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作物的繁殖方式,针对当前推广利用品种的遗传组成、育种特点及繁育制种方法等,将作物品种划分为纯系品种、杂交种、多系品种和无性系品种等四种类型。文中讨论了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定向培育的结果.任何一个品种总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因此,这就有一个品种选择的过程.品种的选择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品种更新,即对每年使用经受了各种自然条件的考验,表现出高产、稳产、质佳、抗逆性强的品种,通过提纯复壮,保持和提高品种特性,继续利用.二是品种更换,即对一些丰产性能下降、混杂、退化失去利用价值的品种进行淘汰,不再利用.品种更新更换是一个科学的选择与决策的过程,因此,必须持慎重的态度.本文以杂交玉米品种为例,通过对品种丰产性、稳产性的分析,提出品种更新更换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易书和 《种子科技》2008,26(4):29-30
农作物品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种植者能否增产增收。近年来,随着品种权的保护与落实,品种选育者增多,育种进程加快,投入到大面积农业生产上的品种不断增加,既有利于种植结构调整,又加快了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但是,由于选育品种过快,审定品种过多,致使种子市场呈现出多、乱、杂的局面。为此,现就当前农作物品种管理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我国水稻主要品种更新换代历程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波 《作物杂志》2018,34(3):1-73
综合分析1985-2015年全国水稻主要品种推广及更替情况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更新速率明显放缓,主导品种经历了5~6次更新换代,其中,常规水稻品种经历了约5次更换过程,杂交水稻品种约经历了6次主要的更换过程,品种的抗病性等是主导品种更迭的主要原因,研究同时发现杂交水稻主导品种亲本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水稻品种更新换代,需发掘和创制新的种质资源及亲本,加强抗病性育种,更加注重主要性状的综合协调,选育、审定和推广更多优质、高产、多抗、广适于一体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吉单88玉米品种的国审公告及其一些玉米品种审定公告相关联的分析,看到玉米品种审定公告中存在的缺欠和不足,并提出了对玉米品种审定公告和国家现行的农作物品种审定制度的改革建议。1 吉单88的国审公告审定编号:  相似文献   

6.
对水稻品种试验中应注意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试验是品种审定的主要依据,是新品种选育后和推广前的中问性试验,是品种育成到生产应用的桥梁和纽带,是确定农作物品种布局和主推品种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了品种审定的种植试验要求:“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经连续两年以上(含两年)(下同),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和一年以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进行),并达到审定标准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孙世贤 《种子科技》2000,18(6):338-340
我国玉米品种在“九五”期间已经基本实现了一次更换,其突出标志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已经从掖单13号变为农大108。在过去的5年中,国家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对于全国玉米品种的更新换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1概念和历史沿革 1.1概念 农作物的品种名称,是按照特定规则,标示某个农作物品种区别于已知品种的特定文字组合。它可以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的名称(如授权品种、审定品种和转基因品种),也可以是品种持有者(或育种者)自行确定的名称。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大面积应用的花生近似近缘品种花育16号与9616系统的调研、鉴定,结果表明继续提优有效提高了品种的纯度、抗逆性、丰产性,品种内选择的过程是品种基因型不断纯化一致的过程,也是基因型潜在变迁的过程,这在DNA分子水平得到了验证.虽然这种一致与变迁是有限的,很难实现显著的、突出的种质创新,但对保持甚至提高品种的丰产性、抗逆性及延长品种使用寿命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情况在一些优良品种累年大面积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与推广模式转型的现实条件下,为了保护育种者首创权益(知识产权)、鼓励品种经营者对品种进行提优改良,提出了近似近缘品种推广应用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02年11月换届组建了云南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之后各地州市也相继成立了农作物品种审定初审小组,健全了云南省品种审定机构.各级品种审定机构围绕今后我省农业发展重点产业,积极开展新品种审定工作,审定或初审通过了一些适合特定生态环境或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在省第五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一、二次会议上审定通过了主要作物品种55个,其中:水稻16个,小麦8个,玉米12个,油菜3个,甘蔗6个,蚕豆5个,大豆2个,茶叶3个.审核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11个,其中:番茄1个,青稞2个,大麦2个,梨5个,三七1个.2003年,这些品种在生产上稳步推广,特别是云光9号、云光12号、滇杂31、滇杂32、抗优98、楚粳24号、楚粳25号、楚粳香1号、靖粳优1号、凤稻15、凤稻17、德农2号、大单1号、云优19、云优105、靖单12号、路单6号、正大819、云麦47、凤豆8号、S500等品种,在生产上表现较为突出.通过这些品种的推广应用,为我省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农作物品种的推广应用与品种权的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主要农作物品种推广应用的形式;科研育种单位农作物品种应用与保护的现状;协调发展品种权保护与品种的推广应用;实现品种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1建立了一个品种展示的平台2001~2011年齐齐哈尔市种子处承担了黑龙江省良种化工程优质品种展示项目,期间进行了玉米、大豆、水稻三大作物优良品种的展示示范工作,共展示示范品种381个,其中玉米234个、大豆141个、水稻6个。以上品种分别由黑龙江省种子管理局、齐齐哈尔市安排,还有种子企业提供的,所有品种都是高产、优质、适应齐齐哈尔市栽培的优质品种。收集地区是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内蒙古等地。2筛选了最适应本地区品种和本地区不同生态区的种植的品种适应齐齐哈尔市种植的玉米品种主要有四单19、海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省284份高粱品种资源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多数品种的特点为高秆,散穗,籽粒极小、黄色;中熟,分蘖弱,丰产性较差,可综合利用类型较多;从北到南,生育期逐渐延长。论述了各农业区的品种分布特点,总结出6种多用途品种类型和代表品种,分析了陕西省栽培高粱品种的三次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4.
第五届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于2000年2月27~29日在哈尔滨召开,共审(认)定通过了19种农作物的56个新品种,其中大豆品种11个、玉米品种11个、小麦品种5个、大麦品种1个、水稻品种9个、高粱品种1个、油菜品种1个、亚麻品种1个、瓜菜品种12个、果树品种3个、甜菜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5.
<正>多年来,我省的品种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果,先后选育出玉米品种丹玉13、丹玉39、东单60,水稻品种盐丰47、辽星1号,番茄品种L402、合作90系列等各类农作物优良新品种,为我省农作物品种更新更换,保证农业增产增收做出了突出贡献。但随着国内外种子贸易的发展,品种竞争愈加激烈,特别是国外大批优质新品种涌入中国市场,给我省乃至全国种子产业带来巨大冲击,因此,加快品种科技创新,促进品种更新更换,对保证粮食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自1989年以来.我国通过不同渠道从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各国陆续引进的茶花品种达上千个之多。这些外来品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茶花品种资源。推动了我国茶花业的大发展,然而.面对如此多的茶花品种.茶花经营者和爱好者一方面欢欣鼓舞.另方面也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挑选哪些品种为好,事实上.对于多数茶花爱好者来说,他们所看到、所莳养的茶花只是少数几十品种.而对绝大多数的外来茶花品种依然是陌生的。本文将从已经在我国安家落户的这些外来茶花品种中.挑选一些笔者认为有发展前途的、新奇的品种重点加以介绍.说不定您可以在浏览中发现您所喜欢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科学种养》2008,(6):1-1
国家农业部于2008年1月24日发布公告,决定退出210个农作物品种,包括50个水稻品种、36个小麦品种、34个玉米品种、50个棉花品种、32个大豆品种、8个油菜品种。根据公告规定,自2008年1月24日起,不得再生产退出品种的种子;对在公告前已生产的种子,可以继续销售至2008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8.
想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品种试验(引种试验)及品种审定是不可缺少的工作流程,通过审定的品种为农业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品种审定前的试验及审定工作进行了浅析。  相似文献   

19.
长治市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站成立至今,共承担了国家、省、市18种作物品种区域试验192项,参试品种达2200多个。由于做到了规范播种,科学管理,准确记载,试验质量得到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试验任务,得到了国家农业部、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项目主持单位的肯定。现结合近年来承担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工作的实践,对如何抓好这项工作的几个关键环节谈一衅体会。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更新工程与外向型绿色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勤 《种子》2003,(1):44-45
一粒种子 ,可以改变世界。种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社会文明程度越高 ,对种子的要求也就越高。品种的水平 ,体现了人类文明的程度 ,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就我国而言 ,80年代前 ,农业生产的核心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对品种的首位要求是高产。进入 80年代后 ,人民的温饱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 ,选育的品种开始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 90年代末 ,随着市场经济机制的导入 ,品种的优质开始提到了首位 ,品质好的品种 ,名、特、优品种 ,开始走俏市场。进入 2 1世纪 ,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