损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工接种试验结果表明,雪腐格氏霉引起小麦成株期叶枯、鞘枯和穗腐。鞘枯使小麦穗粒重减少0.8%~32.9%,千粒重降低9.5%~16.9%;穗腐使小麦穗粒重减少9.6%~39.8%,千粒重降低7.8%~17.9%;鞘枯-穗腐复合症状使穗粒重减少10.2%~65.2%,千粒重下降9.5%~14.8%,叶斑-鞘枯-穗腐使粒重减少11.7%~51.5%,千粒重下降12.1%~18.3%。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引起甜菜丛根病的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的生物化学特性,此病毒与传播介体的关系。总结了甜菜丛根病的诊断技术及进行防治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4.
橡胶树炭疽病发生流行规律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产地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橡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是一种弱寄生菌,从寄主幼嫩组织的自然孔口、伤口或皮孔侵入,引起发病。病菌产孢、侵染、扩展最适温度为18~24℃。此病在大量嫩叶时盛发流行,受寒害、半寒害的树梢是病原菌潜伏过冬和病原增殖的主要场所,降雨和高湿是发病和流行的主要条件,风雨是病害传播的主要媒体。在橡胶树抽芽50%以上,抽叶率20%~30%时,在低温阴雨来临前3~5d施用烟剂Ⅰ号和Ⅱ号,药量为7.5~10kg/hm,防治效果可达78.2%~94.1%。  相似文献   

15.
江西省大叶黄杨白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叶黄杨白粉病为江西新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和新梢。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25℃,萌发率80.23%,1%蔗糖液促进孢子萌发。糖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组织越冬,成为次年初次侵染来源,发病后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20~30℃有利于发病,5月下旬和10月下旬为发病高峰期。室内外药剂试验表明:菌必治和敌力脱防效最佳,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2.5%和89.8%。  相似文献   

16.
甜菜夜蛾在潍坊市大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甜菜夜蛾在潍坊市大发生1997年甜菜夜蛾在潍坊市玉米、大豆、蔬菜、花生、甘薯等作物上大暴发,各种作物累计发生面积达21.3万hm2,为历史罕见。该虫在潍坊市1a发生5代,世代重叠严重,发生为害盛期集中在7~9月份。据7~9月份各地调查,晚播玉米、大豆...  相似文献   

17.
土壤添加剂防治细菌性青枯病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3年在四川用一种土壤添加剂对烟草和番茄青枯病进行了小区防治试验,当剂量分别为75克/株和100克/株时,防治效果分别达59.6%和78.9%,显著优于同时参试的农药。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添加剂的防病机制主要是通过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群体而实现的,施用添加剂的土壤比对照土壤中的放线菌和芽孢杆菌的数量增加10~103倍  相似文献   

18.
甜椒病毒病是我县甜椒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普遍,危害严重,一般减产10%~20%,重达40~60%,早期发病的植株可造成绝收。此病还可侵染番茄、黄瓜及烟草等作物。一、症状表现侵染甜椒病毒病种类很多,田间常因复合侵染而使症状表现复杂,常见有四种类型。1....  相似文献   

19.
球孢白僵菌对德国小蠊侵染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实验室控温控湿条件下,研究了10株白僵菌菌株对德国小蠊的侵染能力。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菌株侵染力存在差异,其中菌株1159#和1150#的侵染力最强,死亡率达56.7%,其它8个菌株的死亡率为10.0%~50.0%。随菌液浓度提高虫体死亡率增加,但死亡速度并无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20.
生物制剂Recor,B-HCH和复配制剂SNDS为防治水稻细条病的新筛选药剂。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67.47%,71.24%和67.70%。与目前防治效果最好的叶枯宁防效相当,很具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