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随着西部生态环境建设和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针对“森林培育学”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紧紧抓住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历史机遇,及时进行教学改革,以课程建设为核心,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全面提高“森林培育学”的教学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该文总结了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学科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梯队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结合江苏省林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本学科的发展目标和建设规划。  相似文献   

3.
“森林培育学”课程教学的优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森林培育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对于提高林学专业学生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针对目前“森林培育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优化其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实践技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阐述了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关于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发展和社会对森林需求的增加, 加强森林培育学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但是如何通过开展理论研究, 以便最终形成能够有效指导森林培育技术的理论体系, 目前尚缺乏广泛讨论和研究。为此, 文中提出以系统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为指导, 从森林系统的起源、立地条件与森林生长的相互作用关系、森林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基础、森林系统的动态变化规律及森林培育技术对森林最终目标的影响等方面开展研究。随着研究在深度和广度的展开, 森林培育学的理论体系定会逐渐形成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加快森林培育 提高森林质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立足于区域内森林资源现状,深入剖析了森林质量及生态功能下降的深层原因,提出了提高森林质量的途径:树立科学经营森林的理念,构建正确的林业行业文化,认识培育森林的重要性和紧迫感,正确掌握森林培育的目标、方向、原则和方法。并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实施森林培育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德林 《绿色科技》2014,(3):299-300
指出了为充分发挥森林培育学科对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指导作用,实现我国森林培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将近自然林业理念引入森林培育学科势在必行,是变革传统人工森林培育模式,推动森林培育学科发展的必要举措。分析了近自然林业理论内涵及我国森林培育现状,探讨了调整我国森林培育学科的建设目标和理念。  相似文献   

7.
谈森林培育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森林培育学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代林业人才培养的需要,已经成为阻碍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因素。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实践等方面改革森林培育学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系统科学指导和丰富森林培育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森林培育学需要加强系统科学的指导.这不仅是因为森林是以乔木和其他木本植物为主体,多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对其规律的认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更重要的是,造林是一项系统工程,除林业行业外还涉及经济、土地资源、农业、水利、畜牧、环保、旅游等诸多方面,要搞好这一系统工程十分需要系统科学的指导.人工造林实践表明,缺乏系统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不仅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同时还会限制森林培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作为以森林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并要处理与多个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森林培育学有必要广泛吸收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以丰富森林培育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对华南农业大学森林培育学本科教学实习存在的问题和改革优化措施进行了探讨。从提高实习课时比重、完善实习基地和实习条件建设、丰富实习内容和创新实习形式等方面入手,对现有的森林培育学实习模式进行了优化,提出了“实验室+实习基地+野外林地”的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从森林培育学知识体系的特点和课程的性质以及林学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等方面论述了森林培育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信息资料查询系统、实验实习基地、教师和教材等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的条件,指出指导性(引导型)主教材的缺乏是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了《森林培育学》教材的主要内容、编写形式和编写原则以及编写的整体框架和编写体例,指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作为我国森林培育学的指导性教材,其体系和基本内容应基本稳定,要有一定的深度,重视理论与技术来源的教育;教材要具有引导性和示范性等,要能满足全国各地各类型林业院校的使用,要适合于研究性、开放性教学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地论述了计算机在林业中应用的潜力、现状、趋势及对策。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它在林业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已从科学计算和单项管理向系统管理方向发展。我国应采取相应对策,使计算机在林业中的应用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我国林木育种的发展历程及取得的主要成就, 综述了近年来林木遗传标记技术、林木基因组研究、林木抗虫、抗病、抗逆境、品质改良、遗传转化等基因工程技术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并探讨了生物技术与林木常规育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陈艳  雷振宇  张旭  刘燕 《林业科学》2006,42(Z1):31-36
介绍数字林业体系的多层结构以及基于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SOA)的数字林业技术平台的构成.结合数字林业技术平台的研究,在技术平台和林业基础数据库的基础上构建森林资源管理应用系统.重点阐述应用系统的实现方法、运行模式以及主要功能.研究表明:在服务平台基础之上构建森林资源管理应用系统,提高了系统的重用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这种开发模式是今后应用系统开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林业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共取得较大科技成果900多项,一批单项研究成果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对促进林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文中提出,林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面向林业生产建设,应着重加强生产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同时对新技术和副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林业应用基础研究予以重视。文中提出T1990-2000-2020年林业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途径和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宏观上阐述了90年代世界林业科技的发展趋势,着重指出:世界林业科技竞争格局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森林与环境的研究将提高到空前的高度;生物技术在林业上的应用将取得重大突破,并进入实用阶段。根据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应采取的对策,强调应确立具有我国特色的科技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地理信息系统在我国森林病虫害信息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是在计算机硬件与软件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属性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空间信息系统。经过40多年的发展,其应用领域已由最初的特殊专业迅速扩展到各行各业。本文对GIS的产生、发展,GIS的概念、组成、功能和分类及其在我国森林病虫害信息管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同时对GIS在我国森林病虫害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当前国家发展战略 ,分析了林业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方法及技术支撑。提出了解决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森林生态系统经营 ,其实施方法关键在于协调 ,保持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支持。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技术支撑主要有 :“3S”等新技术的应用 ;分类经营的技术方法以及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的监测和研究等  相似文献   

19.
森林分类经营的基础和技术条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林业分类经营的实质是森林分类经营”这一认识基础上,对“林业分类经营”在指导全国和区域林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客观的分析和定位,同时提出森林分类经营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是“森林立地分类”和“森林群落分类”;要实施分类经营,必须建立和完善针对不同林种的森林经营技术体系.文中还对森林永续利用原则的现实意义和法正林理论的核心内容及其在用材林经营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笔者通过与传统的营林模式造林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径流、有机、壮苗、抚育、混交"核心技术的所试营林模式,林木生长发育情况及林地改良效果均表现较好,显著优于对照传统营林模式,不同营林技术模式的组合均可作为黄土丘陵区的主要示范营林模式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对不同营林模式的适用范围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