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蒋艾青 《内陆水产》1996,22(3):24-24
浅谈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  病因及防治措施近两年来。我校养鱼池塘流行着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其来势之凶猛危害之大已给我校养鱼生产造成很大的损失。1994年10口0.67公顷的鱼池在一夜之间鲢鳙因暴发性出血病全部死完,直接经济损失达8万余元。死鱼大多是鲢鳙...  相似文献   

2.
暴发性出血病综合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疾病,其危害鱼类品种之多,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为鱼病史上所罕见,尤以鲫鱼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编鱼和鲢鱼。除草鱼以外,现已从患暴发性出血病的青、鲢、鳙、鲤、鲫、鳊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  相似文献   

3.
自5月份以来,本地区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暴发,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占检测总数的95%以上;而检测虫类90%左右是鳃指环虫类。  相似文献   

4.
目前,养殖水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日趋严重,该病危害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笔者的文践体会,对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我省鲤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较多,特别是绥化市北林区,因大量发生暴发性出血病,给渔业生产带来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我们通过近几年的预防和治疗,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鲤鱼出血病在高产池塘中发病率逐年提高。该病治疗比较棘手,经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作者对该鱼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和防治试验,总结出一些经验及防治方法。1出血病类型分暴发性出血病和慢性出血病1.1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射阳县盐场及周边地区有十多万亩精养鱼塘,近几年来,随着养殖强度的加大,暴发性出血病也日益增多,给渔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本人结合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参照《科学养鱼》上曾介绍的方法,多次指导养殖户防治鱼病,发现治疗暴发性出血病颇为有效。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  相似文献   

8.
白鲢暴发性出血病,流行广、危害大,给我市渔业生产,带来极大损失。为了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我们组织了调查组,对全市的1.2万亩池塘,进行了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了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白鲢暴发性出血病得到基本控制,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的综合防治异育银鲫暴发性出血病通常是病毒和细菌甚至原生动物同时感染造成的,主要症状表现为;体表局部点状或块状充血,鳍条基部充血,鳃盖、下颌、眼眶充血,部分肌肉充血发红,肛门红肿,腹腔积水,并伴有烂鳃、肠炎、竖鳞等症状。所以异育银鲫...  相似文献   

10.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笔者根据多年的经验,对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一些特点及防治方法作了总结,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主要症状是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  相似文献   

11.
海得牌“鱼复宁”治疗暴发性出血病效果好自1993年6月起,浙江省萧山市瓜沥地区大多数鱼塘曾一度流行暴发性出血病。经施用中外合作无锡海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鱼复宁”(鱼血散Ⅱ型),取得了明显的疗效。治疗实例有:一、党山镇大白带渔场4.13公顷鱼塘,...  相似文献   

12.
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沙县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鱼鸭立体养殖水库3600多亩,近年来部份水库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3.
鲤鱼暴发性出血病是近年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出现的一种对渔业生产危害较大的鱼病,困扰着淡水养殖业的发展。作者根据掌握的生产实践和调查分析,总结出预防与治疗该病的一些方法。一、发病原因:暴发性出血病一般认为是由于气单胞菌属病菌感染引起的,属细菌性鱼病。正常饲养中,水中有这种病菌存在,但不致病;在水质条件差,水体缺氧和氨氮含量过高,可导致这类病菌大量繁殖,加之鱼体体质弱,抗病力降低,极易感染这类病菌而发生暴发性出血病。高产塘淤泥过厚,有机质含量过高,消耗水中大量溶氧,再就是饲养者缺乏预防与治疗知识,发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县许多小型水库相继发生了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每年发病向积40公顷,造成死鱼5.4吨,直接经济损失达2.48万元。由于该病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病情难以控制、且易反复的特点,需引起广大养殖户的高度重视,及时采取措施加以预防。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总结小型水库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的防治方法,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预防与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生动物疾病的防治重在预防,提倡推广健康的养殖模式,加强养殖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更是如此,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尚未有特效的药物来治疗,而只有通过改善养殖环境、选放健康苗种、控制放养密度、加强养殖投入品的管理等手段来预防和减少该病的发生。下面简单介绍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防与控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罗思荣 《水产科技》1993,(5):19-19,18
近几年来,许多地方均出现了暴发性鲢、鲮、鲤、鲫等养殖鱼类出血病。其症状为鱼鳝条基部充血,腹积血水,肛门流出血水状粘液。病情来势很猛,传染速度快,危害性极大,给养鱼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本市梅江区三角镇养鱼专业户梁启昌、钟健辉,有13公顷多池塘,连续两年出现大规模暴发性出血病,一天就死鱼几百公斤,损失极为严重。1992年,  相似文献   

17.
白鲢出血病病原菌的研究熊国根,张元柱,邹小玲,盛银平,傅义龙(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330039)白鲢出血病是—种新出现的暴发性流行病,危害极大,本文对白鲢出血病的病原菌的分离和人工感染试验作了报道.并对这种细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等性状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8.
自5月份以来,本地区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暴发,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占检测总数的95%以上;而检测虫类90%左右是鳃指环虫类。指环虫大量寄生在鱼鳃上,使鳃组织严重受伤。又因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菌从伤口进入鱼体,且不断繁殖增加数量,导致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造成鱼类死亡。1.预防方法。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及时降低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使用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投喂,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和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2.治疗方法。发生暴发性出血病时,要尽早治疗。现时治疗一般遵循三步治疗法:第一步…  相似文献   

19.
赵来 《科学养鱼》2012,(10):56-58
2012年6月以来,江苏省新沂市的有些鱼塘发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造成鱼类死亡,淡水鱼类暴发性出血病又称细菌性败血症,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通过及时治疗、对症下药,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减少了养殖户的损失。一、暴发性出血病的症状鱼体各器官组织不同程度地出血或充血。外表症状表现为病鱼口腔、头部、眼眶、鳃盖表皮和鳍条基部充血,鱼体两侧肌肉轻度充血,鳃淤血或苍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体表各部位充血加剧,眼球突  相似文献   

20.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2月底至11月底,水温在 9—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