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南平市沼气建设现状、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主要模式和典型案例的介绍,阐述了南平市推广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稻、菜、菌、烟、竹"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物质多层次循环利用,解决了农村生活用能问题,改善了村容村貌,带动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为了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美丽家园,积极探索和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实现资源化利用、清洁化生产,推动农村沼气建设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提升优化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针对当前南平市发展沼气生态循环模式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低碳循环农业是对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的优化。发展低碳循环农业要在农业领域推行低碳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模式。本文提出以推广饲用玉米为突破口,大力发展草食性畜牧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积极推进物质循环利用,实现"农业-畜牧业-沼气-特色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低碳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农业部日前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要求各地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要加大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引导农民采用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生活垃圾、污水等农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探索农村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的新型农村清洁模式。集成推广农村沼气、省柴节煤灶、高效低排生物质炉等技术和产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大力发展健  相似文献   

4.
江平  刘筠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300-301,336
四川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农村沼气已经成为现代循环农业的核心和纽带,在推进低碳经济和循环农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沼气推广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通过对农村沼气发展制约因素的分析,提出了健全投资体制,增加财政投入,加快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沼气产业化和沼气服务体系建设新模式,推进农村沼气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的现代农业模式,不断将沼渣、沼液的利用变成新的课题。同时也积累了许多利用沼渣、沼液的技术和经验,但没有规模化推广。本文介绍了汉滨区农业发展现状、沼气工程发展现状和沼肥利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推动循环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新疆阿克苏地区是自治区重要的粮、棉、绿色林果生产基地。近年来,阿克苏地区因地制宜,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以发展农村沼气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引导资源耗费型农业向资源循环利用型农业转化,初步达到了生态与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正>生态循环农业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和谐发展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它使农业活动由传统的"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一线性运营转变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式运营。沼气建设是生态循环农业的核心环节,是农业生产中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的桥梁纽带。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生态家园,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需要,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基于生态强省建设的要求,遵循循环农业的发展特点,提出当前在生态强省建设的框架下,发展现代循环农业的五个着力点:优化顶层设计,创新技术与模式,建立标准体系,创建示范园区,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大力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保障生态强省建设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越来越显得重要.本研究从嘉兴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实践出发,分析嘉兴发展高效生态循环农业面临的问题,同时提出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模式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浙江省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和5种主要实践模式:以肥药减量控害和生产清洁节约为特点的减量化模式;包括农牧结合和新型农作模式的生态链连接和转换模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以沼气为纽带的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模式;农产品质量提升型模式;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模式。通过对这些模式产生的社会经济特征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推进循环农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健全政府主导的宏观调控机制;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发展循环农业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1.
1月6日,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向公众介绍近日农业部和浙江省政府签署的关于共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省合作备忘录的相关情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唐珂表示,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是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对于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农村沼气是一种国际通用的种养结合接口技术.生态循环农业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结合南阳市近年来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实践,探讨了主要模式的基本流程、适用范围等,深入分析了目前南阳市沼气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沼气生态循环农业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村沼气建设的发展,促进了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是构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使者,是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可实现生态农业的良性循环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阐述了桂林市生态循环农业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桂林市辖区内5种应用成熟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以期为推进桂林市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肖方艳 《乡村科技》2019,(12):114-115
“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紧紧围绕着生态循环农业,以沼气建设为纽带、以水稻种植为核心、以畜牧养殖为支撑、以秸秆回收利用为载体来促进种养殖业循环发展。本文首先概述“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其次分析“秸秆+羊+沼气+水稻”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发展农村沼气能源,在为农民提供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生态养殖业和高效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沈丘县把农村沼气能源建设作为发展循环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加大项目争取,加强技术服务体系的健全,农村沼气建设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与农村经济、社会进步等要求相比,总体上差距仍然较大。一、影响沈丘县沼气能源发展的因素(一)农村对沼气工程认识尚未到位由于受沼气技术的影响,一部分农民对发展沼气信心不足,认为搞沼气只  相似文献   

17.
农村沼气建设是一项集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于一体的民心工程,不仅是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畜牧业与种植业协调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关注民生、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区的农村沼气建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  相似文献   

18.
<正>为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建设生态文明乡村,山东省茌平县抓好生态循环农业,建成了大型沼气工程、秸秆气化站、生物质炉推广应用、生态农业与农村新能源示范县等项目,打造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特色农业园区及生态清洁乡村等观光园区,生态环境明显提升。高标准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该县立足"循环、高效、生态"的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沼气生态农业是一项以沼气建设为纽带、种养并举的可持续农业,对新世纪我国实现农业生态结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农村脱贫致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天水地区沼气建设起步较早,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技术,种植业发展较快,养殖业规模不断在扩大,但是,以沼气为纽带种养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沼气生态农业建设的内:容涉及沼气建设与利用。日光温室蔬菜栽培,畜禽养殖,能源与物质的循环与利用等许多技术问题,综合应用性较强,要求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0.
开发沼气对发展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纽带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卓理  耿鹏旭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9):1913-1915,1934
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是将循环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运用到农业,利用农村种植养殖业产生的废弃物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城市工业及乡镇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产生显著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生态农业类型。以沼气开发利用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实现农业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的最佳模式。在介绍了循环经济型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目前我国农村资源与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开发利用沼气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并探讨了沼气的未来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