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乡村旅游被认为是现代休闲旅游的重要形式之一,迅速得到发展,而城市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体客源市场。因此以福州城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福州城市居民乡村旅游意愿、出游时间、出游方式、出游距离、获取信息的渠道、乡村旅游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福州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感知情况等。研究结果发现福州城市居民乡村旅游的意愿普遍强烈,乡村旅游消费行为特征明显,福州乡村旅游营销宣传力度和乡村旅游地接待条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半径一般不大,但具有顶级乡村旅游资源的目的地可以也应该开拓入境市场,中国乡村旅游有志气也有能力把至高目标定位于营造国际乡村旅游品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可以借鉴黄山市的乡村旅游国际化,实施以下方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推行乡村旅游产品的国际化,开辟国际乡村旅游市场,大力推广信息产业化,开辟乡村度假和乡村博物馆,支持社区参与。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乡村旅游取得了很好的发展,但是,由于接待人群大部分为本国游客,外国游客接待较少,所以旅游景点对标识语的英文翻译不够重视,存在译文不规范现象。文章简述了乡村旅游的英文标识语现状及存在问题,希望能够引起重视,以期促进乡村旅游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吕文荟 《河南农业》2023,(33):52-53
根据已有文献对乡村微度假旅游现状进行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总结了目前乡村微度假旅游的现状,运用SWOT法分析挖掘乡村微度假旅游发展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开发乡村微度假旅游资源、乡村微度假项目和功能等建议,以期为旅游业复苏时期乡村微旅游的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5.
1乡村旅游的起源 乡村旅游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作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会务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乡村旅游和全域旅游的耦合分析,指出在全域旅游背景下,出现了消费方式从价格敏感到价值敏感、旅游方式从功能式到体验式、度假方式从集中化到分散式的新变化,提出了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政府加强政策引领、树立品牌意识、深入挖掘乡村资源文化内涵、开展全域旅游人才培训。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区域特色、乡村自然和人文等旅游资源,开发适合于旅游的项目,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作者以湖南新化县为例,阐述了乡村旅游开发对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作用,分析了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与难点,进而提出了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旅游业的重视,我国乡村旅游不断发展,休闲旅游也越来越受人们欢迎。全国各地都以乡村旅游为主体,发展起乡村观光、美食“农家乐”、农事体验、果园采摘、度假养生等旅游项目,人们对旅游体验的需求越高,市场竞争也越激烈。乡村旅游品牌竞争影响力不足、吸引力不够、定位模糊、品牌特色不鲜明、群众对品牌效力没有认可度等,都对乡村旅游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当前,面对拜城县乡村旅游发展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希望可发挥拜城县旅游优势构建乡村旅游品牌建设体系,并针对不足提出对策建议,用于提升拜城县乡村旅游经济现状。  相似文献   

9.
毛润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2047-2048
剖析了沈阳环城旅游度假带开发中开发理念、产品结构、旅游设施3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沈阳环城旅游度假带的开发构想以及应注意的4个方面的问题,设计了乡村度假、休闲产业旅游、公园游乐、专题旅游休闲、会议旅游5种产品模式,为实现沈阳环城旅游度假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万载县乡村旅游业快速发展,其深度融合观光旅游、休闲旅游和度假旅游。本文介绍了万载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指出了万载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促进万载县乡村旅游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声明     
近年来,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一些城市周边形成了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带,一些开展乡村游较好的地区已脱贫致富,一些地方的乡村游正成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市场正从单一的"农家乐",逐渐向以观光、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2.
单一的旅游产品和传统的旅游产业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以观光、休闲、度假、体验等多功能和多产业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可以满足人们多元的旅游需求并促进旅游地的自然、经济、生态的发展。对山重乡村旅游综合体进行规划,并对山重村的空间体系和产业发展进行重点规划,提出: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打造旅游精品、以综合旅游项目为支撑拓展农旅产业链、以地域文化为特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以土地集约和环境整治为基础开展生态建设等对策,促进乡村旅游综合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西昌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已形成系列乡村旅游产品乡村八景。但旅游产品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内容和形式雷同,接待水平低下,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竞争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西昌乡村旅游的发展。对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因子进行分析,分别从单因子和多因子影响下的乡村旅游发展途径中探索西昌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4.
近十年来,我国以乡村民俗、生活及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产业飞速发展,各特大城市的边缘形成了独特的乡村旅游度假带。而纵观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缺陷有待讨论。澳大利亚的乡村旅游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步入成熟阶段,积累了极为丰富的发展经验。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乡村旅游发展的先进经验,并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香堂之旅     
网上一则新闻吸引了我的视线——“昌平奥运乡村旅游接待村”举行开村挂碑仪式,点开链接,发现香堂村是三个奥运接待村之一。酷爱旅游的我,势必赶在奥运之前,去接待村“尝尝鲜”。周末,戴上自己心爱的相机,邀上几个好友从城铁龙泽站出发,乘坐昌平21路,经44站后,便来到了位于昌平区崔村镇的香堂村。  相似文献   

16.
刘琛 《乡村科技》2019,(3):26-27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素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目光开始从一般的观光旅游转向层次更高的度假旅游。其中,旅游市场发展到一定时间就产生了一个重要分支——乡村旅游。而我国最常见的景观之一就是乡村景观,大部分中国人民追根溯源都是来自乡村,对乡村景观有着来自血脉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乡村旅游与其他的旅游方式相比更能吸引我国大众。基于此,本文主要就美丽乡村视野下乡村旅游景观的设计展开探究。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07,(23):1-1
近年来,我国各地农村纷纷利用当地独特自然资源、乡土文化、生态农业开发“乡村游”、“近郊游”、“农家乐”,全国乡村旅游景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乡村旅游已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成为带动农村脱贫致富的一个亮点。广大农民跻一身旅游经济大潮,成为参与者、从业者、受惠者,尝到了甜头,开阔了眼界,丰富了生活。  相似文献   

18.
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验型乡村旅游已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以及必然趋势,如何获得更好的开发和发展成为关键。在对体验型乡村旅游概念与特点进行简单阐述的基础上,结合京郊体验型乡村旅游的开发现状,利用ASEB分析工具对京郊体验型旅游产品设计开发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了准确市场定位、增加产品价值、设计体验主题、加强接待设施建设、加强人员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9.
乡村旅游将我国农业地域、自然景观、乡村民俗与传统旅游相结合,成为现代人观光度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近年来乡村旅游实现了"井喷式"发展,与此同时,多数景区都只是昙花一现,以惨淡经营收场。经营主体对休闲旅游的认识不足、缺乏相关经验和创新、市场营销环节管理不到位等成为限制多数景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以袁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地为例,通过对袁家村景区模式进行研究与探讨,提炼出五种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体验营销、品牌营销、整合营销、文化营销,为乡村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9):108-109
九江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规模小、产品开发不够深入、缺少从业人才、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景区接待能力差等问题,可以从了解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提升的基础、加强九江乡村旅游文化品位的保障、提升九江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进行系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