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为探明多效唑对杧果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定植9~10年的紫花杧和25%多效唑悬浮剂为试材,在10月下旬杧果秋梢稳定后,对根部土壤浇灌不同剂量(1.50、2.25、3.00及4.50g/株,以有效成分计)多效唑,翌年对试验树的花量、结果量、株产量及果实品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与对照(清水)相比,杧果树使用多效唑后,每穗花量增加113%~154%,每穗结果量增加63%~240%,单株产量增加297%~341%,提高显著。施用多效唑对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叶面喷施硼肥对猕猴桃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平的硼肥对猕猴桃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水平的硼肥处理易发生硼中毒,降低猕猴桃产量及品质;适宜水平的硼肥能较好地改善猕猴桃品质,提高猕猴桃产量;其中叶面喷施0.3%硼酸钠效果较好,与对照相比,产量提高17.12%,并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16.5%、可溶性总糖含量23.40%,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15.23%,干物质含量增加2.94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增加0.0049μg/g;且能较好地改善猕猴桃外观品质。综合试验结果,可在4—6月份进行叶面喷施0.3%硼肥1~2次来满足果树对硼营养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叶面喷施硼肥对葡萄柚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葡萄柚果实品质,在其果实发育期(花后30~180天),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水平(0.2%、0.4%、0.6%)的硼肥,研究不同叶面硼肥处理对葡萄柚果实营养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叶面喷施硼肥促进葡萄柚果实总糖、可溶性固形物、Vc、果肉硬度、单果重和可食率,降低了果实总酸含量。0.2%~0.4%范围内,葡萄柚果实品质随喷施浓度的提高而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缺硼葡萄柚果树,可在果实发育期叶面喷施4~5次0.4%的硼砂溶液果实品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我国杧果产区因缺乏采后处理条件,致使杧果在贮藏期品质劣变严重,为此,研究了果实生长期喷施茉莉酸甲酯(MeJA)对"红贵妃"杧果采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果实生长期MeJA 5 mg/L处理显著降低了杧果贮藏期的炭疽病病情指数和发病率,延缓了果皮转黄,提高了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使杧果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同时,MeJA处理抑制了采后炭疽病的发生,在货架前期降低了CAT和POD活性,提高了总酚、总黄酮、H_2O_2含量,在货架后期提高了CAT和POD活性,降低了H_2O_2含量。说明MeJA处理使杧果保持较好贮藏品质可能与其增强果实抗病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连续2年,以‘东魁’杨梅为试材,设4个处理(增施硫肥、硼肥、硫肥+硼肥,以常规施肥为对照),研究土施硫、硼肥对‘东魁’杨梅生长、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硫肥、硼肥、硫肥+硼肥3个处理均有利于‘东魁’杨梅生长、果实品质的改善,以硫肥+硼肥处理效果最佳。硫肥+硼肥处理可促迚‘东魁’杨梅春梢发育,春梢粗度显著增加,叶片颜色加深,呈深绿色,坐果率提高,达4.18%,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处理第2年提升果实品质效果更佳,硫肥+硼肥处理果实纵径、横径均显著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分别达13.3%、12.9%,分别较对照提高18.8%、31.6%,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固酸比、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提高。施肥第1年(2017年),各处理单株产量无明显差异,第2年(2018年)硫肥+硼肥处理的单株产量显著增加,达52.5kg,较对照提高23.2%;增施硫肥、硼肥处理次之,分别较对照增加7.5%、11.7%,2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明‘贵妃’杧果生长期喷施GA_3对果实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运特性的影响,以期为GA_3在杧果生产中的规范与合理使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选用‘贵妃’杧果为试材,用不同质量浓度(50、100、250 mg·L~(-1))的GA_3于盛花期后15、25、35 d各喷1次,测定‘贵妃’杧果的产量、坐果量、单果质量、果皮色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苷)、果实色泽参数(L、a、b值)、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采后病害发生等指标。【结果】采前喷施GA_3能够增加‘贵妃’杧果的产量和坐果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加果形指数,但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可滴定酸含量上升,果实品质下降,采后病害发病率上升。较高质量浓度下(250 mg·L~(-1))GA_3增产不显著,但果实品质明显降低,并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结论】海南‘贵妃’杧果采前喷施GA_3,较低质量浓度(50~100 mg·L~(-1))可以增产,促进坐果和果实膨大,果实食用品质小幅下降。较高质量浓度(250 mg·L~(-1))增产不明显,果实品质下降幅度大,可诱导果实出现采后滞绿现象。因此,海南‘贵妃’杧果采前喷施GA_3质量浓度以50 mg·L~(-1)为宜,可以增加产量、拉长果实、提高果实色泽,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不会诱导果实采后滞绿。  相似文献   

7.
【目的】弄清采前使用噻苯隆(Thidiazuron,TDZ)对‘贵妃’杧果产量、品质和采后贮藏特性等指标的影响,指导TDZ在‘贵妃’杧果生产上合理使用,避免其滥用造成果实果皮滞绿、品质严重下降等不利影响。【方法】用不同质量浓度(5、10和20 mg·L~(-1))的TDZ在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结果】采前喷施适宜质量浓度的TDZ增加了杧果的产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大果形指数,5和10 mg·L~(-1)TDZ处理单株产量分别增加了29.89%和33.56%,但20 mg·L~(-1)TDZ处理增产不明显;5、10和20 mg·L~(-1)TDZ处理无胚果单果质量分别增加56.78%、73.86%和110.56%;在生理成熟期,TDZ处理的果实颜色偏绿色;在完熟期,果实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花色苷含量较低。TDZ处理延缓了采后果实的转色及果实硬度和原果胶含量的下降,抑制了可溶性果胶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的上升,果实的后熟软化推迟。TDZ处理的果实品质下降,果实的TSS含量降低,可滴定酸(TA)含量升高。另外TDZ处理可降低杧果采后病害(炭疽病和蒂腐病)的发病率,延长杧果采后贮藏时间。在完熟期果皮中未检测到TDZ残留。【结论】‘贵妃’杧果采前喷施TDZ的适宜质量浓度为5~10 mg·L~(-1),于盛花期后15、25和35 d各喷1次,共喷3次,果实适时采收,可以显著增加产量和单果质量,对果实品质影响较小,并能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8.
以"桂热82号"杧为材料,采前30 d对杧果果实分别进行1%壳聚糖浸涂、自修复多层液膜浸涂及对照(清水)处理,探讨这两种保鲜方式对杧果采后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可以抑制杧果腐烂率、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延缓杧果硬度,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更好地维持杧果果实品质,此外,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还抑制了果实丙二醛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上升,降低了膜脂系统的伤害,提高了杧果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提高了果实抗氧化能力。与1%壳聚糖浸涂处理相比,自修复多层液膜处理对杧果的果实品质和采后保鲜效应更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台农一号”杧果,设置花期、幼果期和膨果期3个喷施时期,叶面喷施有机硒肥溶液分别采用0.4%、0.2%、0.1%3个浓度,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共10个处理,分阶段采集叶片及果实样本,测定硒含量,并待杧果成熟测定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等,比较分析“台农一号”杧果在不同生长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后其硒含量及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杧果果实中硒主要以有机态存在,有机硒约占果实总硒量的95%。叶面喷施硒肥后杧果果实与叶片中硒含量显著上升,喷施浓度越高,含量越高;不同部位喷施硒肥后硒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果皮>果肉。随喷施后时间推移,杧果花期和幼果期喷施硒肥的果实硒含量下降,在膨果期喷施则无显著性变化。收获时不同时期处理的果实硒含量表现为膨果期>花期=幼果期。不同时期叶面喷施硒肥均有改善杧果果实品质的效果。说明膨果期叶面喷施0.4%有机硒肥是生产富硒杧果的较好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蓝山大白"苦瓜品种(Momordica charantia L.)为试验材料,在遮雨栽培条件下,研究了田间持水量50%~60%、70%~80%、90%~100%土壤水分含量(SWC)条件下,初果期、盛果期、末果期果实的营养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就品质的水分效应而言,70%~80%SWC有利于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提高,50%~60%SWC有利于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关于品质的时期效应,3种土壤水分条件下均表现为盛果期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末果期果实可溶性糖含量最高,而50%~60%SWC和70%~80%SWC的可溶性固形物在盛果期和末果期均显著高于初果期;关于果实产量,50%~60%SWC和70%~80%SWC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90%~100%SWC的产量;盛果期果实品质普遍优于初果期和末果期,综合产量和品质,70%~80%SWC更利于苦瓜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市售生长调节剂对草莓果实外观和品质的影响,搜集该类产品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处理能提高草莓果实果型指数13%~19.8%,差异显著;大部分处理对髓心空洞影响不明显;能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2~2.3Brix。  相似文献   

12.
硼和锌对猕猴桃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四川引进的"红阳"猕猴桃为试材,比较不同浓度硼锌施肥处理组合和不同施肥时期对猕猴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探讨施肥与猕猴桃产量与品质的关系,以期为优化施肥配方、确定最佳施肥量、选择最佳施肥时期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硼肥(B)浓度0.10%、锌肥(Zn)浓度0.30%时,最有利于产量与品质的提高,膨大期喷施硼、锌肥料对果树产量增加与品质提升效果最显著,能改善果实口感,故猕猴桃果园的推荐施肥方式是膨大期喷施B 0.10%+Zn 0.30%。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挥沼液肥的优势,降低化肥施用量,采用田间试验方法,以草莓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用量沼液肥替代化肥下的草莓产量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沼液能显著增加草莓的产量和提高草莓的品质,化肥用量60%,添加沼液40%时,草莓产量最高,为30 579 kg/hm2;化肥用量60%~70%,添加沼液30%~40%时,草莓果实品质最好。试验表明沼肥作为普通肥料的替代物施加给草莓,可节约化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了沈阳东陵树莓生产基地不同施肥处理对树莓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底肥树莓增产38.73%;追施化肥树莓的产量提高16.47%~90.35%;氮磷钾合理配施能明显提高树莓的产量,在施肥量N 90 kg/hm2、P2O5198.42l kg/hm2、K2O90 kg/hm2时,树莓产量最高,为11 366.53 kg/hm2。施底肥可以明显改善树莓的品质,提高树莓果实的口感;施用氮磷钾肥均能显著提高树莓的品质,其中氮肥施用量在90 kg/hm2时能提高树莓的品质,比对照可溶性糖含量提高26%,糖酸比和VC含量也有显著的提高;磷肥的施用量在45~90 kg/hm2时对树莓的品质有一定的改善;钾肥对树莓品质的整体提高有显著的效果,与空白相比,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可溶性糖含量大幅增加,增加量达到18.8%~39.1%,VC增加量为14.9%~34.5%,糖酸比提高显著,最高达5.75∶1。不同肥料对树莓品质的贡献顺序为:钾肥氮肥磷肥。  相似文献   

15.
通过露地栽培方式,进行了施用腐植酸有机肥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的产量高于对照,增产幅度为5.21%~14.73%;;同时显著改善番茄的品质,显著提高番茄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维生素C的含量;显著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提高番茄果实的糖/酸比。明显提高了番茄果实的商品性和营养性,腐植酸有机肥在番茄上应用的施用量为450~675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6.
不同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究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内在品质的影响,为帕拉英达杧果最适宜栽培海拔范围及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杧果主产区潞江镇4个海拔(685、850、1034、1194 m)的帕拉英达杧果为研究对象,观察帕拉英达杧果物候期,测定帕拉英达杧果光合相关参数、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结果】海拔对帕拉英达杧果花期及果实收获期均有影响。净光合速率、叶肉瞬时羧化效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蒸腾速率随着海拔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果实的单果质量随着海拔的升高逐渐增加,总糖、维生素C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海拔升高先增加后降低。通径分析表明,大气温度、水分利用效率、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等4个光合因子的82.2%,单果质量及果实纵径2个果实外观性状的79.9%,维生素C、总糖2个果实内在性状的97.4%受海拔变化的影响。【结论】海拔的变化综合影响了帕拉英达杧果的物候期、光合特性、果实外观性状及品质性状,海拔685 m果实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最高,海拔1194 m果实成熟期最晚,生产上应根据环境及市场的需要,选择适宜的帕拉英达杧果种植区域。  相似文献   

17.
以台农1号杧为材料,研究丁香和肉桂乙醇提取物处理对杧果常温(22~25℃)贮藏条件下果实采后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丁香和肉桂提取物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杧果果实失重率和病情指数,提高商品果率,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果实品质,延长货架寿命,其中丁香提取物的防腐保鲜效果优于肉桂。同时,丁香和肉桂提取物处理显著提高了贮藏期间杧果果实的过氧化物酶和β-1,3-葡聚糖酶防御酶活性及H2O2含量,抑制了丙二醛含量积累,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增强UV-B辐照对贵妃杧光合作用、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在田间人工模拟96 kJ·m~(-2)·d~(-1)增强UV-B辐照处理贵妃杧成年树,以自然光为对照,测定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成熟率、单位树冠体积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辐照处理的果实成熟期明显提前,单果质量下降,但单位树冠体积产量无显著性差异;辐照处理的第一批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糖酸比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对照,可滴定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后两批果除5月7日辐照处理的果实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外,两个处理其余品质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辐照处理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均明显高于对照。说明96 kJ·m~(-2)·d~(-1)增强UV-B辐照通过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而促使果实提早成熟,及第一批果实营养风味品质优于对照,单果质量降低而又不引起单位树冠体积产量下降。  相似文献   

19.
以9年生‘早金酥’梨为试材,选择水平棚架和细长圆柱形2种树形进行套袋处理,比较研究了套袋后对‘早金酥’梨果实品质及矿质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对果形无明显影响;平均单果重水平棚架与细长圆柱形分别下降了13.3%和13.6%;套袋果实果皮颜色为黄白色,不套袋果实为黄绿色;果实套袋后,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果面亮度、光洁度明显提高;套袋对果实硬度没有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平棚架套袋果、不套袋果、细长圆柱形不套袋果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细长圆柱形套袋果,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固酸比和糖酸比均显著高于不套袋果;套袋果N、B含量降低,细长圆柱形P、K、Ca含量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水平棚架套袋果Ca含量提高了18.0%。综合分析认为,套袋能显著提高‘早金酥’梨的外观品质;水平棚架栽培条件下,内在品质与不套袋果实基本相同,建议应用;细长圆柱形果实内在品质呈下降趋势,建议在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管理水平较高的果园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20.
花期喷硼对刺梨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缺硼土壤上刺梨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在开花期对"贵农5号"刺梨进行硼肥喷施。结果表明:在盛花期和终花期对刺梨喷施0.1%、0.2%和0.3%硼砂溶液,能够明显减轻刺梨的生理落果,减少畸形果,提高着果率,增加果实的种子数量、单果质量及产量、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其中0.3%硼砂溶液处理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0.3%硼砂溶液喷施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生理落果率分别降低了35.05个和21.51个百分点,着果率增加了45.83个百分点,畸形果百分率降低10.61个百分点,平均单果质量增加12.22g,单株产量增加7.64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了3.24%、2.55%、0.57%和6.27mg/g鲜果,果实品质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