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总结了近年有关水稻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进展,包括水稻叶片衰老的生理机制,衡量水稻叶片衰老的常用生理生化指标及其变化以及水稻叶片衰老调节等研究成果,进而对今后水稻叶片衰老研究中着重应解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玉米保绿性的指标体系及其与植株含水量、产量、抗逆性的关系,分析了保绿型玉米高产生理生化机制及玉米叶片保绿性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影响玉米叶片保绿性的基因与环境因素以及玉米保绿性的特性研究情况,以期为玉米的保绿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早衰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衰老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防止棉花叶片衰老的各种调控措施。文中概述了一些常用的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CAT)、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多胺)等。大量研究表明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而MDA含量快速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产生相应的变化,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具有各自变化特点。针对棉花早衰的生理过程,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氮、钾、钙3种肥料,以及水分、光照、温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节措施来预防叶片早衰以及对出现叶片早衰后的稳产措施。最后对棉花叶片早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自交系B73作为研究对象,以玉米圆斑病菌为供试菌株,采取玉米离体叶片侵染与活体整株侵染相对比的方式,通过观察侵染早期不同时间的玉米叶片,测定相关POD酶活性及相关基因表达量变化等,对侵染早期玉米叶片的生理指标和分子指标进行研究,通过比较这2种接菌方式对玉米早期生理生化表型的的影响,来筛选一种较为便捷实用的试验方法。结果表明,离体叶片侵染体系与活体植株侵染在侵染初期所选取的各种生理生化指标方面变化无差异;离体叶片侵染体系具有操作简单、重复性高、节约时间的优点,可以作为整株侵染的替代体系,为研究早期调控提供试验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玉米受到UV-B辐射后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对辐射响应的情况,该文分析了短暂UV-B辐射后不同时间玉米叶片和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ro)、总游离氨基酸含量等氮代谢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短暂UV-B辐射导致玉米叶片中3个供试指标在短时间内的迅速积累;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在叶片和根系中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反,且在叶片中变化显著;总游离氨基酸在叶片和根系中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根系中变化显著。结果表明UV-B辐射对玉米地上和地下部分氮代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该研究对于全面揭示增强UV-B辐射对农作物的影响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小麦叶片衰老因素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小麦叶片衰老过程中生理指标、内源激素变化及环境因子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及衰老机理的多年研究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 ,为理论和实践中延缓小麦叶片衰老、提高产量提供了依据 ,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温度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最关键的生态因子,高温是我国玉米主产区非生物胁迫因子之一,高温胁迫对玉米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变化、籽粒发育与品质、产量产生不利影响。近年来,玉米生长发育期内高温天气发生频率增多、胁迫持续时间延长,对玉米的影响日渐严重,研究高温胁迫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机理,制定相应的防御技术措施,对玉米的高质量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高温胁迫对玉米叶片、雌雄穗发育、根系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籽粒发育与品质的影响,深入探索高温胁迫限制玉米生长发育的机制,为玉米耐高温研究及制定相应的高温胁迫缓解措施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杂交水稻抽穗结实期间叶片衰老的生理生化研究   总被引:46,自引:3,他引:43  
研究了大田杂交水稻汕优6号冠层上部三片功能叶衰老过程中一些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叶片衰老时最早出现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其次是蛋白质降解,而后是叶绿素、RNA含量下降,最后原生质选透性丧失。在叶片衰老早期还明显看到一些新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带的出现。在此期间植株和穗干重明显增加,而叶片和茎鞘干重明显减少。衰老期间各种生理生化参数变化,证实了杂交水稻冠层上部三片叶自下而上顺序衰老的现象,以及叶片与籽粒间物质的再调配。此外,对上述的各种参数作为衰老指标的适合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玉米叶片衰老与栽培技术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米早衰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从玉米衰老与氮素营养的调节,水分胁迫与玉米衰老发生的关系,植物内源激素与玉米衰老发生的关系及叶片衰老过程中的根-叶互作关系等四个方面,综述了栽培技术对延缓叶片衰老的积极作用。并对今后如何从栽培和耕作学角度来研究玉米衰老问题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解决生产中玉米早衰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棉花早衰一般导致产量损失10%左右,严重早衰的产量损失达20%以上。叶片是棉花最重要的源器官,棉花全株干物质的90%以上源于叶片,叶片衰老过早或过晚都会对棉花产量和品质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研究棉花叶片衰老特征与机制,探索延缓棉花衰老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转基因抗虫棉33B为材料,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3个不同氮素(纯N)水平(低氮0 kg/hm2、中氮189.5 kg/hm2和高氮395.0 kg/hm2)棉花衰老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差异,并通过这些差异分析了氮素对棉株衰老的影响效应,以明确大田条件下土壤氮素含量水平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叶片生理生化指标和叶片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中氮和高氮处理相比,低氮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光合速率等均较低,MDA含量较高,从旺盛生长期甚至更早期各生理生化指标开始表现差异。在本试验条件下,低氮处理降低了棉株体内的锌和锰含量,增加了铜含量;高氮有利于提高锌和锰含量;适当的施氮量能够控制对铜的过度吸收。土壤氮素含量与棉花衰老密切相关,低氮处理加速降低叶片的生理活性和叶片微量元素含量,造成早衰;中氮和高氮水平以及补充微量元素能够延缓棉花衰老现象。本研究为调控棉花早衰和提高棉花产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