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果蔬气调贮藏保鲜工艺与成套设备研制,是四川省农机研究院在四川省2001年重点科研攻关招标中的中标项目,已于2003年7月在四川省科技厅组织下通过科研成果鉴定。果蔬气调保鲜,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果蔬气调贮藏方法,不但保鲜效果好,而且贮藏期比普通冷藏延长2倍~3倍。所谓气调保鲜,就是在冷藏的基础上同时控制贮藏环境及水果蔬菜之密闭空间的气体成分,从而达到抑制果蔬呼吸强度,延长其贮藏保鲜期的一种贮藏方式。果蔬气调贮藏保鲜研究的重点是气调工艺,而气调介质尤其是气密性的选择又是保证气调工况的关键。1.气调介质的选择气调介质是指在…  相似文献   

2.
气调贮藏对早酥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早酥梨为试材,研究在温度(0±1)℃、相对湿度(RH)90%~95%条件下,1%~2%O2+1%~2%CO2、3%~4%O2+1%~2%CO2、5%~6%O2+1%~2%CO2三种气体组分对早酥梨气调贮藏效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240 d的贮藏期间,三种不同比例气体组分的气调贮藏均能降低梨果的乙烯释放速率和呼吸强度,保持较高的果实硬度,减缓早酥梨黄化,使其可溶性固形物与可滴定酸含量保持较高水平,其中3%~4%O2+1%~2%CO2气调贮藏效果更为显著,能较好地延缓梨果衰老,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苹果品种,其耐贮性差异很大,一般表现为晚熟品种中熟品种早熟品种。苹果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采收期对果实的贮藏品质和贮藏时间影响很大,必须适时采收。预冷处理是提高苹果贮藏效果的重要措施,采用强制通风冷却,迅速将果温降至接近贮藏温度后再进行存放。苹果的贮藏方式较多,短期贮藏宜选择沟藏、窑窖贮藏、通风库贮藏等常温贮藏方式,长期贮藏则为冷藏和气调贮藏。  相似文献   

4.
贮藏环境乙烯对不同低温下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库尔勒香梨为试材,研究其在-1℃和2℃下不同乙烯浓度(0,自发气调,100μL/L)环境中果实外观色泽和内在品质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环境中的乙烯相比,温度对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影响较大;贮藏于-1℃的果实果皮颜色保持较好,硬度较高,腐烂率较低,而贮藏于2℃的果实品质则相对较差;相同温度条件下,处于自发气调环境中的果实腐烂率较低,果柄保鲜指数较高,但不同乙烯浓度处理对库尔勒香梨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以及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无明显规律性。  相似文献   

5.
甜樱桃自发气调(MAP)贮藏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中晚熟甜樱桃品种先锋进行了自发气调(MAP)贮藏试验,包括采收成熟度、塑料包装材料、包装方式选择以及贮藏温度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品种8成熟为最佳采收期,最佳贮藏温度为(-1±0.5)℃.PE 0.02 mm密封包装为最佳微气调材料与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6.
1.山楂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要求-2℃~0℃,相对湿度90%~95%(贮藏温度为2℃~4℃时湿度要求85%~90%)。气调贮藏时,氧气的体积分数为7%~15%、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5%~10%。2.山楂产地贮藏应注意的问题(1)选用耐藏性较强的品种贮藏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翠香"猕猴桃在贮藏和销售中的果实品质,采用乙醇含量为指示的动态气调(0~30 d:1.5%O2+5.5%CO2;30~60 d:2.5%O2+4.5%CO2;60~100 d:3.5%O2+3.5%CO2),并与普通气调(2.5%O2+4.5%CO2)、机械冷藏相比较,研究其对"翠香"猕猴桃贮藏期间生理营养品质变化和冷害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00 d时,与机械冷藏相比,动态气调显著延缓了果实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保持了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降低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与普通气调相比,动态气调可有效抑制果实的腐烂率和失重率的上升,显著减少贮藏后期冷害的发生,更好地保持果实品质,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与货架期.动态气调的保鲜效果最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果实后期病害,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  相似文献   

8.
食用菌的保鲜贮藏与加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 后 的 新 鲜 食 用 菌 , 在 常 温 下 容 易 腐 烂 变质,为了调节和丰富食用菌市场的 供应,满足消费需求,有必要搞好食用菌的保鲜贮 藏与加工。下面介绍食用菌最常用的几种保鲜贮藏与加工方法。 1.冷藏法 温度是影响食用菌呼吸作用的 最主要因素。在5 ℃~35 ℃范围 内,每上 升 10 ℃,食 用菌的 呼吸 强度就增大 3 倍,其结果会使环境温 度升得更高。但冷 藏 温 度也 不 宜 过 低 , 通 常 应 控 制 在 0 ℃~8 ℃之间。生产上常采用冰冷贮藏法,即 将食盐或氯化钙加入冰中,把冰放置在贮藏食用菌的上方。 2.气调贮藏法 其贮藏原理是降低氧…  相似文献   

9.
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对大久保桃冷藏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气调贮藏方式(变动气调、间歇气调、常规(静态)气调)对大久保桃冷藏及货架期3 d后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冷藏对照相比,适宜的气调处理可明显降低果实冷害的敏感性、延缓果肉组织膜透性和褐变度的上升趋势、减轻出汁率的上升,有效保持了果实硬度、色泽、风味;对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不大;其中较适宜气体指标是5% O2+ 10% CO2;与常规(静态)气调相比,变动气调贮藏进一步降低了果实的冷敏感性,减轻了在低温条件下果实的冷害症状,贮藏70 d,果肉无褐变,货架期间,仍保持了较好的后熟特性,改善了果实的贮后品质.  相似文献   

10.
研究在三个不同冻藏温度(-10±1℃、-15±1℃、-20±1℃)下,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蛋白质变性动力学模型,将蛋白质品质变化速率与贮藏温度和贮藏时间相关联,建立牡蛎在冻藏期间蛋白质品质变化规律的方程。结果表明:在冻藏期间牡蛎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蛋白质变性与冻藏的温度和时间有关,Ca2+-ATPase活性和盐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都随冻藏温度和冻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温度越低蛋白质变性越缓慢;蛋白质品质变化方程在试验范围内可有效描述冻藏牡蛎蛋白质品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华北农牧交错区两种土壤类型下青饲玉米的施氮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华北农牧交错区饲草量少质差的现实问题, 在区域草甸栗钙土和沙质栗钙土条件下, 研究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青饲玉米产量与品质形成及肥水利用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 草甸栗钙土田和沙质栗钙土田施氮比不施氮青饲玉米生物产量分别增加36.1%和106.0%, 植株氮素含量分别提高108.0%和81.9%, 且在草甸栗钙土田出现氮素的奢侈吸收现象; 施氮使草甸栗钙土田玉米植株磷素含量提高10.9%, 但沙质栗钙土田玉米磷素含量降低; 玉米植株粗蛋白、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 草甸栗钙土田分别增产1.60倍和2.10倍, 沙质栗钙土田分别增产2.74倍和1.36倍; 施氮显著提高青饲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草甸栗钙土田增幅为27%~45%, 相当于多供水82.5~135.7 mm; 沙质栗钙土田增幅为95%~97%, 相当于多供水294.9~258.5 mm。故华北农牧交错区青饲玉米施氮是快速提高饲草产量和营养品质以及高效利用肥水资源的有效技术手段, 草甸栗钙土田不超过200 kg hm-2、沙质栗钙土田不少于135 kg hm-2, 是兼顾玉米产量、品质与肥水高效利用的适宜施氮量。  相似文献   

12.
丛磊  刘燕 《种子》2004,23(8):45-48,76
为了寻找适宜山楂种子快速萌发的措施,对11个种(品种)山楂种子分别采取干湿交替、浓硫酸浸泡及两种处理相结合3种方法,致使种壳开裂或裂缝后,然后在恒温及变温条件下沙藏3~4个月,播种后检查发芽率.结果表明,各种山楂种子发芽率的差异与种子的千粒重、种壳厚度、处理方法、低温方式等密切相关.根据千粒重、种壳厚度相似性进行归类研究得出,大粒型种子适宜采用干湿交替或浓硫酸处理、变温沙藏;中、小粒型种子适宜采用干湿交替、恒温沙藏;未处理种子适宜采用变温沙藏.  相似文献   

13.
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板栗为中国栗属的代表种,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寒温带、温带和暖温带,其分布区地形复杂,由于条件各异,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板栗品种。采用AFLP技术对收集到的86个板栗品种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板栗群体间的遗传多样性(Dst)为0.072 8,群体内遗传多样性(Hs)为0.080 4,群体分化系数Gst为0.475 3,基因流Nm为0.452 9,供试板栗群体内分化比较严重。通过对AFLP分析的各个步骤进行反复试验,证明了以AFLP-荧光法来分析板栗品种资源分子水平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贮藏前后的板栗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贮藏前的板栗细胞排列紧密,淀粉粒清晰可见,细胞膜较完整、光滑、内质均匀;腐烂板栗的细胞膜不完整,细胞与细胞的界限不明显,淀粉粒不清晰,线粒体膜不清晰,嵴模糊。但是贮藏前后板栗的细胞核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针对红花瘤果茶(Camellia rubituberculata)物种濒危及自然繁育困难的问题,在不同的种子贮藏条件下,检测种子贮藏特性及其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结果表明:1)红花瘤果茶种子在常温保存、干燥冷藏、干燥冷冻、拌沙冷藏、拌沙冷冻等5种条件下贮藏60 d后,种子的生活力均开始下降、拌沙冷藏60 d是最适宜的贮藏时间,种子生活力最高可达90.00%,而在贮藏120 d时生活力下降为30.00%。贮藏120 d后,种子劣变程度加深、发芽率和发芽势明显下降,冷冻贮藏的种子基本不发芽。2)在5种贮藏条件下,种子的粗脂肪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呈上升态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周期性变化规律。3)未经贮藏的种子在15℃、25℃、35℃条件下均能发芽,抗氧化酶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差异显著,在萌发后期,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15℃最高,25℃最低。35℃条件下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15℃和25℃条件下的,25℃条件下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15℃和35℃条件下的,温度一定时,光照时间对种子萌发过程中抗氧化酶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天水市板栗气候适宜性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天水市麦积区板栗物候调查观测资料及1971—2017 年麦积国家基本气象站实测气象资料,建立了板栗生长发育的气候适宜性评价模式,对逐年板栗各个生长发育气候适宜度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71—2017 年天水市板栗气候适宜度较高为0.67,光照适宜度较高为0.74,其次是水分适宜度为0.66,温度适宜度较小为0.65。近年来,综合适宜度呈上升趋势,温度、水分适宜度在不同发育阶段变化较大,光照适宜度较高。萌芽开花阶段温度适宜度变化幅度较大,水分适宜度升高趋势明显。果实形成期水分适宜性较差,温度适宜度较大。果实成熟期温度适宜度较小,水分适宜度较高,板栗的后期生长环境条件变差趋势明显。萌芽开花期的水分条件及果实成熟期的热量条件应该为板栗建园时主要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对板栗的贮藏性、营养物质的变化、糊化性和加工性等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研究和开发方面的局限性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板栗自身的系统性研究和板栗产业的深度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草果种子萌发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探讨草果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萌发的最佳条件,为草果种子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提高播种育苗成功率提供参考。浸种称重法测定种皮透水性;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设置不同前处理、不同光照和温度、不同发芽床以及不同贮藏方法等处理对草果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结果表明草果种子吸水率较低,吸水67 h仅达40%左右;种子水浸提液对白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湿沙层积处理30天后的种子,其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明显提高,较未处理种子发芽率提高近50%;以纱布作发芽床,30/20℃变温、12 h光照条件下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4.75%。草果种子中存在发芽抑制物可能是导致其休眠的主要原因之一;湿沙层积处理可有效降解发芽抑制物,是草果种子最佳前处理方法;以纱布作发芽床,12 h光照、30/20℃变温条件是草果种子萌发的最适宜条件;草果种子以湿沙进行贮藏为好。  相似文献   

19.
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对燕山板栗和太行山板栗品质的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山地区和太行山地区的板栗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燕山组的板栗单果重、还原糖、矿质元素Zn,Cr含量明显低于太行山组,而燕山组栗果中的蛋白质、矿质元素P,Cu含量明显高于太行山组。  相似文献   

20.
板栗果实显微结构冷冻切片制作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板栗果实冷冻切片技术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对板栗果实组织直接包埋冷冻与适当回温相结合的冷冻切片技术方法。结果表明,制作板栗果实冷冻切片的最佳条件为:冷冻温度-20℃,冷冻时间20 min,切片厚度4μm。采用碘液染色,染色时间30 s、脱色时间10 s,显微观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