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植物激素处理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赤霉素、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奈乙酸和吲哚乙酸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茅有明显促进作用,它们的最适浓度分别为40mg/L和20mg/L,吲哚乙酸的处理效果最好。植物激素的不同浸种时间对东北山梅花种子发芽也有明显影响,奈乙酸和吲哚乙酸的最佳浸种时间分别为24h和50h。  相似文献   

2.
桂花嫩枝扦插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燕 《西南园艺》1998,26(4):40-41
6月下旬剪取桂花嫩枝、分别采用高锰酸钾、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进行低浓度浸泡或高浓度速蘸处理,扦插于珍珠岩基质上.结果初步表明,0.1%高锰酸钾浸泡16小时处理促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88%;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有一定促根作用;萘乙酸和清水促根无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GC-MS监测豆芽中4-氯苯氧乙酸、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2,4-D-乙酯、2,4-D-丁酯、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等7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状况,以了解吉林省市售豆芽中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滥用情况。抽取的14批次豆芽样品中,4-氯苯氧乙酸、吲哚乙酸两种调节剂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4-氯苯氧乙酸的检出值在0.07~0.99mg/kg范围,检出率高达71.4%;吲哚乙酸的检出值在0.77~40.82mg/kg范围,检出率达21.4%。说明,豆芽市场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现象依然存在,豆芽市场有待进一步监管和规范。  相似文献   

4.
以郁李、金钟花和鸡树条荚蒾的嫩枝为插穗,研究了不同浓度萘乙酸、吲哚乙酸和吲哚丁酸对3种园林绿化树种插穗成活率和生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3种生长激素对3种植物插穗的生根均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插穗生根率和生根数量都有了明显提高.萘乙酸3 000 mg/L处理金钟花,吲哚乙酸5 000 mg/L、吲哚丁酸1 000 mg/L处理郁李,萘乙酸1 000mg/L、吲哚乙酸3 000 mg/L,吲哚丁酸1 000 mg/L处理鸡树条荚蒾,插穗生根率均达到100%,与对照相比,生根量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5.
选用6种药剂对感病枣树进行枣疯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还分析了98%盐酸土霉素对不同树龄枣树枣疯病的防效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枣疯病的防治效果差异显著,98%盐酸土霉素+吲哚乙酸效果最好,达64.7%,其次是祛疯灵和98%盐酸土霉素,防效分别为58.3%和57.1%。98%盐酸金霉素+吲哚乙酸、98%盐酸金霉素和盐酸四环素防效较差。98%盐酸土霉素处理对不同树龄枣树的枣疯病防效结果表明,当初始病级一致时,随树龄增加防效降低,且该处理对1~2级枣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3级以上重度发病枣树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枸杞硬枝为试材,研究了吲哚丁酸(IBA)、ABT生根粉、肽蛋白及吲哚乙酸(IAA)等植物激素对枸杞硬枝插穗嫁接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吲哚丁酸(IBA)10%可湿性粉剂、ABT生根粉、吲哚乙酸(IAA)均可显著提高枸杞插穗成活率、新枝长、新枝粗、根系长、每株根条数、根系重、侧根直径;尤以吲哚丁酸(IBA)10%可湿性粉剂、ABT生根粉促进作用最大;这4种植物激素可以用来处理枸杞扦插育苗中的插穗。  相似文献   

7.
以瑞克斯旺409番茄侧枝为试材,研究了布洛芬、萘乙酸、吲哚美辛、吲哚乙酸、绿神等5种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番茄侧枝水培扦插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绿神、萘乙酸、布洛芬处理的番茄侧枝,可缩短生根时间、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生根效果最好的是绿神,萘乙酸和布洛芬次之,吲哚美辛和吲哚乙酸较差。  相似文献   

8.
药剂处理对葡萄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会宁  王勇 《落叶果树》2001,33(5):10-11
用赤霉素,聚乙二醇,吲哚乙酸和2,4-D处理爱格丽,北醇和巨峰3个葡萄品种的种子,用蒸馏水处理作对照,研究不同药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除2,4-D处理外,其余3种药剂处理,品种间的种子发芽率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同一品种不同药剂处理,种子发芽率不一:对受格丽来说,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北醇来说,除2,4-D与其他处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对巨峰来说,除2,4-D处理与聚乙二醇处理间有显著差异外,其余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葡萄扦插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BT生根粉、吲哚丁酸、吲哚乙酸、萘乙酸等药剂处理葡萄插条,结果表明,各种药剂对插条生根都有一定的促进效果,以50mg/L吲哚丁酸处理的效果最佳,成活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清水);其次150mg/L吲哚丁酸、200mg/L萘乙酸和50mg/L吲哚乙酸处理,成活率分别为90%、87%和83%。新梢平均长度,各处理均高于对照;单株平均生根数各处理均多于对照;发根平均长度,各处理均短于对照。  相似文献   

10.
以四季香小葱为材料,用赤霉素(GA3)、萘乙酸(NAA)、吲哚乙酸(IAA)等外源激素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结果表明:赤霉素(GA3)60 mg/L效果最好,吲哚乙酸(IAA)2.0mg/L次之,萘乙酸(NAA)浓度超过75 mg/L时,其处理效果明显低于对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同时测定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中吲哚乙酸、吲哚丙酸、吲哚丁酸、赤霉素、2,4-二氯苯氧乙酸、6-苄基腺嘌呤、4-氯苯氧乙酸、6-糠氨基嘌呤和芸苔素内酯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含1%(v/v)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于分散固相萃取管(含混匀的150mg MgSO_4和50mg C_(18))净化后用LC-MS/MS检测。结果表明: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5~1.0μg/kg;回收率为80.3%~96.5%,相对标准偏差为0.88%~7.31%,该方法准确、可靠,可以同时满足糙皮侧耳中9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需要。对市场上50份糙皮侧耳的测定结果为:吲哚乙酸检出6次(2.3~96.7μg/kg)、吲哚丙酸2次(21.3、87.8μg/kg)、吲哚丁酸5次(3.4~91.2μg/kg)。  相似文献   

12.
以水插大叶栀子枝条为试验,研究了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IAA(吲哚乙酸)、IBA(吲哚丁酸)和NAA(萘乙酸)对大叶栀子枝条的生根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mg/LIBA处理1.5h后枝条插水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处理迷你小丽花的种子,研究它们对迷你小丽花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A和IAA均可以提高迷你小丽花种子的发芽率,其中IAA 500mg/L浓度处理效果最好,发芽率可达64.1%,NAA 100mg/L浓度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扦插繁殖纯系砧木,克服实生变异造成种质不纯的影响,1979—1980年我们用萘乙酸(NAA)、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处理枳插条。比较试验结果表明:①处理比不处理的生根成活率显著提高;②对照春插比夏插枝梢长度增长280%,根长增长217%,③当年春梢带踵状夏  相似文献   

15.
以人工授粉获得的杜鹃兰种子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不同有机添加物、蔗糖浓度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筛选适于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培养基。结果表明:KC基本培养基上种子萌发较好,萌发率达17.38%;添加7.5%土豆泥对种子萌发较好,萌发率为15.36%;蔗糖浓度为1.0%时,种子有较高萌发率,为14.20%;添加0.5mg·L~(-1)KT或1.5mg·L~(-1) IBA时适于种子萌发,萌发率分别为36.19%、30.00%;正交实验得出适于杜鹃兰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KC+0.5mg·L~(-1) KT(激动素)+1.3mg·L~(-1) IBA(吲哚乙酸)+1.0%蔗糖+7.5%土豆泥+0.5%活性炭,萌发率达32.87%,萌发时间约6周。  相似文献   

16.
<正>1促进扦插生根吲哚乙酸、吲哚丁酸、萘乙酸、2,4-D均可促进大白菜、甘蓝、西瓜、甜瓜的扦插生根,其中以吲哚乙酸效果最好,仅将插条底部浸沾药液即可。番茄插条则用萘乙酸或吲哚乙酸浸泡10分钟左右。  相似文献   

17.
以阿蒂莫耶番荔枝(A. atemoya)、普通番荔枝(A. squamosa)、山番荔枝(A. montana)和圆滑番荔枝(A. glabra)1年生盆栽实生苗为材料,进行为期一年的连续性和周期性淹水试验,初步结果表明:阿蒂莫耶番荔枝和普通番荔枝是不耐淹的树种,在两种淹水处理情况下,均没有新根产生,地上部生长不正常,叶片萎蔫;山番荔枝是耐淹的树种,在两种淹水处理情况下,所有植株根颈部都能产生新根;圆滑番荔枝既耐淹又适于水中生长,经12个月的淹水处理后,株高和主干横径均超过对照,是一适合湿地生长的树种。  相似文献   

18.
四种生长素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周索  杜丽 《北方园艺》2008,(3):51-52
利用奈乙酸(NAA)、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和2,4-D 等4种生长素的不同浓度(0、0.01、0.02、0.05、0.1,0.15和0.2 mg/L)的溶液,分别在MS培养基上对拟南芥萌发的幼苗进行处理,对其生根情况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种生长素都能抑制拟南芥主根生长,促进不定根生长,2,4-D的抑制作用最明显;IBA与IAA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显著;N从在0.05 mg/L时;促进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番茄实生苗育种周期长,高品质种子价格昂贵等问题,在扦插育苗中通过施用不同生长调节剂,调节处理时间、处理浓度,以缩短番茄育苗周期,提高幼苗品质,降低种苗成本。以番茄品种7558和劳拉的侧枝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在浓度为0、20、40、60、80、100mg/L的生根粉、吲哚乙酸、萘乙酸,分别处理10、20、30 min条件下番茄侧枝扦插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品种7558在生根粉、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分别为60 mg/L/30 min(处理浓度/处理时间)、80 mg/L/30 min、60 mg/L/10 min时,品种劳拉在生根粉、IAA、NAA分别为60 mg/L/30 min、100 mg/L/30 min、80 mg/L/10 min时生长状况较好,且不定根的发生情况较好,其中品种7558生长最好;从整体生长势和根系活力来看,萘乙酸对扦插苗生长的影响更显著,而生根粉的效果相对较弱。番茄扦插繁殖生产中,可优先选择萘乙酸进行侧枝处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采用化学方法研制和生产出各种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鲜切花生产。目前用于鲜切花生产上的植物激素主要有以下五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植物激素在鲜切花生产中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促进扦插生根,加速种苗繁殖 大多数草本切花,如香石竹、菊花、满天星、孔雀草等,主要依靠扦插繁殖,使用生长素处理有利于插条生根。常用的生根激素有萘乙酸、吲哚丁酸、吲哚乙酸,使用浓度萘乙酸200~500毫克/千克,吲哚丁酸和吲哚乙酸50~100毫克/千克。使用方法可采用速蘸法或粉剂法。速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