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宋时期由于疆域狭小、人口迅速增长以及农田的大面积开垦,导致农牧用地矛盾十分尖锐。河北路在北宋时处于北部边防要地,宋廷在此先后设立了10余所大型牧监来豢养国马备边,但河北路又为传统的农耕区,由此产生了严重的农牧用地争端。在这一问题上,出现了分别代表农田和牧地两派大臣的激烈交锋。统治者的倾向也因时而变,北宋前期加强对牧地的保护和管理,北宋中后期往往采取牺牲牧地的办法来保障农业用地。北宋一代,农田和牧地反复进行着较量,农牧博弈最终以农进牧退而告终。本文考察了北宋时期河北路农牧用地矛盾,由此管窥以农为本的北宋王朝在与北方契丹政权较量中的政策抉择。  相似文献   

2.
张清改 《农业考古》2019,(2):98-102
信阳茶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其在宋代的茶叶贸易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地方史志资料、大量茶学典籍进行研究,同时结合田野考察,对北宋时期河南信阳茶贸易运输的通道和路径即茶路问题、域内重要津渡码头等进行了考证,提出北宋河南信阳茶北运的通道是惠民河,即传统的淮颍水道。而北宋信阳域内茶叶运输则主要依靠淮河干支流上的乌龙集、官渡河等码头进行筏运。  相似文献   

3.
明清时期桂东地区经济作物得到大力种植,主要种植的经济作物包括糖料作物、油料作物、嗜食作物、染料作物、布料作物以及水果、竹木等。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对桂东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既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要,同时还推动了商业和制造业的发展,然而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引发了水土流失、灾害频繁等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4.
张恒 《农业考古》2016,(4):200-204
历史时期反季节栽培技术的发展演变,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当代设施农业的发展和管理。它发端于西汉,经过东汉魏晋时期的生产实践,到唐宋时期,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表现在一是唐代设置专门的机构温泉汤监管理反季节蔬菜的种植;二是北宋时期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培育。元明清时期,反季节栽培技术进一步成熟,表现在元代利用马粪发酵生热栽培韭菜等菜蔬,明清出现以地下火室为典型的初级温室来种植瓜蔬花卉。  相似文献   

5.
冀北地区桑牧粮间作防风固沙生态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地区生态环境特点及梯田坝坡种植条桑优点的研究,提出将条桑在张家口、承德地区推广,与牧草、粮等作物间作,形成适宜河北北方的防风固沙高效生态模式。  相似文献   

6.
北宋时期,频频发生的蝗灾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破坏农业生产、引发饥荒问题、造成社会动乱等等,治蝗也成为北宋历代政府都要面临的一大难题。北宋神宗一朝在总结和借鉴前人治蝗措施的基础上,出台捕蝗诏令指导治理蝗灾,这一诏令切实改善了治蝗效果,并给后世治理蝗灾留下了宝贵经验。本文首先考察了北宋时期蝗灾的概况,进而聚焦神宗朝论述了北宋蝗灾引发的经济危害和社会问题,最后探讨了神宗朝的治蝗措施。  相似文献   

7.
河北滨海平原区种植业结构调整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1985-2010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河北滨海平原区1985-2010年种植结构调整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明确了该区不同时期粮食作物、油料作物、棉花、蔬菜、水果等作物的结构和变化趋势,分析了该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内在原因及动力,并对河北滨海平原区未来种植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河南是中国瓷器的原生地。历史上北宋时期五大名窖中有三个在河南境内,即钧窑(河南禹州)、官窑(河南开封)、汝窑(河南汝州),其它两个分别是浙江龙泉的哥窑、河北曲阳的定窑。在北宋的五大名窑中,河南禹州的钧瓷,以其品种繁多、造型端庄典雅、胎坚质密、叩之清脆动听、釉色莹润、五彩斑斓,窑变艳丽美妙之特点,异于  相似文献   

9.
斜纹夜蛾是一种农作物害虫,主要集中发生于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河北、山东等地,危害寄主范围广泛。其中,受害的作物有粮食、菠菜、瓜、豆类等100科、300多种植物,严重威胁农业种植发展。因此,进行斜纹夜蛾绿色防控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应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消灭害虫,以提高蔬菜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0.
<正>本报讯由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主办,和原生态农科商学院承办的芭田孝树一生文化聚会暨芭田+套餐肥北方营销峰会"日前在河北平山县举行,山东、河北等地近200名经销商应邀参加。总裁助理欧波在会上表示,要获得健康、营养、美味的农产品主要有两点:一是生态环境,有良好的水、土壤、气候等,二是科学种植,根据作物养分需求定律,按量、按需满足生长需求,这不仅需要为农户提供全套的种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中西部干旱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草地退化等生态环境问题极为突出,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不仅破坏了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且增加了人类生产的困难和费用.所以,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是恢复植被,增加绿色覆盖.由于我国中西部干旱区降水量小于400 mm,不能大面积植树造林.为此,应该把多年生牧草种植作为植被恢复的重点.那么,该种植什么牧草呢,应首选"牧草之王-苜蓿".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叶至北宋末年,在饮茶风气的流行促使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支撑下,皖江地区的茶叶生产非常兴盛。这一时期,皖江地区的茶树种植区域分布广、茶叶精品与种类增加、茶农与茶商增多、茶叶产量不断增大、茶叶生产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和推动唐宋时期皖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行业。  相似文献   

13.
胡桃,又名核桃、羌桃、万岁子、长寿果。历史上,自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胡桃种之说以来,围绕其原产地问题就存在国外原产、中国原产以及中外同产等不同说法,而中国原产说又可再分为西藏原产、新疆原产以及其他地区原产说。目前,胡桃的新疆原产说最为可信,且至迟于公元二三世纪已正式传入汉地,首先从新疆扩散到今天的甘肃、陕西等地,然后又通过两条线路即向东传至今河北、山东一带,向西南方至今四川、云南一带。到南北朝时期,胡桃得到进一步传播,从皇室宫园推广至民间栽培。之后至北宋时期,开始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后又继续向东南沿海传播,至迟至明清时期,胡桃已推广至全国各地。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甘薯种植及其生产机械现状与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和优质能源作物,对促进工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依据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产业创新团队的调研资料,概述了河北甘薯种植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种植模式和现状,对甘薯生产中育苗、剪苗、耕整起垄、移栽、杀秧、收获等主要环节机械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对河北甘薯种植及生产机械化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花卉入茶远较花馔、花酒的历史为短,至迟在唐代才偶有记载。北宋以降,花茶种植已具规模,到南宋时期花茶种类日繁,醅制花茶的技术益湛,且与时人生活联系日益紧密。  相似文献   

16.
宁夏平原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水稻产区,明清时期这一地区水稻品种多样、种植广泛、用途多种、经营方式粗放。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有其独特的动力与诱因,如稻作技术的延续与发展、水利事业兴盛、南方稻作技术北传、政治力量推动等。在增加粮食供给、缓解人地矛盾、巩固边防、优化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 农业结构调整方方面面的问题很多,比如传统的种养模式的改变,粮食、水果及蔬菜品质的提高,秸秆的充分利用等问题。综合起来,我个人认为农业结构调整就是提高农牧产品的经济效益问题,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问题,所以特种种养业成为目前热门焦点。 西部开发的原则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搞好特种种养业。前一段时期因为市场的需求,很多人盲目地挖掘甘草、发菜等植物,造成了大面积的生态资源被破坏。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下达了严禁挖掘甘草、发菜的有关文件,我个人认为应在科研部门的指导下大力搞好人工种植。目前甘草种植已获得成功,首先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参数化组合算子评价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国丽  李祚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529-2530,2604
生态环境系统信息的不确知性导致了生态环境评价问题的复杂性。根据Zimmermann提出的参数化组合算子理论,建立多指标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模型,并采用免疫进化算法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将优化后的参数化组合算子模型应用于河北坝上地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评价结果与实际相吻合,并具有意义明确、计算简便和适应非线性问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北宋时期汴渠漕运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凸显作用以及对汴渠的维护和修浚。指出北宋时期清理淤积、加强防汛、导洛通汴和加强堤坊防护与维修的治河技术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和创新。虽未根除汴河隐患,但基本上保证了汴渠漕运的畅通。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光辉  刘友兆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0):9586-9588
首先从景观生态学角度分析了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认为土地整理各类工程对景观生态产生了干扰、演替等生态效应,形成了各种生态胁迫因子。将当前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归纳为4个大类,即土地平整、植被破坏、沟渠路建设与零星地的归并以及作物种植与客土填充,从而构建了土地整理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模型。这个模型揭示和描述了土地整理绝大部分可能的风险源和胁迫因子以及这些风险源和胁迫因子可能产生的生态影响,为生态环境友好型土地整理模式的建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