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参覆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参作为我国重要的中药材,在栽培中对田间气候、栽培技术有较高要求。覆膜栽培是党参高效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在栽培实践中获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作者经栽培试验,比较分析覆膜栽培与常规栽培的栽培效果及经济效益。试验结果显示,覆膜栽培的党参长势更好,亩产量达到168.04 kg,比传统栽培亩产增长61.28 kg;覆膜栽培的亩产纯收入7 479元,高出常规栽培2 066元。由此可见,覆膜栽培技术的栽培效果、经济效益均优于传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林旭 《北京农业》2007,(15):16-18
高产、高效、优质和低耗,这是一切生产部门追求的目标。通过对不同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春、夏播)栽培、风障栽培、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塑料大棚栽培、日光温室栽培、再生栽培、扦插栽培及无土栽培等方式的探索研究,比较西瓜的产量、投资成本及经济效益,选择出投入成本相对较低,比较效益较高,简单易操作的栽培方式进行大面积推广。通过实验观察,地膜覆盖栽培、小拱棚栽培和塑料大棚栽培3种方式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草菇栽培起源于我国南方,因营养丰富、嫩滑爽口而深受消费者喜爱,是少数在自然条件下适合夏季栽培的食用菌品种之一。中国是草菇最大生产国,广东则是我国草菇最重要的产区和鲜品消费省份,也是推动草菇栽培技术创新的地区,在国内最先实现室内周年栽培,并在全国各地推广应用。草菇栽培经历了旧法栽培到新法栽培,从室外栽培到室内栽培,从季节性栽培到周年栽培,从稻草栽培到废棉渣、中药渣等原材料栽培,从生料栽培到熟料栽培,从大田栽培到简易菇房、工厂化厂房栽培,从畦式栽培到袋料栽培、层架栽培、工厂化栽培等。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各地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原材料特点,摸索出各具特色的栽培方式。介绍了草菇特点和产量概况,从草菇栽培用种的繁育、栽培原材料及处理方式、菇房结构建造与加温方式、栽培方法等技术创新角度,分析了我国草菇栽培技术发展历程,对我国草菇产业半个多世纪的栽培技术发展、科技创新进行了全面回顾、总结,同时对草菇产业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开展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稻草包心栽培和当地栽培3种不同栽培方式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芯栽培在延迟出苗期的情况下,产量均比当地栽培的大幅提高,且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芯栽培经济效益增加明显。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后,水稻栽培技术日益受到了更多关注,在此前提下诞生了水稻高产栽培。与传统栽培模式相比,建立于高产栽培前提下的全新栽培模式体现为更优的综合栽培效果。然而不应忽视,水稻高产栽培本身包含了多层次的栽培操作要点,而与之有关的栽培操作流程也体现为复杂性。因此作为有关部门及其技术人员而言,其有必要更多着眼于高产栽培水稻的各项技术,因地制宜探求可行的水稻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的试验,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构成的不同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及高垄深沟栽培,在雨水较多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地温、改善土壤供肥状况,可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且在不同栽培方式下,马铃薯产量状况表现为覆膜+拱棚栽培>覆膜栽培>高垄深沟栽培>常规栽培>稻草免耕栽培。  相似文献   

7.
草莓的立体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草莓的各种立体栽培模式,包括管道化栽培、立柱式栽培、基质袋栽培等栽培模式,以及营养液在栽培过程中的EC、PH的控制和草莓立体栽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以普通土壤栽培为对照,有机土(腐熟玉米秸、腐熟牛粪和普通土所配制)膜限根栽培与非限根栽培为处理,研究日光温室中番茄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有机土栽培下的番茄生长势明显优于普通土壤,且有机土栽培的根系活力、光合速率均高于土壤栽培,最终有机土栽培的番茄产量提高、营养品质改善,且成熟期提早。与限根栽培相比,随番茄栽培的延续,非限根栽培中有机土的营养物含量在前期与限根栽培相当,而中后期却明显低于非限根栽培,其有机质、电导率和全N、P、K的下降速度较高。此外限根栽培的耗水量明显低于非限根栽培和普通土处理,表明非限根栽培的肥水渗漏较高,而限根栽培可使肥水损耗率显著降低。限根栽培与非限根栽培相比番茄的坐果数明显提高,前期产量和总产量也显著提高,增幅分别达31.3%和8.3%。有机土栽培番茄的营养品质如总糖、番茄红素含量明显增高,而有害物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且限根栽培的又明显优于非限根番茄。因此有机土栽培具有促使番茄提早成熟、增加产量、提高品质的效果,而限根栽培明显优于非限根栽培,且具有更好的节水节肥和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逐渐发展,果蔬栽培在农业生产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近几年,果蔬栽培从农业领域中分化出来,实行园艺化栽培。园艺化栽培使得果蔬栽培向更规范、更稳定的方向发展。园艺化栽培为果蔬栽培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为果蔬栽培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如防治病虫灾害和管理果蔬的技术。在果蔬栽培的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外界对果蔬的危害。本文主要分析了果蔬栽培的技术,促进果蔬的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1999,(9)
(四)避雨栽培的栽培要点避雨栽培是一种只在大棚顶部覆膜(不用裙边,保持四周通风),避免雨水直接侵袭葡萄的简易大棚栽培方式。避雨栽培既集合了促成栽培与露地栽培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的弊端。这是南方栽培高品质欧亚种葡萄既经济、实惠,又方便有效,易为广大农户接受的栽培方式(表2)。在南方,晚熟品种必须采用避雨栽培,早中熟品种既适于促成栽培,也适于避雨栽培(先封闭催芽,发芽后至现花序,再转为避雨栽培),种植户可根据自己的技术条件、管理水平及市场需求权衡选用。避雨栽培在管理上与促成栽培还存在以下区别:(1)覆盖时期避雨覆盖一般在萌芽前完成,可用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栽培方式大多选用大棚栽培,大棚栽培金针菇比较方便,所需条件不是很高,栽培过程中湿度、温度、光照等条件均易于控制。在实际栽培过程中,探讨大棚栽培金针菇的关键技术,避免错误操作影响产量。从菌株、配方的选择、栽培袋的制作、灭菌、接种、培养、出菇、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论述了金针菇大棚栽培的关键技术,阐述了大棚栽培金针菇整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一些栽培要领,为广大金针菇栽培户提供有价值的技术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温白灵菇Pnkw-8味道鲜美,经品比试验及生产性试验证明,该品种可使用温室栽培、阳畦栽培、拱棚栽培、林阴地栽培等栽培技术,栽培模式可采用立体墙式栽培、平面覆土栽培等。为提高产量、增强品质,高温季节以采用覆土栽培模式居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控产(30 t/hm2)栽培方法,对葡萄塑料大棚、避雨和露地3种栽培方式下的主要物候期、果实品质和病害发生等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下,藤稔葡萄的生物学表现不同。塑料大棚栽培的果实,其成熟期分别比避雨栽培和露地栽培提前18、20 d;塑料大棚栽培的果实风味佳,固酸比极显著高于避雨栽培,避雨栽培显著高于露地栽培;调查多发病害黑痘病和霜霉病的发病率与病情指数,塑料大棚栽培极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显著低于露地栽培;白粉病的2项指标为塑料栽培显著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间无显著差异。藤稔葡萄在荆州地区栽培的最佳方式是塑料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4.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通过田间试验设计及人工接种技术,考察二比空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的发生流行动态。采用温湿度记录仪24小时定点监测温度和湿度,结果表明:从接种开始到流行末期二比空栽培模式小区比常规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0.8℃,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小区日平均温度低1.5℃,日平均湿度分别低3.4%和8.2%。二比空栽培模式病情指数比常规栽培模式低11.4,比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低16.0。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3种栽培模式温湿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且不同栽培模式的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和流行差异显著。整个病害流行过程中病情严重程度依次为: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比空栽培模式。应用SPSS11.5软件对通过计算机所调查的3种栽培模式的病情指数进行曲线回归分析,拟合出最适Logistic模型,该模型最适用于描述二比空栽培栽培模式、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下玉米大斑病流行时间动态。应用该模型推导病害指数增长期(始发期,该时期也是最佳药剂防治时间)可知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始发期出现较晚,而Logistic增长期(盛发期)常规模式长于二比空栽培模式和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生长和碳水化合物累积的影响,以韭菜品种雪晶208为试材,测定其在土壤栽培、营养液栽培和基质栽培下农艺性状和可溶性糖组分及其含量的动态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下韭菜产量相关性状的主次关系,筛选出不同商品性状需求下韭菜的适宜栽培方式。结果表明:(1)在3种栽培方式下,营养液栽培更容易促进韭菜的快速生长,其株高、最大叶长、叶片数、假茎长增长最快,基质栽培次之,土壤栽培下韭菜生长最慢,但土壤栽培却有利于叶宽和假茎粗的生长。(2)不同栽培方式对韭菜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营养液栽培利于韭菜单株产量的快速增加。整个生长周期,营养液栽培的韭菜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始终高于其他栽培方式。培养至35 d,营养液栽培的韭菜地上部鲜重较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分别提高了50.16%和63.70%,地上部干重较土壤栽培、基质栽培分别提高了11.07%、16.04%。(3)3种栽培方式下韭菜不同器官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差异显著,营养液栽培易使韭菜假茎中可溶性总糖和果糖快速累积。培养7~35 d,营养液栽培下韭菜不同器官的总糖与其他糖组分含量始终高于土壤栽培和基质栽培;其中,培养35 d假茎总糖的增幅显著高于叶的总糖增幅,且收获期假茎中蔗糖、葡萄糖、果糖含量较叶分别提高13.83%、12.31%、29.14%。(4)灰色关联分析发现,3种栽培方式下与韭菜单株产量关联紧密的指标均为可溶性糖组分与含量,影响营养液栽培、基质栽培和土壤栽培的首要因素分别为假茎蔗糖、叶蔗糖和叶葡萄糖。综上,在3种栽培方式中,营养液栽培是最利于韭菜快速生长与可溶性糖累积的栽培方式,其中假茎蔗糖含量是营养液栽培韭菜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说明蔗糖的累积在韭菜营养液高产栽培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雪莲果不同栽培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适宜贵州推广的高效雪莲果栽培模式。[方法]试验设高厢栽培、穴坑栽培、开沟起垄栽培3种栽培模式,随机排列,调查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雪莲果生育期、田间性状、单果质量及单窝产量,采用新复极差法对3种栽培模式的产量进行比较。[结果]3种不同栽培模式对雪莲果的生育期没有影响,但在田间性状的表现上则存在明显差异,以穴坑栽培植株的株高最大,为125.3cm,开沟起垄栽培植株的茎粗最大,为1.61cm。开沟起垄栽培模式在产量上优于穴坑栽培和高厢起垄栽培模式,雪莲果产量为31402.35kg/hm^2,比穴坑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5095.80kg/hm^2,比高厢起垄栽培模式下产量高出12993.15kg/hm^2。[结论]挖沟起垄栽培模式为适宜贵州推广的最佳高效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7.
在由水稻土向菜园土转换期内,比较了有机栽培、特别栽培与常规栽培对芹菜、西兰花、萝卜、生菜4种蔬菜产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4种蔬菜的产量趋势基本一致,即有机栽培最高,常规栽培最低,特别栽培居中;与常规栽培相比,有机栽培蔬菜增产幅度达到57.13%~377.46%,且差异均达到0.05显著水平;有机栽培蔬菜的品质优于常规栽培,其VC、干物质、可溶性糖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硝酸盐含量较低;特别栽培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介于有机栽培与常规栽培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草莓设施栽培空间、产量和效益,利用PVC管材制作不同立体栽培架面实施墙面层架栽培、倒"V"字形层架栽培、斜坡形屋脊架栽培和立柱架栽培,并系统总结了栽培基质配制、填充、栽培、田间管理和采收等配套技术。综合配套技术在设施草莓栽培中应用后收到了良好的栽培效果,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直播栽培模式对常规晚粳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设置精确定量直播栽培、强化直播栽培、常规直播栽培(对照)和无氮直播栽培(N 0)4种直播栽培模式,观察不同直播栽模式对水稻产量和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11、2012年精确定量直播栽培和强化直播栽培的产量平均分别达10.0、9.2 t/hm2,较常规直播栽培分别高出20.5%、10.2%;与常规直播栽培相比,精确定量直播栽培和强化直播栽培的水稻茎蘖成穗率明显提高,穗型显著增大,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显著增加。因此,精确定量直播栽培和强化直播栽培是常规晚粳稻较优的直播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无土栽培中的基质栽培,因所采用基质种类的不同,可分为砂培、砾培、熏炭培、锯木屑培、蛭石培、岩棉培等。基质栽培还可视其栽培床的形式,分为袋状栽培,柱状栽培或筒状栽培等。本文重点介绍基质袋状栽培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