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主要探讨影响苜蓿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的因素,为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的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为材料,研究了酶液的p H值,酶解时间,酶液组合和不同培养方法对原生质体游离和培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p H 5.8时,有活力的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同时细胞碎片少;子叶、下胚轴和愈伤组织适宜的酶解时间均为10 h;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或0.5%离析酶,游离出的有活力的原生质体产量较高;采用液体浅层培养和固液双层培养,均观察到原生质体发生分裂,但固液双层培养法更有利于‘新牧4号’紫花苜蓿原生质体的分裂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决明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决明(CasiaobtusifoliaL.)子叶和下胚轴为材料,游离和培养原生质体。结果表明,15日龄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比较适于游离原生质体,每1g材料的原生质体产量高达1.6×104个;PectolyaseY-23是分离原生质体所必需的;用含2,4-D0.4mg/L(以下单位同),NAA1.0与KT0.1的KM8P漂浮培养利于原生质体的分裂。培养4d后,原生质体开始分裂,15d后其植板率约为19.2%,30d形成了细胞团或小愈伤组织。增殖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上培养,可分化出芽。芽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14d生根,从而再生决明小植株。  相似文献   

3.
海岛棉子叶原生质体游离和再生愈伤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海岛棉品种的子叶进行了原生质体的游离和培养。培养3~5天的无菌苗子叶经12~16小时的酶解,获得了一定数量的原生质体。不同的酶液浓度组成对原生质体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纯化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K3培养基上进行培养,3~5天后再生细胞开始分裂,2个星期后形成小细胞团,l个月后获得了小愈伤组织。  相似文献   

4.
甘蓝型油菜原生质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邗扬  佘建明 《作物学报》1991,17(5):340-345
以甘蓝型油菜下胚轴游离获得原生质体。经液体-固体双层培养,原生质体分裂、增殖。约四周左右形成细胞团和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然后转入固体培养基中增殖。待愈伤组织长到直径约5mm 大小转入分化培养基中。两周后形成绿芽,并诱导生根,获得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5.
小麦愈伤组织诱导及原生质体的分离与纯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摘 要:以普通小麦的幼穗和幼胚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研究了外植体及低温预处理等因素对小麦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并由小麦幼胚形成的愈伤组织进行了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实验,研究了酶浓度及配比、酶解时间、蔗糖浓度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幼穗离体培养时,以1.0-1.5cm长度的幼穗有利于愈伤组织的诱导;小麦幼穗和幼胚外植体采后低温储藏时不易超过3d,时间太长会影响愈伤组织诱导;2.0%纤维素酶+0.5%果胶酶+0.6M甘露醇分离原生质体较好,最佳酶解时间为4-6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6.
香蕉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分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以巴西香蕉和皇帝蕉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影响其原生质体产率和活力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诱导巴西蕉及皇帝蕉胚性愈伤进行原生质体分离,分别用CPW 13%甘露醇 1.6%纤维素酶 0.9%果胶酶酶解液处理巴西蕉愈伤组织12 h,用CPW 11%甘露醇 1.8%纤维素酶 1.0%果胶酶酶解液处理皇帝蕉愈伤组织12 h.巴西蕉产率最高达2.56×107个/mL,活力达61.5%;皇帝蕉产率达2.64×107个/mL,活力达63.4%..  相似文献   

7.
苹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愈伤组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苹果试管苗叶片为原生质体分离材料,对影响原生质体分离和培养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合叶片酶解的酶液组成是Cellulase-Onzuka R-10 0.8% + Pectinase 0.5% + PVP 1% + 甘露醇 0.65 mol/L + MES0.1%;以改良MT + BA 1.0 mg/L + 2,4-D 0.2 mg/L + 甘露醇0.65 mol/L + Vc 5.0 mg/L + Glu 500 mg/L + CH 100 mg/L + ME 500 mg/L + Arg 50 mg/L为培养基对原生质体进行培养,固液双层培养效果较好,最适培养密度为1×105 (个/ml),培养1-2 d原生质体变形,3-4 d第一次分裂,2 w分裂3-5次。平邑甜茶原生质体一个月后形成微细胞团,两个半月形成肉眼可见的微愈伤组织。鲁加5号和M7均只形成7-10个细胞的细胞团,嘎拉未见细胞分裂。  相似文献   

8.
大豆幼荚子叶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肖文言  王连铮 《作物学报》1994,20(6):665-669
本文研究了13个栽培大豆(Glycine max L.)品种原生质体培养的再生能力。从大豆幼荚子叶酶解游离原生质体,用Gellan Gum进行株状包埋,悬浮在含2,4-D 0.1-0.2mg/L,BA0.5-1.0mg/L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原生质体培养3天后开始第一次分裂,以后持续分裂。供试基因型间的10天植板率差异显著,变幅为33-67%。30天内形成大量的  相似文献   

9.
花生原生质体分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花生品种花育20为材料,探讨不同的酶液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花生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适宜酶液配比是2%纤维素酶(Cellulase Onozuka RS)、0.2%果胶酶(Pectolyase Y-23),甘露醇渗透压调节剂的浓度为0.7 mol/L,暗处理10 h,叶片原生质体产量为4.86×105/ml,存活率75.6%,愈伤组织原生质体产量为4.97×105/ml,存活率75.4%。将分离的原生质体培养在添加1mg/LNAA和4mg/LBAP的改良M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约2~3d后,细胞开始分裂。然后部分细胞继续分裂,并形成细胞团。培养5~6周后,将培养物转移到添加2mg/L2,4-D和3mg/LBAP的MS液体培养基(pH 5.8)中进行培养。7~8周后,将形成的直径为1~2mm的小愈伤组织转移到添加1mg/LNAA和5mg/LBAP的MS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小愈伤组织迅速生长。转移3~4周后,愈伤组织长至7~9mm。  相似文献   

10.
洋葱愈伤原生质体分离和纯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原生质体分离和植株再生体系是进行体细胞杂交的基础性工作。以洋葱多次继代的愈伤组织为研究试材,对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纤维素酶Onozuka R-10+0.1%果胶酶Y-23+0.5%离析酶 R-10+0.60 mol/L甘露醇+CPW+0.1% MES的酶液,酶解6 h,洋葱原生质体分离效果最好。纯化时,适当降低离心力的短时间离心有利于原生质体纯化过程中产量和活力的保持,以600 r/min离心5 min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1.
甘蓝型黄籽油菜原生质体的游离和纯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西南农业大学选育的渝黄1号和SH21 2个甘蓝型黄籽油菜品种为材料,切取其无菌苗的子叶和下胚轴分离纯化原生质体。种子萌发时低温处理可明显提高原生质体活力;光照处理对子叶原生质体活力有较大影响;酶液配比对原生质体产率影响较大;用“过滤-离心-漂浮法”进行纯化,用21%蔗糖,800转/min纯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提高马铃薯原生质体细胞分裂频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韬  戴朝曦 《作物学报》2000,26(6):953-958
为了提高马铃薯原生质体培养时的细胞分裂频率, 对原生质体游离、 纯化, 培养过程中 的几个重要环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以蔗糖作为渗透压调节剂游离原生质体时, 原 生质体的损伤小、 活力好、 分裂频率高、 原生质体自发融合频率低; 采用看护培养时, 在同一属内, 马铃薯物种的异同, 饲养层愈伤组织与培养细胞的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叶片原生质体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马铃薯四倍体普通栽培种品系俄8和双单倍体品系讷16-3和讷16-14脱毒试管苗叶片为材料,通过对预处理、酶解时间及培养基激素配比等因素的研究,优化了原生质体游离纯化和培养体系。试验结果表明:低温预处理有助于提高原生质体的产量和质量,最适酶解时间分别为12.5h(四倍体栽培种)和12h(双单倍体),MS+NAA1.0mg/L+6-BA0.5mg/L为最佳愈伤增殖培养基,MS+ZT2.5mg/L+IAA0.5mg/L为最佳愈伤分化培养基。  相似文献   

14.
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目的】研究冬枣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悬浮系的建立和培养及愈伤悬浮系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以冬枣花药为试材,通过选择愈伤诱导培养基和原生质体分离所用酶的浓度找到最佳诱导和分离条件。【结论】使用1/2MS基本培养基附加TDZ0.2mg/L、NAA0.5 mg/L和 PVP2.0g/L,对诱导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有较好效果;愈伤组织增殖采用培养基1/2MS+TDZ0.4 mg/L +NAA0.2 mg/L;悬浮细胞系培养采用1/2MS+TDZ0.4 mg/L +NAA0.2mg/L液体培养基;冬枣花药愈伤组织悬浮系原生质体分离时以0.6M甘露醇+0.1%MES+20~25 g/L纤维素酶,酶解时间为16h时得到的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较高。  相似文献   

15.
大豆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肖文言,王连铮(中国农业科学院100081)大豆原生质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一直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栽培大豆(GlycinemaxL,)原生质体培养,自Schenk和hildebrandt(1969)由大豆子叶愈伤组织细胞游离原……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3 种豆科牧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以‘新牧4 号’紫花苜蓿、普通红豆草和‘海法’三叶草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不同防褐化措施在3 种豆科牧草愈伤继代培养过程中抗褐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苜蓿和红豆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效果较好的是AgNO3,浓度为0.02 g/L 时,褐化率分别为13%、15%,愈伤组织褐化程度强弱依次是PVP>柠檬酸>AgNO3;在三叶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效果较好的是AgNO3,浓度为0.015 g/L时,褐化率为32%,愈伤组织褐化程度强弱依次是柠檬酸>PVP>AgNO3。一定浓度的AgNO3不仅能有效控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3种豆科牧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抗褐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3种豆科牧草愈伤组织继代培养中的褐化问题,以‘新牧4号’紫花苜蓿、普通红豆草和‘海法’三叶草愈伤组织为材料,探讨不同防褐化措施在3种豆科牧草愈伤继代培养过程中抗褐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苜蓿和红豆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效果较好的是AgNO_3,浓度为0.02 g/L时,褐化率分别为13%、15%,愈伤组织褐化程度强弱依次是PVP柠檬酸AgNO_3;在三叶草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中,对愈伤组织褐化抑制效果较好的是AgNO_3,浓度为0.015 g/L时,褐化率为32%,愈伤组织褐化程度强弱依次是柠檬酸PVPAgNO_3。一定浓度的AgNO_3不仅能有效控制褐化,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愈伤组织的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甘露醇浓度、酶解时间、离心力大小和不同外植体对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方案对甘蓝原生质体制备体系进行了优化,并建立了甘蓝原生质体的瞬时转化体系,同时利用该体系对甘蓝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以下胚轴为材料,酶液组成为1%纤维素酶+0.5%离析酶+0.6 mol/L甘露醇+10 mmol/L MES+1 mmol/L CaCl_2+0.1%BSA+5 mmol/Lβ-巯基乙醇,26℃,60 r/min,黑暗酶解6 h后,用2 115 r/min离心5 min收集细胞,可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产量约为3.0×10~6个/g,活力约为90.9%;另外,在20%PEG4000介导下,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载体(PYBA 1132)分别转入从甘蓝下胚轴、子叶、叶球分离获得的原生质体中,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GFP绿色荧光信号,转化效率分别为43%,35%,19%,表明下胚轴分离获得的原生质体最适于瞬时转化。同时以下胚轴分离获得的原生质体为受体,分别转化线粒体特异表达载体COX和质体特异表达载体969,也观察到了荧光信号,成功建立了甘蓝原生质体瞬时转化体系,为甘蓝功能基因定位与功能分析提供了技术平台。最后,利用该体系对CRISPR/Cas9基因编辑载体(PBSE401-BoPDS)中sgRNA的靶向编辑能力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靶点1和靶点2附近的序列中有碱基替换和插入,表明该体系能够应用于甘蓝瞬时基因编辑,为甘蓝基因功能研究以及新种质的创制建立了重要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19.
以肇东紫花苜蓿和Pleven6紫花苜蓿的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建立离体再生体系。结果如下:最佳愈伤诱导培养基:肇东苜蓿为MS+2.0mg/L2,4-D+0.5mg/LKT+3%蔗糖,Pleven6为MS+1.5mg/L2,4-D+0.5mg/LKT+3%蔗糖;分化培养基:MS+2.0mg/L6-BA+0.5mg/L NAA+3%蔗糖;分化继代培养基:MS+0.3mg/L6-BA+0.1mg/LNAA+0.3mg/LKT+3%蔗糖;生根培养基:1/2MS+0.5mg/LNAA+1.5%蔗糖。两个品种的子叶均较下胚轴分化时间短、分化效率高,肇东苜蓿诱导率和分化率明显高于pleven6苜蓿。  相似文献   

20.
大麦原生质体培养再生胚性愈伤组织和白化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宝  吴琴生 《作物学报》1993,19(6):520-522
从来自春大麦品种“如车”成熟胚的愈伤组织中,挑选出适于悬浮培养的松脆型胚性愈伤组织,在短期内建立胚性细胞悬浮系。此系酶解后分离出的原生质体在修改的MS培养基上能够持续分裂形成愈伤组织。将其直接转至分化培养基上获得结构紧密的胚性愈伤组织并再生白化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