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本试验的目的是观测对比毛白杨、沙兰杨、小叶杨、新疆杨、廊坊杨、世纪杨、107杨和中林46杨等几种杨树在石家庄沙地气候条件下的生长表现和生长特性,以筛选沙地适生杨树品种,推广用于本地沙地绿化,同时和其它品种防风固沙材料合理配置,形成防风固沙生态体系,逐步改善省会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
1选择最佳的造林时期 雄县春季造林最佳时期是3~4月。 2选择优质壮苗 适宜春栽的树种主要有杨、柳、刺槐、臭椿等。杨树主要品种有毛白杨、沙兰杨、冀廊杨及107、108杨等品种,栽植成活率较其它杂交杨高。栽植时,选择宜栽树种中适应性较强的大苗。苗木规格:杨柳树苗木胸径必须达到3cm以上,且无病虫害、干形通直、无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杨是1982年通过人工切枝水培杂交、集团选择培育出的新杂交种。辽宁杨与当前在生产中采用的沙兰杨相比较,具有干形直、生长快、造林成活率高、材质好、抗病虫能力强等特点。7年生辽宁杨、辽河杨和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沙兰杨高1.2倍、0.8倍和1.1倍,发病率比沙兰杨低69%~89%,木材气干密度和基本密度分别为沙兰杨的118%~150%和116%~135%。如果将我国北方原有黑杨派老品种的10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方法进行银白杨与84K杨、毛白杨杂交试验.结果表明:银白杨与84K杨杂交的可配性高于银白杨与毛白杨杂交组合.银白杨与毛白杨杂交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均稍高于银白杨与84K杨的杂交苗.银白杨×84K杨杂交苗的抗病、虫能力都高于银白杨×毛白杨.隶属函数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银白杨×84K杨杂交苗的选择优势较高,选择出优良无性系的机率较大.  相似文献   

5.
抗溃疡病杨树种类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对133个杨树种及无性系进行了溃疡病自然发病情况调查,同时对其中部分品种和无性系进行了室内人工接种。结果表明:不同派,派内、派间杂交种,同一杂交组合的后代中感病程度均有明显差异。室内人工接种感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和野外自然发病程度差异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以沙兰杨、毛白杨、Ⅰ—214杨、Ⅰ-69杨表现最为抗病;北京杨、陕林2号杨最为感病;其它属于中间级别。  相似文献   

6.
群众杨是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科所利用小叶杨与美杨和旱柳混合花粉杂交培育出的杂交种,多年营林实践证明,群众杨适应性强,在干旱、瘠薄、低洼和轻盐碱地生长比小青杨、沙兰杨加杨、北京杨表现好,是深受欢迎的树种之一。据中国林科院树干解析材料记载,群众杨高生长的最快时期在2~6年,胸径生长最快时期在2~8年,材积生长最快时期在4~10年。培育速生林的采伐利用年龄在14年左右。  相似文献   

7.
前言沙兰杨(Populus、′Sacrau 79′)和意大利1-214杨(p.′1-214′)生长快,成材早,树干高大,群众很欢迎。洛宁县在1964年引进36种国内外杨树良种和杂种的试验表明,以沙兰杨和意大利1-214杨生长最快。最大一株沙兰杨,9年生树高24米,胸径43厘米,生长之快,超过泡桐。因  相似文献   

8.
速生毛白杨杂交新品种力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对毛白杨杂交新品种的力学性质进行了全面检测,并据此进行新品种培养的筛选,最后从14个杂交品系中筛选出6个力学性质较好的新品种与对照材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筛选出的杂交新品种已经克服了毛白杨早期生长迟缓的缺点,1年生苗木移栽大田就可迅速成长;5年期树龄的材性已达到并超过对照树种的力学性质指标,所以这种遗传育种是成功的,可以在我国大面积推广,为发展我国造纸纸浆工业提供可靠的速生树种的木材资源。  相似文献   

9.
沙兰杨属于欧美杨系,1962年从中国林科院睢杞林场引入我县,经过20多年的观察,沙兰杨适应性强,容易繁殖,喜光、喜肥、喜水,生长快,树干高大,生长期长,适宜在我县生长。特别在路旁、渠边阳光水份充足,土壤肥沃,是栽植沙兰杨的好地方。一、路旁沙兰杨生长调查:1、东吴苗圃路旁13株18年生的沙兰杨(单行)年均树高28米、胸径61.8厘米,单株材积3.3595立方米。最大株树高30米,胸径70.3厘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为参照亲本 ,对三倍体毛白杨配子育性及其子代变异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①三倍体毛白杨B312花粉量较大 ,平均每花序高达 5 3mg.采用二倍体为参照母本研究三倍体花粉配子育性有估测过高的倾向 .②通过二倍体为参照父本可以相对较为准确地检测三倍体的雌配子育性 ,其中三倍体毛白杨雌株B30 3 ,B30 4,B30 5的配子育性介于 0 .0 5 %~ 0 .5 %之间 .③三倍体毛白杨与毛新杨等的杂交子代中存在三片子叶、四片子叶等子叶形态变异现象 ,总变异率达 2 6 .47% .④利用三倍体毛白杨与二倍体毛新杨、银腺杨杂交 ,共成苗 170株 ,其中包括 14.7%的畸形苗 .三倍体杂交子代的子叶变异以及畸形苗的出现与其细胞染色体不平衡有关 ,这些三倍体杂交子代对于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和育种实践具有一定的价值 .  相似文献   

11.
采用低分子有机树脂浸渍热压的方法,对新疆两种速生杨树沙兰杨和64#杨树进行改性处理.以木材表面硬度、力学性能、防腐阻燃、尺寸稳定性能作为指标对处理后的杨木性能作出评价.结果表明:(1) 密度、硬度有所增加,其中密度以沙兰杨基本密度增加最多,增幅为161.6%;硬度以64#杨的弦面提高最大,增幅67.5%.(2) 其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弹性模量、抗弯强度均有所提高,并且沙兰杨处理材的力学性能指标均高于64#杨.(3)通过耐腐处理,2种杨树处理材失重率均小于10%,属强耐腐级材料.(4)经过阻燃处理后,沙兰杨氧指数65%大于64#杨氧指数55%.(5)沙兰杨的气干体积干缩率均小于64#杨.  相似文献   

12.
雪松枯梢病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雪松枯梢病的病原菌是聚生小穴壳菌Dothiorella gregaria Sacc.;病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单糖、双糖、多糖均可作为良好碳源被病菌吸收利用;人工室内接菌条件下,该病还可侵染毛白杨、核桃和沙兰杨枝条,在河南每年3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中下旬达到发病高峰。  相似文献   

13.
探讨芽变毛白杨的扦插生根机理,为提高毛白杨扦插生根率奠定理论基础。以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毛白杨和大官杨)为试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扦插生根过程中芽变毛白杨及其亲缘种(大官杨和毛白杨)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GA3含量在芽变毛白杨和大官杨不定根原基诱导期呈下降趋势,表达期呈上升趋势。大官杨和芽变毛白杨IAA含量在扦插生根阶段显著增加,且大官杨的IAA含量最高。ABA含量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在扦插第14天,毛白杨的ABA含量最高,大官杨的ABA含量最低。GA3以及ABA抑制了毛白杨及其亲缘种插条不定根原基的形成,IAA含量以及IAA与ABA的比值可以作为判定毛白杨及其亲缘种生根难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辽宁杨是1982年以鲁克斯杨为母本、山海关杨为父本,水培杂交选择出来的新杂交种,1992年通过辽宁省科委鉴定,2001年获得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杨抗溃疡病。纤维长887微米,纤维宽21.95微米,长宽比41.14;气干密度为0.491,是沙兰杨的130%。材质优良,是造纸的好原料。5年生  相似文献   

15.
我省于1978年从江苏省引进6种意大利杨树品种进行试验研究,经过6年多的试验,从中筛选出的72杨、69杨在生长、材质、抗逆性等方面均优于其它4个品种、材积比对照品种沙兰杨材积分别超出142—47%和56~12%。在适宜的立地条件下,采用合理的栽培措施,可望在10年左右,单株材积达到或超过一立方米,在我省广大平原  相似文献   

16.
<正>毛白杨是我国的特有树种,具有速生、优质、寿命长,抗性强等优点,是"四旁"绿化与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的优良树种之一。但近些年来,大部分群众对毛白杨栽培技术掌握的不够,致使毛自杨栽植前期生长缓慢,赶不上杂交杨,从而影响了毛白杨的大量发展。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毛白杨幼树  相似文献   

17.
对新疆57个杨树种、品种(无性系)的腐烂病Cytospora chrysosperma (Pers.) Fr.病情指数和相对抗性指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57个种、品种(无性系)除三倍体毛白杨外在造林初期均发病较轻,病情指数0.00~9.72,相对抗性指数65.98~100。通过差异显著性分析,不同杂交组合的相对抗性指数存在差异,但在多数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同一杂交组合的不同品种(无性系)抗病性出现分化,部分品种(无性系)间的相对抗性指数存在显著差异。高感的种、品种(无性系)有三倍体毛白杨,低抗的种、品种(无性系)主要有准葛尔1号20、南林2141,中抗的种、品种(无性系)有天演杨、南林2144、南林106-南林105、栅栏杨、90-ⅡC15,其余49个种、品种(无性系)均表现为高抗。  相似文献   

18.
高温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获得毛白杨杂种三倍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鉴于多倍体育种在杨树良种选育方面的优势,针对配子败育严重的毛白杨作母本杂交困难等问题,根据多年实地观察,选择结实率较高的毛白杨无性系3119、3532、8212为母本,银腺杨雄株YX1为父本,尽可能在雌蕊发育接近可授期时进行雌花枝水培,防止因营养不足而导致杂种胚败育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用39和42 ℃高温分别对授粉后4、16、28和52 h的雌花序持续处理2和4 h,并设置未施加高温处理的对照组合,同时同步固定与处理花序状态相同的毛白杨无性系3119的雌花序,组织切片观察统计胚囊发育过程各时期所占比例,以确定毛白杨胚囊染色体加倍与胚囊发育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的各处理共获得458株毛白杨杂种三倍体,其中毛白杨3119×银腺杨组合共获得211株杂种三倍体,平均三倍体得率为57.97%;毛白杨3532×银腺杨组合共获得230株杂种三倍体,平均三倍体得率为65.71%;毛白杨8212×银腺杨组合共获得17株杂种三倍体,平均三倍体得率为70.83%,对照组合未获得杂种三倍体。从染色体加倍有效处理时期看,毛白杨3119雌花序在授粉后4~64 h均处于胚囊发育的3次有丝分裂内,不同花序间以及同一花序不同胚珠间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同步性,证明高温加倍获得的毛白杨×银腺杨杂种三倍体来源于胚囊染色体加倍;而从染色体加倍的处理温度和持续处理时间看,39、42 ℃的处理温度和2、4 h的处理持续时间均适宜于毛白杨胚囊染色体加倍,不同处理温度和不同持续处理时间之间并无太大差异。对杂种后代生长性状观察结果表明,各杂交组合的三倍体株高和地径平均值普遍高于二倍体。有关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诱导胚囊染色体加倍是一种高效获得杨树杂种三倍体的方法,对于毛白杨遗传改良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84K杨的生长特性及杂交可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育苗、造林试验及相关研究,得出了84K杨的生长特性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1年生苗通直高大,平均高3.5m左右,最高达5.0m;苗木速生期出现在6、7月份,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4.5%和46.4%。对比试验林中材积生长量比毛白杨高79.8%,比毛白杨3个优良无性系大11.3%;抗病性强,3年生对比林中84K杨对主要病害黑斑病、叶枯病和锈病的感病指数分别为1.60%、1.18%和0.28%;对干部溃疡病,生长旺盛的植株几乎不感染;抗寒、抗旱性强,84K杨的抗寒、抗旱性比新疆杨、M101杨、毛白杨30号都强;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育苗成活率高;84K杨作亲本的杂交组合杂交可配性好,杂种优势强,是很好的杂交亲本。  相似文献   

20.
<正> 沙兰扬(Populus×euramericana)于1954年从东德引入我国.通过二十多年来各地的栽植试验,它的突出优点是生长快,成材早.如国营焦作林场加禾屯林区1975年营造的沙兰杨丰产林,现在林木平均高16米,平均胸高直径28厘米,单株材积0.4950立方米,每亩蓄积量17.82立方米.在生长前期,胸径生长量是同龄毛白杨的2.4倍.但是,不适地适树加强抚育管理树木就容易形成"小老树".同一树种,有的在短时间内已成为参天大树,有的却始终造林不成材,这就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