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引进10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闽甜6855、闽甜683、金冠218和永珍7号等4个品种优质、高产,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闽甜6855产量比对照粤甜16增产12.1%;闽甜683比对照粤甜16增产9.9%;金冠218比对照粤甜16增产9.2%;永珍7号比对照粤甜16增产7.3%。建议这4个新品种在当地进行扩大种植示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育品质优、产量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适应性广的超甜玉米新品种。【方法】2013年,应用"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甜玉米杂种优势模式,利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热带种质黄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G73与温带种质白色超甜玉米自交系闽甜系AS67测交配组,培育黄白粒超甜玉米新品种闽双色4号。2017年分析了闽甜系G73和闽甜系AS67两个自交系的配合力情况,2016–2017年闽双色4号参加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配合力测定结果:闽甜系AS67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最高,闽甜系G73的穗重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中等,而闽甜系AS67×闽甜系G73的穗重特殊配合力效应值高。秋季国家东南区鲜食玉米科企联合体区试结果:产量方面,闽双色4号在2016–2017年区试中,2年平均鲜穗产量11 691.0 kg·hm~(-2),比对照品种粤甜16号增产4.3%,增产点率77.5%。抗逆性方面,在室内接菌试验和田间自然诱发鉴定试验中,表现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并具有较强的抗倒性。品质方面,经专家鉴定,2年区试平均,综合评分达90.2分,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85.0分),并达到国家颁布的优质甜玉米品种标准(专家品尝分≥90.0分);经扬州大学农学院理化品质检测,闽双色4号2年平均皮渣率10.2%、可溶性总糖含量20.2%、还原糖含量8.3%,优于对照品种粤甜16号的理化品质。2018年9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玉20 180 363)。【结论】"温带种质×热带种质"的杂种优势模式可应用于甜玉米新品种选育;闽双色4号很好地协调了品质与产量、抗性的关系,具有品质优、产量较高、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满足了生产上对优质高产新品种的需求,适宜在我国东南部鲜食玉米栽培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满足消费者对糯玉米新品种的需求,通过自交系的创制,选育品质更佳的甜加糯品种供推广种植。【方法】2012年冬,采用自育自交系×外引自交系的杂交模式,组配多个玉米自交系杂交组合;2013年鉴定筛选出若干组合于2014-2015年参加联合多点品比试验,在品比试验中,改01-1b×中zip233表现最佳,于2015年定名为甜糯133。【结果】2016-2017年,甜糯133参加福建省甜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2年平均产量15 793.6 kg·hm~(-2),比对照品种苏玉糯5号增产22.79%。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玉20180007)。【结论】该品种属中大穗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单交种,具有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稳产性较高、品质优等特点,适宜在福建省及相似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甜玉米新品种闽甜6855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闽甜6855系根据福建省自然生态环境及市场需求,以闽甜系688为母本、闽甜系0155为父本配制新组合,高产、优质、稳产性较好,2年区试平均产量14 940.6kg·hm-2,比对照增产5.8%;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4 854.8kg·hm-2,比对照增产1.78%。于201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号:闽审玉2016003)。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满足鲜食玉米生产对优质早熟甜糯新品种的迫切需求。【方法】2016年以自选糯质玉米自交系NF10作母本,以自选甜质玉米自交系NF11作父本进行优质、早熟甜糯玉米新品种选育。【结果】2020年育成甜糯型鲜食玉米新品种桂甜糯987,该品种在2019年广西鲜食糯玉米区试中,春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62.5 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6.8%,增产点次100%;秋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94.0kg/hm~2,较对照(桂糯519)增产14.7%,增产点次100%;两季平均鲜果穗产量11 679.0kg/hm~2,较相邻对照增产15.8%,春秋两季参试14点全部较对照增产,增产点次100%。【结论】该品种2020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桂审玉2020041号),具有果穗粗长、籽粒饱满、黄白粒、柔嫩、皮薄、脆甜、口感好、早熟、综合抗性好等特点,适宜广西及类似生态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6.
‘兴化豆1号’系以‘浙98002’为母本、‘浙88005-7’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2016-2017年福建省春大豆(含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采青期中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两年区域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 173.65kg·hm~(-2)、标准荚产量8 654.78kg·hm~(-2)。‘兴化豆1号’于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3),适合福建省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7.
‘金银898'是上海农科种子种苗有限公司通过品种间连续自交选育亲本自交系,再由自交系杂交后选育的超甜玉米新品种,具有籽粒饱满、基本无秃顶、风味好、色泽佳、甜度高,果皮薄、抗性强等特点。在品比试验中,产量15 067.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增产8.25%;上海市玉米区试中,产量13 348.5.kg/hm~2,比对照‘金菲'增产4.5%。  相似文献   

8.
糯玉米新品种垦粘8号是以自选系垦糯1号为母本、自选系垦糯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a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5 331.0kg·hm~(-2),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8.4%;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5 176.3kg·hm~(-2),比对照垦粘1号增产7.4%。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优点,于2017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一、二、三积温带作为鲜食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花27’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满足生产需求,选育高产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种,泉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采用杂交育种方法,以育种中间材料‘626-2-1’为母本,‘泉花327’为父本,育出花生新品种‘泉花27’。2010—2011年参加江西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5173.95 kg/hm~2,比对照‘汕油523’增产10.10%;籽仁产量3588.75 kg/hm~2,比对照增产7.64%。2010—2011年同时参加广西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4082.4 kg/hm~2,比对照‘桂花21’增产12.17%;籽仁产量2582.25 kg/hm~2,比对照增产4.7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901.5 kg/km~2,比对照‘泉花7号’增产9.3%;籽仁产量2779.5 kg/km~2,比对照增产13.1%。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鉴定‘泉花27’高抗青枯病。‘泉花27’高产高抗青枯病,于2012年通过广西和江西品种审(认)定,适合在广西、江西和福建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闽豆6号是以浙2818为母本、闽豆1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选而成的菜用大豆新品种;在福建省2010-2011年的多点区域试验中,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鲜荚平均产量达9 568.20kg·hm~(-2),比对照增产8.85%,标准荚平均产量达5 497.50kg·hm~(-2),比对照增产4.31%;在2012年生产试验中鲜荚平均产量达10 742.55kg·hm~(-2),比对照增产15.86%;2013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3001),适合在福建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选育高产优质的鲜食大豆新品种供推广种植,促进鲜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方法】以抚鲜5号为母本,云豆9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选育,聚合父母本优良基因,定向选出组合08B3-1。2013年春进行品比试验,平均鲜荚产量11 459.4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显著提高2.25%,定名为闽豆7号(闽审豆20180002)。【结果】推荐参加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在2015–2016年两年区域试验中,闽豆7号平均鲜荚产量9 625.50 kg·hm~(-2),比对照毛豆3号增产1.76%;2017年春进入福建省鲜食大豆新品种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产量9 780.45kg·hm~(-2),比对照增产5.68%;2018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闽审豆20180002)。【结论】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7号,该品种荚大粒大,清煮口感香甜柔糯,属鲜食大豆中熟品种,适宜福建省春播种植。  相似文献   

12.
阳春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阳春种植的甜加糯鲜食玉米新品种。【方法】以粤彩糯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京 科糯928及粤白甜糯系列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结果】京科糯928,粤白甜糯5号、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 糯7号、粤白甜糯8号、粤白甜糯9号 6个参试新品种在熟期、株型、抗性、产量及品质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品 种粤彩糯2号。其中,2019年春造6个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品种分别增产8.09%、30.26%、15.09、6.14%、18.12%,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粤白甜糯6号、粤白甜糯7号、粤白甜糯9号及京科糯928等品种的蒸煮品质总得分均显著高 于对照品种。【结论】6个参试甜加糯玉米新品种均表现出早熟、矮壮、多抗、高产、优质等特点,适合阳春市 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信粳1787’是信阳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新1709’为母本,‘金粳787’为父本进行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连续选择,历经5年8代选育而成。该品种在2017年和2018年区域试验中稻谷平均产量分别为8 790.0 kg·hm~(-2),9 124.5 kg·hm~(-2),比对照品种‘9优418’分别增产5.2%,4.4%;2019年生产试验,稻谷平均产量9 541.5 kg·hm~(-2),比对照品种‘9优418’增产6.77%。2017年和2018年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分别为1.75,2.5,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均为1级。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稻瘟病强等显著优点,应用前景好。2020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200005),2019年1月获农业部植物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151574.3)。  相似文献   

14.
根据福建省气候、生态特点,引进各类甜玉米种质资源,通过筛选鉴定出适合福建省生态的甜玉米资源,利用系谱选育和配合力测定相结合的技术路线,育成新组合闽甜4号。测交试验表明,亲本闽甜系138、闽甜系186配合力高,性状互补性强,配成的闽甜4号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稳产性好,2009~2010年区试平均产量14 445.9kg.hm-2,比对照增产14.76%,于2012年4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闽秋葵2号属于黄秋葵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叶脉红色,侧枝多,产量高,较耐寒,果实光亮无刚毛,且不易老化;其株高1.6m,始花节位5~6,果淡紫红色、6~9棱,果长19cm,横径1.8cm,单果鲜重25g,2013-2014年参加福建省黄秋葵新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46 681.5kg·hm~(-2),比对照东园2号增产44.61%;2014-2015年参加福建省黄秋葵新品种生产性试验,平均产量达到41 089.5kg·hm~(-2),是一个优质高产抗病的黄秋葵新品种,2016年6月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闽认菜2016022)。  相似文献   

16.
【目的】开展甜玉米品种耐热性鉴定试验,筛选适宜华南地区夏季播种的优质耐热型甜玉米品种。【方法】以粤甜38号等8个甜玉米新品种为试验材料(粤甜39号为对照种)在广州进行夏季种植,利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法对不同甜玉米品种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筛选出耐热性好的甜玉米品种。【结果】与甜玉米产量高度相关的农艺性状为穗粗、总粒数、结实率和穗位高。利用耐热性材料培育的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综合表现较好,鲜穗产量分别达16 840.3、15 264.4 kg/hm~2,分别比对照种粤甜39号增产19.1%和8.0%,净穗产量分别达13 179.3、11 700.9 kg/hm~2,分别比对照种增产37.4%、22.0%,适宜在华南地区夏季种植。【结论】粤甜40号和粤甜59号的综合农艺性状均优于对照种粤甜39号,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适宜广东地区夏季大面积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7.
晶甜9号是以ST-08为母本、ST-06为父本杂交选育的优质高产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出苗至采收鲜穗春播83 d左右、秋播68 d左右,比对照(粤甜16号)早熟1~2 d,在安徽省鲜食玉米区域和生产试验中鲜果穗平均产量13 198.5 kg/hm2,比对照(粤甜16号)增产2.23%。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品质好等特点,是一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鲜食甜玉米新品种,并于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玉2016042)。  相似文献   

18.
‘沪甜16’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培育的优质鲜食超甜玉米新品种,通过品种间连续自交选育亲本自交系,再由自交系杂交后选育而成,并于2022年通过上海市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沪甜16’综合了父母本的优势,具有籽粒饱满、无秃顶、风味好、产量高和适应性广等特点。在2021年国家玉米品种统一试验北方(黄淮海)鲜食甜玉米组中,其鲜穗平均产量为15 117.8 kg∕hm2,比对照‘中农大甜413’增产14.2%,产量优势突出,品质平均总评分87.4分,品质好;适合在上海、黄淮海鲜食玉米类型区以及周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饲用玉米新品种“吉农大青饲1号”是吉林农业大学2006年以自选系L16为母本、自选系G59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区域试验,平均生物产量76 169.3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5.4%;2010年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饲用玉米生产试验,平均生物产量81 811.9 kg/hm2,比对照“金山12号”增产6.9%.该品种于2011年3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生物产量高、抗病、抗倒伏,适宜在内蒙古自治区晚熟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适合大田县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甜玉米新品种,2020年引进12个甜玉米新品种在大田县桃源镇及广平镇试验点试种,以粤甜16为对照(CK),综合考察各品种的产量、产值、生育期、植株主要性状及抗病性等。结果表明:闽甜736、荟甜188、闽甜6855每667m2产量分别为1 391.7、1 271.7、1 238.4kg,分别比对照增产28.7%、17.6%、14.5%;3个品种抗病性好,高产稳产,综合表现佳,建议扩大示范推广应用。雪甜7401皮嫩,口感好,甜度高,有牛奶味,食味佳,商品性好,建议作为水果玉米特色品种开发推广应用。萃甜616、萃甜618产量位居第2、3位,但秃尖明显,商品性较差;粤甜26号穗位较高、穗行数偏多、籽粒偏小;粤甜28号籽粒偏小;珍甜368叶片平展,有秃尖,产量较低;闽双色6号中感叶斑病,产量较低;以上6个品种建议继续试验、示范。珍白甜6号、双甜2018每667m2产量均低于1 000kg,比对照减产15.3%、20.0%,产量低,穗棒短小,建议不在本地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