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7 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存在价格波动大、下跌拐点来临早、总体价格水平低、春薯窖存量同比提高、出口同比增加、进口同比减少等特点。下半年马铃薯市场供应总体宽松,薯价将低于2016年同期水平,预计跌幅为10%~20%。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存在阶段性供过于求风险加大、种薯品质低、专用品种少、加工程度低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2018 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走势具有薯价同比先低后高、总体价格水平低等显著特点;预计下半年马铃薯市场行情向好,价格将明显高于2017 年同期水平。目前我国马铃薯产业仍存在薯农收益波动大、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农业资源约束趋紧、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品牌建设亟待加强等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1 2021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回顾 回顾2021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形势具有薯价同比先低后高、总体价格水平偏低、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增加等3个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4.
2018 年马铃薯市场形势呈现薯价同比先低后高、新产季马铃薯价格水平高、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减少等3 个显著特点。预计2019 年1~4 月马铃薯价格同比上涨,5~12 月种植规模的扩大致使马铃薯上市量同比增加、价格将同比下跌。  相似文献   

5.
2017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具有春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大、总体价格水平低、波动异常等3个显著特点。预计2018年马铃薯市场价格仍然延续"涨-跌-涨"的"N型"走势,出现平年的可能性较大,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情况。值得关注的是:我国马铃薯产业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生产和加工环节脱节、主食化进程滞后、加工废弃物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6.
2020 年上半年我国马铃薯市场行情延续2019 年向好趋势,月度价格总体同比明显提高、均价创近 10 年来新高、贸易顺差同比大幅增加。预测下半年随着各秋薯产区陆续收获,马铃薯市场价格将低 于2019 年同期水平。  相似文献   

7.
全国马铃薯主要产区种植马铃薯季节大致相同,而且马铃薯鲜薯贮存保鲜期限短,供应旺季和淡季十分明显,而广西冬种马铃薯收获期正好是全国马铃薯供应淡季。因此,广西发展冬种马铃薯生产对改善全国马铃薯周年供应状况发挥重要作用。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马铃薯供(种)、产、销、培训一条龙服务体系工作。又亲自考察了内蒙、黑龙江、河北、甘肃、山东、云南、贵州等脱毒马铃薯科研生产企业,并与上海、徐州、宁波等加工企业签订长期供销合同。对马铃薯从种薯、生产、销售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对如何发展我区冬种马铃薯生产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与教训,同时发现存在不少问题。现就发展广西马铃薯产业的喜与忧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8.
导读:湖北种植马铃薯已有300多年历史,目前从高山到平原均有种植,可以实现湖北鲜薯周年生产供应。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湖北马铃薯产业发展成效,主要种植模式,分析了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未来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同时,推荐了适宜湖北种植的具有潜力的马铃薯品种,如华薯1号、华薯9号、鄂马铃薯13、华恩1号。  相似文献   

9.
2019 年我国马铃薯批发均价处于近6 年来最高水平,月度价格始终高于2018 年同期,贸易顺差同 比大幅增加。预计2020 年市场供求关系趋于偏松,5~12 月薯价将同比下跌。  相似文献   

10.
许爱霞  王兴政 《蔬菜》2019,(6):32-34
通过对定西市马铃薯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了定西市打造"中国薯都"的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市场流通、贮藏等方面的优势条件和在种薯产业、马铃薯产业文化挖掘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定西市建设"中国薯都"的对策建议,如提高"中国薯都"品牌影响力;打造马铃薯全产业链,增强马铃薯产业市场调控能力;增强马铃薯产品质量和马铃薯品牌影响力,注重科技研发和产业服务等。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定西市从1996年开始发展马铃薯产业,目前,全市马铃薯产业总产值达17.6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16.7%;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获得收入5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6.7%。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居全国地级市州第二、产量位列第一。全市有万吨以上生产能力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20家,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种薯生产和精淀粉加工基地,“中国薯都”产业优势初步形成,马铃薯已从“救命薯、脱贫薯”变成了“致富薯”。近年来,定西市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生产规模和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加工产品已发展到精淀粉、变性淀粉、全粉、薯条、膨化食品等10多个品种。同时,马铃薯产业还带动了二、三产业快速发展,由鲜薯收购、贩运、加工等带动的餐饮、住宿、仓储、水电、包装等行业蓬勃兴起,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明显加快,从事分、装卸、贩运人员达数万人。马铃薯成为定西市主导产业@本刊编辑部  相似文献   

12.
李先斌 《西南园艺》2013,(Z1):10-13
马铃薯是重庆市巫溪县第一大粮食作物,2012年,马铃薯播种面积28533.3hm2,占粮食播种面积的40.6%;马铃薯总产折合原粮80600t,占粮食总产的33.9%。巫溪县脱毒马铃薯种薯利用率达70%以上;现有马铃薯鲜薯加工企业15家,淀粉年加工能力达20000t;农村家庭户户从事马铃薯脱水加工,年处理鲜薯近30000t,产品6000t;年外销原原种2000万粒,原种5000t。马铃薯产业发展链型完整,构建了科技支撑体系,独特的品牌文化悄然形成。但是,巫溪县马铃薯产业基础条件、繁育能力等困难和问题依然存在。提出"发展马铃薯产业要加强三级种薯基地建设,提升种薯繁育能力,开展增产技术攻关,提升商品薯基地档次,整合资源扶持龙头,提升马铃薯加工能力,加强合作创建品牌,提升巫溪马铃薯影响力,打造马铃薯特色,提升巫溪马铃薯文化,同时必须完善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保障体系"一系列战略思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瓜菜》2016,(8):42-44
本文详细介绍了汉中市马铃薯产业的发展现状,深入分析了汉中市马铃薯生产中存在的脱毒种薯生产规模小、种植分散、技术服务滞后等问题,提出了完善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加强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等主要对策,旨在为汉中市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期导读     
正周长吉研究员以日光温室结构的创新和变迁为主线,分3期回顾和总结30多年来中国日光温室的发展之路,本期重点介绍在被动储放热理论指导下日光温室墙体结构的改良和创新。2017年我国马铃薯市场具有春薯价格同比下跌幅度大、总体价格水平低、走势波动异常等3个显著特点,2018年马铃薯市场价格走势如何?周向阳等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马铃薯移栽苗剪插快繁脱毒微型种薯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种薯技术的广泛推广应用,对我国马铃薯产业提升、种薯生产工艺发展以及种薯种性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试管苗脱毒快繁工艺复杂、培养价格高、工期管理程序繁多,造成马铃薯试管苗成本高,扩繁速度慢,而且,夏季高温污染以及移栽苗成活率低等问题,成为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繁育规模扩大的主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三峡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区域差异与垂直变化明显、平均气温较高、雨量充沛的区域特点,以及马铃薯适宜生长、长年栽培、总产量大的种植优势,对新品种"华渝5号"马铃薯开展了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结果表明:华渝5号具有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三峡地区种植;可针对其特性,展开新优品种的脱毒繁育及种薯生产,最终建成三峡地区种薯供应基地,为保障当地马铃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20年我国马铃薯市场行情表现为前期价格高企、后期价格同比下跌、价格总体高位运行以及贸易顺差同比减少。预计2021年马铃薯价格将同比下跌,5—12月马铃薯供求关系总体偏松。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产面积大,效益高,是农村生产致富的较好途径。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机械化和信息化不断发展变化,根据本区域马铃薯生产特点和技术发展需求,建立马铃薯绿色增产增效生产模式进行示范推广,带动马铃薯大面积持续增产和产业持续发展。1选用优良品种适宜栽培的早熟品种有费乌瑞它、尤金、富金、吉薯一号、春薯5号;中晚熟品种有延薯4号、延薯9号、春薯3号、春薯4号、  相似文献   

19.
重庆市自2009年被农业部纳入马铃薯原种补贴试点以来,取得的成效有:脱毒种薯综合生产能力及推广面积显著提升;带动了全市马铃薯生产发展;基础设施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脱毒种薯良繁体系逐步完善。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畅通种薯流通渠道,打造稳定的优质原种供应渠道,加强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建立健全的种薯质量监督检验体系,优化布局种薯扩繁基地,加强贮藏技术培训和设施建设"等完善重庆市脱毒马铃薯良繁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斯南白宗 《蔬菜》2018,(8):50-53
为了转变迪庆州马铃薯生产耕作粗放、绿色防控意识淡薄、肥料及农药施用不当、良种繁育体系尚未健全、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步伐慢等现状,解决马铃薯单产低、品质差、经济效益不明显的问题,同时有效发挥当地土壤、气候、光照等资源优势,2016年迪庆州农科所立足迪庆马铃薯生产现状及产业发展特点,引进国际马铃薯中心推荐的马铃薯雾培生产设施,建立了1 000 m~2塑料大棚温室,开展马铃薯原原种雾培试验,以期促进迪庆马铃薯产业向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以及高单产、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从试验结果来看,共栽植组培苗7 600株,生产马铃薯15.2万粒,雾培生产较传统微型薯栽培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数,缩短了微型薯的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单株结薯率是传统栽培的10~15倍,在迪庆高海拔地区成功实现了马铃薯微型薯双季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