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广西防城港人工栽培的肉桂病叶为试材,采用内生真菌分离纯化法、形态学观察、ITS测序和平板对峙等方法,研究了肉桂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类地位及其拮抗菌株的筛选,以期为肉桂炭疽病生防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广西防城港肉桂病叶中分离出6株真菌(B1~B6),B6明显致病。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该菌株为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平板对峙结果表明,RG256拮抗效果最佳,抑制率为77.05%±5.06%,鉴定为Gliocladiopsis sp.。综上所述,明确广西防城港肉桂炭疽病的病原真菌为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并筛选到对肉桂炭疽病病原真菌有拮抗作用的生防菌株,为肉桂炭疽病的绿色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蘑菇真菌病     
许多真菌都会危害蘑菇,而蘑菇也是一种真菌,很难用杀菌剂防治。特别是当培养料出现霉菌时,就更加难以对付。最重要的防治措施应是维护菇场卫生,其次是采取恰当的栽培方法,在此基础上,辅之以杀菌剂。下面谈谈肉桂霉、真菌轮枝霉、疣孢霉、葡萄枝霉、腹菌和绿霉的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一)肉桂霉(Peziza ostracoderma) 症状:肉桂霉主要于覆土后即发生,也会在菌丝生长期出现于培养料表面。高于90~95%的相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苹果免套袋栽培是我国苹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此模式下,苹果的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探究免套袋苹果采后真菌的发病情况以及精油对其抑菌效果,为免套袋苹果病虫害的绿色防控奠定基础。【方法】分别调查山东苹果主产区的免套袋、套袋2种栽培模式下苹果的采后发病情况;采用传统形态鉴定结合ITS序列比对对免套袋苹果致病真菌进行了分类统计及种属鉴定;熏蒸处理评价了肉桂精油对致病菌的离体抑菌效果,并通过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抑菌机制。【结果】免套袋苹果的采后发病率显著高于套袋苹果(p 0.05),免套袋苹果果实上共分离鉴定出6种病原真菌,分别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链格孢属(Alternaria)、粉红单端孢菌(Trichothecium roseum)、韦司梅拟盘多毛孢菌(Pestalotiopsis vismiae)、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及产核枝顶孢菌(Acremonium sclerotigenum)。80μL·L~(-1)的肉桂精油对以上6种真菌的抑菌率均超过80%。精油对苹果的活体防治试验表明,80μL·L~(-1)肉桂精油可显著降低苹果果实的发病率(p 0.05)。经显微镜分析可知,精油抑制了孢子萌发,改变了病原菌的正常菌丝形态。【结论】肉桂精油作为免袋栽培苹果采后防腐抑菌剂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以肉桂为试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不同蒸馏时段的肉桂精油,研究蒸馏时间对肉桂油的化学成分及卷烟加香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蒸馏时间对肉桂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影响;随着蒸馏时间的延长,主成分反式-肉桂醛的含量逐渐降低。卷烟加香效果显示肉桂油能明显改善卷烟口感,具有增加香气、提升烟气浓度的作用,蒸馏的时间越长所得肉桂油的加香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5.
我们于1988年5月中旬,于庆元海拔800多米的新村区高大村附近山上采集到野生金耳子实体,通过4年驯化,进行了金耳生物特性观察、制种技术试验、三种容器的栽培试验、不同培养料对金耳产量影响试验、不同海拔高度栽培产量试验、工艺流程技术操作规程及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每平方米(81袋)产鲜品7.33kg,生物效率达90.49%。从接种到采收整个生产周期55—70天。现报告如下。(一)金耳生物学特性观察1.形态特征金耳子实体脑状,新鲜时黄色至橙红色,干时苍黄色至肉桂色,整体韧胶质,通常  相似文献   

6.
以台农1号杧为材料,研究丁香和肉桂乙醇提取物处理对杧果常温(22~25℃)贮藏条件下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丁香和肉桂提取物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杧果果实失重率和病情指数,提高商品果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果实品质,延长货架寿命,其中丁香提取物的防腐保鲜效果优于肉桂。同时,丁香和肉桂提取物处理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杧果果实的过氧化物酶和β-1,3-葡聚糖酶防御酶活性及H2O2含量,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7.
使用肉桂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肉桂的组织培养研究。最佳的防止外植体污染的处理方式是在春秋季采样,且在采样前进行施药处理,消毒方式为浸泡75%的乙醇30s,0.1%升汞消毒10min。在诱导培养基上,添加活性炭有利于减缓褐化的产生,降低培养基的盐浓度没有明显效果,添加GA3、KT、CW没有明显效果,提高6-BA和NAA的浓度有利于肉桂茎段萌发。  相似文献   

8.
肉桂酸加剧蚕豆枯萎病发生的根际微生物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艳  董坤  杨智仙  汤利  郑毅 《园艺学报》2016,43(8):1525-1536
通过盆栽和室内试验研究了肉桂酸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尖孢镰孢菌菌丝生长,蚕豆枯萎病发生,根际微生物的活性、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肉桂酸处理抑制了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并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效应加强,对叶片数和根系的抑制效应最为显著。肉桂酸低浓度处理时显著促进尖孢镰刀菌菌丝生长,而高浓度处理则抑制菌丝生长。肉桂酸在100和200 mg · L-1处理时显著提高了蚕豆枯萎病的病情指数,显著增加了根际土壤中镰刀菌的数量,降低了微生物的活性(AWCD值)、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主成分分析表明,肉桂酸处理明显改变了蚕豆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糖类、羧酸类和氨基酸类是区分肉桂酸处理导致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敏感碳源。肉桂酸处理降低了根际微生物多样性,促进病原菌的增殖,加剧了蚕豆枯萎病的发生,证实肉桂酸是蚕豆连作障碍中的自毒物质。  相似文献   

9.
在诸多香料中,肉桂是唯一以树皮烹饪的植物,属樟科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华南各省及东南亚地区,自古著名芳香植物,与胡椒同被世人誉为“东方香料”。肉桂,古籍上亦称“玉桂”、“牡桂”、“菌桂”、“筒桂”。肉桂树皮,即称“桂皮”,含有丰富的挥发性芳香油。其香气浓烈,用以烹煮肉类、禽蛋等荤食,可除腥去臊,使食品具有诱人的香味。桂皮又是配制咖哩的重要原料,相传早在  相似文献   

10.
4种植物源复配杀菌剂对瓜类枯萎病菌的抑制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木香、丁香、肉桂、大黄 4 种药用植物中提取活性物质,以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num)和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Niveum)为供试真菌,采用生长速率法对4 种药用植物提取物及其复配剂进行离体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木香、丁香、肉桂和大黄等4种植物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西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植物提取物浓度的增加,菌丝生长抑制率明显提高。4种植物提取物按适当比例混合复配可明显降低最低抑菌浓度,增强抑菌效果,抑菌作用较强的为3∶1的木香∶肉桂复配剂、1∶2的肉桂∶丁香复配剂和2∶1的木香∶大黄复配剂。  相似文献   

11.
以肉桂幼苗为试材,研究了N、P、K不同配比对肉桂容器苗苗高、地径、叶片数以及叶面积、主根长、根尖数、根生物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均对肉桂容器苗早期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施用NP肥对苗高、地径、叶数、叶面积及根生物量等影响较显著,分别是对照的126.0%、128.3%、138.6%、210.2%、147.4%;K肥对根系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主根长、根尖数分别比对照高34.9%、47.4%。  相似文献   

12.
以隶属于44科的60种药用植物为试材,以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对选取的药用植物提取物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以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抑菌活性的药用植物资源。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100mg/mL时,对葡萄炭疽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的有11种植物提取物,抑制率超过90%的药用植物有艾蒿、苍耳、丁香、黄芩、苦参、肉桂和石菖蒲7种,其中丁香、肉桂和石菖蒲的提取物对孢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为100%。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药用植物丁香、肉桂和石菖蒲具有开发成防治葡萄炭疽病新型植物源杀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硝酸和高氯酸混酸(4+1)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FAAS)测定肉桂、沙姜、月桂叶三种天然调味品中Fe、Mn、Cu微量元素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肉桂中为Mn>Fe>Cu,沙姜中为Fe>Mn>Cu,月桂叶中为Fe>Mn>Cu,RSD(相对标准差)在0.19%~1.03%,加标回收率在96.9%~103%。表明3种天然调味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可为进一步研究这3种天然调味品中微量元素含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秦岑中山区蝉花的生态环境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俊 《食用菌》1989,(5):10-11
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Hill)Berket Br.,又名蝉蛹草、蝉茸、冠蝉、胡蝉、蜩、唐蜩等,是寄生在蝉蛹或山蝉幼虫上的一种药用真菌。我们于1987年2~9月,在秦岑山区考察野生食用菌中曾采到此菌,现将两年来的调查观察结果简报如下:一、生理学特性子实体(子座)单个或2~3个成束地从寄主僵体前端生出,长2.5~3厘米,中空,其柄部呈肉桂色,干燥后呈深肉桂色,直径1.5~(?)厘米,有时具有不  相似文献   

15.
豌豆苗采后GA、乙烯和ABA 处理对纤维合成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GA、乙烯和ABA对离体豌豆苗(Pisum sativum L. )纤维合成的调控作用。结果表明,豌豆苗采后组织中纤维含量逐渐上升,与纤维合成相关的酶类包括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肉桂醇脱氢酶(CA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显著增强。GA处理对豌豆苗采后纤维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显著地抑制了肉桂醇脱氢酶(CAD)活性的上升。乙烯和ABA处理促进豌豆苗采后纤维合成,并提高了PAL、PPO、CAD和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以黄瓜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甜瓜枯萎病菌为供试病原菌,对27种植物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并采用盆栽活体试验测定了狼毒大戟、藿香、肉桂、黄檗等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7种供试植物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菌丝生长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狼毒大戟、白屈菜、藿香、肉桂、黄檗、龙葵等提取物对3种病原菌的抑制率均可达70%以上。盆栽活体试验结果表明:狼毒大戟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均较好,分别达70.54%和57.89%|肉桂提取物对黄瓜幼苗抗枯萎病菌的预防效果、诱导抗病效果、治疗效果均可达50%以上|藿香提取物的诱导抗病效果最高达75.60%,而预防效果和治疗效果不明显|黄檗提取物的预防效果可高达83.33%,诱导抗病效果亦达55.55%,但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草莓品种红颜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进行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3种方式的促成栽培,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草莓生长发育以及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的缓苗速度明显比土壤栽培快。在物候期方面,半基质栽培草莓的初果期和盛果期均为最早,土壤栽培最晚。草莓植株长势由强到弱依次为高架栽培、半基质栽培、土壤栽培。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春节前每667 m~2产量分别为461.40、587.20、506.80 kg,总产量分别为1 873.96、1 873.43、1 919.42 kg。土壤栽培的草莓果实糖酸比、16种氨基酸总量、VC含量均最高,高架栽培最低。土壤栽培、半基质栽培和高架栽培每667 m~2总收入分别为51 321.20、55 084.60、53 592.40元,纯利润分别为12 276.95、18 149.42、13 523.73元,投入产出比分别为1∶1.31、1∶1.49、1∶1.34。综上所述,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草莓时,采用半基质栽培模式早期产量高,经济效益最好;高架栽培模式总产量最高;土壤栽培模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8.
茯苓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段木、树桩、残料、袋料、锯末、松针为栽培材料,以段木为栽培材料考虑露天栽培、温室栽培、灯台树与茯苓套种3种栽培环境,分别对茯苓的栽培材料和栽培环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单产量:树桩栽培>段木栽培>袋料栽培>残料栽培>锯末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生物学效率:段木栽培>树桩栽培>袋料栽培>锯末栽培>残料栽培(栽培材料),温室>露天>树荫下(栽培环境)。  相似文献   

19.
细辛精油对5种木本花卉病害的离体抑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细辛精油对引起木本花卉叶部病害的5种病原菌(牡丹炭疽病、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月季黑斑病、肉桂链格孢叶斑病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的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细辛精油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为最好,EC50分别为120.43 mg/L和110.66 mg/L;对于同一种病原菌来说,细辛精油对牡丹炭疽病菌和肉桂链格孢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对牡丹拟盘多毛孢叶斑病菌和龙血树镰孢叶斑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强于对其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棚金针菇栽培中的几个关键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身茂  李元丹 《食用菌》2010,32(1):54-55
目前,金针菇的生产及栽培已经走向成熟,栽培方式可分为三种,即工厂化栽培、冷库栽培及大棚栽培。由于工厂化栽培和冷库栽培耗资较大,广大菇农仍采用大棚栽培,笔者通过生产实践,现将大棚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