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香甜鲜复合物对断奶仔猪采食量、增重及料重比的影响。试验选取48头(28±3)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白(Large White)断奶仔猪,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 kg/t的香甜鲜复合物。试验期7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kg/t的香甜鲜复合物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049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物能够增加仔猪的采食量。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和香甜复合物诱食剂配合使用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选取8窝7日龄的大白仔猪,随机分为2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2个组分别用基础教槽料(对照组)和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的试验教槽料进行教槽训练。21日龄断奶时饲喂3 d粥状料过度(采食量无统计)。然后,分别在2个组中选取28头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24日龄仔猪,每个组4个重复,继续饲喂相应教槽料。仔猪37日龄时更换保育料,对照组仍为基础保育料,试验组在基础保育料基础上添加0.8 kg/t香甜复合诱食剂,直至试验结束。试验期59 d。结果表明:1)经过前期教槽训练,与对照组相比,教槽料中添加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P0.10),显著降低血清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的含量(P0.10)。2)在保育阶段,与对照组相比,保育料中添加香甜复合诱食剂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10)。综合分析,2种复合诱食剂在仔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配合应用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对粪便微生物菌群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养分表观消化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43±4)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大白仔猪72头,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和2 kg/t的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够显著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饲粮中添加香甜鲜复合诱食剂对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和粪便微生物菌群的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能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提高生长性能。本试验条件下推荐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2 kg/t香甜鲜复合诱食剂为宜。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香甜鲜复合物和香甜复合物在仔猪教槽料和保育料中配合使用对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取体况良好、平均体重为(2. 24±0.42) kg的21窝7日龄哺乳仔猪,随机分为3个组(对照组、Ⅰ组、Ⅱ组),每组7个重复。教槽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教槽料、Ⅰ组饲喂基础教槽料+0.8 kg/t香甜复合物和Ⅱ组饲喂基础教槽料+2.0 kg/t香甜鲜复合物;保育阶段,对照组饲喂基础保育料,Ⅰ组饲喂基础保育料+0.8 kg/t香甜复合物,Ⅱ组饲喂基础保育料+0.8 kg/t香甜复合物,直至试验结束。试验期57 d。结果表明:1)在教槽阶段,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提高了8.31%(P0.05)。2)在保育阶段,与对照组相比,Ⅰ、Ⅱ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血清瘦素含量显著降低了17.27%(P0.05),饥饿素含量显著升高了15.69%(P0.05)。3)试验全期,Ⅱ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了10.44%(P0.05)。综上所述,添加香甜鲜复合物的教槽料更受仔猪喜爱,较对照组和香甜复合物组有更好的饲喂效果;香甜鲜复合物和香甜复合物在仔猪教槽阶段和保育阶段配合使用比单独使用香甜复合物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探讨哺乳期补饲对哺乳仔猪和断奶初期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母猪年龄、胎次、产仔数、分娩日期基本一致的20窝大约克初生仔猪200头(每窝10头)以窝为单位分为5组,每组4窝,每窝为一个重复。1组作为对照组,哺乳期不补饲;4个试验组分别于3日龄、7日龄和14日龄开始补饲颗粒或粉料教槽料,观测仔猪哺乳期生长发育和断奶后第一周的生长发育状况。结果显示:仔猪28日龄断奶体重补饲的各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3日龄、7日龄开始补饲组仔猪断奶重显著高于14日龄开始补饲组;断奶后一周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补饲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补饲组腹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建议哺乳期仔猪补饲从5~7日龄开始为宜。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哺乳期补饲代乳品对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讨代乳品对缩短仔猪断奶日龄的可行性。选用120头(12窝)5日龄、平均体重(3.12±0.63)kg的仔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头(6窝,每窝为1个重复)。对照组补饲教槽料至28日龄断奶;试验组补饲代乳品和教槽料(代乳品:教槽料=1:1)至21日龄断奶,断奶后继续饲喂代乳品和教槽料至28日龄;28日龄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相同日粮至70日龄。结果显示:①整个试验期,两组仔猪在5、21、28和70日龄时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5~21、22~28和5~28日龄阶段,试验组仔猪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均极显著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P < 0.05);而在22~28日龄阶段,试验组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②试验组仔猪保育期的日粮总能(GE)、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脂肪(EE)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在70日龄时,两组仔猪各项血清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提示,补饲代乳品可显著增加哺乳期仔猪的采食量,同时促进保育期仔猪对日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保育期末体重来看,哺乳期补饲代乳品的仔猪提前至21日龄断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哺乳仔猪采食教槽料的日龄规律。选用出生7日龄、窝均仔猪数11.7头、母猪2.5胎的哺乳仔猪13窝,统一补饲教槽料直至28日龄断奶,以窝为单位记录采食量,计算仔猪的平均日采食教槽料量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哺乳仔猪70%以上采食教槽料发生在21~28日龄,7~28日龄平均日采食教槽料量符合指数型增长曲线(R2=0.899,P<0.001),根据试验结果和拟合曲线,提出哺乳期教槽料补饲方案:7~14日龄5~10 g/头/d、15~20日龄10~15 g/头/d、21~24日龄20~30 g/头/d、25日龄至断奶50~60 g/头/d。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共选用54头PIC 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以研究不同的教槽持续时间对教槽窝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和断奶前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进行时根据胎次和分娩日期将母猪分成2组,并利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法将它们分成3个处理.试验仔猪从出生后第7、14和18天开始教槽,持续时间依次为13、6和2 d.利用带有送料斗的旋转式教槽料饲喂器给仔猪供应添加了氧化铬的教槽日粮(含1 585大卡代谢能/lb、1.56%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直至断奶时(20日龄)结束.教槽期间仔猪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母猪在整个哺乳期采取自由采食,哺乳期日粮含1 586大卡代谢能/lb和0.97%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仔猪在出生当日、出生后第7、14、18和20天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记录并计算每窝仔猪的每日教槽料采食量.用无菌棉拭分别在仔猪出生后第14、18和20天(第一处理组)、或第18和20天(第二处理组)、或第20天(第三处理组)每天两次对所有仔猪采集粪样.在采样日的任一天中,凡仔猪粪便有一次呈绿色,则该仔猪就被认定为"采食仔猪".总体而言,采用不同教槽持续时间的试验仔猪,在断奶体重(P<0.61)、总增重(P<0.38)和日增重(P<0.38)上无显著差异.教槽持续13 d和6 d的仔猪其每窝教槽料总采食量高于教槽持续2 d的每窝仔猪教槽料采食量(P<0.0001).教槽13 d和6 d的仔猪在窝教槽料采食量上无显著差异(P<0.69).教槽持续13 d的仔猪在每窝"采食仔猪"比例上比教槽持续6 d和2 d的多10%(80%比70%;P<0.03);教槽6 d和2 d的仔猪在窝采食仔猪百分比上无显著差异(P<0.98).总之.较长的教槽持续时间并不会影响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断奶体重,但的确会提高整窝仔猪中的采食仔猪数;然而,在断奶前仅教槽持续2 d的仔猪窝中具有相时较高的采食仔猪比例(70%).  相似文献   

9.
《饲料工业》2017,(3):15-17
试验旨在探讨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选择12窝21日龄杜洛克×长白仔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6窝(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 g/kg的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试验从仔猪21日龄开始,27日龄断奶,至断奶后2周结束。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显著提高仔猪采食量和日增重(P<0.05),降低料重比(P<0.05);显著提高仔猪断奶1周时血清SOD和GSH-Px活性以及血清NO水平(P<0.05),显著降低血清MDA含量(P<0.05)。由此可见,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提高仔猪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断奶应激和氧化损伤,促进仔猪的生长发育。提示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有效减缓仔猪的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共选用54头PIC 1050系母猪及其所产仔猪,以研究不同的教槽持续时间对教槽窝的仔猪教槽料采食量和断奶前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进行时根据胎次和分娩日期将母猪分成2组,并利用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法将它们分成3个处理。试验仔猪从出生后第7、14和18天开始教槽,持续时间依次为13、6和2d。利用带有送料斗的旋转式教槽料饲喂器给仔猪供应添加了氧化铬的教槽日粮(含1585大卡代谢能/Ib、1.56%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直至断奶时(20日龄)结束。教槽期间仔猪实行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母猪在整个哺乳期采取自由采食,哺乳期日粮含1586大卡代谢能/Ib和0.97%真回肠可消化赖氨酸。仔猪在出生当日、出生后第7、14、18和20天进行个体称重,以计算总增重和日增重,记录并计算每窝仔猪的每日教槽料采食量。用无菌棉拭分别在仔猪出生后第14、18和20天(第一处理组)、或第18和20天(第二处理组)、或第20天(第三处理组)每天两次对所有仔猪采集粪样。在采样日的任一天中,凡仔猪粪便有一次呈绿色,则该仔猪就被认定为“采食仔猪”。总体而言,采用不同教槽持续时间的试验仔猪,在断奶体重(P〈0.61)、总增重(P〈0.38)和日增重(P〈0.38)上无显著差异。教槽持续13d和6d的仔猪其每窝教槽料总采食量高于教槽持续2d的每窝仔猪教槽料采食量(P〈0.0001)。教槽13d和6d的仔猪在窝教槽料采食量上无显著差异(P〈0.69)。教槽持续13d的仔猪在每窝“采食仔猪”比例上比教槽持续6d和2d的多10%(80%比70%;P〈0.03);教槽6d和2d的仔猪在窝采食仔猪百分比上无显著差异(P〈0.98)。总之,较长的教槽持续时间并不会影响仔猪断奶前增重和断奶体重,但的确会提高整窝仔猪中的采食仔猪数;然而,在断奶前仅教槽持续2d  相似文献   

11.
发酵豆粕配制抗断奶应激仔猪料饲养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母猪体况健康、年龄胎次、窝产仔数、产期尽量一致的经产杜长大杂交仔猪20窝,7日龄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补饲对照组和试验组饲料,对照组为商品普瑞纳仔猪颗粒料,试验组为采用发酵豆粕配合膨化大豆、乳清粉、进口鱼粉等原料,添加酶制剂、酸制剂及免疫活性物质等成分,自行配制的抗断奶应激仔猪料。通过试验比较仔猪采食量、日增重及腹泻率情况。结果表明,抗断奶应激仔猪试验料与商品普瑞纳仔猪颗粒料相比,能极显著提高仔猪断奶1周内日采食量,显著提高仔猪日增重,缓解断奶应激。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熟化软颗粒教槽料对仔猪断奶前后生长性能及腹泻率的影响,试验选用8窝(共计84头)15日龄仔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饲喂同配方的粉状教槽料和软颗粒教槽料,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猪;试验分为两个阶段,分别为断奶前10d和断奶后5d,即15~25日龄和26~30日龄,仔猪在25日龄断奶。结果表明:在15~25日龄阶段,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ADG)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平均日采食量(ADFI)增加了40.90%;在26~30日龄阶段,试验组ADG较对照组增加了12.21%,ADFI增加了34.41%;整个试验期,试验组ADFI较对照组增加了35.12%,ADG无明显差异,试验组的腹泻率也低于对照组;在仔猪断奶前后的3d,试验组的ADG和ADFI均高于对照组。综上,软颗粒教槽料在仔猪断奶后前期可有效地提高其采食量和日增重。  相似文献   

13.
香味剂及采食位置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香味剂及采食位置对断奶仔猪采食量的影响。试验共使用6栏53头30日龄左右的杜洛克、长白或大白断奶仔猪,其中两栏体重较轻(6 kg多),使用容积相对较小的圆型料槽,另外4栏体重超过10 kg,使用容积较大的矩形料槽。试验日粮为商业性断奶仔猪过渡料,一种添加了香味剂(味美佳),另外一种没有添加香味剂。每栏中有两个料槽分别放置于局限型位置或开敞型位置,并且在两个位置间逐日交替轮换两种饲料。试验持续期为6 d。按照重复测定试验设计,利用SAS的相关程序对仔猪的采食量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不添加香味剂的日粮相比,仔猪断奶后短期内采食添加香味剂的日粮没有提高仔猪的采食量,从数量上看,体重较小的仔猪采食香味剂日粮略多。仔猪采食对位置有明显的偏好,不管什么饲料,同栏仔猪在开敞位置消耗饲料的数量极显著高于在局限位置消耗饲料的数量(P0.01)。本研究不仅验证了日粮中添加香味剂及采食位置对仔猪采食量的影响,还为进行此类试验的设计提供了一种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探究酸奶补饲对早期断奶仔猪成活率、增重率、腹泻率等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同一批次上产床的20窝母猪所产仔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窝,分别为试验组(仔猪补饲固体教槽料以及酸奶)和对照组(仔猪补饲固体教槽料)。试验期21 d。结果显示,试验组仔猪窝死淘率和腹泻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仔猪窝增重为(48.31±6.64) k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仔猪的窝采食量与窝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酸奶补饲的仔猪平均增重、死淘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仔猪。  相似文献   

15.
为尽量降低早期断奶仔猪的应激反应,缩短断奶后生长抑制期,试验选用长大和大长杂种仔猪10窝(其中大长6窝,长大4窝),遵循各杂交组合平均分配原则,按窝随机分成2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窝,每窝10头,试验组在7~21日龄采用人工强制补饲措施,对照组自由采食,其他阶段两组饲养管理相同,仔猪28日龄断奶。试验从仔猪初生开始至70日龄结束。结果,试验组仔猪到断奶时采食饲粮总量达600.6g,极显著高于自由采食的对照组(202.6g),断奶体重相应为6.58和6.07k(gP<0.01);断奶后一周生长抑制期内,试验组日采食量仍达到174.8g,是对照组的2.1倍,日增重108.51g,是对照组的11.3倍;整个试验期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报酬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和P<0.05)。将仔猪作为商品猪出售,试验组每头的毛利润高于对照组17.07元。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仔猪断奶前(10~27 d)和断奶后(28~34 d)2个阶段饲喂代乳品对仔猪生长性能、采食量、腹泻指标、病死率和部分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对仔猪70日龄体质量的影响。选取16窝7 d(杜洛克×长白×大白)仔猪,160头乳猪,随机分为4个组。全料组为对照组:断奶前后饲喂教槽料(CC组);前料后代组:28 d前补饲教槽料后饲喂代乳品(CM组);前代后料组:28 d前补饲代乳品后饲喂教槽料(MC组);全代组:断奶前后均饲喂代乳品(MM组)。结果表明:断奶前后饲喂代乳品提高仔猪断奶前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P0.05),其中MM组显著高于其他3个组(P0.05);35~70 d,MM组的仔猪采食量和日增质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的仔猪(P0.05),其次是MC组仔猪显著高于CC和CM组(P0.05)。MC和MM组的仔猪哺乳期的病死率显著低于饲喂教槽料的仔猪(P0.05)。与补饲教槽料相比,MC和MM组的仔猪28 d血糖(GLU)质量浓度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的含量高(P0.05),同时血清尿素氮(BUN)的含量较低(P0.05);CM和MM组35日龄有相对较高的GLU、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含量(P0.05)及相对较低的BUN含量(P0.05)。由此可见,在试验条件下,与补饲教槽料相比,断奶前后同时补饲代乳品可提高仔猪的采食量和平均日增质量,补饲代乳品带来的仔猪增质量效应可持续到仔猪70 d,饲喂代乳品的仔猪病死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猪乳香味剂对断奶仔猪采食行为和采食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考察具有与猪母乳风味相同的乳味香味剂对断奶仔猪采食量和采食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自由选择法试验,让断奶仔猪自由选择对照饲粮和试验饲粮.对照饲粮为基础饲粮,试验饲粮在对照饲粮基础上添加400 mg/kg猪乳香味荆,选择4头35日龄断奶的仔猪饲养于同一圈,分别在4个料盆中放置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每天调整料盆位置,结算饲料...  相似文献   

18.
《养猪》2021,(5)
此项研究旨在初步探索饲粮复方中草药制剂对断奶仔猪生长及免疫性能的影响,将60头21日龄断奶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猪群饲喂基础饲粮,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猪群饲粮中分别添加不同比例复方中草药,其中试验A组添加0.1%甘草、0.1%板蓝根和0.05%黄芪多糖;试验B组添加0.2%甘草、0.1%板蓝根和0.05%黄芪多糖;试验C组添加0.3%甘草、0.1%板蓝根和0.05%黄芪多糖。预试期为1周,试验期为4周,试验期间记录各组猪群采食量和体重增长情况,同时在试验末期采集猪群血清样品用于检测IgA、IgG和IgM含量。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断奶仔猪日增重均有所提高,但采食量有所下降,导致各试验组猪群料重比有所下降,其中试验B组下降更明显。此外,进一步血清指标检测数据表明,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也有利于提高血清中IgA、IgG和IgM含量,提示其可提高猪群免疫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草药制剂有利于提高断奶仔猪日增重,并降低料重比,且提高猪群免疫性能,其中添加比例以0.2%甘草、0.1%板蓝根和0.05%黄芪多糖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此文旨在研究南方夏季炎热环境下,早期教槽对仔猪断奶后采食量及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胎次一致、产期相近(相差2~3d)、产活仔数10头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10窝,其中5窝教槽,根据仔猪粪便颜色分为采食组和不采食组,即试验1、2组;另5窝不教槽记为试验3组。28日龄断奶时根据仔猪体重、窝别分别从3个试验组选5头,分栏饲养至62日龄。结果表明,28~35日龄的日采食量,试验1组为208g,与试验2组(170g)、3组(151g)差异显著,36~62日龄及全期的日采食量3组间无显著差异;28~35日龄的日增重,试验1、2、3组分别为125、69、79g,36~62日龄分别为450、390、395g,全期分别为383、324、330g,试验1组均显著高于试验2、3组;各阶段均以试验1组饲料利用率最高。说明早期教槽能显著提高仔猪断奶前期(28~35日龄)的采食量及仔猪断奶后的日增重;显著改善断奶后仔猪对饲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添加蚯蚓对断奶仔猪和后备母猪诱食性的应用效果,本试验选用27日龄断奶仔猪60头和70 kg后备母猪6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处理Ⅰ: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Ⅱ: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蚯蚓产品(纽萨夫,N·S·F)。准确记录10 d试验期内断奶仔猪和后备母猪的采食量,计算平均日采食量和偏食率。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S·F显著提高了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其偏食率高达59.33%(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N·S·F后备母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后备母猪的偏食率高达88.27%(P0.05)。饲粮中添加蚯蚓能提高断奶仔猪和后备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提高其偏食率,诱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