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通过观察茄子远缘杂交后代Solanumaethiopicum×S.melongenaF1和其双亲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发现杂种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出现单价体、落后染色体和染色体桥等现象,这种减数分裂后期染色体分配不均衡是造成花粉粒败育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温室(10~20℃)水培条件下,对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发育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青杨完成孢母细胞到四分体发育大约需要120h;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关键而复杂的前期Ⅰ大约占整个减数分裂进程60%的时间;当染色体从中期Ⅰ向两极迁移时,有明显落后的染色体,中期Ⅱ分裂相具有大量平行纺锤体和垂直纺锤体;大青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与其雄花芽和花药形态有着密切关系,可从花芽外部形态变化判断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桔梗根尖和花粉为材料,通过压片法确定桔梗的染色体数目,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结果表明,桔梗的染色体数目为2n=18,染色体基数x=9。桔梗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绝大多数细胞分裂正常,极个别细胞在后期Ⅰ出现染色体桥,后期Ⅱ出现不均等分离等现象。  相似文献   

4.
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苦瓜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细胞质分裂类型为同时型,并且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不同步现象。在苦瓜花粉母细胞细胞核分裂中,从前期I到中期I,核仁逐渐消失,到前期Ⅱ又重新出现,随后消失。同时,从前期I到中期I,染色体开始收缩并逐渐变得清晰,到末期I时,苦瓜染色体发生解螺旋并逐渐模糊,前期Ⅱ再次变得清晰。研究还发现,苦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I和前期II中,存在多核仁现象。苦瓜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部分多分孢子,这可能与逆境及染色体不同步分离相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压片法,对武汉地区野生毛车前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毛车前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行为正常,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可形成12个二价体;仅在2.93%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染色体落后、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花粉粒育性为96.88%。核型分析结果表明,毛车前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核型公式为K(2n)=24=22m+2sm,其核型为"1B"型。  相似文献   

6.
为从细胞水平探明朝鲜蒲公英花粉败育的原因,通过卡宝品红染色和石蜡切片法观察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及雄配子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大量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断片、染色体分离不同步以及不均等分裂等异常情况,染色体行为异常导致四分体时期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以及多分体等现象;朝鲜蒲公英成熟花粉为3–细胞型,存在多核的异常花粉粒。综合分析,认为朝鲜蒲公英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和雄配子的生殖核异常发育是导致花粉败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热激或低温诱导辣椒产生2n花粉的细胞遗传学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检查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和四分孢子行为,分析了热激或低温诱导产生2n花粉的细胞遗传学机理。减数分裂细线期——偶线期的母细胞经过热激或低温处理,联会复合体的形成受到抑制,形成FDR重组核,产生未经交换或少交换的FDR2n花粉。热激或低温处理影响联会复合体的稳定性,开始处理时处于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的母细胞中,观察到二价体提前解体,部分母细胞发生第1次分裂核重组,产生已经交换的FDR2n花粉。热激、低温还能使处于减数分裂后期I——中期Ⅱ的母细胞产生异常,一是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造成部分细胞第2次分裂核重组,产生SDR2n花粉;再是减数分裂的细胞质异常分裂,四分体时期产生双核二分体,但不能明确这种二分体发育成的2n花粉属于FDR型还是SDR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产生2n花粉的可行性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微管骨架的影响,旨在开发诱导效果好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化学诱变剂,构建高效的林木多倍体育种技术体系。【方法】以新疆杨雄花枝为试验材料,利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等方法,在观察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基础上,开展了赤霉素喷洒处理诱导新疆杨2n花粉产生及其对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新疆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历时约4 d,且存在明显的不同步性。减数分裂时期、喷洒次数、减数分裂时期和喷洒次数的交互作用、以及喷洒次数和赤霉素浓度的交互作用均对2n花粉诱导率具有显著影响。利用50μmol/L的赤霉素溶液于第二次减数分裂时期对新疆杨花粉母细胞进行7次喷洒处理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的最佳处理组合,2n花粉诱导率达到(8.83±3.10)%。与对照组相比,在最佳处理条件下,新疆杨花粉母细胞末期Ⅱ相邻子核之间的辐射状微管部分缺失,导致2个相邻子核间胞质分裂失败,从而产生核复原现象,形成三分体,进而发育成一个单倍性配子和一个2n配子。【结论】赤霉素喷洒处理可诱导新疆杨花粉染色体加倍,获得一定比例的2...  相似文献   

9.
对太行菊和芙蓉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太行菊和芙蓉菊减数分裂过程基本正常,为同时型胞质分裂.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基本构型为9个二价体,其中太行菊和芙蓉菊每个花粉母细胞(PMC)平均染色体配对构型分别为005Ⅰ+892Ⅱ+003Ⅳ和004Ⅰ+861Ⅱ+002Ⅲ+017Ⅳ;部分花粉母细胞后期Ⅰ和后期Ⅱ及末期Ⅰ和末期Ⅱ发现有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微核及不同步分裂等减数分裂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10.
观察证明天兰冰草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有非常态现象,小麦·天兰冰草杂种第一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更不正常,这种现象使杂种高度不孕。小麦·天兰冰草子1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有环形染色体存在,系来源于父本天兰冰草。杂种二价体有4—13对。杂种具有个别大型细胞,其中染色体有倍增趋势。杂种花粉粒的生活力很低。  相似文献   

11.
采用压片法,对萝蓝(Raphanobrassica,2n=38,RRAA)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体细胞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萝蓝的绝大多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正常,终变期同源染色体配对后可形成18个二价体;在少数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观察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等异常行为;其减数分裂为同时型,其花粉粒育性为91.8%。萝蓝的染色体数目为2n=4X=36,核型公式为K(2n)=2X=36=30m+6sm,其核型为"2B"型。  相似文献   

12.
芒果无仁和小仁果实产生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去雄大袋,花粉生产力及明发率测定,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染色体行为观察,胚珠,胚囊及种胚的解剖观察,研究了东镇红芒无仁或小仁果实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1.雄蕊发育正常;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和行为以及花粉生产力和萌发率均属正常。2.东镇红芒无自动单性结果特性,授粉刺激是其座果所必需的。3.雌蕊败育是东镇红芒产生无仁或小仁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芹品种铁杆芹花蕾为材料,采用改良卡宝染色压片法对芹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为胞质同时型,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或十字交叉型,中期Ⅰ和中期Ⅱ细胞可见赤道板外染色体,后期Ⅰ和后期Ⅱ部分细胞出现染色体桥及落后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观察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对分裂各时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相比,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及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及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高达31.5%,二倍体则只有10.2%的细胞表现异常,说明同源四倍体遗传稳定性比二倍体差,减数分裂不正常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5.
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二、四倍体青花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并对分裂各时期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相比,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复杂,有多价体、四价体、三价体、二价体和单价体;中期Ⅰ及中期Ⅱ有部分染色体没有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Ⅰ及后期Ⅱ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断片;后期Ⅱ和末期Ⅱ有染色体不同步分离及不等分裂的现象;四分体时期还出现二分体、三分体、含微核的异常四分体及多分体.同源四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平均异常频率高达31.5%,二倍体则只有10.2%的细胞表现异常,说明同源四倍体遗传稳定性比二倍体差,减数分裂不正常是同源四倍体青花菜育性降低的细胞学原因.  相似文献   

16.
莲多倍体研究:Ⅱ.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莲的多倍体育种提供细胞学依据,以寸三莲及其变异株为材料,采用涂抹制片法研究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观察结果表明:二倍体莲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的方式属连续型,四分体两侧对称.经秋水仙素处理后莲的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减数分裂行为发生异常,如见环状染色体、染色体落后、减数分裂不同步及双核仁等现象.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普通小麦与大麦杂交后代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进行检测及分析,表明小麦-大麦远缘杂交后代减数分裂行为存在一些异常现象.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I(PMC MI)均具有一定数量的单价体,普遍存在多个棒状二价体和多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和末期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微核、四分孢子分裂异常等.这些异常现象可能是由远缘杂交的2个亲本间染色体组存在差异造成,导致了杂种后代中的大麦染色体的遗传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研究通过分析青黑杨杂种三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特征和配子变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三倍体种质作为中介材料进行杨树染色体工程育种奠定基础。方法本研究以雌配子染色体加倍来源的‘哲引3号杨’ × ‘北京杨’杂种三倍体WT-21及杂种二倍体WD-2雄株为材料,基于醋酸洋红染色压片观察,比较分析了两者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及花粉形态变异。结果(1)无论是三倍体杂种WT-21还是二倍体杂种WD-2,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均非常丰富,存在高频率的染色体提前分离、落后染色体、微核等异常现象,反映了亲本基因组间较强的异质性。(2)WT-21和WD-2花粉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均存在平行纺锤体、融合纺锤体、三极纺锤体等异常定向,而且在WT-21中还发生胞质提前分裂,共同导致减数分裂产物中二分体、三分体等的产生。(3)三倍体WT-21的花粉空瘪率达44.55%,高于二倍体WD-2;WT-21饱满花粉的直径显著大于WD-2,从花粉直径分布可推测出WT-21能产生少量未减数花粉;WT-21的花粉生活力为(1.08 ± 0.44)%,显著低于二倍体WD-2(28.67% ± 2.04%)。结论由于倍性效应和杂合性的双重影响,青黑杨杂种三倍体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存在复杂的染色体行为,并对配子发育造成影响;利用三倍体的花粉进行授粉,可能获得非整倍体和四倍体后代,为杨树染色体操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邵治亮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0):14653-14655
对300多个纯合二倍体结球甘蓝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进行观察,发现自然条件下纯合二倍体甘蓝花粉母细胞在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终变期以及中期Ⅰ出现了高频率的1~3个四价体和中期Ⅰ有高频率的1~3对染色体提早分离和滞后分离2种异常现象,探讨了甘蓝结实率不高与染色体异常行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减数分裂是植物有性生殖过程中配子形成的必要阶段,是生殖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以银灰杨雄花枝为研究材料,运用醋酸洋红染色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开展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微管骨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银灰杨花药颜色变化可作为初步判别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期的形态学标记,花粉母细胞从减数分裂细线期发育至四分体时期,花药颜色从嫩绿色,经由黄绿色、微红色、浅红色、鲜红色转为深红色。2)银灰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末期Ⅰ可观察到与着丝粒微管紧密相连的落后染色体,由于染色体两侧着丝粒微管的均衡牵引而致使其停滞于细胞板中央,不移向两极而被遗弃,造成配子染色体的不平衡,可能是导致银灰杨花粉部分败育的机制。3)银灰杨的胞质分裂属于典型的连续型胞质分裂类型,受辐射状微管系统的调节,从细胞周沿向心扩展,直至细胞质完全分离。4)银灰杨花粉中存在天然2n花粉,其发生可能与减数分裂中期Ⅱ的平行纺锤体和三极纺锤体有关。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银灰杨花药颜色变化与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进程的关系,从新的角度阐释了银灰杨落后染色体的形成原因及其花粉败育机制,并探索了银灰杨天然2n花粉的发生机理,为银灰杨遗传改良策略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