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国外酸雨对森林的危害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酸雨产生的原因,并用大量事实说明,酸雨使许多国家的一些森林衰退和死亡,造成严重危害。最后,列举了许多国家防治酸雨的对策,例如改造现有工业,建设新型工业,减少和消除污染源;开展国际合作,联合治理及采取营林措施,综合治理等。中国不仅也已发现酸雨,而且对一些地区的森林造成危害。国外的教训,应引以为戒;国外的防治措施,应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酸雨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的关系进行了论证。华山松严重发病区巫山县梨子坪林场5-8月份大气降水的pH值分别为6.06、5.80、6.05、5.78;土壤pH值为5.20-6.65。用pH为3.5、4.5、5.5的稀硫酸模拟酸雨试验,喷雾200 h、400 h后对华山松的生长量、干重、叶绿素含量无不良影响,实验证明四川东部华山松大面积枯死与酸雨无关。  相似文献   

3.
喀左县杨树人工纯林出现大面积病死现象,2012~2015年通过对杨树人工林调查,参考近几年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阐述了杨树死亡现象发生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主要原因为气候因素、杨树品种因素、栽培管理因素和病虫害因素4个方面,这4种因素共同作用致使杨树人工林大面积死亡;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冀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幼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人工林幼树大面积死亡对当前的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对死亡幼树进行典型抽样调查基础上 ,借助实测气象数据 ,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北部地区落叶松幼树大面积死亡的系统因素和个体差异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落叶松造林生产中需改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导致树木死亡的并非总是酸雨,苔藓也能使树木死亡。苔藓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如果一棵树下长满了苔藓,树木根部便得不到所需的氧(许多室内植物因浇水过量而死也是这个原因)。苔藓产生的酸随雨水中的酸一起渗入土壤中,使土壤中多种无机物受到破坏,并释放出对树木根系有害的金属物质。他们认为,苔藓是致树木于死地的主要凶手,酸雨只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过程。除去树下的苔藓可以减少树木死亡。  相似文献   

6.
应用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和石蜡切片技术,研究了深山含笑幼苗在不同pH值(2.0,3.0,4.0,5.6(对照))的酸雨溶液胁迫下的生长情况(叶面积、苗高、根长等)和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pH<3.0的酸雨溶液严重抑制幼苗的生长,植株出现明显的伤害症状,大量的苗木出现死亡;显微结构观察显示,叶表皮及叶肉细胞结构均受损或坏死。与对照相比,pH≥3.0的酸雨溶液处理对苗木的伤害较轻,可见性伤害症状不明显,显微观察结果显示仅表皮细胞受损。从生长指标来看,pH≥3.0的酸雨溶液对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呈正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废气排放造成大气污染。目前酸雨的危害范围也越来越广,严重处已危及人类的生存和生物的繁衍。笔者根据国内外酸雨的危害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酸性沉降与日本森林衰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酸性沉降物包括干沉降物和湿沉降物,日本把pH值低于5.6的降水称为酸性降水。近年来,日本降雨的pH值为3.80~5.50。酸性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人工模拟酸雨实验结果表明,pH值低于4时可减少杉木苗细根伸长和个体生长,而日本酸雨pH值多为4以上,可见酸雨直接造成杉木苗枯萎的可能性并不大,但酸雾的危害不可忽视;酸性沉降物与臭氧的协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酸性沉降不仅对林木生长产生直接影响,而且通过土壤还对林木产生间接影响。对土壤酸化作为森林衰退可能原因之一也开展了深入研究,但目前有关森林衰退原因仍未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1872年,美国化学家罗伯特·安格斯、史密斯在描述曼彻斯特工业城越来越严重的酸性降雨时,第一次使用了“酸雨”这一技术术语。事实上,酸雨目前已普遍认为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因为它主要产生于煤和油的燃烧。本世纪初,酸雨已由一般性的环境问题转变为当时或许是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了。大面积的森林遭到破坏,但是工业界的唯一受害者还不是森林,整个湖泊地区和土地越来越严重贫瘠,生物濒于灭绝,经受数百年风雨侵蚀的古代建筑物也被酸雨蚀为轻石膏,不久将会毁掉。若让酸性地下水继续淋溶,使微量金属进入饮用水源,人类健康也将受到危害。  相似文献   

10.
一、森林健康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出现大面积酸雨,导致森林生长衰退甚至林木死亡,成为当时普遍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从1983年起,德国率先开始了森林健康监测,首先提出了森林健康的概念,而后很快扩展形成了覆盖欧洲的监测网络,并提出了具有欧洲特色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森林健康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森林健康的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出现大面积酸雨,导致森林生长衰退甚至林木死亡,成为当时普遍关注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从1983年起,德国率先开始了森林健康监测,首先提出了森林健康的概念,而后很快扩展形成了覆盖欧洲的监测网络,并提出了具有欧洲特色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建平县沙棘林大面积死亡成因调查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建平县沙棘人工林发生大面积死亡的成因 ;针对现有沙棘资源经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将现有沙棘资源根据立地条件划分为公益林、生态经济林、经济林等林种 ,按不同林种进行分类经营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同时 ,针对沙棘大面积死亡的经验和教训 ,对不同林种的更新改造和经营管理提出了可持续经营的方向及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为生产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天目山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中采集酸雨,比较空旷地和6种森林林冠下酸雨的pH值动态变化,研究森林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结果发现,天目山主要森林林冠对酸雨有缓冲作用,受到酸性降水的淋溶后,除了毛竹林,大部分森林类型树冠下截留的雨水pH值普遍升高,说明树冠对酸性降雨具有缓冲作用。不同季节酸雨的pH值有差异,不同森林林冠下的酸雨pH值也不同,反映不同季节森林的缓冲的幅度有差异,春季:空旷地酸雨pH值5.7,森林5.9;夏季:空旷地酸雨pH值5.3,森林5.6;秋季:空旷地酸雨pH值5.1,森林5.3;冬季:空旷地酸雨pH值4.4,森林4.8,森林对酸雨的缓冲作用以冬季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施肥和石灰能遏止土壤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邦德国的森林忽然大量死亡,社会舆论急切呼吁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这一趋势。林业科学家认为,酸雨是造成森林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测试证明,土壤的酸性在成倍地增加,而营养物质,首先是镁、钙、钾等渐趋消失。  相似文献   

15.
建平县沙棘林发生了大面积死亡。文章通过对沙棘在建平的生存现状,死亡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并依据几年来的恢复发展情况,对沙棘林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由于阜新市近年来出现的极端天气原因,阜新市的林木出现了大面积死亡,杨树尤为严重。针对杨树大面积死亡的现状,推广新的优良的杨树新品种势在必行,化石戈杨是阜新地区新选育出的杨树新品种,其抗寒、耐旱、速生的特性很适合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酸雨给人类及生存环境带来了日益严重的危害,己成为我国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从酸雨的成因出发,分析了我国的酸雨形成及分布特点,根据我国的酸雨现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8.
浙江省酸雨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酸雨概念、形成机理及其危害,分析了浙江省酸雨发生的现状、趋势及主要的形成原因,并从改变能源结构、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强管理、削减SO2和NOX 的排放量、加强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加强绿化、栽植抗酸性植物种类等方面提出了酸雨防治的政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9.
美国科罗拉多州的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导致树木死亡的并非总是酸雨,通常是由于土壤中生长旺盛的苔藓借助雨水产生更多的酸造成的。如果一棵树下长满了苔藓,这些苔藓有很强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引起土壤积水,树木根部便得不到所需的氧(许多室内植物因浇水过量而死也是这个原因)。与此同时,苔藓产生的酸随雨水中的酸  相似文献   

20.
根区酸化对平邑甜茶叶片光系统Ⅱ活性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环境污染、酸雨沉降及氮素化肥过度使用等原因,中国土壤已出现大规模酸化现象( Guo et al.,2010).据报道,目前,我国土壤酸化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20%以上,随着工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酸化面积和程度逐渐增加(易杰祥等,2006).酸化是pH下降的结果,关于pH值对叶片生理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酸雨影响上,如酸雨改变叶片中酶活性(倪寿清等,2008),通过喷洒酸性溶液模拟酸雨能够加剧植物叶片膜脂过氧化,破坏抗氧化系统(李志国等,2007),伤害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龙眼(Euphoria longan)PSⅡ反应中心及改变叶绿素荧光参数(邱栋梁等,2002;马博英等,2006),使植物光合系统遭受破坏和光合速率下降(邱栋梁等,2002;Neveo et al.,200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