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油菜是我县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来油菜冬季田间管理不当,导致油菜产量下降。对此,本文从油菜栽植、施肥、定苗、防寒、防病及除草等方面介绍了油菜冬季田间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饲料油菜富含高蛋白、高脂肪、多种氨基酸,具有生长迅速、饲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饲料油菜的开发利用对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以及畜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饲料油菜研发技术和利用技术不断进步,饲料油菜的种植规模和销售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张。本文在阐述饲料油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青贮饲料制作技术、生物发酵技术等技术手段,进而探讨了饲料油菜的饲用价值及其产生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掺混物对油菜青贮饲料品质及生产成本的影响,从而筛选出高效、优质的油菜青贮饲料生产技术,试验设计5个不同油菜青贮饲料处理,掺混物为农作物秸秆、农产品加工副产物及精饲料,以全株青贮玉米饲料为对照,测定了油菜混合青贮饲料的感官品质、营养成分含量和生产成本。结果表明:油菜青贮饲料中油菜与玉米粉的比例为85∶15时,与对照组相比粗蛋白(CP)、粗脂肪(EE)含量极显著增加(P0. 01),青贮饲料品质最优,但生产成本上升27. 07%;全株油菜单一青贮饲料与对照组相比,CP、EE、粗纤维(C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极显著增加(P0. 01),全株油菜单一青贮pH值为4. 16,饲料品质尚好,生产成本下降11. 74%。说明全株油菜单一青贮饲料品质尚好,生产成本低廉,在实际生产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推广潜力。  相似文献   

4.
正近日,由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主办的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技术研讨会在江苏省海门市召开。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的科学家和华中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对海门油菜秸秆饲料化利用模式进行参观研讨。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区蜂群提前春繁的管理上海地区过去主要蜜源除了春季的油菜花外,还有夏、秋的棉花,近年来棉花已大幅度减少。只有油菜单-蜜源了;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发展,油菜的早熟品种推广以及油菜播种期的提早等各种因素,造成了油菜开花期提早;以往油菜大多在4月初...  相似文献   

6.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的种植利用及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油菜是甘肃省武威市近年来引进种植利用的一种饲用植物.依据试验示范,对饲用油菜的生物学特性、产量、营养价值及动物利用、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饲用油菜具有种植技术简单、易操作、产草量高、营养丰富、家畜适口性好等特点,是一种具有较高推广价值的优质饲草.另外,可以防止麦收后出现大面积裸地,有利于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7.
油菜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种植物油生产原料,而该作物的种植和收获都极其关键,尤其是近两年农业大力发展的情况下,开始出现了机械化的油菜种植模式。在油菜机械化生产技术中,主要包含了对于种子的处理、田地准备、机械种植、田间管理、收获、秸秆还田、菜籽处理和保存等多个不同的方面的环节,如何让多个方面得以完善,就成为了油菜机械种植体系中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油菜机械化种植以及收货技术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探讨,以期为我国油菜机械化体系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油菜田放养仔鹅是种、养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项种养结合、深度开发耕地资源、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的实用新技术.鹅可以为油菜田锄草和施肥,油菜田又可以为鹅的生长提供饲料,从而达到种养殖双丰收的目的.该技术具有耗粮少、增重快、有利于油菜增产、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广大群众评价油菜田放养仟鹅是:"上面增收油菜籽,下面养鹅卖票子,鹅粪为稻打底子,真是致富好路子".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沟垄集雨、秸秆覆盖和减量缓释肥节水节肥技术对油菜生产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调控效应,在大田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栽培(平作+常规肥)、节水栽培Ⅰ(秸秆覆盖+常规肥)、节水栽培Ⅱ(沟垄集雨+常规肥)、节肥栽培(平作+减量缓释肥)、双节栽培Ⅰ(秸秆覆盖+减量缓释肥)和双节栽培Ⅱ(沟垄集雨+减量缓释肥)6种水肥措施,比较分析2016-2017年(多雨年份)和2017-2018年(季节性干旱年份)2种不同降水年型下油菜节水节肥技术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异常偏多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大于季节性干旱;双节技术在多雨年型下较习惯栽培增产效应显著,在季节性干旱年型下亦能稳产;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双节技术较习惯栽培能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土壤氮素淋溶损失,保持速效养分稳定释放,同时,能延迟脲酶释放,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作物肥料利用效率及保持土壤肥力,更利于环境保护。综上,单一的节水或节肥技术无法满足西南旱地油菜生产需要。通过秸秆覆盖和沟垄集雨与缓释肥集成的双节技术,能适应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油菜生产并兼顾环境效应,实现增产与环保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沟垄集雨、秸秆覆盖和减量缓释肥节水节肥技术对油菜生产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调控效应,在大田定位试验条件下,设置农民习惯栽培(平作+常规肥)、节水栽培Ⅰ(秸秆覆盖+常规肥)、节水栽培Ⅱ(沟垄集雨+常规肥)、节肥栽培(平作+减量缓释肥)、双节栽培Ⅰ(秸秆覆盖+减量缓释肥)和双节栽培Ⅱ(沟垄集雨+减量缓释肥)6种水肥措施,比较分析2016-2017 年(多雨年份)和2017-2018 年(季节性干旱年份)2种不同降水年型下油菜节水节肥技术对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水异常偏多对油菜生长的影响大于季节性干旱;双节技术在多雨年型下较习惯栽培增产效应显著,在季节性干旱年型下亦能稳产;在不同降水年型下,双节技术较习惯栽培能提高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土壤氮素淋溶损失,保持速效养分稳定释放,同时,能延迟脲酶释放,增加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提高作物肥料利用效率及保持土壤肥力,更利于环境保护。综上,单一的节水或节肥技术无法满足西南旱地油菜生产需要。通过秸秆覆盖和沟垄集雨与缓释肥集成的双节技术,能适应不同降水年型下的油菜生产并兼顾环境效应,实现增产与环保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11.
麦后复种饲用油菜技术是利用小麦收获后到冬季来临之前两个多月的土地空闲时间,复种双低油菜,以收获油菜鲜草作牲畜饲料。该技术实现了种植业与畜牧业的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节本增效,特别在北方冷凉少热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油菜菌核病、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危害最严重的2种油菜病害--茵核病、病毒病的发生特点、症状及防治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用高脂饲料饲喂大鼠,复制成高脂血症模型。以油菜花粉为对照,进行油菜花粉内酯高、低两种剂量的实验性治疗,比较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结果发现,花粉及花粉内酯组的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与模型组相比较,高、低剂量的花粉组P0.05,差异显著;高、低剂量的花粉内酯组P0.01,差异极显著。花粉及花粉内酯均能使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脂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降低,同时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但油菜花粉内酯的作用要远强于油菜花粉。实验结果还表明,服用油菜花粉和油菜花粉内酯后,动物肝脏未发现病变,说明服用油菜花粉内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3,(6):77-77
2011年"东北春小麦复种饲料油菜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启动,当年黑龙江省麦后复种饲料油菜实验获得成功,去年示范面积增至1 000亩。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韩贵清说,目前饲料油菜收获方法、青贮技术以及青贮饲养方法已取得突破,具备了大面积推广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油菜秸秆的无公害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改良氨化、混合青贮及添加微生物的方法对油菜秸秆进行饲用化处理,结果表明,混合青贮处理油菜秸秆后可有效降解其中的纤维素等化学组成;通过饲养试验表明采用混合青贮及改良氨化后的油菜秸秆可代替一部分的后备母羊日粮且能维持其生长。同时表明所筛选的BF14菌株通过发酵后可降解油菜秸秆纤维素63.52%,对于油菜秸秆与畜禽粪便联合堆肥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利用油菜秸秆,本试验对发酵方式对油菜秸秆营养成分、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发酵油菜秸秆在肉羊上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发酵试验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将油菜秸秆按照发酵方式(加菌发酵、自然发酵)和秸秆类型(带根、无根)分为4组,发酵时间50 d;动物试验采用20%的发酵油菜秸秆替代对照组中粗料。对油菜秸秆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霉菌数量、黄曲霉毒素B1含量进行测定;对动物试验中羊只的采食量及增重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发酵结束后,从发酵方式来看加菌发酵油菜秸秆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降低了16.17%、7.68%(P0.01),总霉菌数量显著低于自然发酵油菜秸秆(P0.01),粗蛋白质(CP)含量较自然发酵油菜秸秆提高了4.88%(P0.01);从油菜秸秆类型来看,无根油菜秸秆NDF、ADF含量较带根油菜秸秆含量降低了2.51%、3.80%(P0.01),总霉菌数量显著低于带根油菜秸秆(P0.01),CP含量较带根油菜秸秆高1.06%(P0.01);发酵方式与秸秆类型的互作效应显著(P0.05),其中发酵品质最优为加菌发酵无根油菜秸秆;所有处理组油菜秸秆黄曲霉毒素B1含量均低于饲料原料标准。(2)在肉羊饲喂试验中对照组与20%发酵油菜秸秆组总采食量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加菌发酵油菜秸秆品质优于自然发酵油菜秸秆,发酵品质最好的是加菌发酵无根油菜秸秆;用20%的发酵油菜秸秆替代粗料对肉羊生长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7.
饲用油菜与枯黄玉米秸秆复合青贮饲喂滩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技术是调制和贮藏农作物秸秆,扩大饲料来源的一项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的技术。多少年来,各地把青贮列为畜牧业重点推广技术。但在生产实践中,普遍存在玉米收获后,秸秆枯黄,青贮不易成功的问题。本试验在麦收后复种饲用油菜,待玉米成熟后,饲用油菜也到收获季节,将饲用油菜与枯黄玉米秸秆复合青贮并饲喂滩羊,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冯文松 《中国蜂业》2001,52(1):11-12
本文是针对在我县及我省境内春季油菜花期早,增殖期短,饲料投入高,难夺高产的问题,在《定地饲养意蜂秋冬技术的改进》一文的基础上所作的配套技改措施,经过近5年的实践,基本解决了上述的问题,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常规管理法的状况及问题1状况:春季的常规管理是在1月上、中旬紧脾、治螨、蜂箱内外用稻草严密保温、每晚或隔晚用稀薄糖浆奖饲蜂群、在蚕豆及早油菜批量开花前补喂花粉或代用品等,以促蜂群提前繁殖,在油菜大流蜜到来时,能使蜂群强壮,获得高产。2问题:资料表明我地蜂群早春繁殖期的开产日应距当地油菜大流蜜50至60天为宜,即…  相似文献   

19.
[颜志立,刘中华报道]在湖北省公安县农业局的支持帮助下,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与公安县养蜂协会合作,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3月,组织蜜蜂为大田油菜授粉. 湖北省的油菜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公安县又是湖北油菜重点种植区.公安县同时还是湖北重点养蜂县,全县养蜂3.3万多群.  相似文献   

20.
试验拟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将荞麦秸秆、油菜、苜蓿干草和青贮玉米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搭配,在体外进行培养试验。通过检测多项发酵指标,用以评估这几种粗饲料的组合效应。组合比例(%)为油菜20青贮80,荞麦20苜蓿80,荞麦40苜蓿60,油菜20苜蓿80,油菜40苜蓿60,荞麦20青贮80。每种组合3个重复,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估每种组合发酵0、3、6、12、24 h的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和甲烷含量,计算不同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显示,各组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增长均呈上升的趋势,油菜20苜蓿80组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最大。油菜20青贮80平均消化率达到了37.19%,其组合效应综合指数也最高。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最高的为油菜20青贮80组,最小油菜20苜蓿80。各组NH_3-N浓度并无规律性变化。油菜20青贮80组甲烷排放量最低。荞麦20苜蓿80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各试验组pH值维持在5.57~5.93,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略有下降。以MFAE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时发现,油菜20青贮80组合效应值最高,荞麦20苜蓿80组次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