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1 毫秒
1.
利用SRAP和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58份洋葱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筛选出9个扩增效果较好的ISSR引物,共扩增出105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0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9%;筛选出11个扩增效果较好的SRAP引物,共扩增出132条清晰的条带,其中有多态位点的条带数为115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7%,表明58份洋葱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2种分子标记的聚类分析结果均可将58份洋葱种质资源明显分为4大类,二者的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但SRAP分子标记技术检测的基因位点更多,是遗传多样性分析的最佳分子标记技术。  相似文献   

2.
苦瓜种质资源ISSR遗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30份苦瓜种质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从23个引物中筛选出13条重复性好,条带清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79条带,其中58个为多态性条带,占总带数的73.4%,每个引物扩增的条带数为4~10条,平均6.07条。对ISSR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份苦瓜种质间的遗传距离为0.025~0.520。在遗传距离为0.21处可将30份苦瓜种质划分成6个品种群,其亲缘关系与种质地理分布和植物学性状特征等有一定关联。  相似文献   

3.
以12份杧果种质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从36对引物中筛选出22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251条DNA条带,其中多态性谱带181条,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得到15.08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72.11%。UPGMA聚类表明,所有供试品种(系)之间的亲缘关系都比较近,相似系数在0.77~0.89;如果以相似系数0.78为标准,可将供试的12个品种(系)分为3类。表明利用SRAP技术能较好的区分杧果的亲缘关系;SRAP分子标记适合杧果的DNA遗传多样性分析,可作为杧果种质鉴定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全基因组水平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甜瓜种质核酸指纹库,建立早期、快速、准确的甜瓜种子纯度、真实性及资源的遗传血缘检测技术. 1 关键技术核心 筛选出用于构建甜瓜核酸指纹库的核心引物是关键技术问题.利用20份具有代表性的甜瓜品种(系)筛选1219对SSR引物,得到多态性的引物470对.综合考虑扩增条带统计难易、多态性信息含量(PIC)、整合遗传连锁图谱(ICUGI,2011,http:∥www.icugi.org/.)等多种因素,最终选择其中18对扩增多态性丰富的引物作为核心引物.经过18对引物扩增后,可以对供试甜瓜品种(系)中的每一份材料建立了一个能区别于其他供试材料的指纹图谱代码.  相似文献   

5.
利用SRAP标记研究了61份菠萝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从99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35对引物对61份菠萝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均得到了清晰指纹,且所有品种表现出多态性;供试菠萝品种的多态性比率均较小,在47.32%~68.90%;35对SRAP标记共获得567条带,多态性位点384个,多态条带比率为67.72%;61份菠萝种质其相互之间相似系数为0.8027~0.9510,表明61份菠萝品种之间遗传关系相对较近;应用UPGMA进行聚类,在大致相似系数0.8330的水平上,61份材料可分为5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和研究广西地方柑橘资源的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方法】以10份外省野生和地方柑橘种质为参照,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10份广西地方柑橘种质和8份姑婆山野生柑橘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其亲缘关系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2条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多态性分析。获得总条带67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54%。聚类结果显示28份资源可分为7个组,其中广西资源分布于6个组,姑婆山野生柑橘被聚为同一组,进而可划分为2个亚组。【结论】ISSR标记能较好地区分广西地方柑橘资源,且广西柑橘地方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7.
对360份山葡萄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研究。从245对引物中筛选出18对用于供试材料的SSR扩增;单条引物扩增条带为4~13条,平均9.44条;扩增产物长度介于150~1 000 bp,以200~750 bp的扩增片段居多;18对引物共扩增出170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6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98.2%;Shannon’s多样性指数(I)为1.778051。某些品种(系)产生了特有SSR标记带,共5条,占2.95%。  相似文献   

8.
《果树学报》2011,(4):563-567
为了更好地利用和创新金柑种质资源,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25份来自中越金柑属种质资源与金弹变异系的亲缘关系及特异性。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多态性好、扩增清晰的引物。结果显示,10条引物共扩增出120条带,其中102条具有多态性,多态性带比率为85%。用UPGMA软件进行聚类分析,25份金柑种质资源的遗传相似...  相似文献   

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38份越橘品种资源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4条ISSR引物扩增的总带数为412条,平均扩增出6.36条带,平均多态性带数为3.43条,平均多态性百分比为51.6%;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867处将38个越橘品种分为2大类;试验结果对研究越橘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和加快越橘品种改良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杏92份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92份杏抗寒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5条引物中筛选出10条用于杏资源的ISSR扩增,共扩增出86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3条,多态性百分比为96.5%。用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龙垦14号杏(Armeniaca vulgaris)、A1B20(A.vulgaris)、牡红杏(A.vulgaris)3个普通杏品种聚为1类,辽杏(A.mandshurica)单独聚为1类,其他88份杏资源聚为1类,不同种质资源间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几份新选育香蕉种质资源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ISSR标记技术对14份香蕉种质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分析。从1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DNA条带12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01条,占80.2%。鉴定出4条特异DNA片段和特异缺失DNA片段7条。依据相似系数0.88的水平,将14份香蕉种质划分为4大类,与传统形态学分类结果相同。发现香牙蕉的遗传多样性较低,新选育的抗病突变型与母本之间不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不同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强弱与其遗传相似性之间没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利用ISSR标记对32份安徽省地方枣种质资源及山东、河南等邻近省份的42份枣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26条引物在74份种质中共扩增出241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214个,多态性比率为88.8%。利用NTSYS软件计算得到DICE相似系数为0.5936 ~ 0.9353;32份安徽地方种质共扩增出219条电泳谱带,其中186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为84.93%,32份样品遗传相似系数在0.6267 ~ 0.9353之间,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采用UPGMA法对74份种质的ISSR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8个类群,种质间亲缘关系与地理来源关系较为密切,来自安徽的地方种质基本上都独立聚成不同的类群,表明安徽地方枣种质与周边其它省份枣种质资源亲缘关系较远;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突变可能是推动安徽地方枣种质进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五十八份菊芋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SRAP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58份菊芋种质资源为试材,利用SRAP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为选育耐盐新品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从110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12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0条,多态性比率为72.7%。利用NTSYS软件统计分析出菊芋资源间遗传距离为0.01~0.52。应用UPGMA聚类可将58份菊芋资源划分为三大类群,第一大类群分为4个亚类群。表明利用SRAP技术更能充分揭示菊芋资源间的遗传差异,可作为种质鉴定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张坤  周源洁  李尧  刘芯伶  郭玉琪  夏惠  梁东 《果树学报》2021,38(12):2059-2071
[目的]探明59份猕猴桃品种/种质的遗传背景及鉴定果肉全红型材料('H-16')的亲缘关系.[方法]利用SRAP及SCoT两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变异鉴定.[结果]筛选出的12对SRAP引物和16条SCoT引物在59份材料中分别扩增出多态性条带125条和143条,平均多态性比率为99.07%和100%,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68和0.640,其中'H-16'与红阳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分别为0.952和0.930,表明两者遗传背景高度一致.SRAP及SCoT两种分子标记分别将59份猕猴桃材料分为4组和8组,部分中华猕猴桃与多数美味猕猴桃种质聚为一类,显示中华猕猴桃与美味猕猴桃种间关系较近,存在频繁的基因交流现象.筛选出的3对SRAP引物和2条SCoT引物,在'H-16'和红阳中扩增出差异条带,表明'H-16'为红阳的变异材料,且12对SRAP引物将全部中华系红肉猕猴桃聚为一类,可作为筛选控制红色性状位点的候选SRAP引物.[结论]SRAP和SCoT分子标记有效地将59份猕猴桃划分成4组和8组,表明其遗传背景存在差异,且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两种标记都可用,SCoT更高效.两种标记都可用于猕猴桃变异材料的早期鉴定,且成功鉴定'H-16'为红阳的色泽变异品种(系),为后期开展种质资源评价和新种质选育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东省30份番石榴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指纹图谱。【方法】从80对AFLP引物中筛选得到8对核心引物用于番石榴分子标记,利用UPGMA聚类分析番石榴种质资源多样性,以核心引物E3-M6和E4-M2引物组合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结果】8对AFLP核心引物扩增30份番石榴样品共得到条带1 118条,多态性条带1 114条,多态性比率为99.6%。通过聚类分析将30份番石榴样品聚为4类,其中广东省高州市野生品种‘胭脂红番石榴2号’遗传分化较大,单独聚为一类。利用核心引物E3-M6和E4-M2组合成功构建番石榴DNA指纹图谱,供试30份番石榴品种(系)每个都有一套唯一的指纹图谱编码。【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纹图谱可用于番石榴种质的分类与鉴定,同时为番石榴杂交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利用SSR标记技术建立西州密系列甜瓜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实现快速准确地鉴定品种.利用18份西州密系列甜瓜品种(系)对73对甜瓜SSR引物进行筛选,获得9对扩增稳定、呈共显性、条带清晰、多态性好的引物,其中每对引物可检测到3~6个等位变异,平均4.33个;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为0.45,变化范围为0.20~...  相似文献   

17.
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莲(Nelumbo nueifera Gaertn.)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鉴定.筛选出14对有效引物进行PCR扩增,共产生2 146条带,其中有1 516条为多态性条带,各对引物的平均多态性条带为108.29条,扩增条带的多态率达70.64%.对所得到的30份莲种质资源的RAPD图谱...  相似文献   

18.
利用18条RAPD引物对35份马尾松种质资源进行了DNA扩增试验,共产生153条RAPD标记条带,其中多态性带137条,多态性百分率为89.5%,平均每个引物检测到的条带数为8.5条。结合聚类分析,进行马尾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结果表明RAPD可以准确分析研究马尾松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9.
仁用杏品种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检索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鹏飞  苏姗  靳占忠 《园艺学报》2014,41(6):1191-1197
利用SRAP标记对24份仁用杏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对引物共扩增出280条带,其中241条为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5.34%;每个引物组合扩增谱带数在13 ~ 24条之间,平均为18.7条;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在0.28 ~ 0.65之间,平均为0.51。基于引物Me4-Em4扩增的多态性谱带,构建的指纹检索系统可以区分24个仁用杏品种。根据SRAP扩增结果,利用UPGMA法构建树状聚类图,在相似系数为0.70处可将24个仁用杏品种分为4组,聚类结果与形态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以南方地区的蓝莓品种为主要对象,利用SSR标记分析现有品种种质的遗传多样性。设计合成了56对蓝莓SSR分子标记引物,进行扩增和多态性引物筛选,将多态性好的引物用于66份蓝莓不同类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56对引物均能扩增出预期大小条带,其中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引物为25对,占引物数的44.64%,多数引物扩增的位点数在5~7个。25对引物在66份蓝莓供试种质中检测多态性,共检测到165个等位变异,平均每个位点有6.6个等位变异,PIC值变幅为0.656~0.947,平均值为0.777。多态性最好的引物Vc26可以检测到15个等位基因数目。北高丛、南高丛和兔眼类型66份蓝莓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60~0.96,品种间遗传差异较丰富。利用UPGMA聚类将3种类型种质进行分析,发现除了兔眼类型品种"红粉佳人"外,其余明显分为3个类群,且同一类型的种质基本聚在一起。结合不同类型种质的系谱分析,发现分类与品种种质的遗传成分相似有一定的相关。研究利用SSR分子标记揭示了蓝莓不同类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对今后杂交育种亲本选择利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