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5 毫秒
1.
<正>由国际竹藤组织(INBAR)主办的"东南亚地区藤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利用国际研讨会"日前在海口举行。会议结束后,国际竹藤组织国际棕榈藤技术培训基地在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据悉,这是国际竹藤组织在全球首个棕榈藤技术培训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国内外藤产业发展与培训的重要展示平台。藤资源主要分布在非洲中西部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全球藤产业年产值约105亿美元,为全球大约400万人口提供就业,其中大多数从业者是居住在  相似文献   

2.
资讯     
首届国际生态标准高层论坛在京举行5月24日,“首届国际生态标准高层论坛——生态区(村)建设国际标准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这标志着我国开始参与国际生态区(村)建设标准编制工作。此次研讨会的主办单位为:全球生态恢复与发展基金会、世界华商联合总会、耶鲁大学可持续发展培训中心、中国三农研究院、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世界汇金科技有限公司。据主办者介绍,为了保护地球资源和生态、环境,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多年来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和谐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中国棕榈藤业在国际贸易、组织机构、科研知识、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知识传播等方面的建设成绩,分析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增强产品设计和创新竞争力、稳定国际市场、开拓国内市场、建立棕榈藤种植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为推动世界棕榈藤资源的高效经营和可持续利用,加强藤资源生产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建立和规范藤原料和产品的国际贸易秩序,2015年5月31日—6月2日,东南亚地区藤资源可持续经营与利用国际研讨会在海南海口召开。会议由国际竹藤组织主办,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国际竹藤中心、亚洲开发银行和印度尼西亚藤创新中心协办,中国林学会竹藤资源利用分会和海南中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办。来自中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  相似文献   

5.
世界棕榈藤引种驯化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棕榈藤是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非木材产品,用途广泛,可编织、食用、作家具,特别是藤家具在国际市场上很受欢迎,但藤工业所需的原材料正面临着短缺的危险。至今藤家具工业的用藤主要来自于天然棕榈藤资源,由于过度采收和热带森林的破坏,天然棕榈藤资源日益锐减,使棕榈藤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侵蚀并威胁到棕榈藤家具工业。文中提出棕榈藤引种驯化对天然棕榈藤资源的保护和藤家具工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分别介绍了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中国等主要产藤国和其它一些国家的棕榈藤引种驯化历史,最后阐述了棕榈藤引种驯化在保护棕榈藤资源和发展棕榈藤家具工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热带林业》2010,(4):F0003-F0003
海南宏祺藤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较早采用先进的棕桐藤栽种技术从事棕榈藤种植和加工的专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2000年,2008年10月经海南省工商局批准,公司以整体改制的方式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500万元,“龙力藤艺”为公司高端藤制品商标。公司棕榈藤项目达产后,可成为国内棕榈藤资源(原藤和编织藤条)的主要供应商,并确保公司在国内乃至世界藤产业内的领先竞争地位。  相似文献   

7.
“棕榈藤的研究”是林业部“七五”重点科研项目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与中国林科院合作研究项目,由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承担。该研究历时7a,取得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和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1993年3月26日在广州经林业部组织通过成果鉴定,专家们认为:该成果从总体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壮苗培育配套技术、藤林生物量结构及养分分配和生长动态模式研究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1)完成了六省区主要藤种资源及其分布范围调查,共采集标本760号,进行分类鉴定,  相似文献   

8.
我国制藤工业发达、工艺精良,藤产品出口约占国际市场份额20%.然而国内棕榈藤资源匮乏,极大制约了制藤工业和出口贸易的发展.近年来,为了摆脱资源危机的被动局面,加快了棕榈藤资源人工培育的步伐(许煌灿等,2001).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是中国特有棕榈藤种之一,藤茎具良好工艺特性,是藤编家具及工艺品的优良材料,是华南地区推广栽培的首选藤种(江泽慧,2002;曾炳山等,2003).良种先行是发展棕榈藤人工林的首要步骤,而通过组培快繁苗木则是良种先行的重要途径.然而与其他林木相比,国内外对棕榈藤的研究较迟(许煌灿等,1994;Dransfield,2002),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棕榈藤家系选优的研究报道.最近,国内学者对单叶省藤组培苗造林开始了初步研究,为良种选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曾炳山等,2003).然而该研究材料来源于幼龄林,对于组培苗造林后期的生长性状缺乏必要的分析.因此,利用长期观测的固定标准地材料,对单叶省藤组培家系的生长特性进行分析,从而为组培家系的选优提供依据,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在植物王国里,竹子和藤类是最具生命力的常绿植物。中国人常用“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比喻事业兴旺发达、充满生机与活力。由中国政府和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IFAD)共同发起的国际竹藤组织(英文名International Network for Bamboo and Rattan,简称INBAR),于1997年11 月6 日在中国北京宣告成立以来所走过的发展历程,正是这些成语真实的写照。 国际竹藤组织作为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独立的、非赢利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和全球惟一专门从事竹藤资源研究与开发的国际机构,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为促进发展中国家开展竹藤资源科学研究、保护开发和综合利用,帮助竹藤产区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做出了成绩,国际影响日趋扩大。  相似文献   

10.
刘泽英 《中国林业》2014,(23):12-13
“红豆杉全身都是宝”、“红豆杉资源要怎么利用”、“如何实现红豆杉产业可持续发展”……11月20日,中国经济林协会红豆杉分会成立大会暨红豆杉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数百人齐聚北京,探索红豆杉产业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世界棕榈藤离体快速繁殖研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外植体采集与消毒、芽诱导培养、生根诱导、移植技术等几方面论述了棕榈藤离体组织培养繁殖以及扦插繁殖的研究现状,根据棕榈藤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提出加快优良藤种的快速繁殖,为营造人工藤林提供种苗,是促进棕榈藤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2.
3种棕榈藤藤材的化学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章 《林业科学》2007,43(7):155-158
棕榈藤加工业在我国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已为人所知(许煌灿等,1999).近20年来,我国对棕榈藤从天然分布及利用(许煌灿等,1993)、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和引种驯化(尹光天等,1993)、组培栽培技术(许煌灿等,1984;1994b;张方秋,1993)、生态生物学特性(许煌灿等,1994a;尹光天等,1998)到藤茎解剖学特性(林文豹,1983;蔡则谟,1994;腰希申等,1998)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通过研究,掌握了我国棕榈藤资源及其分布、用途、生物学特性、生长环境、资源储量和产量,建立了多个棕榈藤藤种园,研制出多个藤种的组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棕榈藤种类丰富,全球有13属约600多种,是热带森林重要的伴生物种。长期以来,由于热带森林被大量砍伐,野生棕榈藤生境遭到破坏,棕榈藤种群急剧减少,天然更新不良。人工培育的藤茎有限,藤材利用仍以原藤为主。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是高效培育棕榈藤和保护野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棕榈藤天然更新的影响因素,总结了人工促进棕榈藤更新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提出今后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内容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世界竹藤通讯》2011,(4):43-43
2008年,印尼棕榈藤贸易占全球市场份额的80%,其中藤材和藤家具出口位居世界首位,藤垫、藤席及其他藤编织物的出口仅次于中国居全球第二位。印尼棕榈藤出口贸易的首要目的地是  相似文献   

15.
海南岛棕榈藤生产消费系统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是我国原藤的主要来源.本文通过对农户、采购商、制造商和政府官员的半结构化访问以及实地观察和收集资料等方式收集海南岛棕榈藤业的信息,得到如下结果:1)海南岛天然棕榈藤可采资源储量超过25×10^6 公斤,但实际每年产量仅2×10^6公斤;2)海南2000-2005年人工种植的棕榈藤资源达1万公顷,主要以黄藤为主,其次是白藤和单叶省藤,但目前还未投产;3)海南省藤加工业利用的本地棕榈藤种类主要是黄藤、白藤、大白藤和单叶省藤,国外原藤种类有杜尔智、巴丹和沙藤,虽然国外藤种用量有所上升,但仍以本地藤种为主.4)在海南,大宗原藤视同木材,必须办理运输证,同时必须缴纳育林基金;5)构建出海南棕榈藤业的生产消费系统流程.根据上述结果,作者最后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06年3月8日,“2006’北京国际木工刀具高新技术研讨会”在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科技报告厅成功举行。中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130多位代表出席了会议,代表主要来自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刀具制造及木材加工企业。另有东北林业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的100名大学生和研究生旁听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9月11日—13日,2019世界花卉大会在北京延庆举行,来自69个国家、6个国际组织的360多位代表和国内外近30位专家、学者、企业家齐聚长城脚下、妫水河畔,围绕“携手花卉事业,共创美好家园”主题,交流花卉发展经验,分享绿色发展成果,推动全球花卉事业更好发展。开幕式上,国际园艺生产者协会(AIPH)主席伯纳德·欧斯特罗姆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宣传片制作团队颁发了“AIPH植物力量宣传纪录片荣誉奖”,向北京世园局颁发了“传播绿色发展理念特别贡献奖”。中国国家林草局代表与荷兰代表签订2022年荷兰世园会中国参展意向协议;国际竹藤中心、中国花卉协会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签订竹藤花卉航天育种科技合作协议;北京市延庆区人民政府与上海市崇明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8.
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12月我们组成了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考察团。在菲律宾环境与自然资源部生态系统研究开发局Aida C.Baja-lapis博士的组织下,参观了该局的棕榈藤展览室、标本室和试验站,走访了洛斯班诺斯的林产品研究开发所、大雅台的花店和班板牙的棕榈藤加工厂。本文具体介绍此次考察中与棕榈藤相关的内容,为了解和借鉴菲律宾棕榈藤资源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世界棕榈藤的分布、资源状况、一些国家经营与利用现状以及棕榈藤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对棕榈藤的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世界棕榈藤的分布、资源状况、一些国家经营与利用现状以及棕榈藤在缓解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并对棕榈藤的保护和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