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研究超甜玉米自交系1132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频率的影响因素,丰富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来源。以1132成熟胚为材料,通过比较研究蔗糖、脯氨酸、2,4-D等因素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再生的影响,确定适合1132成熟胚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再生的方法。结果表明,蔗糖浓度40g/L,脯氨酸1.4g/L、2,4-D浓度为4 mg/L的诱导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出现最早,且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达到75%。在继代培养基中2,4-D浓度为2 mg/L,其他相同的条件下,愈伤组织继代性最好,最易产生胚性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培养通过含60g/L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2~3周,后转入含30g/L蔗糖的MS培养基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最好,可实现芽和根的同步再生。利用1132成熟胚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并分化再生植株是对幼胚再生体系的有效补充,可以克服玉米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中幼胚受季节限制的不利条件,丰富甜玉米基因工程育种中外植体的来源。  相似文献   

2.
高秆野生稻叶片可诱导出胚性和非胚性2种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在合适的分化培养基上可不断形成胚状体,进而大量获得再生植株,再生植株以绿苗为主,未见绿白嵌合苗。源于不同脱分化培养基的胚性愈伤组织具有相似的胚状体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以N6培养基添加NAA1 mg/L、2,4-D2 mg/L和ZT0.5 mg/L效果最好,形成胚状体并分化植株以MS培养基添加NAA2 mg/L和IAA0.5 mg/L为佳。  相似文献   

3.
以七月酥梨的花药为材料,接种在诱导胚状体培养基上,120 d产生胚状体。胚状体转入MS附加6-BA1.0 mg/L、IBA0.2 mg/L、GA30.1 mg/L的分化培养基上,经过85 d左右分化幼梢。无根植株转入1/2MS附加NAA0.5 mg/L、IBA2.0 mg/L和AC 0.5 g/L的培养基上,10~15 d可诱导生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提高其胚状体诱导率和生根品质,增加再生植株数量,丰富西葫芦育种材料。【方法】以西葫芦"春玉一号"未受精子房为材料,分析MS、B5、N6和White 4种基本培养基的诱胚效果;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6-BA(0,0.5,1.0,2.0mg/L)和NAA(0,0.2,0.5,1.0mg/L),筛选2种激素的最佳组合;之后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2,4-D(0,1.0,2.0,3.0,4.0,5.0mg/L),筛选2,4-D的适宜质量浓度;在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NAA(0,0.05,0.1,0.2,0.5,1.0mg/L),分析其对胚状体芽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西葫芦未受精子房以MS为基本培养基时胚状体诱导率最高,为16.67%;在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 6-BA+0.5mg/L NAA时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19.76%;在MS+30g/L蔗糖+8g/L琼脂+1.0mg/L 6-BA+0.5mg/L NAA培养基中添加1.0mg/L 2,4-D可以加快胚珠膨大的速度,增加胚珠转绿的数量,但对出胚的提高效果不显著。MS+30g/L蔗糖+8g/L琼脂+0.1mg/L NAA有利于提高胚状体芽的生根品质,且根系生长健壮。【结论】MS+30g/L蔗糖+8g/L琼脂+1.0mg/L 6-BA+0.5mg/L NAA+1.0mg/L 2,4-D是西葫芦未受精子房离体培养中胚状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30g/L蔗糖+8g/L琼脂+0.1mg/L NAA是诱导其胚状体芽生根的较适宜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黄瓜未授粉子房的胚状体诱导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3个黄瓜品种未授粉子房的胚状体诱导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品种、采样时期、培养基附加物和处理温度都能影响胚状体的诱导率和诱导效果.鲁黄瓜9号开花前一天取样胚状体诱导效果最佳;培养基附加40 g/L蔗糖,0.06 mg/LTDZ,35 C黑暗处理4 d,胚状体诱导率最高;附加0.1 mg/LNAA、0.8 mg/L6-BA、40 g/L蔗糖,在25 C、4 500 lx、16 h/d光照条件下继续培养,胚状体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6.
枸杞花药离体培养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宁杞1号为试验材料,探讨枸杞花药离体培养中不同激素组合、不同活性炭及蔗糖浓度、低温预处理或热激处理、不同光照培养条件对花药培养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激素组合为2,4-D 1.0 mg/L+6-BA 2.0 mg/L,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达11.7%;4 ℃低温预处理5 d和32 ℃高温预培养2 d,均可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添加活性炭能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培养基中适宜的蔗糖浓度为3%;暗培养优于光照培养和弱光培养.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1 mg/L)分化出大量绿色小芽,分化芽转入生根培养基(MS+NAA 0.1 mg/L)中,20 d后得到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分别取14-1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mg/L 2,4-D+0.5mg/L KT+0.2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黄瓜高频胚状体再生体系,为黄瓜遗传转化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津研四号、长春密刺、Q8和14-1为材料,研究不同基因型材料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取14-1品种的子叶、子叶节、下胚轴和成熟胚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类型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产生情况;以14-1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及其质量浓度配比对黄瓜胚状体诱导的影响。【结果】4个不同基因型中,欧洲温室型黄瓜种质14-1可诱导出胚状体。在4种外植体类型中,14-1的子叶节可以高效诱导出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其诱导率分别为100.0%和34.1%。激素及其质量浓度组合也会影响胚状体的诱导,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以MS+1.5 mg/L 2,4-D为培养基对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其对14-1子叶节的诱导率为100%;在分化培养阶段,MS+0.1 mg/L 2,4 D+0.5 mg/L KT+0.2 mg/L IAA有利于体细胞胚的发生,14-1的出胚率为62.5%。显微形态观察发现,黄瓜体细胞胚发育过程包括球形胚、心形胚、鱼雷胚和子叶期胚等时期,这些胚可以发育成正常小植株。【结论】14-1的子叶节经诱导培养基MS+1.5 mg/L 2,4-D和分化培养基MS+0.1 mg/L 2,4-D+0.5 mg/L KT+0.2 mg/L IAA培养后,可高效产生胚状体,并可萌发成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9.
西北粳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碳源的种类和质量浓度对西北粳稻成熟胚培养特性的影响,建立西北粳稻成熟胚离体再生体系。【方法】以4个西北粳稻品种宁粳16、宁粳34、宁粳35和宁粳38的成熟胚为材料,利用组织培养法,对水稻成熟胚进行脱分化和再分化,获得再生植株,研究培养基、基因型及激素、碳源质量浓度和种类对西北粳稻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和分化的影响。【结果】基因型对西北粳稻成熟胚培养的影响较大,参试材料中宁粳34的培养特性最好;N6和NB 2种培养基对西北粳稻培养效果的影响随粳稻品种基因型的不同而不同;诱导培养基中添加2,4-D的质量浓度以2 mg/L为好,添加0.2~0.5 mg/L的6-BA可提高西北粳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以麦芽糖和蔗糖为碳源时,西北粳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较高,蔗糖质量浓度为30~40g/L时培养效果最佳。【结论】基本明确了基因型、培养基、激素、碳源对西北粳稻成熟胚离体培养特性的影响效果,初步建立了西北粳稻成熟胚高频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10.
以7个"娃娃菜"优良杂交种为试材进行小孢子培养,通过优化培养条件建立高效培养体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间的小孢子胚诱导能力差异极显著,33℃条件热击48 h,胚诱导率达最大值;NLN-13+0.05 mg/L 6-BA+0.05 mg/L NAA为适宜的诱胚培养基,MS+3%蔗糖+0.75%琼脂+0.1 g/L活性炭是小孢子植株继代和壮苗的适宜培养基,MS+3%蔗糖+0.7%琼脂+0.1 mg/L NAA是小孢子植株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通过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大量的小孢子胚状体和再生植株195株,筛选获得2个优异的双单倍体(DH系)植株。  相似文献   

11.
以优良自交系FAPW和BN490A组配的单倍体群体为材料,利用t测验、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单倍体花药外露、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率较低(28.2%),大部分花药外露(81.3%)和小部分花药不外露(15.6%)的单倍体花粉可育;花粉可育的单倍体花药大小大于花粉败育的单倍体,但在花粉可育的单倍体植株中,花粉的育性并未随着花药大小的增大而提高。在实际单倍体自然加倍过程中,可以依据玉米单倍体花药外露与否、花药大小与花粉育性的关系,通过花药是否外露与花药大小判断雄穗的育性。  相似文献   

12.
Some influential factors of anther culture were studied preliminarily by conducting anther culture of the restorers of new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NER).Several results were obtain from this experiment and they were listed as follow:① MS cultrure medium with such hormones as 2,4-D 2 mg/L,6-BA 0.5 mg/L,NAA 0.5 mg/L was the best suitable for callus induction of NER.②The difference of induction rat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different plant age groups.From the 110th day to 141th day,the induction rate wa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age and the difference of induction rate reached 0.01 significant difference level.The induction rate reached the highest value in the 141th day then it declined gradually.③The combined use of 2,4-D and 6-BA with proper increase of 2,4-D was good for inducing callus.④The green plantlet induction rate of NER was increased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6-BA increased from 2 mg/L to 4 mg/L.Adding ZT from 0.5 mg/L to 2 mg/L,6-BA would led 2.47% increase of green plantlet induction rate.  相似文献   

13.
草樱花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草樱花为材料,研究了激素配比、蔗糖、培养条件等组培苗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结果表明:采用MS+6-BA0 5mg/L+IBA0 05mg/L(或2,4-D0 25mg/L)+蔗糖30g/L用于分化培养,1/4MS+NAA0 5mg/L+蔗糖10g/L用于生根培养,光强1500~2000lx,光照时间每天12~14h条件下组培苗增殖系数最大,有效苗最多,生根率高及生长速度快,移栽成活率90%以上。采用管外扦插成活率80%以上。建立了草樱花工厂化生产工艺及试管苗培养标准,为其植物组培苗繁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编号为ZF-09、ZF-10两个辣椒品种的F1代为试材进行花药培养,研究碳源组分及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出胚率及出苗率的影响,并对获得再生植株进行倍性鉴定.结果表明,Cp+蔗糖浓度1%+麦芽糖浓度2%的培养基出胚率及出苗率在ZF-09和ZF-10两品种中均为最高.ZF-09出胚率及出苗率分别达到CK的2.3倍和7.14倍,而ZF-10出胚率及出苗率分别达到CK的3.7倍和11.06倍;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鉴定再生植株中倍性组成, ZF-09二倍体发生率为60.3%,单倍体发生率为39.7%;ZF-10二倍体发生率为68.4%,单倍体发生率为31.6%.  相似文献   

15.
影响旱作小麦高效花药培养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不同处理和多种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型小麦花药培养效应的比较研究表明,旱作春小麦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均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其中以普通小红麦诱导率最高,达8.12 %,八倍体小黑麦中以20-1528诱导率最高,达7.71 %。诱导培养基中2, 4-D、水解乳蛋白和蔗糖之间的适宜配比为:2.0∶0.5∶90(g/L);而在分化培养基中的适宜配比为:0∶0.5∶70(g/L)。对花药进行2 d低温预处理和32 ℃高温培养具有较高的花药愈伤诱导率,分别达7.6 % 和6.58 %。  相似文献   

16.
以吉木萨尔白蒜为试验材料,利用大蒜鳞茎盘为外植体,在B5+6-BA0.5 mg/L+NAA0.5 mg/L+蔗糖30 g/L+琼脂4.5 g/L培养基进行初始培养获得绿芽,在此基础上开展试管内诱导微鳞茎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1/2 MS+IBA 1.5 mg/L+NAA 0.1 gm/L+蔗糖50 g/L+琼脂4.5 g/L为组培苗试管内诱导鳞茎较好的培养基配方,在该培养基上大蒜绿芽第45天开始形成鳞茎,第90天鳞茎直径为0.3~0.5 cm。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玉米花药培养的影响因素。[方法]以5种基因型玉米为例,研究了基因型、培养基种类以及激素配比对花药诱导过程中形态变化及出愈率的影响。[结果]与YP、MS和玉培相比,N6培养基在花药培养中褐化率、膨大率和死亡率较低;先玉335花药诱导出愈率最高,为23.15%;2 mg/L 2,4-D+1.5 mg/L KT激素配比的效果最佳。[结论]该试验为玉米花药单倍体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辣椒花药培养效率。[方法]采用MS培养基,以博辣娇红为试材,研究碳源种类与浓度对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以佳玉为试材,按L16(4^5)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与浓度对辣椒花药培养效率的影响。[结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各浓度处理的均值麦芽糖虽略高于蔗糖,但未达差异显著水平;麦芽糖或蔗糖作碳源,3%~6%的浓度有利于提高愈伤组织与胚状体的诱导频率,超过6%以后,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随糖浓度的增加而极显著下降。生长调节剂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为2,4-D﹥ZT﹥NAA﹥KT﹥6-BA;对胚状体诱导率的影响为2,4-D﹥NAA﹥ZT﹥KT﹥6-BA;2,4-D、ZT、NAA和KT对愈伤组织与胚状体诱导率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生长调节剂的使用浓度,2,4-D和ZT以1.0mg/L、NAA和KT对0.5mg/L的效果最好,ZT对提高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率的效果比KT和6-BA都好;2,4-D1.0mg/L﹢ZT1.0mg/L﹢KT0.5mg/L﹢6-BA0.5mg/L是佳玉花药愈伤组织和胚状体诱导培养适宜的生长调节剂组合。[结论]该研究为辣椒花药培养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木本油料植物青刺果花药快繁技术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找出诱导野生青刺果花药萌发的基本培养基和培养条件。[方法]以野生青刺果花药为外植体,采用MS、N6为基本培养基,添加香蕉汁液为附加物,探讨不同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对青刺果花药诱导的影响。[结果]在MS+香蕉汁+30 g/L蔗糖+8 g/L琼脂,光照8 h、温度13℃为培养条件下培养,愈伤组织诱导较好。[结论]该研究为青刺果花药培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花药离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花药培养在植物离体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自1964年首次利用曼陀罗的花药培养得到绿色植株后,先后在烟草、水稻、小麦、大麦和玉米等作物上取得成功,园艺作物大白菜、小白菜、甘蓝型油菜、芜菁、结球甘蓝、石刁柏、枣、草莓等的花培也取得成功,尤其在水稻和小麦上的进展更是突飞猛进。通过花药培养可以得到单倍体植株,在杂交育种、抗性育种与诱变育种具有重要意义,并能克服远缘杂交育种中的不育性和分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