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比较抑顶(40%氟节胺,质量分数,下同)、快斧(25%氟节胺)、摇钱素(17%矮壮素、3%甲哌钅翁 )、棉定封(250 g·L-1甲哌钅翁 )、豪邦手(98%甲哌钅翁 )5种化学打顶剂处理和人工打顶的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指标,并用投影寻踪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期明确化学打顶剂的效果及合理的效果评价方法,为集成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提供依据。方差分析表明,不同打顶处理对棉花株高、中下部有效果枝数、下部结铃数、内围结铃数、上部和下部铃重、整株平均铃重、上部和下部衣分、666.7 m2籽棉产量、666.7 m2皮棉产量、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纺纱均匀性指数和长度整齐度指数均无显著影响。摇钱素处理可显著增加单株上部有效果枝数、单株有效果枝数、单株中部结铃数、单株上部结铃数、单株外围结铃数、单株结铃数;抑顶、棉定封处理间籽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快斧;摇钱素、人工打顶处理间马克隆值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其余处理。投影寻踪法综合评价表明,不同处理综合效果依次为摇钱素>人工打顶>抑顶、棉定封>豪邦手>快斧。  相似文献   

2.
2022年在新疆阿拉尔垦区,以新陆中60号为试验材料,采用250 g·L-1甲哌(钅翁)水剂设置300、450、600、750、900、1 050、1 200 m L·hm-2共7个剂量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通过比较不同处理的棉花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纤维品质,明确不同剂量甲哌钅翁化学打顶对棉花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3日-9月5日株高和单株果枝数的增长量均随打顶剂用量增加而降低。600、750、900 m L·hm-2甲哌(钅翁)处理下籽棉单产较高,其中600、750 m L·hm-2用量下的实收籽棉单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9.40%、9.50%。不同剂量的甲哌(钅翁)对铃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成熟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和12.7 mm短纤维率均无显著影响。喷施甲哌(钅翁)导致纤维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降低。综合分析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新陆中60号化学打顶适宜的250 g·L-1甲哌(钅翁)用量为600~900 m L·hm-2,最佳用量为750 m L...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不同化学封顶剂在南疆棉田的应用效果,于2021年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45团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新陆中56号和新陆中87号,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3种化学封顶剂(冠顶、向铃转和自封鼎)对棉花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化学封顶剂处理后的株高和单株果枝数分别增加2.2%~19.5%和7.0%~16.1%;棉株上部分枝长度和主茎上部节间长度均明显缩短;棉株下部和外围的铃数及铃重均明显增加。与人工打顶相比,冠顶、向铃转和自封鼎处理的籽棉产量分别降低5.0%、2.9%和4.1%,打顶成本分别减少60.0%、16.7%和28.6%。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化学封顶剂在南疆棉田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刚  王远  叶春秀 《中国棉花》2022,(12):22-2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甲哌(钅翁)化学打顶剂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及消解动态,以期为该药剂在棉花上的合理使用及制定其在棉花上的安全残留限量值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甲哌(钅翁)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均符合一级降解动力学方程;在棉花叶片中的半衰期为13.90 d,在土壤中的半衰期为19.80 d;施药后60 d,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73 mg·kg-1和0.41 mg·kg-1。综上,甲哌(钅翁)棉花打顶剂用于化学打顶时,药后60 d在棉花叶片及土壤中的残留量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选用新陆中48号,使用无人机喷施化学封顶剂“摇钱素”(质量分数20%的矮壮·甲哌钅翁 水剂),以人工打顶为对照,探索化学封顶剂对新疆南疆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人工打顶相比,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株高增加17.1 cm,单株结铃数增加1.1,衣分高1.2百分点,籽指高0.22 g,衣指高0.62 g。喷施“摇钱素”封顶的棉花666.7 m2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纺纱均匀性指数、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均高于人工打顶。可见,无人机喷施“摇钱素”封顶可有效抑制棉花顶端优势,降低人工成本和生产成本,不会降低产量和纤维品质,可替代传统人工打顶。  相似文献   

6.
化学封顶剂在湖南植棉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化学封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主要农艺、新生果枝数、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药剂化学封顶能够控制株高,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不会影响纤维品质;其中8月10日、用量为750 mL·hm-2处理的籽棉产量基本与人工打顶持平,可以代替人工打顶,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棉花新型化学打顶剂试验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陆地棉新陆早45号为供试材料、以土优塔棉花化学打顶剂为试验药剂,研究了化学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高、果枝数等主要农艺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化学药剂能够控制株高,抑制棉株的顶端优势,起到人工打顶的效果,促进棉株多结铃和提高产量;同时具有省工省时、节本增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2014年开展了机采棉品系CN01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机械化收获示范,结果表明:CN01适宜种植密度为6.00万~6.75万株·hm-2;药剂打顶对棉花铃重、衣分等主要产量性状都有一定影响;脱叶剂除对棉花产量有负面影响外,对纤维品质也有明显影响,平均比强度下降了2.24cN·tex-1,平均绒长下降了0.96mm。筛选出综合效果较好的打顶剂1个、脱叶剂2个。机械化收获示范中棉花农艺性状、产量和机收效果均达到了机采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9.
新疆植棉区适合机采长绒棉新材料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选取5个长绒棉品种(系),结合收获前喷施脱叶剂进行适合机械采收的长绒棉品种筛选试验,综合考察各品种的生育特性、农艺性状、脱叶率与吐絮率、产量指标以及纤维品质等表现。结果显示,新海45号、4102品系和4213品系均对脱叶剂敏感,且结铃性强、株高适宜、茎秆坚韧不易倒伏、始果枝着生位较高、果枝较短且上冲、株型紧凑、吐絮集中、含絮力适中、纤维品质优良,是具有适宜机械采收性状的长绒棉材料。  相似文献   

10.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长绒棉新品种新海47号,在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新海28号增产10.4%和20.5%,纤维品质优良,耐枯萎病、抗黄萎病。本文概述了该品种选育背景和过程,总结其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氟节胺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海岛棉化学打顶的效果。以喷施不同用量(300 mL·hm-2、750 mL·hm-2、1 200 mL·hm-2)25%(质量分数)的氟节胺悬浮剂为处理,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氟节胺对海岛棉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氟节胺处理对海岛棉的株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可以达到一定的打顶效果;施用300 mL·hm-2的25%氟节胺,能获得较高的籽棉产量;不同剂量氟节胺处理对海岛棉纤维品质指标均无明显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可为海岛棉高产栽培和化学打顶技术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农业科学研究所、新疆塔里木河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协作选育的新海42号,在新疆长绒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中,皮棉产量分别较对照新海28增产13.11%和4.38%,纤维品质优良,高抗枯萎病,耐黄萎病。本文概述该品种选育背景和过程,总结其农艺性状、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表现以及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海陆杂交,在其F8代中选出9个稳定的特优级长绒棉品系。对9个特优级长绒棉品系与国际特优级长绒棉代表吉扎45和国内两个普通长绒棉品种新海28号、新海36号在产量、品质方面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一是德优9号在籽棉、皮棉产量上与新海28号、新海36号无显著差异,达到普通长绒棉水平,远远高于吉扎45;二是在纤维品质方面,9个特优级长绒棉品系明显优于两个普通长绒棉品种新海28号、新海36号和吉扎45。  相似文献   

14.
新疆棉区棉花化学打顶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明确品种和打顶剂种类对化学打顶效果的影响,并筛选出新疆棉区适宜的化学打顶剂,于2017年在胡杨河试验站采用裂区设计系统研究了品种和打顶处理(5种化学打顶剂、不打顶和人工打顶)对棉花株型、产量性状、早熟性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品种间株型、产量、早熟性和纤维品质差异显著;不同化学打顶剂和不打顶处理棉花株高、果枝数较人工打顶增加,但籽棉产量、早熟性和纤维品质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打顶处理以及品种和打顶处理的互作效应显著影响籽棉产量。在两个品种中,“金棉”和氟节胺处理籽棉产量均与人工相当或高于人工打顶,而其他化学打顶剂及不打顶处理的籽棉产量品种间趋势差异较大。“金棉”和氟节胺对品种要求较低,可在新疆棉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选取4个棉花品种、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甲哌■单剂及其与调环酸钙、14-羟基芸薹素甾醇、胺鲜酯柠檬酸盐和复硝酚钠混配使用后,对不同棉花品种内源激素含量、农艺性状、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甲哌■及其混配处理均可显著降低不同棉花品种倒四叶吲哚-3-乙酸含量,并在不同程度上降低赤霉素含量,同时还可增加2个常规棉品种(中棉所119和中棉所117)内源细胞分裂素含量,显著降低株高。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4个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均无不利影响。与清水对照相比,各混配处理均可提高2个杂交种(中棉所112和中棉所70)的理论籽棉单产;但针对2个常规棉品种,仅甲哌■单剂和甲哌■+复硝酚钠处理可提高其理论籽棉单产。因此,不同的棉花品种在栽培管理过程中,应根据品种特性和对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敏感程度选择合适的化学调控配方。  相似文献   

16.
K426于2021年8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较对照新海41号增产,纤维品质达到新疆棉花品种审定标准的优质长绒棉要求,高抗枯萎病和黄萎病。介绍了K426的选育过程、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表现、纤维品质、抗病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7.
王刚  韩焕勇  王旭文  陈兵 《中国棉花》2021,48(10):21-24
2020年以新陆早74号为研究对象,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研究了甲哌钅翁和氟节胺不同剂量处理对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为棉花化学打顶技术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使用2种化学打顶剂后棉花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吸收率、群体光合速率都随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中剂量处理干物质积累量和蕾铃分配比最佳,同时中剂量处理的株高、单株果枝数、皮棉产量均高于对照处理。本研究初步明确了2种化学打顶剂不同剂量处理对棉花群体质量指标的影响,并证明了化学打顶替代人工打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长绒棉新海57号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简述了新海57号的选育过程及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长绒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农艺、产量、品质、抗病等性状,提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介绍长绒棉新品种新海5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状表现和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20.
主要介绍了新海58号的选育过程,总结了其在新疆长绒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农艺特征和产量、品质、抗病性状,提出了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