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南西北     
东海大银鱼繁殖中心供应大银鱼卵随着大银鱼向北方移殖驯化成功,大银鱼已成为我国大、中、小型水库水域渔业中投资少,收益大,一次性投资自行繁衍生长的一年生名贵经济鱼类。目前太湖收购价90元/kg左右,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淡水鱼之一。为适应移殖需要,我们已建立大银鱼受精卵库,请有意引种大银鱼的各水库、  相似文献   

2.
三、大银鱼的捕捞(一)大银鱼现有主要生产网具的分类按淡水渔具分类系统进行分类,现在主要大银鱼生产网具全部集中在网渔具部(见表3),其中应用较多且生产效果较好的为大银鱼拖网、飞机网、大银鱼拉网、高踏网等。其它网具在全国大银鱼生产中也多有应用。(二)大银...  相似文献   

3.
大银鱼是盛产于太湖经济价值较高的小型名贵鱼类。近年来,我国已将大银鱼成功地移植到许多水域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我省于1995年初,首次移植大银鱼在连环湖那什代水域获得成功,本文通过介绍连环湖那什代水域移植情况,总结技术经验并提出我县发展大银鱼养殖建议。一、大银鱼的生物学特点大银鱼属于鲑形目,胡爪鱼亚目,银鱼科。大银鱼通体银白、透明,无鳞、身体细长、口大、下颌略长于上颌,具有小脂鳍,一般体长110—160mm,最大体长大达280mm,大银鱼的寿命为  相似文献   

4.
大规格河蟹种是养殖大规格河蟹的必要条件.在河蟹养殖向"稀大高"模式发展过程中,市场对大规格河蟹种需求旺盛.2008年我们承担"大规格优质蟹种规模化培育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经2年探索,形成了如下大规格河蟹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5.
陈必哲 《福建水产》1993,(3):34-36,33
短尾大眼鲷俗称“红目狗”属大眼鲷科、大眼鲷属,为暖水性近底层鱼类,我国东海、南海和黄海均有分布。闽东北外海渔场除了短尾大眼鯛外,还有斑鳍大眼鲷和黑鳍大眼鲷,但数量以短尾大眼鲷占绝大多数,是拖网作业主要的捕捞对象之一。以往福建海区短尾大眼鲷的渔获量很低。东海短尾大眼鲷的开发利用始于七十年代。1972年12月,东海水产研究所和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联合进行“东海外海底鱼资源季节性调查”,在7个航次中,短尾大眼鲷的渔获量,占总渔获量的24%,居首位,从而引起重视。从1980年起,福建省海洋渔业公司开发了闽中渔场的短尾大眼鲷资源,渔获  相似文献   

6.
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是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不挖池、不占地、不投喂、不占现有的养殖水面培育大规格鱼种的一种养殖方式。1、发展稻田培育大规格鱼种的意义1.1稻田夏花培育大规格鱼种,不仅提高了土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水平,增加了稻田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为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及湖泊水库等大水面养鱼提供大规格鱼种,解决我县大规格鱼种紧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大规格草鱼种的运输方法,用活鱼罐和大塑料袋充氧运输作对比试验,结果2种大容器运输大规格鱼种成活率均高达994%以上。  相似文献   

8.
<正> 鱼种是淡水鱼养殖的前提条件,而大规格鱼种是提高鱼产量和成活率的重要保证,特别是北方地区,生长期相对较短,投放大规格鱼种尤其重要。现把培育大规格鱼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介绍如下:1 取大留小 及时稀放 尽量保持同池规格整齐 取大留小,可以充分利用个体大、具有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3日下午,全国首个海洋科技大数据平台"海上云——国家海洋科技大数据综合平台",在2018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海洋大数据发展论坛上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第一个专注于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和海洋数据资产运营的大数据平台正式诞生,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据介绍,"海上云"大数据项目,包括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海洋政务数据融合、海洋产业大数据融合、海洋大  相似文献   

10.
南极大磷虾被认为是人类可利用的最有前景的生物资源之一,然而南极大磷虾中氟含量较高的特点阻碍了其在食品行业上的应用与发展。本文综述了南极大磷虾各组织器官中氟含量的分布,以及南极大磷虾氟的来源及富集形态,阐述了南极大磷虾氟的安全性评价,并对南极大磷虾去/降氟方法及其在水产饲料上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旨在对南极大磷虾资源开发和加工利用提供基础参考。  相似文献   

11.
大眼鳜密度及其饵料鱼配额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d的实验结果显示,随着大眼鳜密度增加,生长率明显降低;而随着饵料鱼配额的增加,大眼鳜生长率显著上升。当大眼鳜密度及饵料鱼配额均升高时,大眼鳜对饵料的利用率降低。在本实验范围内,大眼鳜密度以160尾/m3,每尾大眼鳜每日配给6尾饵料鱼为好。  相似文献   

12.
刘永进  张志国 《淡水渔业》1999,29(10):17-19
通过对大银鱼的水库移植实践,总结出了一套大银鱼亲鱼的捕捞、人工授精以及受精卵的保存、运输和投放方法。对不同底质的水库移植大银鱼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进一步摸索了大银鱼的繁育生长和生活习性,并对大银鱼的适宜生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大银鱼属鲑形目,银鱼科,大银鱼属,是银鱼科中个体最大的种类,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大银鱼的移植已有较大的发展,而池塘养殖尚属起步摸索阶段。根据胡绍坤、沈其璋、吴林坤的《太湖大银鱼卵子自然发育的观察》报道,其自然孵化率是很低的。由此来看大银鱼人工繁殖是很重要的。它可为以后的大银鱼增养殖提供可靠的苗种来源。 汉沽区营城水库和高庄水库均属CLNa Ⅲ型半咸水,盐度在1—5‰之间。汉沽区大银鱼增殖试验课题组在两水库进行了数年的人工繁殖试验,对大银鱼的胚胎发育进行了详细的观察与记录,对如何提高大银鱼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已摸索到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14.
唐富江  高文燕  李慧琴  刘伟 《水产学报》2020,44(12):2100-2111
大银鱼是东亚特有的小型经济鱼类,相关研究工作主要由我国科技工作者开展。本文对大银鱼分类、生长、繁殖、孵化与胚胎发育、移植与产量波动以及对其他鱼类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更正后的大银鱼拉丁学名存在尚未被广泛使用的问题。多年的移植增殖使大银鱼产生了大量新的遗传变异,形态上也有所改变,丰富了大银鱼的种质资源。不同纬度地区大银鱼快速生长的月份不同,虽然北方生长季节短,但大银鱼个体却不小于南方。大银鱼能否稳定地转变为食鱼性决定了其生长速率和最终个体大小,其种群内出现个体大小分化的饵料资源条件尚不清楚。种群内是否出现个体大小分化决定了大银鱼的性选择模式,而相关的研究尚未开展。大银鱼为一次性产卵鱼类,其自然受精率高于人工受精率,因此,在增养殖中若能保留合适的繁殖群体量则无需人工投放受精卵。大银鱼的胚胎发育及其影响因素已经比较清楚,足以指导受精卵的生产。大银鱼是耐盐碱鱼类,可用于发展盐碱水域渔业。饵料生物资源的过度消耗被认为是大银鱼产量跌入低谷的原因,但相关的定量生态学研究有待开展,以指导大银鱼的可持续稳产。本研究还针对大银鱼种群爆发对土著鱼类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论发展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大农业是一个新的提法。本文在对现代化大农业的相关资料进行深入思考的基础上,从横向、纵向等多个维度对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进行了界定,继而通过对原始农业、现代农业和现代化大农业进行区别分析,提出了现代化大农业的本质特征为绿色发展。最后,从构建垦区绿色农业体系、绿色产业体系和绿色城镇体系三个方面提出了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大型拖网渔船在船上实时分析获得的南设得兰群岛东部海域捕获南极大磷虾活体脂质含量数据,分析比较了不同时间段南极大磷虾磷脂营养成分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磷脂含量丰富,平均含量达到了磷虾干重的5.4%,同时3个时间段南极大磷虾磷脂含量存在着显著性差异,1月下旬的南极大磷虾磷脂的含量最高,显著高于1月上旬和12月下旬。南极大磷虾丰富的磷脂及其磷脂含量的时间差异可为南极大磷虾今后的可持续商业捕捞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内陆水产》2014,(9):46-47
大蚝是钦州名特优水产品,素有“海上牛奶”美誉。自古以来,勤劳的钦州人民就在美丽的茅尾海养殖大蚝。钦州大蚝主产地在海域面积达135平方公里的茅尾海,这里的海域纯净,是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咸淡水交汇,温度盐度都适宜,十分有利于大蚝的生长。独特的海域环境,奠定了钦州的大蚝养殖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市大蚝养殖面积超过15万亩,年产量20多万吨,钦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大蚝养殖基地和蚝苗供应基地。  相似文献   

18.
大水域生态环境较为稳定,饵料丰度将是增殖大银鱼的关键环节。察尔森水库1990年移植池沼公鱼次年即获成功,近年因现存量过大而规格下降,若移植大银鱼摄食之,将可取得理想的渔业效果,即大银鱼形成稳定可观的产量,同时池沼公鱼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9.
2011年8~10月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山东半岛大叶藻进行了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山东半岛主要存在3种大叶藻科(Zosteraceae)种类,分别是大叶藻属Zostera的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矮大叶藻Zostera japonica Ascherson & Graebner以及虾形藻属Phyllospadix的红须虾形藻Phyllospadix iwatensis Makino.其中,大叶藻分布广泛,莱州湾、俚岛、小石岛、楮岛、汇泉湾等地均发现有大叶藻存在,莱州湾地区大叶藻呈斑状分布,汇泉湾呈零星分布,俚岛、小石岛、楮岛地区呈片状分布;矮大叶藻分布较少,莱州湾地区呈斑状分布,广饶地区零星分布;红须虾形藻仅发现于青岛石老人海水浴场,呈斑状分布.调查还发现,山东半岛近海沿岸大叶藻海草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和破坏,除俚岛、小石岛、楮岛的大叶藻呈片状分布以外,其他地区的大叶藻均呈斑状分布或者零星分布.日照东港地区的海草场更是破坏严重,且本次调查范围内未发现大叶藻存在.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大银鱼子代体生长的的S型曲线方程为Lt=Lt=166.487与天然湖泊中的大银鱼生长相比较,前期有生长优势,频繁地刺激大银鱼与不稳定的水质会降低大银鱼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