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DHI对某奶牛群生产性能的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DHI对某奶牛群生产性能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在奶牛牧场管理过程中,牛奶体细胞数SCC与奶牛产奶量、健康、胎次的关系,以期应用DHI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应用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体系对900头产奶牛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在奶牛泌乳的各个阶段,随着牛奶体细胞数增高,各胎次奶牛产奶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体细胞数随着胎次的增加而上升,奶牛产奶量随奶牛胎次的变化而变化。奶牛存在产犊间隔长,繁殖障碍和营养问题,需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南省某奶牛场连续21个月的DHI数据中的体细胞变化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过饲养调整及环境控制,其牧场体细胞得以改善和生产性能得以提高,即通过DHI(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测定牛乳汁体细胞(SCC),及时发现患有隐性乳房炎牛只,分析牛场引起隐性乳房炎的相关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调整饲养管理和改善环境,可有效降低乳汁的体细胞,减少隐性乳房炎的发生,提高鲜奶品质。  相似文献   

3.
DHI牛奶测定技术在奶牛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HI牛奶测定技术在我国经过近十年的推广实施已具一定的规模和影响 ,可应用于奶牛乳房健康管理、奶牛饲料营养调整、选种选配、牧场的日常管理等。1  DHI牛奶测定技术的概念与意义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牛群改良 )牛奶测定技术是奶牛饲养的核心技术。旨在加强牧场的管理基础和遗传基础 ,提高奶牛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率。主要通过每月一次对泌乳牛的牛奶测试 (测试牛奶脂肪、蛋白、乳糖和体细胞数 ) ,记录牛只基础资料 ,运用先进的牛群管理软件形成数据化的信息报告 ,最后以这些信息报告来指导生产和管理。2  DHI牛奶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奶牛育种工作中,一直把产奶量作为奶牛改良最重要的指标。这种片面性的选育,导致奶牛疾病的大量发生,乳房炎就是其中危害最大的常见病之一。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健康,降低产奶量,还会使奶产品的质量下降。因此,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遗传选育角度来看,应该把抗病选育作为未来奶牛育种工作中的重点。牛乳中的体细胞(Somatic Cell Count,SCC)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SCC在奶牛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奶牛群体改良(DHI)测定,得到大量可靠的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数据(包括SCC),结合育种学理论进行奶牛选育,从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以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工作为基础,为进一步科学有效地加强牛群管理,充分发挥牛群的生产潜力,进而提高牧场经济效益,本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某牧场2021年1—12月4798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根据指标判定牛只及牛群实际情况,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管...  相似文献   

6.
1 牛乳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历程 世界上乳业发达国家如加拿大、丹麦、瑞典等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由政府机构、奶农协会、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实验室、原料奶定级实验室、乳品加工企业等组成的牛乳质量控制系统。其中DHI是奶牛育种工作中的基础环节之一。DHI实验室测定的奶牛生产性能指标主要是乳脂肪、乳蛋白、乳中体细胞数(SCC)。泌乳奶牛每个月都要测定一次。样品数量大;又由于奶样不易保存的特点,必须及时进行测定。测得的数据还要准确,因为这些大量的数据不仅参与育种计算,反馈给牛场后还用以调整饲养管理方案等。例如通过体细胞数可以判断奶牛乳腺受感染或发炎的情况;通过乳脂、乳蛋白质等指标可以反映出奶牛营养状况。因此,牛乳测定结果可以引导生产者科学养牛,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原奶质量。奶业发达国家在此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记录体系,取得了奶牛总头数下降而牛只单产及牛奶总产量上升的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7.
奶牛群改良计划,也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是对奶牛泌乳性能及乳成分的测定,简称为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首先需要收集奶牛系谱、胎次、产犊日期、干奶日期、淘汰日期等牛群饲养管理的基础数据,其次是每月采集一次泌乳牛个体奶样,通过测定中心的检测,获得牛奶的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统一整理分析,形成DHI报告。测定报告反映了牛只及牛群配种繁殖、生产性能、饲养管理、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信息。  相似文献   

8.
DHI报告解读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迅速发展,DHI技术在奶牛场中的应用已经普及,依据DHI报告,可以了解牛场的饲养管理、繁殖配种、乳房保健及疾病防治等状况,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及选种选配,有效地防治乳腺炎,合理地淘汰牛只,进而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全面、准确解读DHI报告,在解决奶牛场的实际问题和牛群改良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以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2月的DHI报告为例,就DHI报告中的关键指标作一介绍,旨在使DHI报告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体细胞数(SCC)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体细胞数简称SCC,是奶牛乳房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介绍了牛奶中SCC的来源及影响因素,SCC增高的危害以及SCC在奶牛生产中的应用。指出定期监测SCC有助于及时掌握奶牛乳房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防治乳腺炎,提高奶牛产量和牛奶质量,增加奶牛场和乳品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并建议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大型乳品企业引进SCC检测仪器,把SCC列入牛奶按质计价范围。  相似文献   

10.
牛奶中的体细胞(SCC),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多叶核白细胞、噬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3%~99%,其它1%~7%是乳腺组织死去脱落的上皮细胞。体细胞数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目前,体细胞计数已经成为牧场管理和监控牛奶质量的重要手段,是衡量牛奶质量的“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评估DHI中的体细胞值对奶牛乳房炎的预警作用,以湖南省DHI中心对宁乡某规模化奶牛场2019年3-4月份DHI数据为基础,结合乳房炎快速检测液,筛选临床或隐性乳房炎奶牛,确定为药物治疗效果试验组。采集筛选牛群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结合药敏实验开展针对性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发现:从试验组奶样中均分离出各种乳房炎致病菌,其中主要是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经敏感药物治疗后,患牛乳中体细胞数(SCC)下降极显著(P<0.01)。结论:体细胞数(SCC)作为DHI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奶牛乳房炎起到第一预警作用;DHI报告同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使DHI成为牛场发现管理问题、增加养殖效益的有效工具,切实服务于奶牛场的实际生产。  相似文献   

12.
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体细胞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房炎是影响奶牛生产经济效益最重要的疾病之一,而体细胞数(SCC)是反映奶牛乳房健康及牛奶品质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规模化牧场670头荷斯坦奶牛后腿上部及侧面、乳房、后腿下部进行洁净度评分,探讨乳房及肢蹄洁净度对荷斯坦奶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试验运用SAS 8.1统计软件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除了将洁净度评分作为固定效应外,其他固定效应还包括组别效应、泌乳阶段效应及胎次效应。结果表明:①组别与胎次对体细胞评分有显著影响(P<0.05)。②泌乳阶段、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其中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4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5);乳房洁净度评分为3分的体细胞评分极显著高于1分和2分的(P<0.01);后腿上部及侧面洁净度评分对体细胞评分影响不显著(P>0.05)。③奶牛乳中体细胞数随着奶牛后腿下部洁净度评分与乳房洁净度评分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试验结果显示,通过对牛群身体洁净度评分,可以有效了解牛群乳房的健康状况,可为规模化牧场奶牛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地发挥DHI分析检测在奶牛场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奶牛生产性能,本文利用河北省三河顺发牛场278头1~6胎次DHI测定资料,分析了在不同胎次和不同产犊季节体细胞评分(SCS)以及不同泌乳月份体细胞数(SCC)的变化情况,另外还对不同体细胞数范围和对应的体细胞评分对牛乳成分的影响以及与它们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胎次增高,SCS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产犊季节显著影响着SCS的水平,夏季产犊的牛只SCS达到了最高水平,与其他季节差异极显著(P0.01);SCC在泌乳末期水平最高,泌乳初期水平较低且稳定;SCC(SCS)极显著地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对乳脂率和乳蛋白有显著影响,与产奶量有极显著的负相关(r=-0.41,P0.01),与乳脂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r=0.34,P0.01),与乳蛋白率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是用来管理奶牛生产的一项综合性技术,通过对DHI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以指导牛场健康计划、改进日粮配方,加快奶牛遗传改良,提高奶牛育种水平。[方法]对广东省某奶牛场2022年1—12月14 024 条DHI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该牧场牛群结构、胎次、乳成分、体细胞数等指标,并根据数据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该牧场12 个月的平均胎次2.34 胎,日均产奶量为32.03 kg,高峰奶平均为39.6 kg,高峰奶日平均为80.17 天,305 天产奶量平均为9 641.55 kg,乳脂率平均为4.52%,乳蛋白率平均为3.16%,脂蛋比平均为1.44,体细胞数平均为33.3 万个/mL,尿素氮平均为10.9 mg/dL,泌乳天数平均为176.42 天。[结论]该牧场3 胎次以上牛只所占比例偏低,牛群结构不合理,体细胞数较高,尿素氮含量不稳定。应优化牛群结构,加强环境整治、乳房炎健康监测,同时调整日粮结构。  相似文献   

15.
大庆地区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产奶量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DHI(Dairy Herd Improvement,即奶牛群改良)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量、乳成分、体细胞数并收集相关资料,运用先进的牛群管理软件分析之后,所形成的能反映奶牛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以及生产性能等方面综合情况的信息报告。DHI信息报告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就是其中非常重要一项。体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排除病菌感染。修复组织。鲜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判断乳房炎轻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技术是"十一五"期间我国重点推广的奶牛业生产技术,也是建立DHI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其实质就在于通过每月定期测定全群泌乳牛的产奶量、乳成分和体细胞数量(SCC),结合牛场的基础信息资料,形成DHI报告,分析牛群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加强科学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牛奶产量和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乳房健康是影响奶牛生产性能发挥和乳品质量最主要的因素,为深入了解奶牛乳房健康情况,本文通过DHI数据从长期和当月分析了上海某规模化牧场牛群的乳房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该牧场牛群乳房年平均感染率为31.3%,月感染率与权重体细胞数呈线性相关(r2=0.9401),随着胎次和泌乳天数的增加,体细胞数和感染率升高;该牧场慢性感染牛是风险最大的牛群,牛群存在传染性病原感染。通过2015年12月份的DHI数据分析发现,体细胞数80万个/m L以上的牛占12.4%,但是对大罐奶体细胞数的贡献值却达到60.3%,同时新产牛乳房感染率偏高(28%)。因此从短期看,该牧场应对体细胞数过高的牛采取适当措施,从长期看首先应该减少慢性感染牛比例。  相似文献   

18.
<正>奶牛DHI测定是一项当前应大力推广的新技术。依据DHI报告分析,可以提出被测奶牛场的饲养管理和经营改进措施与建议,科学地选种选配,平衡饲料配方,有效地防制乳腺炎,合理地淘汰牛只,确定适宜的饲养管理方法,从而显著提高奶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1奶牛DHI测定的定义  相似文献   

19.
在过去的奶牛育种工作中,一直把产奶量作为奶牛改良最重要的指标。这种片面性的选育,导致奶牛疾病的大量发生,乳房炎就是其中危害最大的常见病之一。乳房炎不仅影响奶牛健康,降低产奶量,还会使奶产品的质量下降。因此,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是目前奶牛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遗传选育角度来看,应该把抗病选育作为未来奶牛育种工作中的重点。牛乳中的体细胞(SomaticCellCount,SCC)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质量及牛只的健康状况,SCC在奶牛育种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通过奶牛群体改良(DHI)测定,得到大量可靠的奶牛个体生产性能数据(包括SCC)…  相似文献   

20.
DHI意为奶牛群改良计划,又称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体系,是通过测试奶牛的奶产量、乳成分(乳脂、乳蛋白等)、体细胞数等20多项数据并收集牛群有关资料,经分析后形成反映牧场配种、繁殖、饲养、疾病、生产性能等信息的检测报告。我国于1993年开始开展奶牛生产性能测定工作,随后农业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地推广DHI测定技术。20多年以来,我国的DHI测定工作取得了一些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